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焚烧“爆发式”增长的背后,安全性何解?

导 读
2020年,焚烧成为我国城乡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处理量16322.54万吨,占比54%。1年后,该组数字增长到20792.26万吨,占比66%。相关部门似乎想通过建设垃圾焚烧厂,一举解决“垃圾围城”的危机。
“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过度超前建设导致的焚烧炉闲置现象开始凸显,各级政府不能向垃圾焚烧企业按时支付电价补贴和垃圾处理费的传言也在不断被坐实。而垃圾焚烧排放的巨量废气、废水和废渣也会带来环境与健康风险,就...
导 读
2020年,焚烧成为我国城乡生活垃圾最主要的处理方式,处理量16322.54万吨,占比54%。1年后,该组数字增长到20792.26万吨,占比66%。相关部门似乎想通过建设垃圾焚烧厂,一举解决“垃圾围城”的危机。
“爆发式”增长的过程中,过度超前建设导致的焚烧炉闲置现象开始凸显,各级政府不能向垃圾焚烧企业按时支付电价补贴和垃圾处理费的传言也在不断被坐实。而垃圾焚烧排放的巨量废气、废水和废渣也会带来环境与健康风险,就...
图源:pixabay
撰文 | 王立铭
一
首先我们应该能够达成以下共识:即使放开后会产生损失和代价,但新冠管控政策的放开仍然是大势所趋。
特别是在2021年底和2022年,高传播力、高免疫逃逸能力的奥密克戎变种出现之后,实现动态清零技术上就只剩下一个可能性——通过高强度的核酸普测,快速发现疫情苗头,在一地有几十例甚至几例社区传播时就实行高强度管控措施——频繁地启动所谓“打地鼠”模式。...
撰文 | 商周
责编 | 徐卓君
12月17日,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博士(以下简称吴博士)在财经年会上发表了《如何迈过黎明前的黑暗——今冬新冠疫情形势分析》的主题演讲[1,2]。
在近半个小时的演讲里,吴博士主要谈到了四个方面的内容:
赢得宝贵的三年
非专业与专业
奥密克戎病死率是“魔鬼”
今冬新冠疫情的走势
在认真听完吴博士的演讲后,心中产生了一些疑问,因为疫情防控涉及公众的健康和切身利益,...
图源:《我不是药神》电影
撰文 | 张天祁 王茜
责编 | 徐卓君
“根据指导文件,肿瘤结束治疗3年内不可以接种新冠疫苗。”
这是半个多月以前,北京的肿瘤患者Semi得到的回复。此时她治疗结束已经满两年,身体状况平稳。
随着疫情防控逐渐放开,Semi终于下定决心去打疫苗。丰台某接种点的医生看过她的病理报告后,同意她接种。
但在录入身份信息时,系统却显示Semi有终身的疫苗禁忌,为她报备禁忌的是海淀一家三级医院...
编者按
本文是基于施尧耘在2022年11月18日在泉州五中庆祝建校120 周年“让梦想起航”讲座系列上的演讲。施博士现任阿里巴巴集团杰出工程师,达摩院量子实验室(AQL)创始负责人。一个中年时的自己对中学时的自己讲话,形成了一种奇妙的时空结构,很多细节引人共鸣。
撰文|施尧耘
20年前,我刚要到密歇根大学任教,一位调皮的朋友说我要去“毁人不倦”了 ,“毁坏”的“毁”。后来到了企业,再没有毁人的机会了,不想今...
图源:pixabay
撰文 | 周叶斌
责编 | 徐卓君
中国人完成两针疫苗接种的比例超过了90%,高于很多发达国家。但另一方面,很多国人接种上一针疫苗已是一年以前,截止今年11月,80岁以上老人第三针的接种率只有40%出头——而国外有些老年人如今已是接种了第5针疫苗。
那么,新冠疫苗到底应该打几针?以后,我们需要每年都接种一次吗?
为什么疫苗的保护力不断下降?
新冠疫苗最初上市时均以两针型为主,即接种完两针就算...
撰文 | 雁南飞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 ● ●
1
运动?节食?如何才能高效减肥呢?
此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一个团队进行了一项609人参与,长达12个月的饮食干预临床试验。结果显示,对于减肥来说,低碳水饮食和低脂饮食效果相似。最近,该团队又从饮食干预前、干预中(短期减重,6个月)和干预后(长期减重,12个月)三个阶段重新分析了试验数据。作者发现,饮食干预...
图源:pixabay
导 读
以12月7日进一步优化落实疫情防控的“新十条”为分界线,中国的抗疫政策开始大幅转向,从严格封控走向放开。
不可避免的,全国疫情开始蔓延,感染人数大幅上升,据国家前疾控中心副主任冯子健估计,第一波疫情中会有60%的人感染。医院也开始出现资源紧张,北京部分医院的发热门诊前,排了两公里的长队,全民开始抢购囤积退烧药…….
当这一波从疫情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蔓延至二三线城市甚至农村、从青...
图源:pixabay.com
撰文 | 宋安娜
责编 | 徐卓君
随着社会面管控措施大幅撤销,防疫的风暴中心来到医院。
“新十条”之后短短两周,在北京这样医疗资源丰富的一线城市,医护人员也感受到了第一波感染的冲击波。
北京某三甲医院的一位科室主任告诉《知识分子》,目前医院已经有接近20%的医护人员感染,因为居家隔离、人手减员,现在医院运转已经受到了影响。
而且,由于医院放松了对医护人员查核酸的要求,...
