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崔筝(《知识分子》科学新闻实验室特邀作者)
责编 | 黄永明
● ● ●
六月天,孩儿面。
这句形容夏季天气多变的古谚,一直萦绕在晓丽的脑中。
她和儿子奔奔应邀到邻居家做客不过一个多小时,期间两个孩子看了两集动画片,被几只做救援队员的狗逗得咯咯直笑;接着因为抢玩具,奔奔哭了一次,Emma尖叫打滚两次;最终,俩娃各占据房间一角,奔奔分到了几个Emma指定的旧玩具,正玩得开心。
不一会儿,和平再次被打破,奔奔被一个旋转陀螺的闪光吸引,伸手去拿,陀螺失去平衡倒下。几乎是同时,Emma的尖叫响起——她花了很久才掌握了让陀螺旋转起来的技巧,刚想要喊妈妈来看,胜利的喜悦戛然而止,情绪迅速反向爆发。而奔奔也被小姐姐的崩溃吓了一跳,一脸惊恐地睁大眼睛,终于也忍不住哭起来。
喜悦、悲伤、愤怒……两个加起来不到4岁的孩子,正在向这个世界表达着他们稚嫩而短暂、真诚而冲动的情感。
在《汉语大辞典》中,情感被定义为“对外界刺激肯定或否定的心理反应”。英语中的“Emotion”,从法语“émouvoir”衍生而来,其原来的意思是“挑动”,同样强调外界的刺激。心理学的定义中,情感是人类在接受外界信息之后,所体验到的自身主观状态的改变;情感会通过面部表情、动作、语言等载体向外界表达,人类在个体的成长中,会自发控制情感的表达。
人类情感表达,从出生不久之后就开始了,并在生命的前三年中,从简单的喜怒哀乐,向复杂、深沉的情感系统发展,并开始理解同伴。而人类成员之间的共情,是社会在人类进化中产生的基本条件之一。
本文待发之时,正值携程托幼所涉嫌虐待幼儿事件引发大众关注。幼儿的情感发展来源于物种基因,更来源于外在环境的投射,幼时的经历会对孩子产生深远的影响。无论是在家中,在学校,在机构,无论亲生、收养、托育,每个孩子都值得被善待。
爱的教育,真是怎么强调都不为过。
本能的联结
“我婆婆抚养了三个孩子,问‘Terrible Two’(糟糕的两岁)该怎么办,她依然连连摇头。” Emma的妈妈张媛叹了一口气,“好怀念她是个小婴儿的时候,大眼睛长睫毛。大家都爱逗混血儿,她就跟谁都笑。”
刚出生不久,不少新生儿都会露出莫可名状的微笑。然而,要到5周以后,他们的微笑才是有意识、有意义的。这时,宝宝们开始能区分人和其它非社会性刺激,并本能地对同类示好——听到大人的声音、看到人类面孔时,婴儿会露出微笑,这就是社会性微笑的出现。
这微微一笑并不简单,神经生理学、认知、社会化行为和情感的发展都参与其中。在适当的时候露出社交微笑,也是现代儿童保健中评价婴儿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
婴儿的社会性微笑是每一个家长最美好的回忆之一,这是一个初来乍到的人类新成员,向他/她的同类展露的最本能的情感。这情感抽芽长叶,发展壮大,迅速发展成这个世界上最深沉复杂、难以预测的系统之一。
刚开始,无论是对最亲近的妈妈还是陌生人,婴儿的社会微笑是无差别的。随着脑部发育,婴儿对于外界刺激内容的处理能力增加,大约从第4个月开始,婴儿的微笑开始有选择性,对母亲或是最亲近的照看人笑得最多,对陌生人笑得较少。
再过上一段时间,婴儿的情感逐渐分化,开始根据特定刺激表现出不同反应。例如,对于父亲夸张的鬼脸和怪声音,和对于母亲温柔的喂食呼唤,婴儿对前者的反应可能是“咯咯”的嬉笑,后者则是综合了渴望、欢乐和急切的催促。
一则点击量很高的网络视频中,母亲在给不会说话的婴儿读绘本,情节平淡无奇,婴儿全神贯注,但只要母亲读到最后一页的“The End”(“完”),他就会嚎啕大哭。于是母亲从头再来一遍,再到最后一页,婴儿又川剧变脸一样展露出悲伤的表情和盈眶的泪水,母亲一边被逗笑,一边只得再重新来过。
在温馨可笑的情节之外,这个视频还展示了一个婴儿情感发展的另一个标志点,即在能够调动情感的特定环境中做出相应的表达。婴儿喜欢母亲给他读绘本,然而,经验告诉他,“The End”通常是这种美好体验的结束。于是他迅速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以告诉妈妈,他不想结束。
在情感发展方面,刚满一岁的奔奔也正在学习分析情景、调整应对方式,寻求自我安慰和外界的关注与支持。在Emma的哭闹声中,他跑向自己的母亲,展露出一张委屈的脸。
他马上得到了他想要的,晓丽一把抱住了他。
冲突与和解
“不!就不!”
