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丛林中的东部黑猩猩 | Bernard DUPONT, Wikimedia Commons
撰文 | 葛 勇
责编 | 赤 泽
● ● ●
许多人认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万物生灵,一方面是能够直立行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类有文化。
不过,自命不凡的人类可能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特殊。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一项研究指出:除了人类之外,黑猩猩也有文化,并且文化多样性很丰富,甚至还具有世代积累的特征。近日,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杂志。
1 什么是文化?
在民间,“文化” 一词主要是指 “文学艺术” 或者 “受教育程度”。而在人类学家眼中,文化的概念则宽泛得多。
人类学之父泰勒(E.B. Taylor, 1832-1917)就将 “文化” 一词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 [1]。换言之,小到一个握手的礼仪动作,大到一个国家的治国理念,凡不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大多都可以算作文化。
那么除人类以外,动物们是否也有“文化”现象呢?这需要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而黑猩猩作为人类的近亲,自然成为了学者们的关注焦点。以往的研究者已经发现,黑猩猩的行为中有一些不受到生态环境和基因影响的部分,而这些就可以被称为文化 [3]。黑猩猩的 “文化” 通常表现为利用工具的许多简单行为和动作,比如使用植物的茎当做梳子梳毛,这种简单的动作被称为文化中的 “要素”(element)[4]。
人类文化纷繁多样,并且具有世代传承的特点 | Pixabay
不过,人类的文化还有两个特殊之处。
其一,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因而会在不同地域和社会阶层形成小圈子。往大了说,有 “东亚儒家文化圈”、“太平洋岛屿文化圈”,小众一点的则有 “动漫圈儿”、“cosplay圈儿”。这些都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其二,人类文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积累,文化本身会通过世代的流传而积累、演变。也就是说,文化不是靠某一个人能够单独发明和创造的 [2]。就比如这些“文化圈”,都是经过了几代人积累起来的文化。
虽说黑猩猩也有文化,但是它们的文化具备这两个特征吗?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研究者们瞄准了黑猩猩最有意思的文化行为—— 钓白蚁。
肥美的白蚁是黑猩猩喜爱的蛋白质来源 | Sanjay Acharya, Wikimedia Commons
2 黑猩猩钓白蚁,讲究可不少
为了获取蛋白质,黑猩猩会用树枝当做工具伸入白蚁窝中,等到白蚁爬上树枝以后再抽出,接着就可以像 “撸串” 一样把白蚁送入口中。因为整个过程很像人类钓鱼,所以人们也将其称为 “钓白蚁”。
树枝是黑猩猩经常使用的工具 | Pixabay
得益于 “泛非计划:猩猩文化(Pan African Programme: The Cultured Chimpanzee)” 项目的支持,自2010年开始,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领衔的团队采用了非干扰性的拍照技术(安装摄像头)研究黑猩猩钓白蚁的行为。他们一共观察了非洲西部的39个黑猩猩群落,并且从8年的海量视频数据中选取了1463个视频进行深入分析。
利用丰富的数据,研究者能够更细致地将黑猩猩钓白蚁的行为进行划分。他们发现,仅仅是钓白蚁这样一个小活动,都包含有38个“文化要素”。例如,选择棍子的软硬、长短和数量,是否对棍子进行加工及加工方式,以及钓白蚁的姿势、手部的动作和进食姿势等。这说明,黑猩猩的文化多样性比较丰富。
也有人会质疑说,钓白蚁的动作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此处的文化多样性只不过是环境因素变化的投影而已。比如,白蚁窝的大小和土质的软硬,会影响到选择棍子的软硬和长短。
不过研究者们注意到,在与钓白蚁相关的文化要素中,绝大多数都和自然环境无关。其中典型的包括:使用单手还是双手将棍子插入蚁穴,用单手还是双手进食白蚁,坐着、用胳膊拄着还是侧躺着来钓白蚁等。不论使用哪种姿势,都和周遭的地形、植被等条件没有关联,甚至也不会直接影响黑猩猩钓蚁的效率。
这就好像人类的餐桌文化中有各类形形色色的规矩,比如饭前祈祷仪式、手拿刀叉、筷子的礼仪等等,这本质上都不会影响进食的效率,纯粹就是一种文化上的 “讲究”、“习俗”。
3 群落有别,文化分圈
研究人员还发现,同一个群落的黑猩猩往往会使用相同的姿势来钓白蚁,而不同的群落之间姿势不同。也就是说,钓白蚁这项活动,在不同的黑猩猩群落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儿” [5]。
从左至右为Wonga Wongu群落的 “躺着吃文化”、Korup群落 “拄着胳膊吃文化” 和Goualougo群落的 “坐着吃文化” | 参考文献[10]
