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经济学家开出“给碳定价”的药方 | 图源:pixabay.com
- 导 读 -
近年来,光伏、风电、电池、热泵等低碳技术高速发展,而如何让企业、居民快速部署和采用这些低碳技术正在成为气候治理的关键。本篇文章介绍了实现这一目标的挑战与建议。
撰文 | 刘尚炜
责编 | 冯灏
1998年,两位经济学家了解到以色列几家托儿所的一个难题:托儿所一般四点关门,家长需要在四点前接走孩子。但总有一些家长会迟到一会儿,给托儿所的管理带来不便。他们两位提出建议:对迟到的家长罚款, “给迟到定价”,以此督促家长准时接走孩子。
但有趣的是,设定罚款后迟到的家长反而增加了一倍。这个结果出乎经济学家的预料 [1] 。事实上,罚款让家长们认为迟到了大不了交点儿钱,甚至觉得自己是用钱买了托儿所的时间,不再对迟到怀有道德愧疚,结果是迟到更为频繁。
类似上述 “给迟到定价”,一些经济学家也提出要 “给碳定价”(给碳排放设定价格,如征收碳税、设定碳交易市场等),以解决人类21世纪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气候变化。
相较托儿所的应用场景,更为复杂的是,“给碳定价” 实际执行中至少面临两项重大挑战 [2]:
1、各个部门、社会团体的利益并不一致,如何推动全面有效的碳定价政策?
2、即使全面推行碳税或者碳市场,社会因为碳的价格变化就会快速实现低碳转型吗?换句话说,促进减排需要改变一系列社会规范和文化,碳定价能撬动工业革命以来逐步蔓延全球的 “现代” 生活文化吗?
碳定价:真空中的球形鸡?注1
为了促进温室气体减排,经济学家开出 “给碳定价” 的药方。通过给碳标上价格,即征收碳税或者创建碳市场,使得碳排放量高的产品或服务变贵,由此推动更多的消费和生产转向清洁能源,推进低碳转型 [3,4]。
“给碳定价” 方案的核心优势在于机制安排灵活,碳价格通过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促进企业选择减少碳排放、缩小生产规模;或者继续碳排放、但为其付费等,理论上有助于以最小的社会代价实现减排目标,是经济效率最高(first-best)的减排政策。
但现实中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要么没有碳定价政策,要么碳税和碳市场的碳价很低,减排效果不明显 [5](见图1)。
图1 2021年的全球碳定价政策。图中所列碳价水平均为 2021 年 4 月 1 日的名义价格,仅作展示目的。由于缺少可比较的价格信息,中国国家碳排放交易体系、墨西哥试点碳排放交易体系和英国碳排放交易体系未做展示。由于行业覆盖和配额分配方法具有差异性,且豁免和抵消措施也不同,碳定价机制之间的价格不一定都具有可比性。例如,瑞典碳税价格很高,但是目前钢铁等高排放行业仍享受豁免 | 图源:世界银行《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021》。ETS指碳排放市场。
碳价政策推行困难,主要是碳减排的好处大家往往感受不到,但是成本却很明显 [6]。类似 “治未病” ,减排后气候变化会减缓、气候灾难会少发生。灾难性后果被提前预防,好处是隐形且 “未来向” 的;相反,给碳定价的成本是今天就要承受的,而且成本集中地压在石油、煤炭等几个高碳行业。而这些传统能源行业往往又有很强的政策影响力,因此各国碳定价政策的出台都阻力重重。
中国在2021年7月启动上线交易的全国碳市场,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碳定价政策的现实挑战。从理论上,一个覆盖全部行业的碳市场减排效率最高 [7],但是目前,国家碳市场只覆盖煤电企业。
全球各国的碳定价政策基本都是从电力部门起步的。发电行业的行为主体是数千家发电厂,政府管控相对容易,即使某段时间碳价或者能源价格快速升高而导致发电成本大幅增加,政府也有相对成熟的政策手段稳定消费端的电价;而且对企业和居民用户而言,消费的电力是绿电还是煤电其实并无所谓。
目前中国碳市场采用免费分配碳配额,这一方案使得碳价的作用更多是促进行业内的效率提高(促进效率高的煤电厂发更多的电),而基本不会产生行业间的利益再分配(如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代替煤电),进一步缓解了当前碳定价政策推行的阻力 [8]。