Emma生气地一口回绝。张媛有些后悔自己刚提出的建议,让一个刚刚走入“糟糕两岁”的孩子分享她最新、也是最心爱的玩具,基本是天方夜谭。
中美混血女孩Emma几乎能听懂说英语的爸爸和说中文的妈妈所有的要求,但双语环境让她的语言表达略有迟缓。她说得少,但脾气可不小,最近几个月开始变本加厉,吃饭、穿衣开始挑三拣四,连洗澡都要挑块毛巾。稍不如意,Emma就开始哭闹打滚,最严重时甚至在游乐场咬了另外一个孩子。
张媛深感头疼,只得向邻居道歉招待不周。
“这简直就是预告片,我仿佛在看自己一年后的生活。”晓丽笑道。
事实上,大部分幼儿两岁左右出现的“反抗”行为,是自我意识发展,情感表达认识提升的副产品。这个时期,幼儿的自主性和探索能力飞速发展,他们渐渐对大人制定的规则产生质疑,并对管束和限制感到愤怒。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在不断地应对情感。在理想状态下,一个人应能够辨别和理解自己的情感,认知、理解其他人的情感状态,在这个基础上,有效管理自己的情感和表达行为,同时发展同理心,理解他人,同他人建立和维系关系。
在生物本能和天生性格之外,情感的构建在人类成长中逐渐完成,构建的素材来源于外界的影响,也与认知和自我管理等功能息息相关。
但即使是成人,情感的产生发展和表达、控制情感的能力也时有冲突。现实中,有人任由情感奔放流淌,有人隐忍克制,甚至封闭压抑,背后的故事,都是百态人生。
在“糟糕两岁”时,绝大部分幼儿都在经历情感与表达之间的摩擦。在这个年龄段,大部分孩子的语言能力尚处在在发展中,还不能支持他们对于自身感受的表达。一个看上去是因为吃不到冰激凌而莫名大哭的孩子,“内心戏”可能比表象要丰富得多。
然而这个阶段并不会很长,大部分孩子会在2岁左右迎来语言爆发期。当幼儿能够使用基本语言表达复杂含义时,不仅情感表达更加平顺,认知、智能和社会性也将迎来飞速发展——情感的发展,从来都不是单独发生的。
你会惊讶于一个三岁孩子的情感能力,他/她时不时会显露出骄傲、害羞等“高级”情感。热爱假扮游戏的他们,还会时常开启“戏精”模式,撒谎、假装生气和伤心起来都是一把好手。
进化的情感
直至今日,几乎所有关于人类情感的研究都会引用1872年出版的《人和动物的感情表达》中的观点,作者是达尔文。1830年代,他将对自己情感、道德的思考写在“M号”笔记本上,几十年后整理成书。
达尔文认为,情感的表达能够跨越文化的界限,在孩童的成长发展中自发出现。在这本书中,达尔文也用了相当的篇幅来写动物,并总结人类感情的表达与动物的情感表达,尤其是灵长类之间的相似之处,例如,动物园的黑猩猩遇见同类时,也会使用类似亲吻、搂抱的行为表达喜悦。
达尔文认为,人与动物的情感有着共同的进化源头。这一角度与传统的西方人类中心的思潮大相径庭。直至今天,攻击进化论的声音依然存在。
但达尔文关于情感进化的理论确实存有局限。例如他认为,情感对于智能具有反作用,在人类早期,智能并不那么重要,而人类的情感是早期进化阶段的残余。至今,种系连续论依然在人类情感来源的多种解释中占有一席之地,但达尔文的残余说正在被适应说所代替。
确实有一部分情感是天生而普适的。许多通过面部表情、动作所做出的情感表达,是跨越语言和文化的。例如欢乐的笑容、忧伤的哭泣、惊讶着目瞪口呆,这些表达方式在人类社会中不需要翻译。
学者们一直在试图总结出一份世界“通用”基本情感的清单,但至今并无统一意见,被谈论最多的基本情感包括快乐、惊讶、恐惧、悲伤、愤怒、讨厌、轻蔑、羞耻和内疚等。
然而一个人在生存过程中,在与外界不停的信息交换传递中,情感的发展也在经历外界环境的塑造,并与个人表达、生理模式、行为趋势、目标和动机、社交和生理的语境,以及外界评价和经验感觉等不断互动。
这其中,文化因素也会极大地影响情感表达。对于儿童而言,他们在日常生长的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着每一种情景所对应的情感,以及在特定的场合应该如何表达适合的情感。在一些文化群体中,对于某一类情感的表达比其他民族更多,比如日本人较强的耻感文化,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社会文化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爱的教育
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一生的单纯而强烈的三种情感。——罗素