“黑猩猩钓白蚁的(文化)多样性让我惊叹。不仅仅是每个黑猩猩群落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要素,他们还会将一些不同的要素融入到钓白蚁的社交礼仪中去。” 论文作者 Christophe Boesch 在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网站中提道,“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就是,Wonga Wongue 群落的黑猩猩通常会侧躺着钓白蚁,Korup 群落则采用肘部拄地的姿势,而 Goualougo 群落普遍采取坐姿。” [6]
既然这些文化要素没有什么实际功能,怎么选择都不会影响钓蚁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同一个黑猩猩群落中往往会采用相似的文化要素,甚至形成文化圈呢?研究人员认为,这与人类的社交礼仪具有相似性,有可能是社会性学习机制的产物。
一方面,黑猩猩会模仿身边同伴的做法,类似于人类的 “从众效应” [7]。另一方面,在幼崽学习钓白蚁的过程中,母猩猩会通过分享自己制作的工具来教授幼崽使用方法[8] —— 和人类一样,父母总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如果黑猩猩确实能够掌握这种学习机制,那么相应的文化的代际积累就不再遥不可及。
由此看来,文化多样性以及世代积累的特点可能并非人类独有,而在黑猩猩群体中同样存在。
尽管这一研究数据翔实,但受制于研究样本以及时空的有限跨度,仍然有许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钓白蚁” 行为本身会受到白蚁种类的影响 [9],这种因素是否会影响具体行为尚不可知。再就是,由于缺乏长时间(几十年或上百年)的研究资料积累,研究人员无法了解到钓白蚁文化的起源的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其它环境中可能的表现,这些都是黑猩猩文化拼图中缺失的环节。不过研究人员也确信,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这一拼图终将完成。
无论如何,这一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研究案例,促使我们进行自我审视:人类拥有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么?更深一步讲,人类是否是独一无二的呢?
“ 作者简介 葛勇,关注人类、植物和环境间关系的古生物学博士”
参考文献
[1] Tylor E.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2] Tennie C., Call J. & Tomasello M. (2009) Ratcheting up the ratchet: on the evolution of cumulative culture.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364, 2405–2415.
[3] Whiten, A. et al. (1999) Cultures in chimpanzees. Nature 399, 682–685.
[4] Galef, B. (2004)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behaviors of free-living animals. Anim. Learn. Behav. 32, 53–61.
[5] Boesch, C. et al. (2020) Chimpanzee ethnography reveals unexpected cultural diversity. Nat. Hum. Behav.
[6]https://www.mpg.de/14857361/0525-evan-019609-how-complex-are-chimpanzee-cultures
[7] Wang, E. Q. (2015) 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8] Musgrave, S. et al. (2020) Wild chimpanzees scaffold youngsters’ learning in a high-tech communit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7, 969–976.
[9] Schöning, C., et al. (2008) The nature of culture: Technological variation in chimpanzee predation on army ants revisited. J. Hum. Evol. 55, 48–59.
[10]https://www.eva.mpg.de/primat/staff/boesch/termite-fishing-video-library.html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生活在丛林中的东部黑猩猩 | Bernard DUPONT, Wikimedia Commons
撰文 | 葛 勇
责编 | 赤 泽
● ● ●
许多人认为,人类之所以区别于万物生灵,一方面是能够直立行走,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人类有文化。
不过,自命不凡的人类可能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特殊。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等机构的一项研究指出:除了人类之外,黑猩猩也有文化,并且文化多样性很丰富,甚至还具有世代积累的特征。近日,相关论文已发表于《自然·人类行为》杂志。
1
什么是文化?
