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最好看的文章都在这啦!| 2021年终回顾

编者按
2021年,新冠疫情横行于世界,好在我们终于有了可与之对抗的疫苗和药物,得以保护我们的家人和朋友。
回望2021年,无论是缪子的反常磁矩与标准模型相差4.2个标准差,还是新冠口服药物的诞生,无论是韦布望远镜成功发射,还是中国科学家发布月壤研究的第一批研究成果,科学在不确定中前行,但依然带给人们惊喜。
以下为知识分子编辑部综合读者点赞和阅读人数,为您精选的2021年重要科学事件。
来吧,一起看看时间留下了哪...
编者按
2021年,新冠疫情横行于世界,好在我们终于有了可与之对抗的疫苗和药物,得以保护我们的家人和朋友。
回望2021年,无论是缪子的反常磁矩与标准模型相差4.2个标准差,还是新冠口服药物的诞生,无论是韦布望远镜成功发射,还是中国科学家发布月壤研究的第一批研究成果,科学在不确定中前行,但依然带给人们惊喜。
以下为知识分子编辑部综合读者点赞和阅读人数,为您精选的2021年重要科学事件。
来吧,一起看看时间留下了哪...
编者按
《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其首次发布28年后,于2021年12月底迎来了第二次重大修订。
新法不乏亮点,比如: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
印有孟德尔头像的德国邮票 | 图源:istockphoto.com
编者按
作为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孟德尔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科学财富。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所得出的遗传学定律(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是生命科学领域中极为重要的发现,让人类得以进入遗传研究这一神秘而实用的领域。
不过,作为遗传学之父,孟德尔的科研之路并不顺:他的发现不仅生前无人问津,死后多年也默默无闻,直到步入二十世纪后才被发现。可以说,他是被世人忽视的...
詹姆斯·韦布望远镜模型图 | 图源:NASA
编者按
2021年刚过去的圣诞节,经历三十多年建造、耗资百亿美元的詹姆斯·韦布望远镜终于发射升空。六个月后,它将在遥远的轨道上部署完毕,开始工作。这台开启新时代的太空望远镜有哪些特别之处?天体物理学家苏萌在这次的巡天报告中详细解读了韦布的设计,并畅想了韦布之后太空望远镜和天文学的未来。(注:天文学名词审定委员会采纳詹姆斯·韦布作为James Webb的译名,以与Webber的翻译...
E. O. 威尔逊(1929年6月10日-2021年12月26日)
编者按
据多个媒体报道,哈佛大学教授E.O.威尔逊(Edward Osborne Wilson)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26日下午去世,享年92岁。威尔逊是一位极富影响力的生物学家和博物学家,他发现了400多种蚂蚁,以在生态学、演化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的研究著称,被誉为“当代达尔文”。威尔逊也是一位高产的科普作家,撰写了30多本书,其作品曾两次获得普利策非虚构类文学奖,并普及了 “生物多样性” ...
几经延宕、多次延期之后,今天,我们终于能站在2021年的发射节点,见证 “鸽王” 韦伯望远镜飞翔的历史性时刻。
撰文 | 王一苇
责编 | 冯灏
今年圣诞节,全世界的天文学家们大概都过不安稳。
他们的心悬在南美洲北部法属圭亚那的海滨城市库鲁——在那里,詹姆斯·韦伯空间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以下简称韦伯望远镜)预计将随着欧洲空间局的阿丽亚娜5号(Ariane 5)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12月25日早晨7点20分(北京...
撰文 | 开水白菜 油麦菜
责编 | 攸淇
1、丰富生物群在南极冰架下生活数千年
冰架占据了地球上近1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是最不为人所知的环境之一。人们已经通过相机在这些黑暗寒冷的栖息地中看到了生命的影像,但很少采集到生物标本。2018年,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AWI)的研究小组,在威德尔海东南部诺伊梅尔第三站附近的埃克斯特伦冰架上钻了两个洞,穿过近200米的冰架。这里环境恶...
一项旨在研究自闭症(即孤独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以下简称自闭症)遗传机制的大型研究为何引发多重争议?自闭症谱系的两端——极端神经多样性人士和重度自闭症家庭如何各持己见,而真正自闭遗传研究的进展有哪些,利用基因筛查对自闭症进行预防和淘汰有可操作性吗?
