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vard Radcliffe Institute;图源:哈佛大学官网
撰文 | 李珊珊 程雨祺
● ● ●
5月23日,针对美国国土安全部发布的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文件,哈佛官方发布了正式回应。回应中谴责了“这一非法且毫无根据的行为”,并指出该项决定“危及哈佛大学成千上万名学生和学者的未来,也给全美各地高校无数来到美国求学、实现梦想的人们敲响了警钟”。
在回应中,哈佛还附上了一份长达72页的起诉书(complaint),起诉书中,美国国土安全部、美国移民及海关执法局,及美国国务院均被列为了被告,文件显示,该起诉书将被递送至美国马萨诸塞州联邦地区法院。
起诉书之外,哈佛在回应中还指出:“此次撤销是政府一系列报复行动的延续,旨在报复哈佛大学拒绝放弃学术独立性,拒绝屈服于联邦政府对课程、师资和学生群体的非法控制。”
早在4月中旬,哈佛大学就成为了第一个反击特朗普政府干涉的美国顶尖高校。(见知识分子推送:哈佛打响反击第一枪,特朗普威胁撤销其90亿美元经费)之后,哈佛遭遇了削减科研经费,以及撤销免税资格。目前,据《新闻周刊》统计,被联邦政府冻结和取消的拨款和合同价值已达到了30亿美元。
本周四下午,美国国土安全部官网发布文件称:“国土安全部终止哈佛大学的学生和交流访问者计划 (SEVP) 认证”。该部门对这项“终止”还做出了解释:“这意味着哈佛大学不能再招收外国学生,现有的外国学生必须转学,否则将失去(在美的)合法身份。”文件中还警告,不排除将类似措施扩展至其他高校的可能。
美国教育委员会副主席兼政府关系参谋长萨拉·斯普雷策 (Sarah Spreitzer)在第一时间就向《高等教育内幕》表示:联邦政府剥夺哈佛大学 SEVP 认证的方式是前所未有的。
01
哈佛学生会被驱逐出境吗?
周四的文件震惊了很多业内人士,然而,梳理哈佛与特朗普政策近两月来的交锋记录,我们会发现:本次被取消国际学生招收资格的情况并非毫无征兆。
早在4月底,美国国土安全部部长克里斯蒂·诺姆就曾致信过哈佛大学,并威胁称:如若哈佛不能提交其国际学生的数据(包括参与抗议活动的记录),他们将撤销哈佛接受国际学生和国际交流访问学者的权限。
考虑到新生可能会遭遇到的签证等政策的不确定性,4月底,哈佛曾宣布,其今年招生政策允许学生同时接受哈佛大学和另一所非美国大学的录取,而在过去,哈佛通常要求被录取学生“二选一”,即接受哈佛就必须放弃其他学校的录取资格。
对于本次取消哈佛国际学生的招收资格的原因,在美国国土安全部的网站上,诺姆提到:“大学招收外国学生,并从(这些学生所缴纳的)更高的学费中获益,以充实其数十亿美元的捐赠基金,这是一种特权,而非权利。哈佛大学有很多机会做正确的事情,但它拒绝了。由于未能遵守法律,他失去了国际学生和交流访问者项目的认证。我们希望该决定可以警示全国所有大学和学术机构。”
根据哈佛大学的公开数据,自2006年以来,哈佛的国际学生注册数目年年攀升,2024-2025学年,该校共有6793名注册国际学生,占入学总人数的27%,这些学生来自140多个国家。虽然学校没有公开其国际访问学者的数目,社交媒体上,有哈佛毕业生估计,如果算上访问学者,在哈佛校园中,受本次政策影响的人数可能超万人。这超万人的签证会在一夜之间遭遇取消,导致他们也被驱逐出境吗?