在民间,“文化” 一词主要是指 “文学艺术” 或者 “受教育程度”。而在人类学家眼中,文化的概念则宽泛得多。
人类学之父泰勒(E.B. Taylor, 1832-1917)就将 “文化” 一词定义为“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获得的任何其他才能和习性的复合体” [1]。换言之,小到一个握手的礼仪动作,大到一个国家的治国理念,凡不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东西,大多都可以算作文化。
那么除人类以外,动物们是否也有“文化”现象呢?这需要大量的观察和研究,而黑猩猩作为人类的近亲,自然成为了学者们的关注焦点。以往的研究者已经发现,黑猩猩的行为中有一些不受到生态环境和基因影响的部分,而这些就可以被称为文化 [3]。黑猩猩的 “文化” 通常表现为利用工具的许多简单行为和动作,比如使用植物的茎当做梳子梳毛,这种简单的动作被称为文化中的 “要素”(element)[4]。
人类文化纷繁多样,并且具有世代传承的特点 | Pixabay
不过,人类的文化还有两个特殊之处。
其一,人类文化具有多样性,因而会在不同地域和社会阶层形成小圈子。往大了说,有 “东亚儒家文化圈”、“太平洋岛屿文化圈”,小众一点的则有 “动漫圈儿”、“cosplay圈儿”。这些都是文化多样性的体现。
其二,人类文化的核心特质之一是积累,文化本身会通过世代的流传而积累、演变。也就是说,文化不是靠某一个人能够单独发明和创造的 [2]。就比如这些“文化圈”,都是经过了几代人积累起来的文化。
虽说黑猩猩也有文化,但是它们的文化具备这两个特征吗?为了解答这一问题,研究者们瞄准了黑猩猩最有意思的文化行为—— 钓白蚁。
肥美的白蚁是黑猩猩喜爱的蛋白质来源 | Sanjay Acharya, Wikimedia Commons
2
黑猩猩钓白蚁,讲究可不少
为了获取蛋白质,黑猩猩会用树枝当做工具伸入白蚁窝中,等到白蚁爬上树枝以后再抽出,接着就可以像 “撸串” 一样把白蚁送入口中。因为整个过程很像人类钓鱼,所以人们也将其称为 “钓白蚁”。
树枝是黑猩猩经常使用的工具 | Pixabay
得益于 “泛非计划:猩猩文化(Pan African Programme: The Cultured Chimpanzee)” 项目的支持,自2010年开始,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领衔的团队采用了非干扰性的拍照技术(安装摄像头)研究黑猩猩钓白蚁的行为。他们一共观察了非洲西部的39个黑猩猩群落,并且从8年的海量视频数据中选取了1463个视频进行深入分析。
利用丰富的数据,研究者能够更细致地将黑猩猩钓白蚁的行为进行划分。他们发现,仅仅是钓白蚁这样一个小活动,都包含有38个“文化要素”。例如,选择棍子的软硬、长短和数量,是否对棍子进行加工及加工方式,以及钓白蚁的姿势、手部的动作和进食姿势等。这说明,黑猩猩的文化多样性比较丰富。
也有人会质疑说,钓白蚁的动作可能会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而此处的文化多样性只不过是环境因素变化的投影而已。比如,白蚁窝的大小和土质的软硬,会影响到选择棍子的软硬和长短。
不过研究者们注意到,在与钓白蚁相关的文化要素中,绝大多数都和自然环境无关。其中典型的包括:使用单手还是双手将棍子插入蚁穴,用单手还是双手进食白蚁,坐着、用胳膊拄着还是侧躺着来钓白蚁等。不论使用哪种姿势,都和周遭的地形、植被等条件没有关联,甚至也不会直接影响黑猩猩钓蚁的效率。
这就好像人类的餐桌文化中有各类形形色色的规矩,比如饭前祈祷仪式、手拿刀叉、筷子的礼仪等等,这本质上都不会影响进食的效率,纯粹就是一种文化上的 “讲究”、“习俗”。
3
群落有别,文化分圈
研究人员还发现,同一个群落的黑猩猩往往会使用相同的姿势来钓白蚁,而不同的群落之间姿势不同。也就是说,钓白蚁这项活动,在不同的黑猩猩群落间形成了不同的“文化圈儿” [5]。
从左至右为Wonga Wongu群落的 “躺着吃文化”、Korup群落 “拄着胳膊吃文化” 和Goualougo群落的 “坐着吃文化” | 参考文献[10]