但如果在交通行业实行碳价政策,价格上涨很快就会传导到油价,而民众对油价变化相对敏感。一些重工业行业还面临着全球贸易竞争,引入碳税的同时保持其全球竞争力也需要额外的行政成本(如实施碳关税等)。
面对这一挑战,很多学者提出了另一种碳减排的解决方案:“技术支持型”产业政策。
技术支持型政策:低碳转型中权力的游戏
技术支持型产业政策不以调整碳价格为手段,而是先补贴新能源产业,促进新能源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 [9]。
相对于传统的化石能源,清洁能源技术整体成本还比较高,基础设施尚未配套(比如储能、电动汽车桩等),管理协调机制也尚不完善,所以技术支持型政策旨在通过 “砸钱” 的方式促进几个新兴产业发展,然后再与传统化石燃料产业争雄天下。
图2 产业政策和社会转型应对气候变化的示意图。为了实现低碳未来,我们不仅需要有鼓励太阳能光伏等技术的创新政策,还需要减少对煤炭等高碳技术的政策补贴。政策应该随着时间推移而变化去适应技术发展 | 图源[3]
以德国为例,上个世纪末,德国环保主义思潮兴起、绿党进入执政联盟,推动了德国可再生能源产业支持政策的发展 [10]。当时的执政者提出了一个看起来很激进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对光伏、风电等进行保障性固定价格收购。
该政策的思路在于,既然光伏、风电比煤电贵,那就出钱补差价,逐步部署,而且要求电网对这些可再生能源电力全额保障性收购。德国煤电的成本换算成人民币大约在5-6毛钱一度电,而那时候光伏发电的成本接近4块钱一度电,这意味着光伏每发一度电,政策就要出钱补贴光伏发电站3块多钱 [9],而且一补贴就是十几年二十年,直到光伏电站年满退休。这一政策也被称为上网电价补贴政策(FIT, Feed-In Tariff)。上网电价补贴政策就是一种典型的技术支持型政策。
从经济理论上来看,电网不买便宜的电反而买贵的,大量社会资源都送给了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上网电价补贴政策的效率很低。
不过,德国环保主义思潮的兴起为该政策实施创造了民意基础和政治条件。虽然对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产业的补贴会导致消费端电价的上涨,但德国民众本来相对富裕,也愿意为环保花钱,促使这样一个激进的环保补贴政策得以落地。
上网电价补贴政策有两大优势:第一是这个政策主要支持新建可再生能源发电,不会大幅影响到现有煤电厂的直接利益,推行的阻力比较小。
第二是上网电价补贴对光伏、风电产业的投资回报给予了充分保障。在电力市场上,电力企业发电并不一定都能卖出去,电力价格也经常大幅波动。而保障性的固定价格收购政策,消除了投资者的担忧,促使大量投资涌入光伏、风电。伴随大量投资,相关企业在制造、建设光伏的过程中不断学习、积累经验(learning by doing),成本不断下降。
当然,技术支持型的产业政策也面临很多批评,前些年频繁听到的光伏骗补、新能源汽车骗补就是典型的例子。此外,如果只是支持新能源而对传统化石能源不加控制,也不利于未来的减排。特别是煤电厂、化工厂等化石能源基础设施一旦新建,将在未来运行数十年,并持续产生碳排放。
因此,一些研究也提出,技术支持要和碳定价结合起来,优势互补,先通过技术支持培育新能源,降低新能源的整体成本,同时逐步引入给碳定价 [5,6]。
德国上网电价补贴的一个驱动力是希望发展本国的绿色产业,增加就业。有趣的是,中国不少新能源企业在那时抓住机遇,生产光伏、风电设备销往欧美国家,中国独有的制造业优势又进一步发挥规模优势,促进成本下降 [11]。
2011年,中国光伏行业遭遇反倾销和反补贴风波,很快,国内引入光伏上网电价补贴政策,这时候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降到了1块多钱一度。而随着中国制造大步进军光伏、风电,全球新能源产业快速兴起。从2010年到2019年,全球光伏、风电成本又进一步大幅下降,光伏发电成本十年间下降85%,风电下降也超过50% [12]。
图3 光伏、陆上风电、海上风电、聚光太阳能热发电和电动汽车技术的成本下降和规模增长 | 图源: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
政策引导,助推绿色行为
气候政策通过培育绿色产业,可以促进低碳技术成本的显著下降。但是,光伏发电便宜了,企业和家庭愿意安装光伏面板吗?电动汽车技术发展了,人们愿意开电动汽车吗?
