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朱青生(北京大学艺术史教授,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德国考古学院通讯院士)
随着全国高考尘埃落定,各高校进入有条不紊的开学阶段,专业的招生工作作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虽然过去,但是引发的问题并没有过去。今年与往年宣传高考 “状元” 的情况不同,专业选择成为了热点。湖南耒阳留守女孩钟芳蓉以优异成绩,自主选择报考北京大学 “冷门” 的考古学专业(钟芳蓉同学视为榜样的樊锦诗老师所研究的敦煌壁画,在国际上被归到艺术史,因为它主要不是发掘,而是对形象和现象的研究);以及日前山东德州考生矫欣宇被清华大学艺术史论专业录取等新闻,不仅在媒体平台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也让考古和艺术史这样貌似象牙塔内 “曲高和寡” 的人文学科,进入了公众的视线。
图片来自icourses.cn
社会对上述新闻关注的焦点,除了赞许和钦佩世上 “寒门出贵子” 背后所经历的艰辛;还有不同人对 “读书改变命运” 真正意义的不同理解。因为在很多惯性思维中,普通人 “改变命运” 的主要方式,似可直接地定义为名校毕业后获得好的工作机会及个人财富。所以,多年来各种有着潜在 “高额回报性” 的应用学科往往比较容易受到考生和家长的追捧,这本来也是人之常情。
但是,在高校内部的学科发展中各个学科是如何配置和发展,有时还不大为外人所理解。若从更为宏观的角度而言,不论人处于社会的哪个阶层,读书有可能会改变个人的命运,而这种改变其实并不仅限于专业所预设的经济地位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其见识、视野和精神结构的变化,从而可以使人具备健全的人格和独立思考的意识,来适应瞬息万变的产业和社会变化。回首近十年的信息时代的世界变化,有哪个专业可以保障学生的就业前景?更何况选择适合一个学生的特长和素质的专业,会关系到他/她今后一生的发展和个人的幸福的感觉,不可预期的未来变化恰恰需要的是基本素质。
因此,对一个身处当代的青年而言,真正的 “改变命运” 其实除了经济因素外,还更多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就此而言,基础学科和人文素质有可能始终发挥着重要的主导作用。其中,考古和艺术史作为人文学科序列中的重要专业,曾经伴随着近现代社会的产生而兴起,是现代人通过物质和图像体察人性,理解古今,认识世界的一条关键途径。
世界所有重要的综合性大学中都设有艺术史学科;并在开展本专业研究的同时,为校内外学生提供相应的素质性教育课程。清华大学作为国内一流的,本以理工类学科为主要优势的综合性大学,对人文素质教育高度重视,2017年邱勇校长在给录取新生的赠书中,将 “艺术史” 的经典读物—— 贡布里希的《艺术的故事》作为礼物,体现了前瞻性的教育理念和素质型人才培养的格局。笔者作为国际艺术史学会(CIHA)主席当时曾代表艺术史学会向清华大学校长奉函致谢。
上世纪初,北大校长蔡元培提倡 “以美育代宗教”,努力把美育推广成为大学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的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100年以后,这个传统已经逐步成为中国的大学教育方针的一个组成部分。1986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艺术教研室,规定每一个本科的学生必须修完两个学分的艺术课程,才能够毕业。现在这个方针正逐步成为教育部的规定,由各个学校适情实施。而清华大学校长亲自选择艺术史专著在入学之前作为礼物送给即将入校的新生,这一点本身不仅显现着清华大学对人的培养的理念,也昭示了中国的大学教育对此问题的认识水平。尤其是在有些英美国家正在取消艺术史作为基础教育序列的形势下,更加具有深刻的意味。所以,作为国际艺术史行业协会主席,笔者致函邱勇校长以感谢其具有象征意义的举措,反映了专业界对这个行为的推崇和重视。或者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近年出现高考专业选择考古或艺术史的一个预兆。
在中文语境中,“艺术” 实际上有三个不同层次的概念。
第一种 “艺术” 概念,是指与 “科学” 相对而言的人的精神活动。这种精神活动根植于人性的不同方面和特征,今天在科学昌明的时代,在科学和理性之外,人类的行为和后果形成的社会和生活还包含另外的一些缘由,共同构成文明,所以不少国家和地区的最高精神殿堂被称作 “科学与艺术院”,而不是科学院和工程学院,这就意味着艺术是与科学平行的另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
