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雁南飞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1

每天呼吸练习5分钟,改善心情,舒缓压力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呼吸练习可作为缓解工作压力,提升生活幸福感的简单易行的方法。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Andrew D. Huberman团队通过一项108人参与的远程、随机、对照研究发现,每天5分钟的呼吸练习和正念冥想都可以改善心情,减少焦虑,但呼吸练习的效果更佳。参与试验的志愿者分别进行三种不同方式的呼吸练习(1)循环叹息(cyclic sighing):相比于吸气,呼气时间更长;(2)盒式呼吸:吸气、屏气和呼气的持续时间基本相等;(3)循环性过度换气伴滞留:吸气时间更长,呼气时间更短。结果显示,不管是在生理指标改善还是焦虑心情缓解方面,循环叹息的效果更加明显,标准流程为:静坐或平躺,经鼻腔缓慢吸气使肺部扩张,继续吸气使肺部充满空气,缓慢将肺部空气经口(或鼻腔)排出,重复此呼吸过程5分钟。

►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xcrm.2022.100895

2

孕妇阴道代谢产物预测早产风险

自发性早产(sPTB)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便活产,也很可能会引发一些伴随终生的疾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系统生物学系Tal Korem团队对232个孕中期妇女阴道样本(其中的80个样本来自早产终止妊娠)进行了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后发现,孕妇阴道代谢产物与随后的早产之间存在多种关联。其中包括二乙醇胺和乙基葡萄糖苷在内的一些代谢产物并非源于母体,而是外源性的。研究人员还使用团队创建优化的机器学习模型从出生前几周到几个月的代谢物水平预测了sPTB的风险。与基于微生物组和基于母体协变量的模型相比,基于代谢物组的模型显示出更高的准确性。该研究表明,孕妇阴道代谢物具有作为sPTB早期生物标志物的潜力,并强调外源暴露是早产的潜在风险因素。

►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2-01293-8     

3

人工胰腺可改善2型糖尿病

自动胰岛素输送(AID)装置(也称为人工胰腺)已被证明对各年龄段的1型糖尿病(T1D)患者都有很好疗效,且使用安全。最近,英国剑桥大学Charlotte K. Boughton团队完成了一项26名接受胰岛素治疗且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T2D)成人参与的AID临床试验。志愿者分成两组,第一组先使用AID8周,然后改用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的标准疗法;第二组的治疗顺序与第一组相反。结果显示,使用对照治疗的志愿者有三分之二(67%)的时间处于高血糖水平,而使用人工胰腺时,这一比例降至33%。同时,患者平均血糖水平从对照治疗时的12.6 mmol/L 降至使用人工胰腺时的9.2 mmol/L。使用对照治疗和人工胰腺后,患者平均HbA1c水平分别为8.7%和7.3%(HbA1c越高,发生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风险越大)。该研究提示,与标准胰岛素治疗相比,AID改善了血糖控制,且不会造成低血糖,这可能也是改善2型糖尿病成人病情的安全有效方法。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91-022-02144-z

4

鼻腔共生菌加重过敏性鼻炎

阳光明媚,春暖花开,本是结伴出游的大好时机,但一些人不得不宅在家里“躲避”花粉。过敏性鼻炎(AR),通常称为“花粉热”,是一种影响数百万人生活质量的疾病。其实,人体鼻腔中的微生物在过敏性鼻炎发病过程中也有一定的作用。上海交通大学仁济医院检验科Min Li团队发现,AR患者的鼻腔微生物组与健康个体的鼻腔微生物组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微生物的种类总数降低,而一种名为唾液链球菌(Streptococcus salivarius)的鼻腔共生菌丰度增加。运用AR小鼠模型,研究人员证明唾液链球菌与鼻上皮细胞粘附后可以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释放,引起鼻上皮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最终助推AR病情的发展。该研究提示,AR治疗时也应考虑加入靶向抗菌方法。

►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4-022-01301-x     

5

长毛木防己,下一个青蒿素?

2015年,屠呦呦先生因改进抗疟药物青蒿素的提取纯化方法获得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不幸的是,对青蒿素治疗不敏感的抗药疟原虫虫株已经在东南亚一些地区出现,因此,消灭疟疾需要开发新的药物。最近,法国巴斯德研究所Paola B. Arimondo团队发现,从长毛木防己(Cocculus hirsutus)中分离的双苄基异喹啉生物碱对恶性疟原虫的红内期(感染人红细胞的时期)有活性。基于该发现,该团队构建了含94个半合成衍生物的文库,并发现84号化合物能在纳米摩尔范围内杀死临床分离的多耐药疟原虫株。经过优化,125号化合物延迟了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的疟疾发作,并能在体外和体内试验中抑制恶性疟原虫的传播。125号化合物只需极低剂量就能降低恶性疟原虫在肝细胞中的发育。

►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5940  

6

新型胆管癌前病变检测技术

胆管癌是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癌。多数病人在确诊时已经是癌症晚期。这导致该病生存率很低,因此,建立能够检测胆管癌前病变的可靠技术十分必要。最近,哈佛大学Lev T. Perelman团队报告了一种内窥镜光学光散射技术,用于临床评估胆管的恶化风险。该技术采用与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导管兼容的超小型空间门控光纤探头。该探头使我们能够利用光散射光谱(LSS)研究胆管上皮的内部细胞组成,并利用漫反射光谱(DRS)研究下层结缔组织的表型特征。在一项涉及29名接受常规ERCP手术的患者的体内双盲前瞻性临床试验中,该内窥镜光学光散射技术以97%的准确率检测到恶性转化,表明该技术可以在体内无创且可靠地识别胆管癌前病变。

 ►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2-35780-7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863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