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一隅 | 图源: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编者按
1979年1月1日,中国和美国正式建交。次年4月和6月,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三场中国历史文化艺术展览,影响深远:1) “伟大的中国青铜器时代”展 ;2 )中国明代书斋庭院“明轩”展;3)道格拉斯· 狄龙画廊中国古代书画展。
其中,“明轩”(Astor Court)是第一件中美文化交流的永久性展品。鲜为人知的是,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轩”,在中国还有一个同时建成的“孪生姐姐”——苏州东院的“明轩”。
1978年12月,中国驻美国联络处文化参赞谢启美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签订合同,双方共同在苏州和纽约建造两套“明轩”;1980年6月18日,两个“明轩”在苏州和纽约同时向公众开放。中美两国“明轩”的建造,得益于1970年代中美关系的冰雪消融、两国政府的协力支持,更得力于两国政治家、学者、专家等鼎力合作,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在太平洋两岸架起一座文化与艺术交流的天桥。
今天,《知识分子》专栏作者王 丹红,搜集文献资料和各方当事人的回顾文章,梳理“明轩”的前世今生和来龙去脉,回顾一代仁人志士为中美友谊和保存人类文化遗产所做出的不朽贡献。
撰文 | 王 丹红
责编 | 陈晓雪
- 目录 -
1 阿斯特夫人:我梦想在纽约建一座中国庭院
2 贝聿铭 方闻 周从周
3 一段佳缘 承前启后
4 “多谢化工怜寂寞”
5 1978年 “尚有明轩殿春簃”
6 苏州匠人 巧夺天工造明轩
7 写作手记:“艺术即历史”
图1 1980年,纽约国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办三项中国文化展览。(左)阿斯特庭院——一座中国花园;(中)道格拉斯·狄龙画廊中国书画展;(右)中国伟大的青铜时代
1、阿斯特夫人:
我梦想在纽约建一座中式庭院
图2 1992年,阿斯特夫人(中坐者)和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工作人员,前排右三为方闻教授。
我自己爬上阁楼,从上俯瞰天井,回来后,我告诉方闻,这个充满自然光线的天井位于家具展厅的前面,如果我们可以在埃及展厅上加盖一个二层楼板,那么天井将是一个花园的理想位置。也就是在那一刻,我们有了一个中国庭院的主意。——何慕文 (Maxwell K. Hearn),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狄龙亚洲部中国书画主任 2018
在纽约建造一个中国式庭院,最初的想法源自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董事阿斯特夫人(Brooke Russel Astor,1902-2007)。
阿斯特夫人是美国纽约的慈善家、作家,阿斯特基金会主席。1970年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成立100周年之际,她作为博物馆董事、博物馆远东艺术部(即后来的亚洲艺术部)视察委员会主席,提出在博物馆建造一座中国式庭院。她幼年时曾随海军军官父亲在中国北京生活过一段时间,北京城的私家花院给她留下美好印象:在喧嚣嘈杂的大街,经过一扇朴素的大门,步入一位官员的住宅庭院,仿佛进入一个宁静安详的世外桃源。
她希望能将中国庭院的宁静带到纽约,但当时中美尚未建交,这是一个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
转机出现在1972年2月,时任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破冰之旅,开启了隔绝了22年的中美两国交往的大门。
此时的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在博物馆远东部顾问、普林斯顿大学中国艺术和考古学教授方闻的领导下,正在拓展博物馆的中国及东方书画和艺术品收藏,并得到博物馆时任董事长道格拉斯·狄龙(Clarence Douglas Dillon)的支持和赞助——1973年,狄龙基金会出资为博物馆收藏了一批中国宋朝和元朝时期的珍贵名画。
1976年,阿斯特基金会资助博物馆收藏了一套中国明代硬木家具。如何安放展出这套家具呢?方闻想到了博物馆北部一层为埃及展厅提供光源的天井,并和博物馆远东部馆员何慕文商量。何慕文亲自爬上阁楼勘测,发现这个充满自然光线的天井是一个理想选择。
“如果我们在埃及厅上加盖一个二层楼板,” 他在回忆中写道,“那么天井将是一个花园的理想位置。也就是在那一刻,我们有了建造一个中国庭院的主意。”
两人向博物馆提出了建造一个中式庭院的建议,但很快被时任馆长霍温(Thomas Hoving)否决,因为博物馆刚耗资百万美元,为埃及展厅安装了一套空调管道和电路配线。幸好,阿斯特夫人很欣赏他们的想法,她愿意出资建造可安放这套明式家具的中式庭院。她的基本想法是:在博物馆中国艺术展区中有这样一个庭院,可以营造出一种中国古典文化氛围和环境,也可为参观者提供一个休息、静思或欣赏的地方。
那么,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中国庭院呢?
