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图源:Pixabay

撰文 | 戴晶晶

 ●                  ●                   

2025年,全球新能源投资出现了哪些新趋势?中国引领新能源的势头会不会持续?

7月9日,国际能源署(IEA)、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和能源基金会在北京举办IEA《2025世界能源投资报告》(下称《报告》)发布会。

《报告》预计,在全球地缘政治紧张局面加剧且经济不确定性增强的背景下,2025年全球能源领域投资规模仍将增至3.3万亿美元,再创新高。[1]

其中,约2.2万亿美元将流向可再生能源、核能、电网、储能、低排放燃料、能效和电气化,约1.1万亿美元流向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IEA同时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其在全球清洁能源投资中的份额已从十年前的四分之一上升到今天的近三分之一。
 

01

新电力时代来临

“如今的投资趋势清晰地表明,一个新的电力时代(a new Age of Electricity)正在临近。”

IEA表示,全球能源投资已出现了结构性转变。十年前,全球对化石燃料的投资比发电、电网和储能的投资高出30%。今年,电力投资预计将比用于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市场投入的总额高出约50%。

该机构预测,2025年太阳能的投资将达到4500亿美元,使其成为全球能源投资清单中的最大项目。同时,电池储能的投资也在快速增长,今年将超过650亿美元。

然而,由于石油价格和需求预期的下降,今年上游石油投资将自2020年新冠疫情低谷以来首次出现同比下降,预计下降幅度为6%。全球炼油投资预计将在2025年降至过去10年的最低水平。

今年,全球整体上游石油和天然气投资的预期为不到5700亿美元,下降幅度约为4%。其中,40%的资金将用于减缓现有油田的产量下降。

在过去的五年里,全球流向核电的资本增长了50%,到2025年将达到750亿美元左右;煤炭供应的投资预计在2025年将增加4%,相较于过去五年年均6%的增长略有放缓。

《报告》指出,2024年煤炭投资的几乎所有增长都来自中国和印度,主要是为了满足国内需求。去年,中国开始建设近1亿千瓦的新燃煤电厂。


 

“对于电力安全来说,一个令人担忧的迹象是,目前每年4000亿美元的电网投资跟不上发电和电气化的支出。”IEA说。

该机构强调,随着清洁能源发电投资快速增长,清洁能源设备价格有显著下降,例如中国太阳能面板和风力涡轮机的价格分别自2022年以来下降了60%和50%。但电网材料的价格压力日益增加,电缆和变压器的需求激增使得这类材料在过去五年中价格几乎翻倍。

事实上,在工业、制冷、电动出行、数据中心和人工智能(AI)等领域电力需求快速增长的影响下,全球的电力消费正在急剧上升。

IEA在今年发布的《2025电力报告》中预测,未来三年全球用电量将增加3500太瓦时(TWh),相当于每年向全球电力消费中增加了一个日本的等效电力。[2]

02

中国的能源投资新趋势

作为全球清洁能源投资的引领者,2024年,中国风能和太阳能发电装机突破12亿千瓦,提前六年实现了2030年风光装机目标。

《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清洁能源投资超过6250亿美元,几乎是2015年的两倍。但预计2025年的投资增长将放缓,就太阳能光伏而言,甚至会略有回落。[1]

IEA认为,中国将大力推进电网、储能和智能基础设施建设。这主要是因为热浪和工业需求飙升暴露了中国电网的弱点,而可再生能源的快速部署超过了电网的扩张,导致了更高的弃电率,以及东部能源需求高的地区输电效率低下。

与此同时,煤炭正在持续扩张,《报告》预计到2025年中国煤炭发电投资将超过540亿美元。

在《报告》发布会上,标普全球大宗商品全球电力与可再生能源研究高级总监彭澄瑶指出,中国电力需求还远没有达峰,"十五五"期间电力投资刚性需求依旧旺盛,年新增电量需求约500太瓦时。

“从零碳能源来看,核电和水电受制于目前项目核准的限制,每年约能贡献50-60 太瓦时的增量,且依赖于项目按计划投产。”彭澄瑶说,剩余的缺口将需要新能源来填补,意味着为了在达成碳达峰的同时,实现电力供需平衡,风电、光伏需要每年保持3亿-3.5亿千瓦的新增装机规模。

不过,在新能源全面入市后,她认为光伏将面临电价压力,风电经济性更优,风光装机比或从1:4转向1:2,甚至1:1。

彭澄瑶表示,”十五五“期间还会有新增煤电、气电装机,以满足顶峰负荷的需求。此外,储能也可能需要保持每年新增约50吉瓦的增长态势。

自然资源部矿产资源保护监督司原司长、联合国资源管理专家组副主席鞠建华在会上强调,关键矿产是新能源技术的核心原材料,也是储能的重要载体,是能源转型的“硬通货”。新能源转型是从燃料密集型转向材料密集型的变革。

03

如何保证新能源投资?

在本次发布会上,国际能源署投资分析师Haneul Kim认为,中国将主导2035年清洁能源投资,预测到2035年全球清洁能源年投资将达2.5万亿美元,中国仍将占据最大份额。

今年,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 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136号文),推动新能源项目上网电量原则上全部进入电力市场。这意味着新能源消纳电量与交易电价均存在不确定性,项目收益的风险度大幅上升。[3]

针对如何保证新能源投资的持续性的问题,彭澄瑶告诉《知识分子》,按照标普全球大宗商品预测的电价走势,陆上风电在绝大部分区域可以在全面进入市场后维持较为可观的投资回报率,地面光伏电站则面临着基本面达不到6%-8%预期收益率的挑战。

她认为,今年发布的绿电直连和重点行业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等政策,将促进用户侧的强制性消费,进而推动集中式光伏项目的大规模建设。大型风光基地的多应用场景也能应对电价下行压力,保证投资经济性的基本面,例如外送长期合同、绿色电力证书收益以及风光储能、氢能和氨能等新兴场景的尝试。

今年5月30日,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有序推动绿电直连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提出按照安全优先、绿色友好、权责对等、源荷匹配原则建设运行绿电直连项目。[4] 

绿电直连是风、光、生物质等新能源通过直连线路向单一电力用户供给绿电,实现电量清晰物理溯源的模式。[5]

鞠建华对《知识分子》表示,投资市场的波动是新能源行业正常的表现过程,从投资收益率上看,当前新能源行业正经历一轮新的整合。在这个过程中,技术进步与市场力量将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此外,政府的引导作用也非常重要,尤其是在确保新能源产业所需的矿产资源等要素方面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4031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