第二种 “艺术” 概念,是在中国近代史所特有的范畴,是与 “文学” 并列的审美和创作活动。中国最高的艺术专业组织全称是 “文学与艺术联合会”(简称 “文联”),并派生出文艺学、文艺理论等学科,也就是说艺术是指跟文学相对而言的活动。那么,本来文学就是艺术,在有些语言中赞扬一位伟大的作家有时会称之为 “伟大的艺术家”,因为作家是用语言和文字来进行的艺术创作。大概是由于人类在进入图像时代之前,文字作为文明的主要的载体和精神的寄托,因此“文学”在媒介上就和承载思想和知识的文本联系得更为密切,就会被看成是可以单列,并与其他的一切艺术如电影、电视、建筑、绘画、雕塑、舞蹈、音乐等相提并论的行业。
第三种 “艺术” 概念更为狭义,是相对电影、电视、建筑、绘画、雕塑、舞蹈、音乐而言的 “造型艺术” 概念,一般称之为美术。艺术史是针对这个狭义概念的学科,也称作美术史。也就是说,艺术史是关于造型艺术即视觉与图像的作者、作品、观众及其创作、接受行为的一个专门的学问。这样的一门学问,既精致又无关日常利益,与政治、经济、科学技术的主导方面相比,确实让人感觉到可有可无,这一次两位同学由于申报考古或艺术史专业所引发的争论,都是出于大家对这个专业的这样一种轻视,或者说得客气一点,就是觉得艺术史曲高和寡,是富裕之后的闲情逸致,而一个寒门子弟急切需要改变自我和家庭境况,理应选择金融管理或者生物工程、计算技术,以迅速摆脱贫困,有利国家。但是只要注意到每个人每天出门都要穿上衣服,每天早上都要洗漱对镜,就可知人的尊严和审美无处不在,它并不是被财富和权力所决定的,有时就是一种感觉,一种被叫做 “审美” 的感觉状态。人的 “存在感” 充斥着对羞耻的规避,对鄙视的惶恐,尤其是来自自己的后代的鄙视,会更令人恼怒和焦虑。其实每个人对自我形象的判断和呈现都不是自动地源于天然本性,如果没有教育和培养,就会缺乏教养,就会被人瞧不起,尽管会有表面的模仿和掩饰,但还是会一不小心就露怯,因为一个人的气质与风度是自己所处的文化和特殊的时代所赋予的一切感觉和知识的积淀和综合,不同的文化和时代给人的感觉做了一些限定,也赋予了每个人自我学习、修养从而出类拔萃的机会,一个人其实就是一部 “艺术史”,人是生活在艺术史中的不自觉的个体。判断一个民族和国家发达与否,其实就是看其尖端科技和艺术史,因为一个是全力以赴投入,另一个则是不经意间国民素质的透露。
当然现在艺术史这样的问题已经越来越 “波及” 其他学科,至少在深层的生理和心理层次。因为 “人的经济和政治行为会受到其审美和感觉的限制”。或者可以这么说,“任何科学和技术虽是科技的自身逻辑和规律的发展,但最终也都落实在人的一种感觉”。当然可以争辩到底是因为科学自身的逻辑决定了人类的发展,还是因为人的感觉能力和机制决定其选择哪个问题去注意和关心,从而造成如此这般的发展?行为经济学也许认为人的消费并不是因为算计结果,而是因为人对待自我的经济行为就像对待艺术,是出于一种喜爱和倾向,从而导致某种商品的被生产和消费。在脑科学研究中发现道德判断有审美判断的脑区参与(Neuroscience Letters 534 (2013) 128–132)。这个现象正在进一步验证,其间的意味还没有获得充分的解释,但是其解释的空间之巨大,实际上把我们带到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的边缘,就是我们作为人,真的是因算法而生存吗?虽然脑科学和神经心理学的基础研究刚刚对这样一些问题捕捉到一点微妙的苗头,真正呈现为日常的生活和社会的行为尚待时日,但是等到今天刚要入学的新生长大之后,未必这些问题就不会成为重要的问题和风行的职业。
此外,由于艺术史所关注的主要对象,是古往今来不同文化背景下具体的人群或个体,在特定条件和精神状态下,所产生和遗留至今的物化成果和图像痕迹。所以其研究和解释的过程,实质上就是理解他人和自我的一个思想过程;而其中研究方法的建构,也是一种认知和思考方法的建构。并且这种方法的内在框架结构,与哲学、历史学、文学等相关人文学科之间既有密切联系,又有显著的区别,更强调人与 “图-词-物” 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从而为现代人塑造更全面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因此,艺术史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其实至少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艺术史是大学里的一个专门的学科,是一门以艺术(建筑、绘画、雕塑、工艺美术)为对象的人文、历史课程。关于艺术的历史有什么重要?人类所有的日常生活是平淡而重复的,最终值得记忆而被保留在博物馆中最精彩的、最杰出的部分就是 “艺术史中的杰作”,艺术史甚至会把本来不是艺术的奇迹和用具也当做艺术来供奉,一如长城与金字塔,本为战争防御工事和死人的坟墓,等到原有的功用消失之后,它们却被作为艺术品令千秋万代无限回望。更何况还有那些精彩、杰出的活动,大脑和手的绝妙配合而呈现出来的出类拔萃的结果,一人完成,万人景仰,如果这种活动和成果还脱离势利,超凡入化,它们就会被赞为杰作。亦如吟唱人人可为,唱到超绝即成音乐;语言人人会讲,写到触及灵魂就是文学;视觉与图像人人会用,用到令人过目而不忘,梦回常常记起,每次相见令人激动不已的精彩即是艺术。对人类文明中这个部分的记录、研究和呈现,构成了我们所说的艺术史。通观今日大学的所有学术,有哪一门学科会如此美丽而令人神往?会教人终生到死可以寄托并且走遍全世界而去寻求?