方闻成为博物馆执行中国庭院项目的灵魂人物。他找到了纽约的华裔建筑师贝聿铭博士,贝聿铭向他推荐了中国古典园林专家、上海同济大学的陈从周教授。
2、贝聿铭 方闻 陈从周
图3 左:陈从周于1956年出版的《苏州园林》;右:贝聿铭和陈从周(右)
整个园林都是供我们玩耍的好地方,假山中的山洞、石桥、池塘和瀑布都会勾起我们无限遐想。中国园林和法国园林正相反,苏州园林为文人墨客而非皇家设计。狮子林是一个道教僧人在1342年开始建造,因石而闻名,园中山石的外形如杜布菲(Dubuffet)雕塑作品。——贝聿铭回忆苏州贝氏家族私家园林狮子林
贝聿铭的祖辈是苏州名门望族。在他出生的1917年,家族叔祖贝润生(1870-1947)在苏州斥巨资购得 “狮子林”,用九年时间修整为一代名园,成为大家族的私家园林。1927-1935年,从10岁到18岁,贝聿铭在上海度过了青少年时代。对于这个家族长孙,祖父要求他每年夏天回苏州老家。贝聿铭一生都记得少年时在 “狮子林” 玩耍的情景,这也反映到他成年后设计的建筑作品中。
1935年8月,18岁的贝聿铭从上海启程赴美国留学。他先后在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攻读建筑学,1948年到纽约成为建筑师,1960年成立自己的建筑设计事务所。1964年,贝聿铭被肯尼迪总统夫人杰奎琳选定为 “肯尼迪图书馆” 的设计师,一举成名。
陈从周则于1918年出生于杭州,是我国著名的古建筑园林专家、园林美学家,曾执教于上海圣约翰大学和之江大学,1952年起任教于同济大学建筑系,1956年出版第一本研究苏州园林的专著《苏州园林》。
贝聿铭和陈从周的相识,就是源于陈从周1956年出版的《苏州园林》。1960年代,贝聿铭在纽约家里读到这本书,深深共鸣。
1974年4月,贝聿铭携夫人随美国建筑师代表团访问中国,这是他去国39年后的第一次故乡之旅。在上海锦江宾馆,他和陈从周首次会面,相见恨晚成为挚友。
2003年春,贝聿铭为《陈从周传》作序,回忆两人的初次交往和明轩往事:
“陈从周先生,中国园林艺术之一代宗师,仁人君子,吾之挚友。吾与从周初识于上世纪之七十年代,恨相知晚也......得此知已,吾欣慰不已。
从周对中国园林如痴如醉,造诣高深。七十年代,吾力荐从周来美协助纽约明轩之建造。”
图4 (左)纽约国际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顾问方闻教授 ;(右)1948年,18岁的方闻在上海
作为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部顾问的方闻,1930年出生于上海一书香门第,从小习中国书画,1946年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物理系,1948年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留学,改学西洋艺术史和考古学。1955年博士期间,受导师指引,研究方向从中世纪基督教天使转为中国书画中的佛教罗汉,1958年完成博士论文《罗汉与天桥》,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第一位中国艺术史博士,并留校任教。1959年,方闻和同事合作开设 “中国艺术博士学程”,三年后将其发展为 “中国与日本艺术博士学程”。
1971年,方闻出任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馆特别顾问,助力博物馆扩大亚洲艺术品的收藏和研究。
1976-1977年间,当方闻就博物馆建造中国庭院之事向贝聿铭咨询时,贝聿铭推荐了上海的陈从周。
1977年秋,方闻随美国“中国古代书画考察团”首次访问新中国,在上海与陈从周会面,介绍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计划陈列一批明代家具,咨询什么样的庭院合适。
陈从周不加思索地回答:“明代家具当然要放在明代建筑里呀!”
