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图源:Pixabay

撰文丨张天祁‍

“我从未想过这个国家的某个地方会如此黑暗......我的经历不仅毁了我的学术生涯,也毁了我的美国梦。”

这是一位华裔科学家的心声,他曾经获得过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教师早期职业发展(CAREER)奖,入籍美国,希望在这个国家发展他的事业。但他现在决定辞去美国的教职,甚至考虑全家搬离美国。

他的转变和“中国行动计划”有关。2018年,美国司法部启动了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到现在为止已公开调查了约 150 名学术科学家,并对其中的 20 名科学家提出刑事指控,还有更多的未公开的调查。大部分被针对的科学家,都是中国或者华裔科学家。

2022年,美国司法部正式终结了中国行动计划。但在美国的华裔或者亚裔科学家中,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留下长期的阴影。

中美科学家流动,从相向到相背而行

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主任谢宇及其合作者今年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美国政府于2018年发起的“中国行动计划”,动摇了华裔学者的信心。2018年后,从美国返回中国的科学家稳步增加[1]。

通过筛选大型学术文献计量数据库中常见中国姓氏,研究团队确定了一批华裔科学家。通过论文发表隶属机构的变化,追踪这些科学家是否离开美国去往其他国家工作。在 2010-2021 年间,共有接近两万名华裔科学家在美国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而后离开美国,前往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继续研究工作。

2018年前,生命科学、数学与物理科学、工程与计算机科学这几个领域的华裔科学家,回国比例已呈稳步增长趋势。但从2018年,也就是中国行动计划启动那一年之后,离美的华裔科学家比例增长明显加速,三年间离开的速率比过去高了75%。

这个数据也符合谢宇在美国的观察和感受。在他看来,过去中国科学家出国,主要是为了学术的发展,回国则往往是在美国找工作有困难,或者有所成就后回国为中国科学做贡献。2018年之后,因为政治或者和中国合作等原因,被政府起诉、调查后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越来越多了。

谢宇把改革开放以来中美科技人才流动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外流,从80年代初到2000年左右,大量学生去往美国留学,有条件都会尽量选择在美国工作。第二阶段是精英倒流,2000年以后,有成就的资深华裔科学家开始回国,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施一公和饶毅。这一阶段保证了回国科技人才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吸引了资深科学家回国工作。第三阶段是2018年后,中国行动计划的启动推动了华裔科学家的加速回流。

2010年离开美国的华裔科学家中,只有不到一半(48%)移居中国大陆和香港,52%选择移居其他国家。到 2021 年,移居中国的华裔科学家的比例增加到了67%。

从互相成就到猜疑‍‍‍‍

中美在科学上本来是相互成就的关系,甚至已成为彼此的最大的合作者。

2000 年代开始,从合著论文的数量上看,中国和美国之间的科学合作迅速增长。到2011年,中国已超越英国、日本和德国等美国长期科学合作伙伴,成为美国最大的合作伙伴。从增长速度和幅度上看,也远超开放后和美国进行科学合作的俄罗斯以及一众东欧国家。

美国国家科学委员会的数据显示,美国与许多其他国家的合著关系多年来增幅一般在1%-2%之间,而与中国的合著关系从2002年的5%,迅速增至2012年的16.2%[2]。

中美双方都是合作的受益者。对美国来说,华裔科学家带来了可观的生产力提升,一项研究发现。有华裔科学家参与的论文,在发表三年后的平均引用数可以达到22.3,没有华裔科学家参与的论文平均引用数不到15。比起单纯出自美国或中国本土的论文,有华裔或者海归学者参与的论文平均被引次数更多,在高影响因子期刊上发表的比例也更高[3]。

中国也从合作中受益。发挥关键作用的,恰恰是经常被批评没有为国效力的华裔科学家群体,他们是连接中国科学界和世界科学界的桥梁。

一项研究表明,华裔科学家和中国科学家合作的几率,是其他海外科学家的5.6倍。同时,华裔科学家引用中国科学家论文的次数也更多,反过来,这些华裔科学家的论文也得到了中国科学家的更多引用。通过这个渠道,中国科学界和世界科学界得以联系起来,始终能了解到国际学术界的前沿知识[4]。

对此,谢宇表示,中国的科学发展离不开世界。没有中美之间长期良好的合作和交流,中国科学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达到今天的领先地位。

中美在科学上的合作,带动了世界科学合作的潮流。从1991年到2011年这段时间,堪称国际科学合作的黄金年代,国际合著的论文在所有科学论文中所占的比例增加了一倍多。其中的关键因素之一,就是中国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科学合作之中。

