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姚湧 小学森 庐州月
1
到底什么决定了你的肥胖程度?
图片来源:pixabay
由于生理、病理、环境、激素和遗传因素的影响,个体之间的脂肪含量各不相同。近日,日本大阪大学代谢医学系Jihoon Shin团队发现,一种名为HSP47的胶原蛋白分子伴侣是身体肥胖的关键决定因素。HSP47在脂肪组织的表达很有规律:随着进食、暴饮暴食和肥胖而增加,随着禁食、运动、热量限制、减肥手术和恶病质而减少,并与脂肪总量、BMI、腰围和臀围相关。胰岛素和糖皮质激素分别上调和下调HSP47的表达。对于人类,HSP47相关基因表达的增加与更明显的肥胖特征存在关联。在小鼠,HSP47的脂肪特异性敲除或药物抑制均可导致动物肥胖程度降低。从机制上讲,HSP47促进胶原蛋白的折叠、分泌和与整合素的相互作用,从而激活FAK信号传导并保护PPARγ蛋白免受蛋白酶体降解。相关论文于11月11日发表在《自然·通讯》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3-43080-x
2
用于食管癌诊断的新的生物标记物
图片来源:pixabay
食管癌(Esophageal cancer)是全球第七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每年可导致50.9万人死亡,并且呈现发病人数逐年上升的趋势。近日,江西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Defa Huang团队通过外泌体蛋白组学鉴定出可用于食管癌诊断的生物标记分子CD54。该团队从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提取了外泌体,并进行了蛋白组学分析。结果显示,来自癌组织的外泌体中有686种蛋白上调表达,117种蛋白下调表达。其中CD54就是上调表达蛋白的一种。研究人员还通过组织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在更大范围的患者中证实了CD54的表达特征。体外实验表明,CD54可以促进食管癌细胞的增殖、转移和侵袭。该研究为食管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相关论文于11月15日发表在eLife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7554/eLife.86209
3
可监测食物新鲜度的木质食品袋
图片来源:pixabay
塑料食品袋几乎随处可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便捷,但由此造成的白色污染也是令人头疼的问题。近日,美国田纳西大学自然资源学院可再生碳中心Mi Li团队研发出一种将轻质木料加工成透明木膜的方法。研究人员首先将自然获得的轻质木料进行脱木素处理和2, 2, 6, 6-四甲基-1-哌啶氧基氧化,获得木浆。木浆可经过自然干燥制成透明木膜,同时可把姜黄素通过真空浸渍法整合到木膜中。整个木膜制作过程无需将材料进行多聚化处理。掺有姜黄素的木膜在碱性条件下呈红色。研究人员用这种木膜做成一个智能食品包装。龙虾储存实验结果显示,龙虾新鲜时,木膜呈现黄色,而随着龙虾储存时间延长,木膜逐渐变红。这项研究为使用木材开发可持续和智能食品包装提供了一种简单且新颖的方法。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8455
4
这种维生素可促进组织修复
图片来源:pixabay
在通过细胞重编程进行组织修复的治疗策略中,OCT4、SOX2、KLF4和MYC (OSKM)是四种经典的表达分子。但是,这种组织修复所需的营养代谢需求一直鲜为人知。近日,西班牙巴塞罗那科技研究所Manuel Serrano团队发现,在小鼠OSKM重编程过程中,动物体内会出现维生素B12耗竭的现象。人为地补充维生素B12可提高小鼠和体外培养细胞的重编程效率,表明维生素B12对细胞功能的内在作用。该团队还发现,可防止启动子外转录发生的表观遗传学分子H3K36me3对维生素B12作用敏感,为维生素B12、H3K36甲基化、基因转录保真度和有效重编程之间的联系提供了证据。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实验表明,补充维生素B12也能加速组织修复进程。据了解,维生素B12在畜禽肉类和海产品中含量丰富。相关论文于11月16日发表在《自然·代谢》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255-023-00916-6
5
受乌贼“牙齿”启发研制的水体净化材料
图源:Pixabay.com
头足类动物(例如乌贼和章鱼)以其高超的神经生理学、复杂的行为和神奇有效的伪装吸引着众多科学家的目光。近些年,科研人员以头足类动物作为研究对象,在神经科学、细胞生物学和材料科学方面取得了诸多发现。例如,乌贼的环齿蛋白具有强大的自我修复功能,为研发长寿命泡沫材料提供了灵感。近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工程科学与力学系Melik C. Demirel团队受乌贼环齿蛋白孔隙结构和自修复特性启发,开发出一种能将油和水进行高效分离的生物工程蛋白质泡沫。在被机械折断后,仅在断面处滴加热水就可使泡沫在几分钟内完全愈合,并且强度不会发生变化。这种仿生材料未来可用于制作耐用滤芯,实现高效连续的水体净化处理。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isci.2023.108300
6
电子屏幕对年轻人到底有没有益处?
图片来源:pixabay
电子显示屏“出没”于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关于电子屏幕暴露对年轻人的影响一直是个充满争议的话题,相关的研究也是层出不穷,结论也不尽相同。近日,澳大利亚凯斯林大学积极心理学与教育研究所Taren Sanders团队对近些年相关领域的文献进行了整理,分析了电子屏幕对年轻人教育和健康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教育方面,电子屏幕的影响比较复杂,例如电子屏幕暴露与儿童识字学习效果呈负相关,但如果有父母陪同,相关性则变为正向。在健康方面,该团队发现一些电子屏幕和健康的较低的负相关性,例如社交媒体和年轻人抑郁存在关联。该研究提示,电子屏幕对人的影响不在于屏幕本身,而在于如何利用。相关论文于11月13日发表在《自然·人类行为》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3-01712-8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