两人开始查阅中国古典庭院的图书、资料和文献,到花园之城苏州考察,最后,他们选中苏州的一个园中园——网师园中的书斋庭园殿春簃(读音yí),作为大都会博物馆中国庭院的模本。
3、一段佳缘 承前启后图5 元代画家钱选创作《王羲之观鹅图》;画面左侧题诗: “修竹林间爽致多,闲庭坦腹意如何?为书道德遗方士,留得风流一爱鹅” | 现存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君子之所以爱夫山水者,其旨安在?丘园养素,所常处也;泉石啸傲,所常乐也;渔樵隐逸,所常适也;猿鹤飞鸣,所常亲也。——北宋·郭熙 (约1023-1085)《林泉高致》
1977年底,当方闻和陈从周寻找中国古典庭院时,他们发现在书画方面,两人居然师出同门,师爷均是 “清道人” 李瑞清。
李瑞清(1867-1920)号梅庵,清末民初教育家、书画家,是中国现代美术教育的先驱,中国近现代教育的重要奠基人。1906年,他出任南京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校长)。1911年辛亥革命后,他辞去两江师范学堂职务,定居上海,以晚清遗老自居,自称 “清道人”。
1919年,张大千在上海师从李瑞清习书法、绘画,后来成为国画大师。1932-1937年,张大千和哥哥张子善曾租住网师院中的殿春簃,其 “大风堂画室” 就是殿春簃旁的书房。1946年,陈从周在上海成为张大千的入室弟子,主攻山水人物花卉。
而方闻自小擅书法,五岁即能书写大字,十二岁在上海举办书法展览,被称为“书法神童”,父母为之礼聘书法家李健(1882-1956)为师,李健则是李瑞清的侄子兼得意弟子。1948年,18岁的方闻赴美留学,行囊中就有李健为他专门创作的四十余幅书画扇面,一面是书法,一面是绘画,落款中有诗词,以及李健自己的书论和画论。
就这样,苏州殿春簃,将一段跨越三代的书画情缘联结了起来。纽约的方闻和上海的陈从周,承上启下,协力将之移植到纽约。
4、“多谢化工怜寂寞”
图6 苏州网师园中的殿春簃
一声啼鴂画楼东 魏紫姚黄扫地空 多谢化工怜寂寞 尚留芍药殿春风——宋朝· 邵雍
在《纽约时报》1981年6月7日的文章中,阿斯特夫人表示,明轩的最初想法看起来是她提出的,但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无法获得中国的合作。“之后,门打开了,然而,没有方闻就没有明轩,他是学者和实干家的罕见结合,给(大都会博物馆)远东艺术部带来了蓬勃的生命力,他构想了这些事,而他又是一位完美主义者。”阿斯特夫人说。
方闻则认为,陈从周是明轩的“精神之父”(the intellectual grandfather),是陈从周向他推荐网师园中的殿春簃作为明轩的蓝本。
陈从周与殿春簃的渊源,不仅仅体现在1930年代其老师张大千在殿春簃的大风堂画室,还有他本人在1956年出版《苏州园林》和1958年呼吁保存网师园。中国古典园林集建筑、诗、书、画、文学、园艺等于一体,是中国文化之精华。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网师园,为中国仕大夫文人私家庭院的典范。
它始建于公元1127-1129年间的南宋时期,为宋代侍郎、藏书家史正志退居姑苏(今苏州)时所筑之庭园,因府中藏书万卷,故名 “万卷堂”。“万卷堂” 南面造有花圃,种植牡丹约五百株,园名为 “渔隐”,含隐居江湖之意。1765年左右,清朝乾隆年间,宋宗元购此园并重建,作养老之计,因苏州人称 “渔夫” 为 “网师”,又与 “渔隐” 同义,遂改名 “网师园”,意为 “渔父钓叟之园”。1795年,太仓富商瞿远村购此园,增建亭台楼阁、叠石种树,成一代名园:“地只数亩,而有纡回不尽之致;居虽近尘,而有云水相忘之乐。”
殿春簃是网师园西北角的一处书斋庭院,由明代主人修建。“殿” 意为排列在后,殿春,也指春末,“簃” 指阁楼旁的小屋。园名 “殿春簃”,取名自宋代文人邵雍的词:“尚留芍药殿春风”。
1930-1937年,张大千和兄长借住殿春簃。关于殿春簃,他曾在文章中写道:
“庭园、书房画室融为一体,淡朴、简易、雅致。用建筑、山石、池水、花木巧构佳景,多变、巧借、曲折。卷帘一看,窗外蓝天白云,山光树影,尺幅画、无心画,每扇细木窗格外,都是一幅绝妙的画。人在画中,画中有人……我爱它独步千古。”