第二层意思,艺术史是大学无法完全容纳的一个学科,却是素质和基础教育的需要。因为艺术史发展到了现代化阶段,已经不以如何规范学科自身的方法来进行相关的研究为其主要学科目的,至少不仅仅如此,而是以如何突破人的限制,人的思维理性和感觉的限制,去探索未来的可能性和创造的根源的一门学问,这就是当代艺术的特殊价值所在,任何一件当代艺术作品都必须是原创性的。什么叫做原创?就是事先无人知道,也不受任何规范的限制。因此艺术史是一个探索的学问,是一个实验的学问。在这个学问中,所有的现存的知识都会受到怀疑,所有的已有的规范都会经受质问,所有的规定都会受到挑战和超越。我们今天经常讨论社会的发展和民族富强,不仅需要运用科学,还要积极发展尖端科学。尖端科学之所以成为尖端,并不是因为它是别人做过的尖端(赶超先进),如果只是追随,赶上了也是二流。只有在超越了所有人在历史上和现实中的界限,才能引领世界。科学的基础是基础科学,而基础科学的基础是人。那么,什么是人的基础?一方面是人的价值的体认,另外一方面是人的潜能的激发和创造前所未有的意义。而艺术史就是一个专门以激发人的创造潜能而设置的学科,所以在大学里面其实并没有可以容纳艺术史的位置,只不过暂时栖身于大学而培养着学生,为精神在人间的飞扬预设基础。
第三层意思,艺术史是研究人的一切问题的一种方法,人文科学应有之义即在其中。因为艺术史所主要研究的对象是视觉与图像,图像是人性和世界的记载和符号,是人类的思想行为、意识和所有活动的痕迹。在旧石器时代,人类还在经历晚期智人的最后一次进化时,就已经留下了证据,标识人已经成其为人,这就是洞窟壁画,向我们表明人是 “语言与图像的动物”。但是很可惜,当人类慢慢学会使用简化了的图像记号,进而再度简化成文字符号来记录语言之后,人类中间的大多数成员逐渐丧失(或者被剥夺)了图像的能力,一别就是1万年。但是最近图像时代突然回来了,当1995年互联网普遍使用之后,当2003-05年新媒体(社交媒体)运用以后,每个人都可以用移动终端(如手机)来记录图像、处理图像,传输图像,并使用越来越多的图像来寄托和表达自我及同类。这样的一个信息时代,不仅图像占据了交流和传播方式的80%以上(引自东南大学王建国院士的最新报告),而且它在未来可能不仅可以描述世界,甚至可以改造世界。未来的世界并不是已有的现实的存在,而是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上所有的愿望、欲望、理想、梦想和向往所人为建造的一个新世界。这个新世界正在图像的虚拟中孕育着,此刻虽然还如此简单和粗糙,而未来它将会如何地精彩和迷人?所以艺术史正是通向那个未来新世界的一条用图像解释世界的道路。对过去,可以通过人类留下来的痕迹和遗址,研究以往人类经历的一切文明和留下来的文献(历史学)、物质(考古学)和图像(形相学);对现在,可以用图像来对待现实,分析图像所处理和承载的社会与人性的各种问题;对未来,我们将会如何?因为有了艺术史,至少可以依据艺术史的门径一步一步地走入那个未来的世界。
大学为什么需要艺术史?恰逢新生入学之际,又遇学生对考古和艺术史相关专业选择而引发社会热议,于是此刻重温这一话题,既看到当年北京大学蔡元培校长对美育的提倡,三年前又看到清华大学邱勇校长为新生赠送艺术史专著作为入学礼物,此番热议促使我们再度为社会理解学生选择考古和艺术史专业增加专业解释。
(刘冠对此文也有贡献)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