Emma正从又一次情绪爆发中平息下来,她拽着妈妈,想要玩一套放在架子上的精美茶会玩具。张媛想了想,冒了一个有可能让Emma再次情绪崩溃的险。她把Emma搂在怀里,讲了一会儿道理,最后,再次提议,Emma的茶会玩具应该和奔奔一起玩。
眼角还挂着眼泪的小姑娘皱着眉头想了一会儿,同意了。“我爱你,宝贝!”张媛给了她一个表扬的响吻。
“我也应该多和孩子说一些爱。” 晓丽很是动容。
“我几乎从来没和父母说过爱,”张媛说,她很羡慕三十好几的丈夫Mike依然会和父母说“I love you”。
“这也许就是文化差异吧,但已经在改变了,不是么?”张媛说。
说到对孩子的爱,张媛媛首先想到的是大学时喜欢的罗素。Emma出生之后,她又重读了《爱的教育》,虽然有点心灵鸡汤,但她发现,哲学家罗素的观点,父母应该对孩子给予毫无保留、热烈的爱,正在得到现代心理学的实证。
有研究显示,即使是视线模糊的新生儿,也更喜欢自己母亲的声音。与主要照看者的依恋关系,在人类最早期的情感世界中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一个人在婴儿期的生理、心理需求得到及时满足,这种最初始的安全感、对他人的信任、依赖就将进一步内化,形成最初的情感关系,并为日后的情感技巧发展和社交关系奠定基础——与父母稳固的情感联结能够让一个孩子更自由地探索世界并参与同伴的活动,他们认为外部世界是可预测、可靠的,因此也能更好地进行自我管理。
在一个针对学前儿童的研究中,美国学者苏珊娜·德纳姆发现,孩子与母亲的亲密关系,与日后他们在幼儿园时与老师的关系呈现正相关;而孩子们与母亲、老师之间的人际关系,与他们的“情商”,例如自我愤怒管理、理解他人情绪等能力正相关。
反之亦然,在婴儿和幼儿期有过被忽视、虐待经历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惧的情绪,对他人情绪的理解能力也更有可能出现欠缺。
另一位学者赛斯·波拉尔克与美国的儿童保护服务局(CPS)的合作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他们开展的对比研究包括一组CPS救助的曾经遭受父母身体虐待、忽略的孩子,和一组同龄的受到正常关照的孩子。在研究中,他们给两组孩子分别看同样一批照片,让他们辨识照片中人物的面部表情所代表的情感,例如快乐、悲伤、讨厌、恐惧等。结果显示,和对照组相比,前一组孩子对情绪的理解有较显著的落后。
波拉尔克的研究还发现,与对照组相比,这些孩子的社交能力较弱;为了保护自己,他们应对外界威胁的方式更加激进或者消极,并更可能成为校园霸凌的实施者和受害者。
在美国,一些人用“摇篮到监狱”来形容不少困境儿童的成长模式。许多儿童遭遇到的困境是多方面而复杂的,比如贫穷、种族问题,但父母管教和关爱的缺失也通常列在其中。
从另一面说,一个洞察人心、有着像罗素一样“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的成年人,他的良好情商和较高的道德感,事实上也根植于3岁之前就开始出现的共情。
共情是人类情感中最具社会性的一种,这种情感能够将人类互相连接起来,亦是人类社会之所以组建的关键纽带。
当然,这并不是说,一个人早期接受到的爱能够帮其战胜一切问题,也并不意味着逆境中生长的孩子再没有机会。但大规模的爱的教育,确实能让社会变得更好。
奔奔和Emma的茶会游戏还在继续。Emma假装从壶中倒出隐形的茶,用玩具叉子吃木头做的蛋糕,奔奔则拿起一块“蛋糕”,兴奋地挥舞着。一不小心,蛋糕的一角碰到了奔奔的额头,磕红了一块儿,他皱起眉,撇着嘴,眼睛里就要浮起泪水。
Emma有些吃惊看着他,忽然伸出了小手抚摸了一下奔奔的脑袋,嘴里念念有词地说,“油油(揉揉)!”
————————
“36个月”希望告诉你人类的头三年中,会经历的关键发展。下一篇,我们讲智慧。对,就是“智人”的那个智。
关于作者
崔筝,互联网从业者,自由撰稿人。她曾从业新闻媒体多年,先后于就职于英国《卫报》和财新传媒,报道科技、环境、健康、气候变化等领域。
译名对照表
苏珊娜·德纳姆 Susanne Denham
赛斯·波拉尔克 Seth Pollark
摇篮到监狱 cradle to prison pipeline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