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研究发现,戴眼镜的人似乎新冠感染率更低,难道眼镜能阻拦病毒?图源:pixabay
撰文丨瑾 岩
责编丨戴 威
2020年9月16日,《JAMA眼科》(JAMA Ophthalmology)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经常戴眼镜的人感染COVID-19的风险较低 [1]。“根据近年来发表的报道,中国近视的患病率,目前已超过总人口的80%。中国各个年龄段,戴眼镜都很普遍。但是,自2019年12月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我们观察到很少有戴眼镜的患者住院”,该研究的作者写道,“我们的研究发现,每天长时间戴眼镜的 COVID-19 住院患者的比例,低于一般人群,这提示戴眼镜与更低的新冠感染率相关。”这项研究涉及了在湖北随州市曾都医院住院的276名 COVID-19 患者。其中,有16人因近视眼每天带戴眼镜超过八个小时,也就是 COVID-19 住院患者中,长时间戴眼镜的人只占5.8%。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根据较早的研究,湖北省有31.5%的人是近视眼,远远高于研究中近视的 COVID-19 患者的比例。据此,作者推测戴眼镜可能会对新冠病毒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并提出可能的原因—戴眼镜降低了佩戴者手眼接触的频率。确实,新冠病毒可以在桌面,门把手等表面上停留长达24小时 [2]。如果一个人触摸了被感染的表面,随后触摸嘴、鼻子或眼睛,那么自己很可能会感染。这就是为什么洗手如此重要的原因。作者表示,“眼睛可能是 COVID-19 的重要感染途径,应更加注意预防措施,例如经常洗手和避免接触眼睛。”01
在大家都冲到眼镜店之前,各位看官且留步,我们先详细解读一下这项研究。正如研究团队在文中指出的局限性,首先,这只是一项研究,它的样本量非常小,还不到300人。所以想要推广证实结论,还需要通过更具代表性的大样本、多中心研究来进一步证实。另一个明显的局限是,对照组的数据,即湖北省近视眼人群所占比例,来自1987年一项研究中湖北省学生的近视眼比例。虽然当年的学生已经长大,他们的年龄与今天新冠患者年龄的中位数相仿,但过去了三十三年的数据,显然不能有效代表当今人群。而且,以前的研究得出的近视率,包括少数不戴眼镜的近视患者,由于缺乏这些人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数据的完整性。最值得注意的是,这项研究只显示出戴眼镜与 COVID-19 感染率之间的联系,而不是直接的因果关系。众多因素都可能会混淆数据,很有可能戴眼镜与另一个影响 COVID-19 风险的变量有关:例如,与不戴眼镜的人相比,戴眼镜的人可能比在不戴眼镜的人年龄更大,更谨慎细心;也可能戴眼镜的人更喜欢呆在家里;或者是买得起眼镜的人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在拥挤的住房里与他人亲密接触的可能性较小…… 也就是说,一系列与眼镜相关的其他因素也可能阻断了病毒接触。所以想要测试因果关系,需要进行对照试验或检测。理想情况下,应该有两组精细配对的人群(年龄,人口,其他因素),一组戴眼镜,一组不戴眼镜,看看哪组感染率更高。这种对照试验的证据往往比观察性研究的证据,更具有说服力。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传染病学与医学副教授丽莎·马拉加吉斯(Lisa Maragakis)博士提醒道:“在解释这项研究结果时要谨慎,现在建议每个人在公共场合,除了戴口罩来防护 COVID-19,再增加戴眼镜、护目镜或面罩等防护措施,为时尚早 [3]。”02
不过,眼睛确实是病毒侵入人体的窗口
虽然这项研究非常粗糙,但是它提出的问题却很有启发性,甚至非常有趣:如何防护眼睛这个病毒入口?眼镜、护目镜、隐形眼镜有何不同?我们知道新冠病毒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当某人咳嗽,打喷嚏,说话甚至呼吸时,含有病毒的微小飞沫会通过空气传播,寻找其他宿主,通常是通过鼻子或嘴巴进入人体。但是,越来越多的新冠病毒患者出现眼部症状,例如结膜炎(外眼感染)[4]。今年1月下旬,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和危重症医学科主任王广发,感染了新冠肺炎,他曾在个人微博怀疑,感染原因是未进行眼部防护,病毒从眼结膜侵入,导致自己被感染 [5]。根据现有统计,近1%至12%的 COVID-19 患者有眼部表现 [6]。今年8月《JAMA眼科》的一篇文章,报告了一项针对武汉市因 COVID-19 住院的216名儿童的研究,其中有49名儿童(占病例的23%)有眼部症状,包括结膜分泌物,揉眼和结膜充血。除了表现出粉红色眼外,COVID-19 的患者还描述了眼睛发痒,过度流泪,视力模糊以及感觉眼中有东西的症状 [7]。为什么眼睛会是病毒入口?眼睛周围有一层潮湿的保护层,称为粘液膜。同样,鼻子和嘴的内部也有类似的膜。如果新冠病毒设法落在其中一个粘液膜上,就可以通过它并感染我们。此外,眼部细胞含有 SARS-CoV-2 受体,新冠病毒可以通过这个受体进入人体 [8]。而且,病毒也可通过泪液的冲洗,转移到鼻和鼻咽粘膜,导致呼吸感染 [9]。目前,在 COVID-19 患者的眼睛中, 已经检测到新冠病毒[10]。据报道,有些眼科医生在常规治疗期间被感染 [11]。今年6月,《柳叶刀》杂志发表的一项综述发现,眼睛保护可能会大大减少冠状病毒感染 [12]。以上种种证据表明,眼睛可能是新冠病毒侵入人体的重要途径。那么,“戴眼镜可以阻止新冠病毒感染” 这一说法,确实具有某些生物学上的合理性。从理论上讲,戴眼镜会在我们眼前形成额外的屏障,从而阻止含有病毒的飞沫入眼。出于同样的原因,医护人员在高风险的医疗环境中戴护目镜,可以避免病人因咳嗽或打喷嚏而飞出的水滴,或者在给病人进行插管之类的医疗操作时,形成的雾化颗粒,接触眼睛。但是护目镜和眼镜有本质上的区别。护目镜使整个眼睛区域紧密的密封,防止飞溅和飞沫,而眼镜通常仅能从正面提供保护,对来自侧面、顶部和底部的病原防护有限。因此,戴眼镜和戴护目镜的效果不能混为一谈。以上所说的是框架眼镜,目前还没有科学证据表明,相比于框架眼镜,佩戴隐形眼镜会增加佩戴者感染 COVID-19 的风险。但是,戴隐形眼镜本身仍然存在安全隐患。因为隐形眼镜会刺激眼睛,并使眼睛干燥,更加具有风险的是,调节隐形眼镜会触摸到眼镜。而且隐形眼镜不适,也会增加揉眼睛的机率,如果手上携带病毒,那么很可能被感染。所以,坚持戴隐形眼镜的人,应遵循正确的眼镜清洁程序,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没有任何指南或者公告,建议公众戴眼镜来防护眼睛,仅凭一项研究不会改变这种状况。因此,尽管这项新研究非常有趣,但不戴眼镜的人也不必为此担忧。另外,让视力正常的普通人在公共场所佩戴眼镜,可能会产生意外的后果。比如,不习惯戴眼镜或护目镜的人,实际上在摘戴,更换或调整眼镜时,会更多地触摸自己的脸。或者带眼镜会给人一种虚假的安全感,反而使他们在最重要的保护措施上放松了警惕:保持良好的卫生,勤洗手,戴口罩和保持社交距离。