哈佛大学自2006年以来每年的注册国际学生数目
哈佛法学院移民律师维嘉表示,政府撤销SEVP认证的行为不会立即让学生签证无效,在其采取更严厉措施前,哈佛大学可能会给予学生一些宽限期。律师巴尼亚斯给出建议,一些学生可以选择申请旅游签证以继续留在美国,同时寄希望于法官发布限制令来扭转局面。
更具体的分析提到,对于哈佛今年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他们的毕业典礼就在一周之后举行。多位移民律师在接受哈佛大学校报采访时表示,若已经完成所有毕业要求,他们仍然可以正常获得学位证书。不过,因为哈佛已经无法给国际学生提供I20等文件,这意味着这些今年的毕业生现在无法申请OPT签证,后者是一种为持学生签证的国际学生提供临时工作许可的工作签证。
本次的政策还会延伸到毕业不久还在使用OPT作为工作许可的哈佛国际学生,对那些刚刚迈入工作岗位的哈佛校友而言,即刻起他们都必须请假等待系统恢复,否则可能面临立即失去工作,必须离开美国的情况。
对哈佛的更多在读国际生而言,他们被要求转学,否则将失去在美国合法居留的许可,变成“非法移民”。但这样的转学在美国却可能会比较困难,因为许多美国高校的转学截止日期是3月,这无疑让身份问题变得更为风雨飘摇。对于做科研的学生来说,导师可能会提供帮助,将其在哈佛大学下的身份转到其他的美国科研机构之下。
目前,在美国之外,已经开始有大学在向这些可能会因为签证问题无法完成学业的哈佛学生提供“绿色通道”了。5月23日,香港科技大学等宣布,为哈佛大学学生提供无条件入学、简化入学程序和提供学术支持。
不过互联网上,哈佛学生们对于这项政策的情绪,表现的虽有愤怒和无奈,却尚无人提到转学的情况。社交媒体上,有哈佛的国际学生调侃自己忽然间成了“哈佛难民”(Harvard Refuguee),也有学生晒出了系里邮件:“我们目前尚无进一步信息”,能做的只有等待。
已录取但未入学的国际学生目前看来可能会无法在秋季入学。有学生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国内大使馆申请签证的情况,“哈佛”两字让签证官不得不暂缓下发签证。鉴于5月份这个时间点入学offer已经下发,而离9月份开学还有一段时间,这可能又是政府向哈佛“极限施压”的一部分,且留出了继续谈判的时间窗口。
就在国土安全部针对哈佛的文件发布的当日,加州奥克兰市的一名法官发布了一项全美范围的临时禁令,禁止特朗普政府随意撤销在美国际学生的合法身份。不过,因为这项禁令针对的是之前特朗普政府终止了1500余名国际学生的SEVIS系统身份的事件(见知识分子推送:那些被美国撤销签证的留学生),这似乎还不能直接改变这一次针对哈佛的行政命令。
在之前的事件中,一千多名国际学生面临着被驱逐出境的风险,后在高校强烈抗议和学生集体诉讼后,相关政策于4月25日被撤回。这一次禁止哈佛招收国际学生的手段与上次皆属国土安全部负责,都是通过吊销合法身份来控制国际学生,手段如出一辙。如果说3月份对与执法部门有接触学生的签证撤销潮是一种“无差别打击”,5月份针对哈佛国际生的命令则似乎是目标更明确的报复。
对于这种整个学校的SEVP被取消的情况,数月前,美国国际招生管理协会 (AIRC) 主任克莱·哈蒙 (Clay Harmon) 曾向《高等教育内幕》解释:当大学被怀疑提供不真实的学位课程,使用这种方式向希望快速进入美国的潜在移民出售学生签证时,就会遭遇针对性的调查。
“这是政府确保国际学生签证不会发放给文凭工厂、虚假机构或资金不足的机构的主要方式,”哈蒙说。“我从未听说过任何获得完全认证、信誉良好的机构需要接受某种特殊的SEVP调查。”
然而,今天,这个名单上加入了哈佛大学,而很显然,哈佛不是文凭工厂或者野鸡大学。
02
负面影响远超哈佛大学
鉴于上一次对3月签证吊销潮的成功抗议,很多人似乎还是对法院抱有信心,希望能够这次的闹剧也能被尽快终止。不过,负面影响已经发生,且仍将持续。
来自国土安全部的新政对哈佛造成的最直接的影响也许是经费。根据CNN的报道,虽然拥有532亿美元的巨额捐赠资金,但因为法律原因,或是因为这些资金中的很大一部分被放在了非流动性资产——房地产、私募股权等中,哈佛大学每年只能花一小部分。每年,哈佛大学有三分之二的运营费用来自其他来源,包括联邦研究经费和学生学费。联邦经费已经遭遇了大幅的削减,而本次政策后,学费最高的国际学生数目估计也会遭遇大幅下降。
经费所代表的“今天”之外,这项政策所带来的“恐吓效应”及其对哈佛大学在国际学生中的吸引力造成的影响也不容乐观。
在CNN的报道中,对这项突如其来的新政,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前奥巴马政府官员杰森·弗曼称这项措施“在各个层面上都是可怕的”。
“高等教育是美国最重要的出口产品之一,也是我们软实力的重要来源”,弗曼提到:“很难想象哈佛没有杰出的国际学生会是什么样子。这些国际学生对这里的每个人、对创新以及美国都大有裨益。”
哈佛之外,这项政策的影响,以及政府文件中特意提到的:“警示全美所有大学和学术机构”是让人们更为担心的。
在《高等教育内幕》中,哈蒙表示:国土安全部本次的做法“对数千名学生造成了真实、直接和重大的伤害,而这些伤害是学生们无法控制的,也与他们自己的行为无关”。
哈蒙认为:“该举措可能会对美国高校的教育体验和财务健康产生广泛而长期的负面影响——远远超出哈佛大学和2025年的范围。”
国际上,对于本次美国国土安全部行为的谴责甚至上升到了外交层面,澳大利亚驻美国大使陆克文表示,此举“将令哈佛大学的众多澳大利亚学生感到痛心”,并正在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为他们提供领事建议。
03
这项针对哈佛国际学生的签证限制有可能翻案吗?