网师园几经易主,最后一位园主是文物收藏家何亚农(又名何澄,1880-1946),他1940年购网师园后进行全面修整,悉从旧观,但何家并不住此院,另在南园有一住宅。值得一提的是,何亚农是中国核物理学家何泽慧的父亲。1950年,在父母均去世后,何泽慧和兄弟姐妹们将网师园上交国家。1974年,网师园修复后重新开放。
5、1978年 “尚有明轩殿春簃”
图7 纽约明轩中的书房和庭园
经国务院批准,我国将为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仿苏州网师园 “殿春簃” 建造一座中国庭院。——国家建委下发(78)建发城字275号文件 1978.5.26
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初年,也是“明轩”从提议、设计到合同签订的一年,其间凝聚了中美两国政治家、建筑师、设计师、园林专家、造园工匠(艺人)的共同努力。
1978年初,方闻回到美国后展开了紧锣密鼓的行动。首先,他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名义致信中国文物局局长王冶秋,请求帮助建园。文物局将信转至国家建设局,获悉苏州园林管理处可承担此项目;之后,文物局和建设部联合向国务院报告。
与此同时,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家佩里·摩根(Perry Morgan)绘制出建筑草图。在此基础上,受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委托,美籍华裔艺术家、舞台设计师李明觉出任中国庭院设计师,借助于方闻拍摄的 “殿春簃” 照片等资料,绘制了设计图并制作出详细模。1978年2月,这个模型被送至北京的文物局。
5月26日,中国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简称为国家建委)下发文件,批准为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造明轩。
6月,方闻和李明觉来到中国接洽。在北京,他们与苏州园林处技术员张慰人讨论;之后,到苏州网师园仔细勘测,李明觉自认为无法胜任,选择退出,但他的工作奠定了后续设计的基础。
9月18日,国家城建委总局在网师园召开组织工程会议,决定成立 “苏州园林管理处援外殿春簃” 项目,苏州城建局抽调技术、测绘和管理人员组成项目组,并开始设计;南京工学院建筑系的潘谷西等五人同时参与设计,并于10月5日完成设计图。两套设计图报到了国家建设部,经综合评估后,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并制作出模型。
11月,陈从周和苏州园林管理处章表荣、陶维良三人,带上设计图纸和模型飞往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批准了该方案。
12月12日,中国驻美联络处文化参赞谢启美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签订合同。合同规定:明轩应做两套,先在苏州做一套,待美方确认后再做第二套,并运往美国安装。
1979年1月,方闻和夫人唐志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菲利普·德·蒙特贝罗(Philippe de Montebello)和夫人艾迪斯(Edith)等,访问中国,考察、商量租借中国考古发现的青铜艺术品。蒙特贝罗到苏州东园查看明轩建造地,决定将这套明轩作为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礼物,永久展出。
6、苏州匠人 巧夺天工造明轩
图8 1980年,苏州工匠们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建明轩,美国前总统尼克松看望他们。
1979年10月,193箱明轩构件从苏州经上海和香港运往美国,12月5日抵达纽约;12月30日,由苏州园林管理处副处长章表荣带领的27人明轩施工队,抵达纽约,其中包括木工、瓦工、石工、假山工、施工员、翻译等,以及一位随队厨师。
纽约明轩的建造,是中国园林走向世界的开山之作,也让一个古老手工业焕发了崭新的生命力。