摆在气候治理面前更迫切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助推人类决策,引导绿色消费行为和生活方式?
在现实的人类行为决策中,成本只是决策考量的一个维度。事实上,由于关注力和行动力都有限,人们并不是总能做出经济上最好的选择 [13]。
一个经典例子就是 “能源效率差距(energy efficiency gap)”:比如,即使简单装修、增强建筑保温就可以大幅降低取暖费用,很多有条件的家庭仍然不愿意改造旧屋;比如,即使节能电器长期更省钱,很多人还是买更低效的冰箱、空调和洗衣机;比如,买汽车不考虑排量,之后油费花费很多,等等。
这些不那么理性的选择,可能仅仅是因为消费的惯性,或者压根没有关注过自己的能源消费,或者并不知道有更节能、更省钱的选项 [14]。因此,气候政策很多时候需要致力于行为改变。这些政策可以很简单。很多研究表明,只需要让消费者关注他们的能源消费就能起到促进绿色行为的作用。比如一些实验发现,安装实时用电计量表或者及时发送用户用电信息,就可以促进家庭电力消费下降3到15个百分点 [15]。
当然,有了意识并不代表一定会付诸行动。英国的一项实验把几百个家庭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家庭参与碳足迹计算讲座,请专家为这些家庭计算每年的碳排放量,并指出具体的减排方法 [16]。但是,跟踪结果表明,相对于控制组,实验组家庭在实际行动上没什么不同——家庭用能没有减少,交通方式没有改变,大多数人都表示自己已尽最大努力环保,剩下的低碳行动都太麻烦了。
当然,人类除了非理性和懒惰的一面,也有富于同情心、道德感和社会责任感的一面;作为社会动物,人们的选择也和其社会关系有关。气候政策也可以借助人们美好的一面,助推绿色行为。
研究表明,在通知各家庭用电量的时候,不仅倡导节电,还分享小区平均的用电量,用电大户就更有可能注意节省用电 [15]。同样,酒店鼓励大家多次重复使用毛巾,除了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的标志之外,告诉大家 “75%的人都减少了毛巾更换”,很多人就会考虑这种大多数人怎么做的社会规范(social norm)而实践绿色行为。有研究计算,类似指导人们具体行为的标语可以增加9%的毛巾重复使用 [17]。
跨越临界点:构建绿色社会规范
类似 “重复使用毛巾” 的绿色社会规范构建,对于现阶段的气候治理十分重要。从历史规律来看,新行为和新技术的普及存在一个 “S” 型曲线。图4显示了美国各种技术的普及率的变化。可以看到,技术的普及进程是非线性的 [18],且往往存在一个重要 “临界点”。
以手机为例,早期购买手机的人可能只是觉得新奇,当时手机需要的通讯基础设施和相应服务也都没有跟上,体验并不好,但是随着手机用户越来越多,配套服务相继完善,大家也接受了手机带来的生活变化,由此手机就成功地进入全面普及期。这个从早期新奇事物到有能力维持自身持续发展(self-sustaining)的交界就是临界点 [19]。
一些技术的普及失败就是因为没有跨过临界点这个门槛。比如在1900年时美国拥有的4000多辆车中,38%是电动汽车,40%是蒸汽机车,只有22%是燃油汽车,而电动汽车和燃油汽车价格区别并不大 [20]。但是在大约仅仅十年后,燃油汽车就快速崛起,一统江湖。
其中原因既有燃油汽车流水线化生产的技术进步,也有电动汽车的基础设施配套比燃油车慢。电动汽车需要全面通电,而美国的电力全面普及还得再等20年(到20世纪20年代左右)。但当时美国乡村公路体系已经基本建成,基础设施更利好燃油汽车的发展。
此外,有一些社会因素也很重要,比如当时人们把电动汽车安静、清洁的特点和贵族女性身份联系起来,阻碍了其向平民推广。由于没有成功构建起社会规范,电动汽车技术也停滞了近百年。
图4 美国家庭各类新技术的普及率 | 图源[18]
同样,社会行为和社会规范的普及也需要关注 “临界点”。这一点类似室内禁烟令 [21],禁令推行之初,室内不可以抽烟还没有成为共识,而随着禁令普及,更多的人接受室内不可以抽烟。当这个人数足够多而达到一个 “临界点” 的时候,公共场所不抽烟就成为了社会规范,大家对一个人在公共场所的期待就从 “抽烟也无不可” 变成了 “不应该抽烟”。
类似的,低碳环保技术和行为的普及也需要这种社会规范培育 [22]。现在购买汽车的大多人自然而然就是先考虑燃油车,电动车更像是一种次选,这时候政策就宜传递出明确的信号,告诉消费者电动车在几十年内将取代燃油车成为主流,电动汽车配套充电桩和服务也将完善,消费者选择与配套服务就会正向地相互促进。
大量研究表明,社会规范的创造可以显著影响人类行为。德国一所大学的实验研究中,在咖啡机前面写一句 “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一次性杯子,转向使用可重复陶瓷杯”,提示消费者社会规范正在变化,可重复陶瓷杯的使用比例从23.7%增长到了27.8% [23]。
简单的标语就可以影响行为,但该研究同时显示,社会规范的形成相当困难。整体而言,七成以上的人仍然会选择一次性杯子。行为学家期待有一个临界点出现而快速形成新的绿色社会规范,比如超过一定比例都选择可重复陶瓷杯后,很快影响绝大多数人,突然间,绝大多数人都认为可重复陶瓷杯是首选。
构建社会规范所需的比例或许不会太小,来自瑞士的实验表明,即使超过50%的人选择可重复陶瓷杯,剩下50%的人的行为也很难被影响 [24]。此外,社会规范的构建也和人们的社会关系有关,让关键人物宣传绿色行为,可能事半功倍 [25,26]。
图5 “越来越多的人们从使用一次性杯子转向使用可重复陶瓷杯”的标语,左图a是德文标语,右图展示了贴上标语的咖啡机 | 图源[23]
气候政策可以用各种方式帮助人们做出绿色选择,也要注意到,不同的行为的改变潜力是不同的。
美国一项针对17种低碳行为的技术减排潜力和行为改变潜力的研究显示 [27],不同低碳行为在技术上和行为改变上的潜力各有不同,当我们计算真实的减排潜力时,两种潜力都需要被考虑。因为有些行为虽然技术上、经济上减排潜力大,但是行为改变潜力小,现实上也很难推进。