参考文献
[1] Zeng, Weibiao, Xiaolin Wang, Junyu Li, Yong Yang, Xingting Qiu, Pinhong Song, Jianjun Xu, and Yiping Wei. "Association of Daily Wear of Eyeglasses With Susceptibility to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fection." JAMA ophthalmology.[2] Carraturo, Federica, Carmela Del Giudice, Michela Morelli, Valeria Cerullo, Giovanni Libralato, Emilia Galdiero, and Marco Guida. "Persistence of SARS-CoV-2 in the environment and COVID-19 transmission risk from environmental matrices and surfaces."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2020): 115010.[3] Maragakis, Lisa L. "Eye Protection and the Risk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Does Wearing Eye Protection Mitigate Risk in Public, Non–Health Care Settings?." JAMA ophthalmology.[4] Scalinci, Sergio Zaccaria, and Edoardo Trovato Battagliola. "Conjunctivitis can be the only presenting sign and symptom of COVID-19." IDCases (2020): e00774.[5] 北大医院王广发微博披露治疗情况,怀疑未戴护目镜致感染. http://www.bjnews.com.cn/news/2020/01/23/678189.html[6] Guan, Wei-jie, Zheng-yi Ni, Yu Hu, Wen-hua Liang, Chun-quan Ou, Jian-xing He, Lei Liu 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in China."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382, no. 18 (2020): 1708-1720.[7] Ma, Nan, Ping Li, Xinghua Wang, Yueqi Yu, Xuan Tan, Peng Chen, Shilian Li, and Fagang Jiang. "Ocular Manifestations and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With Laboratory-Confirmed COVID-19 in Wuhan, China." JAMA ophthalmology (2020).[8] Holappa, Mervi, Heikki Vapaatalo, and Anu Vaajanen. "Many faces of renin-angiotensin system-focus on eye." The open ophthalmology journal 11 (2017): 122.[9] Xiao, Xiaodong, Samitabh Chakraborti, Anthony S. Dimitrov, Kosi Gramatikoff, and Dimiter S. Dimitrov. "The SARS-CoV S glycoprotein: expression and functional characterization." Biochemical and biophysical research communications 312, no. 4 (2003): 1159-1164.[10] Jun, Ivan Seah Yu, Danielle E. Anderson, Adrian Eng Zheng Kang, Lin-Fa Wang, Pooja Rao, Barnaby Edward Young, David Chien Lye, and Rupesh Agrawal. "Assessing viral shedding and infectivity of tears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 patients." Ophthalmology (2020).[11] Lu, Cheng-wei, Xiu-fen Liu, and Zhi-fang Jia. "2019-nCoV transmission through the ocular surface must not be ignored." Lancet (London, England) 395, no. 10224 (2020): e39.[12] Chu, Derek K., Elie A. Akl, Stephanie Duda, Karla Solo, Sally Yaacoub, Holger J. Schünemann, Amena El-harakeh et al. "Physical distancing, face masks, and eye protection to prevent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of SARS-CoV-2 and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The Lancet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