撰文 | 丫丫爸爸
责编 | 刘楚
2021年8月,由英国剑桥大学自闭症学者 Simon Baron-Cohen 等发起的大型自闭症研究万人谱系项目(Spectrum 10K)正...
美国东部时间2021年12月21日傍晚,经过为期6天的庭审,美国法院宣判哈佛教授查尔斯·M·利伯(Charles M.Lieber)被指控的六项罪名均成立。图为利伯于21日晚离开马萨诸塞州波士顿的约翰·约瑟夫·莫克利联邦法院 | 图源[1]
导 读
哈佛教授查尔斯·利伯因虚假陈述和报税不实被判有罪,再次凸显了一个问题:美国政府的中国行动计划,打击的是经济间谍、科研不规范,还是只是不想让美国的科学家与中国的研究人员合作?
撰文 | 王雨...
应对气候变化,低碳转型才能治本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负排放技术可直接移除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意味着人类可以高枕无忧不减排?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博士后张诗卉认为,负排放技术并不是气候危机的“救世主”,因为碳移除并不能马上消除碳排放带来的影响,而且负排放技术的大规模推广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撰文 | 张诗卉(清华大学地球系统科学系)
责编 | 冯灏
2018年以来,微软创始人比尔·盖茨、特斯拉创始...
看起来就很蠢的环嘴鸥(Larus delawarensis)| 图源wikipedia.org
导 读
在鸟类中,乌鸦和鹦鹉是公认的高智商代表,而聒噪的海鸥则一直被科学家归为“蠢鸟”之流。“蠢鸟”海鸥是否可以通过拉绳测试(一项应用广泛的动物认识能力测试)获得食物奖励?科学家们做了新的实验。
撰文 | 王雨丹
责编 | 陈晓雪
1、给鸟“测智商”
我们都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口渴的乌鸦把石子投入水罐,使得水位上涨并最终喝到水。虽然这个故...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黄宇翔 尤嘉 陆飞
责编 | 攸淇
1
没动力总想躺平?这类神经元可能要背锅
图片来源:pixabay近日,冷泉港实验室李波教授团队为人们揭示了动力产生的新机制。研究者们在小鼠的岛叶皮层深层区域中鉴定出一类选择性表达Fezf2基因的神经元,在衡量小鼠作出摄食行为“动力”的行为学模型中发现,这群神经元的激活与小鼠的摄食动力产生高度相关。通过围绕神经环...
Omicron突变株的横空出世,给了所有已上市的“抗新冠武器”一次大考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近日,国内首个新冠单克隆中和抗体药物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前称为BRII-196/BRII-198联合疗法)获应急批准上市,一些报道将其喻为“新冠特效药”。但很快有实验室发布假病毒中和实验结果,指出包括BRII-196在内的全球多个已上市中和抗体对Omicron突变株中和能力大幅下降,舆论哗然。
但对突变株的失活是否代表中和抗...
导 读
致命龙卷袭击美国多地,超百人死亡。灾难因何而起?应对灾难“四步走”:预报—预警—民众接收信息—防御响应,究竟哪步出了问题?全球变暖是否是本次事件的背后推手?
撰文|程鸽(汉堡大学气象学系)
责编|冯灏
美国当地时间12月10日周五夜间至11日清晨,毁灭性龙卷风重创美国数州。目前已造成超过100人死亡,数千万居民遭受影响。肯塔基、阿肯色、密苏里、田纳西、伊利诺伊、密西西比6州受灾最为严重,肯塔基州州长...
她是被遗忘的“气候先驱”,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没有人知道和承认她的发现,也没有人知道她的真实样貌。
图源 | helenjessicaliggat.co.uk
导 读
工业革命以来,人类活动(燃烧化石燃料、牲畜粪便发酵、稻田粪肥发酵等)使得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尤其是二氧化碳和甲烷)。今天,温室气体排放导致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我们不容忽视的严峻问题。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早在160多年前的1856年,美国的一位女科学家就...
中国巡天空间望远镜示意图 | 图源:http://www.bao.ac.cn/csst/
导 读
在巡天的黄金时代,中国终于可以参与进来,第一台大型太空光学望远镜CSST的升空,或将带来影响深远的科学发现。
撰文 | 邸利会
在长春的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内,一个高约14米、长20米的大型真空罐及其配套光学测试系统正在建造当中。
“这个是非常壮观的,当然代价也是很大了,(建造)也非常麻烦,但为了不至于入轨之后才发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