作为中国古典庭院,明轩的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一花一草一树,全部取材自中国,并且由27位苏州造园匠人,用传统工具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手工建成。
图9 1979年初,伐木工人在四川森林中砍伐楠木,扎成木筏从长江漂流至苏州。
明轩是木质建筑,所用梁、栋、窗、廊之木材,是来自中国的珍贵树木,如银杏、香樟和楠木等,特别是纽约明轩的50根梁柱,采伐自中国西南地区森林中的楠木树。这种树木色滋润呈棕红色,有一种浓郁香味,历经几百年不虫不蛀不朽,在清朝时仅用于皇家园林和宫殿的建造,新中国成立后,楠木树受到严格保护,只用于极少数特别项目,如毛主席纪念堂等。1979年冬,经国家特批,伐木工人从四川与昆明间的森林中砍伐,自山谷运向溪涧,再扎成木筏,从长江漂流至苏州。
图10 1979年,苏州重启陆墓御窑,为明轩烧制砖和瓦
明轩所用砖和瓦,全部在苏州陆墓御窑定制。陆墓御窑有600多年历史,自1413年起为皇家御窑,曾用于明朝紫禁城和清朝皇家园林的建造。明朝王鏊《正德姑苏志》记载:“窑砖出齐门外六里陆墓镇,坚细异他处。工部兴作,多于此烧造”。1979年,为明轩项目,苏州政府重开陆窑,批调数万公斤砻糠,用传统工艺烧制,每块砖均有 “戊午苏州陆墓御窑新造”印记。《纽约时报》1981年6月12日的文章如此写道:以一种非同寻常的方式,中华帝国的一丝气息带到美国纽约。
1979年4月,位于苏州东园的明轩建成;5月,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负责人率建筑师团队到苏州检查评估;6月,阿斯特夫人亲自率队到苏州明轩视察,提出最后的修改意见、挑选太湖石。之后,苏州工匠们迅速将纽约明轩所需材料做成预制拼件。
图11 1980年1月10日,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举行“明轩"开工仪式,参加工程的中美两国工人交换安全帽。
永远值得铭记的是苏州造园匠人们,他们走出国门,将中国文化带到美国,在纽约用手工建成一座原汁原味的苏州庭院。
1979年12月,明轩建筑构件和苏州匠人先后抵达纽约;元旦后一天,1980年1月2日,他们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始工作;经过4个半月的紧张施工,建成明轩;5月30日,明轩通过工程验收。
“在相互尊重的气氛中,中美双方迅速、周到地合作完成了安装。”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馆长菲利普·德·蒙特贝罗在1980年出版的《中国园林:大都会博物馆中的明轩》(A Chinese Garden Court: The Astor Court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序言中写道。
虽然纽约明轩通过了验收,但因环绕明轩三面的道格拉斯·狄龙画廊尚未完工,苏州明轩自愿同意延迟开放时间。
一个半月后的6月18日,纽约明轩和苏州明轩同时向公众开放。
图12 (左)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正面;(右)纽约明轩位于博物馆北端二层,三面环绕狄龙画廊
纽约明轩位于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北端二层,占地460平方米,建筑面积230平方米,由北面的明代楠木轩房和南面的庭院组成,四周是7米多高的风火山墙,以及玻璃天顶。从门眉刻有 “幽径” 的月洞门步入幽暗的前厅,迎面是明亮的庭园曲廊、书房、家具和书画、露台、太湖石假山、半亭、涵碧鱼池、漏窗、白色南墙,以及芭蕉、竹子、书带草等植物。
陈从周在文章《小有亭台亦耐看:网师园》对 “殿春簃” 的传神描写,也是明轩的生动写照 :
“园占地不广,但是人处其境,会感到称心悦目,宛转多姿,可坐可留,足堪盘桓竟夕,确实有其迷人之处,能达到 ‘淡语皆有味 浅语皆有致’ 的高度境界。
网师园西部殿春簃本来是栽植芍药花的,因为一春花事,芍药开在最后,所以名为’殿春’。小轩三间,复带书房,竹、石、梅、蕉隐于窗后,每当微阳淡淡地照着,宛如一幅浅色的画图。苏州的园林,此园的构思最佳。因为园小,建筑物处处凌虚,空间扩大,‘透’字的妙用,随处得之。轩前面东为假山,与其西曲相对。西南的角上有一小水池,名为 ‘涵碧’,清澈醒人,与中部大池有脉可通,存水贵有源之间。泉上筑亭,名 ‘冷泉’,南面略置峰石,为殿春簃对景。余地用卵石平整铺地。”
