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上海市某中心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在采访中提到,大城市的防控措施需要大量的人力保障,包括民警、医务人员、城管、社区街道、学校的工作人员等,来配合相关措施的有力实施,比如在交通点设立隔离观察区、返沪人员必须网络登记、各居民小区的宣传和管理等。
采访 | 甘 蔚 责编 | 李 娟
以下是采访全文:
针对新冠肺炎疫情,上海的疾控中心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我所在的是区级疾控中心,我们疾控工作的展开是根据国家和上海市发布的诊疗方案和防控指南来进行。国家防控方案的设计是基于流行病学依据,比如易感人群和传播途径的调查结果等。与临床工作不同,我们的工作是根据病毒的特征比如代际传播能力等方面,来进行人群的追踪调查。而临床工作主要是救治发病的病人,根据临床表现(发热、肺炎)对症治疗,来选择用药或支持性治疗等。
新冠病毒的传播模型是基于流行病学家或者公共卫生学家的前期调查,然后我们疾控根据这类模型的预测结果来展开工作,通过对病例的发病前活动情况及密切接触者进行追踪和医学观察,达到切断传染源的目的。也就是说,我们要明确每个病例可能接触的传染源,通过一系列的追踪,分析每个病例之间是否有关联。
本次疫情最大的特点是它发生在春节期间,在人口流动非常大的背景下。另一点特点是该病毒的传播效率(RO)要大于SARS,但是病死率却低于SARS。现在又出现了一个无症状感染者的新情况。也就是说很难在人群中一一发现所有感染者。如果无法全部控制、隔离并治疗好的话,就会出现新的更多的传染源,继续以一个传两个这样的速度扩散。
现在春节假期结束,返城高峰开始,上海有哪些应对措施?
在上海,我们在飞机、铁路、高速公路等交通口都设置了测温和信息申报登记。对来自重点地区的人员一律实施隔离观察、对其他地区来沪返沪人员要求由其个人及所在单位一律属地申报相关信息,并切实落实相应防控措施。对在沪无居所、无明确工作的人员加强劝返、暂缓来沪。
在各个小区也有应对措施,要求所有来沪(返沪)人员向所在社区居村委或酒店等居住场所和所在单位主动报备,并通过 “健康云” APP做好信息登记。有重点关注地区接触史,或与新冠肺炎病例有接触史的,要求自觉隔离两周并配合做好体温检测,不得外出以避免交叉感染。
比如,今天我就听到我们小区里面居委干部拿着喇叭在小区里面宣传,公布申报工作的联系电话。还有的小区可能原来的管理比较松散,有好几个门进出居民,现在,这些小区会把门封掉,只留一个进出口以便于管理,并且发放出门证,保证无外来人员进入。
值得一提的是,现在防护物资很难买。我们现在可以去居委会登记买口罩,每家限购5个口罩。之前是需要居民去实地登记,现在可以直接去扫二维码进行网络登记。所以你会发现,很多便民新科技手段都在本次疫情防控当中得到了应用。
在健康教育方面,上海疾控中心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健康教育方面,从确定新冠病毒能够人传人以后,我们每天都在上海疾控公众号、上海官方媒体公众号、电视台等媒体进行宣教。原来是一天公布一次上海市的感染病例数字,1月29日起改成是一天两发,上午和中午各一次。
我们把关于佩戴口罩、勤洗手、消毒等自我防护知识印成海报、折页,分发到各个小区居委、医疗机构和办公场所等。 当然大家还在网上看到很多“土味”宣传、“硬核”宣传,都是群众自发创作的一些防疫口号,比较接地气。
另外,几乎每个医院都会通过自己的公众号,转发一些相关的科普知识。有实力的医院的医务人员也会做 “正确洗手”、“如何穿脱隔离服” 的演示,视频制作出来以后,会在微信、短视频平台对公众进一步科普。比如说,我有一个朋友是某医疗机构的院感负责人,她在培训自己的护士、医务人员如何佩戴口罩时,旁边有人拍下来做了段视频,发到抖音、今日头条上之后有40多万的点击量。市疾控中心和市健康促进中心通过电视、地铁投放各类呼吸道防护知识视频。我们疾控部门也会把比较好的科普视频内容通过百度云共享给所有的医疗机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机构。
在健康宣教方面,我们还会非常及时地针对一些误区进行宣讲。比如说,前期我们会宣传紫外线、消毒剂以及酒精在消灭新冠病毒方面的作用,但是之后发现有人错误地使用酒精导致了一些危险发生。随后大概一两天的时间,我们马上就会发出正确使用指南去纠正错误。现在的信息沟通渠道是挺通畅的,反馈也很及时。
在应对未来学生返沪方面,对学校和学生有何建议?
大学生返沪的防疫工作,总体和其他返沪人员是差不多的,一个是做好信息通报,然后一个是自我隔离,一旦有症状的话及时就医,另外做好宿舍的卫生等。对于学校来说近期疫情还没有控制之前,要减少群体聚集性的活动,做好公共场所的消毒。对学校层面比较困难的是,这么多师生的供餐的问题。还有就是要教育学生尽量不要聚集,不要外出。学生返校,尤其是假期结束后,大家还蛮想有个情感的交流,但是一旦人群聚集的话,这个传播风险就还是仍然非常高的。大家一定要避免不必要的聚餐,聚会等活动。
你们在流行病学数据采集方面是如何进行的?是否有新系统投入使用?
流行病学的采集的信息分两个部分,第一个就是感染者去医院就诊的检查结果,比如说血常规、流感检测、胸部CT以及问诊个人信息;第二个就是感染者的接触史,有没有湖北旅行史、华南海鲜市场接触史等。
在上海这样的大型城市,部分区县外来人口要比本地人口多,还有相当数量的外籍人士也要返沪工作。现在,政府部门高度重视,因为这些防控措施是需要大量的人力保障的,包括民警、医务人员、城管、社区街道的工作人员等。
由于需要考虑到信息安全性,我们的防控工作要求很多疫情必须在政务网上面传递,而不是接通外界网络。这次疫情期间发生了个人隐私被泄露的情况,所以说在我们疾控部门,信息的发送要求比较严格。我国有一个国家级的网络报告系统,这个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必须要用数字证书才能够登录,要求医院诊断病例两小时之内就要申报,病例个案流调表也是需要在网上进行填写。
传染病的网络报告系统的运作方面,根据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会把传染病分成几个等级,对每个等级的疾病,临床医生做出诊断以后会有一个报告时限。对于可联网的机构,像大部分个医院都可以联网,会通过疾控中心的专网进行即刻的网络直报。而不具备网络直报条件的,也会在2小时内向当地县区级疾控机构报告,完成通过网络直报。之后疾控中心会审核,并进行下一步的疫情防控措施工作的开展。
在人才队伍培养、技能培训和技术体系上,未来有哪些方面需要强化提高?
人才队伍培养这个问题涉及的比较多,国家自SARS以来开展多轮公共卫生建设行动计划。这两年也在稳步推进疾控体系建设。在技术培训上来说,因为这次新冠病毒的实验室诊断技术之一就是要用到病毒核酸检测。这对于很多小地方、县级城市的医疗机构来说可能是一个较新的检验项目。这次疫情的防控工作肯定是要往基层走,或许需要达到县级的疾控机构,那么在全中国来说,县级医护资源包括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诊治硬件配置是尚未达到完全的现代化或者说信息化的,这些都有待提高。
作者简介
甘蔚,英国牛津大学人群健康系 遗传统计与流行病学研究员 《健康学人》公众号:healthcaresci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