图源:pixabay
撰文 | 孙正凡
责编 | 李珊珊
在被疫情困扰了3年之久的地球上,这真是个难得的令人振奋的好消息。
美国时间12月13日上午的新闻发布会上,美国能源部长詹妮弗·格兰霍姆宣布:其在可控核聚变实验中取得了重大突破。
12月5日,在美国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LNL),那台有3个足球场那么大,配备了192个激光器的国家点火装置(NIF)上,第一次实现了能量的正收益。
在之前的实验中,由于核聚变发生的条件...
图源:pixabay
导 读
你还记得上一针疫苗什么时候打的吗?超过6个月的话保护效力会急速下降。
今年马来西亚的一项研究显示,对接种了两针辉瑞mRNA疫苗的人群而言,如果是60岁以上的人,2-3个月内完成两剂疫苗接种的保护重症效率为83.8%,而3-6个月的则只有57.1%,这项研究还显示如果接种的是两针灭活疫苗,下降得更加厉害。
美国另有一项针对奥密克戎毒株的研究显示,哪怕完成了三针疫苗接种,如果上一针的接种时间...
图源:pixabay
导 读
死亡人数和住院人数都在下降,这是否意味着新冠病毒没有那么严重了?
10月27日,《英国医学杂志》就这个问题咨询了来自四所英国和美国的大学和研究机构的专家,咨询了这些已经经历过多轮疫情的地区的研究者的意见。
这些受访专家们认为,尽管目前毒株的毒力有所下降,却仍不是掉以轻心的时候,虽然症状弱了,但新冠感染让基础病更严重的特性并无变化,脆弱人群的威胁仍不容忽视;亦有专家提到了...
图源:pixabay
撰文 | 冯灏
责编 | 李珊珊
因前本校学生报纸《斯坦福日报》的报道,以及曾在本校做过15年助理研究员的前员工的推动,斯坦福大学的校长、神经科学家马克·泰西尔·拉维尼陷入了一场名誉风波。
11月29日,斯坦福大学的前学生报纸《斯坦福日报》对校长拉维尼的分别发表在《科学》《自然》等顶级期刊上的数篇论文提出质疑,认为可能存在图像篡改;
11月30日,《科学》杂志宣布将刊发对其两篇涉事文章的更正;...
撰文 | 雁南飞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1
糖胺聚糖:让癌症早期诊断敏感性翻倍
癌症的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治疗对降低病人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起关键作用。基于基因组生物标记物的液体活检技术可用于癌症的无创诊断。但是,该项技术对I期癌症的诊断敏感性只有10%左右,并且无法检测到脑部和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最近,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生物与生物工程系Francesco Gatto团队使用来自1260名癌症或健康志愿者的206...
图源|Pexels
导 读
未来三五年内几乎一定会发生的事情是: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上开始大量出现普通人不容易分辨,完全由AI创作的“灌水”内容。这些内容既可以极大丰富社交媒体的内容厚度,还可以根据AI对人类兴趣爱好的学习追踪,为不同人群打造更为庞大、牢固的“信息茧房”。
撰文 | 王咏刚
责编 | 邸利会
近日,ChatGPT火遍了全网。人工智能研究和部署公司OpenAI 发布的短短5天内,就吸引了100万用户。在官方描述...
导 读
正如消防体系的核心工作是灭火,防疫和公共卫生体系的核心工作应该是应对急性突发传染病。
但在中国,由于2003年SARS以来,未再暴发大规模的疫情。忽略了对于人类而言,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带来最危险疫情的是呼吸系统病毒性传染病。
防疫系统也就落得个“飞鸟尽,良弓藏”,长期在卫生健康体系内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经费缺乏,防疫和公卫人员待遇差,防疫梯队缺乏优秀生源而后继乏人。
在目前全社会对于防疫问题及其...
撰文 | 邸利会
责编 | 徐卓君
“我支持!”
当《知识分子》向石正丽询问,是时候给新冠肺炎改名了吗,她丝毫没有犹豫。
最近,多位病毒学家和临床医生都表达了这样的意见。
在上周末中华医学会2022年医学病毒学大会上,解放军总医院感染病医学部的王福生院士提出了三点建议:新冠肺炎改名、防控重点聚集、有准备有序开放。
事实上,新冠肺炎是中国的独有名称,世卫组织从未称之为新冠肺炎。
“当初WHO世...
图源pixabay
撰文 | 商周
责编 | 徐卓君
新冠疫情在全球蔓延已近三年,世界陆续回归正常生活。
现在轮到中国了,上周末开始,中国的防疫政策开始转向:杭州不再开展常态化核酸检测,除了特殊场所,进入公共场所不再扫场所码;北京等地开始探索阳性居家隔离;广州的餐饮、商场也从静默中恢复开放。
虽然新冠病毒的重症率和病死率已经大幅下降,但考虑到奥密克戎毒株超强的传播能力,放开管控的大面积感染难以避免。...
撰文 | 苏惟楚 张天祁
责编 | 徐卓君
在新冠疫情流行的后期,让符合条件的阳性感染者居家是不少国家的通行做法。
虽然没有公开政策的出台,但自11月底以来,北京、广州、石家庄、重庆等地的部分区域,无论是因为转运不及时,还是考虑到给老人孩子一个更好的康复环境,抑或是社区的默许,已经有新冠阳性感染者实际上实现了居家隔离。
多位病毒学家、流行病学家、一线感染科医生在接受《知识分子》访谈时提到,在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