而美国和中国是最大的合作伙伴,都是全球科技合作的受益者,也是最大的贡献者。数据分析显示,自1980年以来的40年间,中美合作科研发表的成果以20%的年增长率突飞猛进。在《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收录的全球知识产出中,有中国或美国学者参与贡献的学术成果占全球科技论文产出总量的五分之二以上[5]。

然而随着中美关系的紧张,两国科学合作的紧密程度也有所下降。中美合作论文的上升趋势在 2010 年代末放缓,然后从 2020 年到 2022 年下降了 10.5%。从合作研究的占比上看,两国相比过去出现了脱钩的迹象。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全球政策与战略学院副教授贾瑞雪与合作者的研究显示。2013 年以来,中国一直是美国学者在生命科学领域合作最频繁的国际合作伙伴。然而,自 2019 年之后,在美国合作的各个国家之中,只有中美合作论文的比例下降。甚至和中国科学家合作的美国PI,合作论文的引用率也出现了下降[6]。

现在中美仍然是科学上最大的合作伙伴,2022年中美合作的论文数量仍然比第二名高出74%。但过去坦诚合作的信心,已经逐渐被相互之间的怀疑侵蚀。

“在我与中国合作的鼎盛时期,我们得到了美国政府的支持,并通过与中国的合作,获得了私营部门和中国资助机构的投资……当时建立这种合作非常容易……现在要建立这种合作真的很难。贾瑞雪研究团队访谈的一位华裔科学家如此说。

华裔科学家的尴尬境遇

“中国行动计划名亡实存。”这是谢宇研究团队对中国行动计划“遗产”的评价。

虽然制度上的中国行动计划已经终结,但它已经在华裔和亚裔科学家心中种下不安的种子。

对1304名在美国大学拥有终身教职的华裔科学家的调查显示,科学家们有着强烈的不安和恐惧感:35%的受访者感觉在美国不受欢迎,72%的人觉得作为学术研究者不安全; 42% 的人害怕进行研究; 65%担心与中国的合作。

研究团队成员、普林斯顿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的黄俊铭博士解释了调查中这几种心态的区别。“不安”源于感知到各种潜在威胁,这包括对美国政府针对中国学者进行的审查以及针对亚裔社群的歧视。“不受欢迎”指的是华裔科学家在美国学术界的大环境中感受到的接纳程度不高,缺乏友好氛围。“害怕进行研究”则是华裔科学家们担忧正常的研究活动,尤其是与中国学术机构或学者的合作,会遭遇不公正的对待。

无论是作为华裔人士还是华裔科学家,他们都感受到了不同来源的威胁。65%的被调查者表示因为美国存在的反亚裔仇恨和暴力行为而感到不安,同时66%的人对美国政府对华裔科学家的调查表示担忧。

在调查问卷的结尾,被调查者可以附上自己的一段评论。对评论的用词统计显示,“中国行动计划”出现了23次,“歧视”出现了19次。

这些担心可能会转化成行动。获得联邦拨款的受访者中有45%表示,他们现在希望避免申请联邦拨款,61%的人考虑过离开美国。

华裔科学家还要担心实验室的运营和存续问题。高达 86% 的受访者认为,与 5 年前相比,现在招收顶尖国际学生更加困难。这对计划招收中国博士的华裔科学家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在当今的美国劳动力市场,对于中国国际学生的招聘歧视非常普遍。在工作场所也常常能感受到对中国人的怀疑眼神。鉴于此,可以预见的是,接下来的数年会有更多在中国出生、在美受教育的华裔科学家从美国出走他国。” 谢宇研究团队成员表示。

在寒蝉效应的影响下,即使留在美国的华裔学者,恐怕也很难像过去那样主导非官方的合作,起到桥梁的作用。相比美国本土的科学家,华裔科学家作为被怀疑的对象更要小心谨慎。

在谢宇看来,至少对于基础科学来说,成果在哪国发表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研究的成果是整个科学界共享的。最重要的是尊重每个科学家根据自身情况作出的选择。无论出国还是回国,科学家都是他为了前途、为了科学事业得到更好的发展,这种心态是世界性的,与国籍无关。

新的阶段,青年科学家何去何从?

