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黄雅兰(暨南大学讲师)
责编 | 吴 舫
● ● ●
在工作的第一年中,“今天穿什么”一直是件让我头大的事情,而这也是件被学校和学生反复关注和提及的事情。
从入职培训开始,新教师就被教育不能穿无袖的衣服、裙子必须过膝(讲到这的时候,我不禁想到了在美国读书时,社会学课堂上那个穿着吊带衫的德裔女青椒);刚刚走上讲台时,院领导来旁听我讲课,课后我收到领导发来的信息,“课讲得不错,但要注意着装,以后上课穿好点”,“穿好点”三个简单又沉重的汉字让我回味了良久。可能是我的年龄跟学生还算接近的缘故,学生(大多是女生)也经常拿我的穿着开玩笑:穿个裙子吧,她笑眯眯地来问,“您今天下课了是不是要去约会”;穿个灰色T恤吧,她过来说,“老师,您今天穿得可真像扎克伯格”。
来自外部的关注进而内化为我的心理焦虑和自我审查。去年入职培训后到新学期正式开始前的那段时间,焦虑的我一直琢磨着要去烫个头发,让自己看上去成熟点。于是男朋友发来下面这张图,问,你要搞成这样?
在和年龄相仿的青椒们交流了此事后,我发现,这种着装焦虑是高度性别化的:男同胞们依然可以穿着他们垮垮的T恤、牛仔裤和运动鞋上课,而一位在北京某高校任教的女性朋友则提到,她的领导明确告诉她上班时间不可以穿牛仔裤和运动鞋,并且相邻两天不能穿同样的衣服。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使没有校方和领导的明确规定,女教师依然可以感受到外界各方对其相貌衣着上下打量的苛刻目光。
“浅薄化”:大众媒体的性别偏向?
性别研究常常提及的“庸俗化”或“浅薄化”(trivialization)大概能够对这种现象做出解释。这一概念经常出现在关于媒体如何刻板印象式地刻画女性——特别是那些处在职业或专业领域的女性——的研究中,指媒体过分强调相貌、形体、衣着等与传统的女性气质直接相关的个人属性。例如,Diane Ponterotto(2014)就英国和意大利的高级报纸如何报道网球运动员莎拉波娃展开研究,她发现,相比于莎娃在赛场上表现出的体育技能和竞技精神,新闻媒体更喜欢从传统的女性气质视角出发,强调她姣好的面容和性感的长腿;而除了这种充满性意味的描写,莎拉波娃还被塑造成了一个“可爱的小女孩”,她被暗示还不完全具备成年人的心智,而这种“孩子般”的形象同时会激发出更多的色情联想。Diane指出,这种浅薄化的形象所折射的正是异性恋男性霸权对于理想女性气质的想象。
另一种典型的“浅薄化”案例出现在大众媒体对女权主义者的报道中。一项研究关注了美国主流电视新闻节目有关女权主义者的报道框,研究发现,媒体对女权主义者的外表给予了过分关注,并且在着装上将女权主义者置于“里外不是人”的境地:衣着普通,媒体说你缺乏女性气质;穿得稍微“女性点”,它又说你虚伪,不像个女权主义者(Rhode,1997;Lind & Salo,2002)。而这种描述策略会将女性从社会行动的公共领域拉回到私人空间,将一起公共事件转化为娱乐事件,从而削弱女权运动的合法性和影响力。
在我国为数不多的女权运动中,这种浅薄化的描述和评价也不罕见。2013年11月,北外学生为宣传女权话剧《阴道独白》而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组照片,照片中北外的女学生手持写有宣传标语的广告版,这组宣传照立即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网络谩骂和暴力,谩骂的矛头直指照片中女生的穿着和长相,“丑人多作怪”之类的评论屡见不鲜。
颜值即正义:一种隐性的性别歧视
事实上,包括教师、医生、科学家、政治家等其他职业女性同样遭遇着这种隐性的性别歧视,似乎职业工作等一切隶属于公共领域的事物都会对“女性气质”构成威胁,故而出现了女博士是“第三类人”的调侃和形象刻画(具体形象可参考美剧《生活大爆炸》中的Amy)。而近几年来,媒体报道似乎又出现了某种程度的转向,纷纷从强调职业女性缺少女性气质转变为强调职业女性也有女性气质,“女神教授”“美女科学家”一时间成为最热标题。
而职业女性们也通常以展现女性气质的方式表明自己是个“正常”人。前些年,在博士生中颇有人气的微博账号“PETD亚洲善待博士组织”发起了一场网络活动,号召参与者将自己本科、硕士、博士期间的照片拼图发布。活动引起了博士们的积极参与,一时间“乱花渐欲迷人眼”,“女博士逆袭”成为微博上的热门话题,照片上的女博士通常比自己本硕阶段更加青春靓丽,着装也更加时尚精致,似乎打破了“第三类人”的刻板印象。但事实上,无论“第三类人”还是“美女博士”,在这些媒体建构的性别迷思中,职业女性大概都没占到便宜,因为二者的背后都是男性的观赏目光。女性主义媒介研究的开山之作《壁炉与家庭》(Hearth and Home)将大众媒体对女性充满偏见和扭曲的呈现方式称作“符号式歼灭”(symbolic annihilation)。相比于早期赤裸裸的性别偏见,隐藏在“颜高”“貌美”后的隐性“符号式歼灭”更加值得警惕。
当然,在“颜值即正义”的时代,男教师的外貌衣品同样会受到关注,高校男神的评选也是热闹异常。但是不难发现,衣着对于男教师而言往往是锦上添花,穿得不好似乎也没什么;但是对于女教师而言,衣着外貌达标则是底线,穿得不好可能就是灾难。
工作一年,尽管已经慢慢摸索出一套相对“安全”的着装策略,但这种对女性特有的评判标准依然让我感到不适。期待能有一天,性别和年龄不再让女性“青椒”束手束脚,愿思考和知识本身成为她们的光芒。
参考文献:
1. Lind, R. A., & Salo, C. (2002). The framing of feminists and feminism in news and public affairs programs in US electronic media.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2(1), 211–228.
2. Rhode, D. L. (1997). Media images/feminist issues. In M. A. Fineman & M. T. McCluskey (Eds.), Feminism, media and the law (pp. 8–21). New York, 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3. Ponterotto, D. (2014). Trivializing the female body: a cross-cultural analysis of the 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sports journalism.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Women’s Studies. 15(2), 94-112.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