一个显著的例子就是拼车,拼车其实可以能减少很多油耗,节能减排的潜力巨大,但是很多人都会感觉,自己(和家人朋友)开车感觉更舒服;即使打网约车,很多人也不愿意选择拼车,因此汽车行驶时,大多数情况下只坐一两个人。这也属于现代汽车文化的一部分,改变这种社会文化相当困难。
表1 美国17种行为的减排技术潜力和行为改变潜力 | 数据来源[27]。注意美国居民的生活方式相对高碳,其减排潜力不一定适用于其他国家。
未解难题:气候治理研究的新前沿
IPCC最新发布的《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很好地总结了实现气候目标近期(特别是未来十年)需要的低碳技术部署。
对远期的气候治理技术仍需要进一步研究,比如,碳捕集技术如何发展,氢能经济能否成功,长时储能如何解决等等,但对于未来十年应该做的气候行动已经十分清楚:大规模地部署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电动车,加强建筑领域电气化和建筑节能,严控化石能源消费等等。
提到碳达峰碳中和,大家可能首先会想到发明低碳技术。低碳技术的发明对于实现气候目标很重要,但是目前气候治理更需要政策引导促进技术的规模部署和成本下降、促进消费者和企业接纳和采用低碳技术。
好的气候政策需要兼顾三个维度:行得通(能够推行下去)、有效果(减排效果明显)、效率高(社会代价最低)。设计好的气候政策去推进低碳转型,仍是气候治理领域的未解难题。
注1: “真空中圆形的鸡” 来自一个网络笑话:一家农场的鸡病了。农场主请来生物学家、化学家和物理学家来看一下这只鸡出了什么问题。生物学家对鸡做了一番复杂的检查,最后说不知道鸡得了什么病。化学家进行了一番试验和测量,最后也没查出个所以然。物理学家站在那儿,对着鸡看了一会,甚至都没去动一下那只鸡。然后,拿出笔记本开始写了起来,最后经过一番可怕的计算,物理学家说,“搞定了,不过我的计算只适用于真空中的球形鸡。”
注2:感谢邱明昊、彭立群、符祥文对本文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Gneezy, U., & Rustichini, A. (2000). A fine is a price. The journal of legal studies, 29(1), 1-17.2. Grubb, M. (2014). Planetary economics: energy, climate change and the three domain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Routledge.3. van den Bergh, J., & Botzen, W. (2020). Low-carbon transition is improbable without carbon pricing.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7(38), 23219-23220.4. Rosenbloom, D., Markard, J., Geels, F. W., & Fuenfschilling, L. (2020). Opinion: Why carbon pricing is not sufficient to mitigate climate change—and how “sustainability transition policy” can help.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17(16), 8664-8668.5. 世界银行集团,2001,《碳定价机制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2021》6. Meckling, J., Sterner, T., & Wagner, G. (2017). Policy sequencing toward decarbonization. Nature Energy, 2(12), 918-922.7. Cullenward, D., & Victor, D. G. (2020). Making climate policy work. John Wiley & Sons.8. IEA-Tsinghua Joint Report: The Role of China’s ETS in Power Sector Decarbonization9. Patt, A., & Lilliestam, J. (2018). The case against carbon prices. Joule, 2(12), 2494-2498.10. Patt, A. (2015). Transforming energy: Solving climate change with technology policy. (Chapter 9, Energiewende in the German power sector.) New York,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1. Nemet, G. F. (2019). How solar energy became cheap: A model for low-carbon innovation. Routledge.12. IPCC, (2022), Climate Change 2022: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13. Simon, H. A. (1990). Bounded rationality. In Utility and probability (pp. 15-18).