要尽快摆脱这个困局,恢复国际学生的签证,哈佛需要怎么做?
根据网络上流传的一封国土安全部发给哈佛的邮件:如果哈佛大学希望在即将到来的学年之前重新获得学生及交流访问者项目认证,必须在72小时内提供6条政府要求的信息。这其中,最具争议性的是第6条,即:“哈佛大学现有的涉及过去五年校园抗议活动中非移民学生(即无美国绿卡身份的国际学生)的视频和音频资料”。而从一定意义上,这条要求几乎触及了哈佛不能接受的底线。
早在4月底5月初,与该项条款类似的信息公开条款就在哈佛学生中激起了强烈的反对,据《哈佛深红》报道,几周内就有数百名学生——包括大量国际本科生和哈佛大学本科生协会学生会联合主席——敦促哈佛大学不要遵照政府所提出的要求。今天,信息披露的要求再次被提出,相关条款在网络上引发了剧烈的讨论。X上,多有评论者指出:这类信息不该提交给政府。
即便今天,对于哈佛的应对,更多的讨论并没有集中于低头,把政府要求的信息提交上去,而是集中于:政府这样做是否合法?
根据《纽约时报》援引的三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的话称,在周四的消息公布之前,哈佛大学和白宫曾就政府要求的信息公开请求的合法性进行了为期数天的反复交涉。
哈蒙在本周四发给《高等教育内幕》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很明显,政府正在对法律和权力提出新的解释,而这些解释尚未通过判例法或常规做法确立。”
斯普雷策则针对本次的程序表示:“在正常情况下,哈佛大学应该会收到SEVIS认证被撤销的通知,然后进行申诉程序……但国土安全部似乎没有遵循法规中关于采取这一行动的任何常规要求。”
在CNN报道中,一位前参议院司法委员会法律顾问提到:特朗普政府的最新举动“已经走得太远,肯定会引发非常强烈的法律挑战”。
那么,这次哈佛禁招国际学生的风波会不会同样是虚惊一场呢?目前还没人说的清楚。不过,在多家媒体报道中,都有受访者指出:哈佛拥有最好的法律团队。
5月22日当天,根据《哈佛深红》的报道,美国大学教授协会哈佛分会在一份声明中明确将这项针对哈佛国际学生的文件定义为对国际学生的“违宪攻击”,该教授团体表示,这一决定“扩大了特朗普政府对美国国际学生和学者的恐怖袭击”。
就在这份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文件发布的当天,MIT校长Sally Kornbluth发布了一封写给全体师生的公开信,信中表示:
“深感难以置信。联邦政府今天禁止哈佛大学招收国际学生的举动,对美国的卓越、开放和创新精神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这是一个严峻的时刻。
现在,请允许我对我们的国际学生说:没有你们,麻省理工学院就不是麻省理工学院。”
5月23日,在哈佛公开发布的那份长达72页的正式起诉书中,历数了特朗普政府对哈佛大学的打压行为,尤其是自4月16日以来,国土安全部以国际学生签证为要挟对哈佛提出的种种非分要求。接下来,美国的司法机关会如何反应?其他大学会如何反应?美国的各方势力会如何平衡?也许,都会令整个事件的结局有所不同。
一切正如《哈佛深红》在相关报道的结尾所言:“这是一个正在发展的故事”……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