在谢宇看来,2018年之后,中美科技交流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2018年以后,中国行动计划在字面上结束,但管理和审查没有随之消失,中美科技交流进入了一个正常化管理的阶段。对华裔学者来说,新的阶段在程序和情感认同两方面都改变了他们的境遇。

从程序上讲,现在华裔科学家和中国的合作来往需要通报,包括在中国兼职情况,甚至来往机票由谁出资。过去少有这类程序上的要求,但现在越来越多。在可见的未来,这类要求会进一步常规化,而且程序会更加繁琐。这也迫使很多有和中国合作项目的科学家放弃申请政府资金,或者放弃合作。

从情感上讲,华裔学者要应对对华人的歧视和偏见,日常生活中也可能感觉不受欢迎。而且华裔学者申请经费的比例、申请通过的比例也出现全方位的下降。在日常的、非正式渠道的活动中上华裔学者的感受都会比以前差很多。

相比担心未知的中美关系对华裔科学家境遇和选择的影响,一位研究科技政策和创新政策的华人学者更担心中国对青年科学家的吸引力。他强调,尽管在美华裔科学家的回国率有所上升,但在吸引留美青年科学家这方面,国内的竞争力仍然有限。

尽管谢宇等人的研究强调了华裔科学家回流中国的趋势,但他们也提到,相对于华裔美国科学家/工程师的总人数,返回中国的科学家人数仍然非常少。绝大多数科学家更愿意留在美国继续工作,尤其是青年科学家。

根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的报告,2005年至2015年期间,持有临时签证的美国博士学位获得者的平均“居留率”(获得博士学位后计划留在美国的比例)为73.7%。而来自中国的临时签证持有者,平均居留率为87.2%[7]。

2018年中国行动计划启动之后,华裔科学家回流的速度确实有所上升。但相比初级科学家,回流更快的是资深科学家。资深科学家是那些生涯发表25篇论文以上、表现优于97%同行的科学家。数据表明,2018年之后在各领域,华裔资深科学家回国率的增长都要比初级科学家更快。生命科学领域初级科学家的回国率甚至有所放缓。

刚刚获得博士学位之后的几年,往往是科学家们的黄金年龄。2018年后回到中国的资深华裔科学家们,很多人最重要的成果也是青年时期在美国做出的。即使受到中国行动计划的冲击,现在美国仍然吸引着大量华裔科学家,尤其是刚刚毕业的青年科学家在科研的黄金年龄全力以赴。

这位学者表示,“现在好多学者回来的时候已经功成名就了,我们当然也需要功成名就的科学家。但是我们也需要那些思维非常活跃、可以想出新点子的青年科学家。中国研究想要做出从0到1的创新,需要这些人。”

中国行动计划名亡实存的背景下,华裔学者找到一份教职无疑会更艰难。在政治左右科学交流的当下和未来,没有资历的华裔青年科学家们无疑是一个尴尬的群体,只能艰难徘徊在中美去留之间。

11月15日的中美两国元首会晤,或许为身在海外的华裔科学家们带来转机。中方强调:“中美在诸多领域存在广泛共同利益,既包括经贸、农业等传统领域,也包括气候变化、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双方要充分用好在外交、经济、金融、商务、农业等领域恢复或建立的机制,开展禁毒、司法执法、人工智能、科技等领域合作。”

这次中美两国元首会晤,如果能够缓和两国科学界逐渐背道而驰的趋势,对华裔科学家和整个科学共同体来说都是好消息。两国的科学界是否能恢复过去的紧密合作,还留待时间检验。

参考资料:

1.Xie, Y., Lin, X., Li, J., He, Q., & Huang, J. (2023).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Fears of Chinese–American scientist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120(27), e2216248120.

2.Wagner, C. S., Bornmann, L., & Leydesdorff, L. (2015). Recent developments in China–US cooperation in science. Minerva53, 199-214.

3.Xie, Q., & Freeman, R. B. (2023). Creating and Connecting US and China Science: Chinese Diaspora and Returnee Researchers (No. w31306).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4.Xie, Q., & Freeman, R. B. (2020). The Contribution of Chinese Diaspora Researchers to Global Science and China's Catching Up in Scientific Research (No. w27169).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5.唐莉,曹聪,王争,周琢.(2021).中美科教脱钩让美国得利了吗?学者:脱钩俱损,合作双赢.《知识分子》

6.Mazzocco, I., & Mei, Q. (2023, July 5). How U.S.-China Tensions Have Hurt American Science

7.Xie, Y., Lin, X., Li, J., He, Q., & Huang, J. (2023).Supplementary Materials for Caught in the crossfire: Fears of Chinese–American scientists.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890篇文章 23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