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14. Gillingham, K., & Palmer, K. (2020). Bridging the energy efficiency gap: Policy insights from economic theory and empirical evidence. Review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Policy.15. Yoeli, E., Budescu, D. V., Carrico, A. R., Delmas, M. A., DeShazo, J. R., Ferraro, P. J., ... & Weber, E. U. (2017). Behavioral science tools to strengthen energy & environmental policy. Behavioral Science & Policy, 3(1), 68-79.16. Büchs, M., Bahaj, A. S., Blunden, L., Bourikas, L., Falkingham, J., James, P., ... & Wu, Y. (2018). Promoting low carbon behaviours through personalised information? Long-term evaluation of a carbon calculator interview. Energy policy, 120, 284-293.17. Goldstein, N. J., Cialdini, R. B., & Griskevicius, V. (2008). A room with a viewpoint: Using social norms to motivate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in hotels. Journal of consumer Research, 35(3), 472-482.18. Share of US households using specific technologies, 1903 to 2019, Our World in Data,https://ourworldindata.org19. Moore, G. A., & McKenna, R. (1999). Crossing the chasm.20. Taalbi, J., & Nielsen, H. (2021). The role of energy infrastructure in shaping early adoption of electric and gasoline cars. Nature Energy, 1-7.21. Nyborg, K., Anderies, J. M., Dannenberg, A., Lindahl, T., Schill, C., Schlüter, M., ... & De Zeeuw, A. (2016). Social norms as solutions. Science, 354(6308), 42-43.22. Boon-Falleur, M., Grandin, A., Baumard, N., & Chevallier, C. (2022). Leveraging social cognition to promote effective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Nature Climate Change, 1-7.23. Loschelder, D. D., Siepelmeyer, H., Fischer, D., & Rubel, J. A. (2019). Dynamic norms drive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Norm-based nudging helps café customers to avoid disposable to-go-cups. Journal of Economic Psychology, 75, 102146.24. Berger, J. (2021). Social tipping interventions can promote the diffusion or decay of sustainable consumption norms in the field. Evidence from a quasi-experimental intervention study. Sustainability, 13(6), 3529.25. Kraft-Todd, G. T., Bollinger, B., Gillingham, K., Lamp, S., & Rand, D. G. (2018). Credibility-enhancing displays promote the provision of non-normative public goods. Nature, 563(7730), 245-248.26. Geiger, N., Swim, J. K., & Glenna, L. (2019). Spread the green word: A social community perspective into environmentally sustainable behavior.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 51(5), 561-589.27. M Dietz, T., Gardner, G. T., Gilligan, J., Stern, P. C., & Vandenbergh, M. P. (2009). Household actions can provide a behavioral wedge to rapidly reduce US carbon emission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106(44), 18452-18456.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