“黑猩猩钓白蚁的(文化)多样性让我惊叹。不仅仅是每个黑猩猩群落都有其独特的技术要素,他们还会将一些不同的要素融入到钓白蚁的社交礼仪中去。” 论文作者 Christophe Boesch 在马普学会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网站中提道,“其中最让人震惊的就是,Wonga Wongue 群落的黑猩猩通常会侧躺着钓白蚁,Korup 群落则采用肘部拄地的姿势,而 Goualougo 群落普遍采取坐姿。” [6]
既然这些文化要素没有什么实际功能,怎么选择都不会影响钓蚁的结果,那么为什么同一个黑猩猩群落中往往会采用相似的文化要素,甚至形成文化圈呢?研究人员认为,这与人类的社交礼仪具有相似性,有可能是社会性学习机制的产物。
一方面,黑猩猩会模仿身边同伴的做法,类似于人类的 “从众效应” [7]。另一方面,在幼崽学习钓白蚁的过程中,母猩猩会通过分享自己制作的工具来教授幼崽使用方法[8] —— 和人类一样,父母总是自己的第一任老师。如果黑猩猩确实能够掌握这种学习机制,那么相应的文化的代际积累就不再遥不可及。
由此看来,文化多样性以及世代积累的特点可能并非人类独有,而在黑猩猩群体中同样存在。
尽管这一研究数据翔实,但受制于研究样本以及时空的有限跨度,仍然有许多关键问题需要解决。例如,“钓白蚁” 行为本身会受到白蚁种类的影响 [9],这种因素是否会影响具体行为尚不可知。再就是,由于缺乏长时间(几十年或上百年)的研究资料积累,研究人员无法了解到钓白蚁文化的起源的和发展过程,以及在其它环境中可能的表现,这些都是黑猩猩文化拼图中缺失的环节。不过研究人员也确信,随着研究资料的积累,这一拼图终将完成。
无论如何,这一研究提供了独一无二的研究案例,促使我们进行自我审视:人类拥有文化是独一无二的么?更深一步讲,人类是否是独一无二的呢?
“
作者简介
葛勇,关注人类、植物和环境间关系的古生物学博士
”
参考文献
[1] Tylor E.B. (1871) Primitive Culture.
[2] Tennie C., Call J. & Tomasello M. (2009) Ratcheting up the ratchet: on the evolution of cumulative culture. Philos. Trans. R. Soc. Lond. B, 364, 2405–2415.
[3] Whiten, A. et al. (1999) Cultures in chimpanzees. Nature 399, 682–685.
[4] Galef, B. (2004) Approaches to the study of traditional behaviors of free-living animals. Anim. Learn. Behav. 32, 53–61.
[5] Boesch, C. et al. (2020) Chimpanzee ethnography reveals unexpected cultural diversity. Nat. Hum. Behav.
[6]https://www.mpg.de/14857361/0525-evan-019609-how-complex-are-chimpanzee-cultures
[7] Wang, E. Q. (2015) Chopsticks: A Cultural and Culinary History.
[8] Musgrave, S. et al. (2020) Wild chimpanzees scaffold youngsters’ learning in a high-tech community. Proc. Natl. Acad. Sci. USA, 117, 969–976.
[9] Schöning, C., et al. (2008) The nature of culture: Technological variation in chimpanzee predation on army ants revisited. J. Hum. Evol. 55, 48–59.
[10]https://www.eva.mpg.de/primat/staff/boesch/termite-fishing-video-library.html
制版编辑 | 皮皮鱼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