虽然缺少了张大千“大千堂”画室,但狄龙中国画廊沿东、北、西三面将明轩包围,中国古代书画展品,如宋代名画《夏山图》在此展出,人类文明的前世今生在此重逢、珍藏、传承,令人恍兮忽兮。
明轩工程耗资290万美元,由阿斯特基金会资助,因此,其英文名被命名为阿斯特庭院(Astor Court),中文名为 “明轩”。
1981年6月,大都会博物馆举行明轩建成开放一周年庆祝活动,阿斯特夫人盛赞来自中国的能工巧匠,她说,他们在博物馆里愉快地工作,在这里留下了一种精神。阿斯特夫人曾邀请中国的匠人们参加纽约周末的娱乐活动,还带他们到首都华盛顿特区旅游。
《纽约时报》的记者报道了这一活动,文章写道:如果说狄龙画廊里的中国画为阿斯特庭院增添了氛围,那么,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蒙特贝罗则强调,阿斯特庭院不仅仅是一个适合沉思的美丽空间,它更为参观者提供了一处理想的、田园牧歌般的过渡,为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绘画奠定了基础。
1980年,对方闻来说应该尤为特别,他参与领导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有关中国文化的三大展览:伟大的青铜时代、明轩、道格拉斯·狄龙中国画廊,并为画展写了两本学术专著,由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出版,留下珍贵的研究文献。
2022年6月18日,是纽约和苏州的姐妹明轩开放42周年纪念。四十多年间,阿斯特夫人、陈从周、贝聿铭、方闻等多位参与中美明轩项目的多位功臣先后离开了人世,但他们用爱心、智慧、勇气和胆识,在中美建交之初在太平洋两岸架起的文化交流之桥,已镌刻在中美文化交流史中。如孟子言: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
7、写作手记:“艺术即历史”
图13 方闻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博物馆向学生讲解中国艺术
我对纽约明轩的研究始于2020年。当时,我研究华裔美籍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的生平,读了三本英文版贝聿铭传记(吾文:贝聿铭:传奇百年精英人生 缔造现代建筑经典),书中记载他1974年第一次回祖国探亲时,在上海见到了同济大学建筑系的陈从周教授,因对苏州古典建筑和庭院的热爱,两人一见如故,1978年贝聿铭应邀在北京建香山饭店时,他特别邀请陈从周作其园林顾问。
我在网上查找陈从周的信息,发现他参与了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苏州园林-明轩的建造。1997年夏天,我随先生第一次到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时,参观了明轩,了解到这个原汁原味的中国庭院是由来自苏州的造园工匠们手工打造。记得当时的自己,在书房和庭园中徘徊流连,久久不愿离去。
我开始研究陈从周和明轩,查到中英文资料,想弄清楚在中美建交前后的特殊时刻,明轩建造的来龙去脉,以及它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我查到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0-1981年冬季出版的学术专著:A CHINESE GARDEN COURT:The Astor Court at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两位作者之一方闻是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和考古系讲座教授、大都会博物馆亚洲部特别顾问,他是明轩项目的领导者和实施者。
综合这些资料和档案,我基本上弄清楚了明轩项目的前因后果。意料之外的收获是,我对方闻教授产生了浓厚兴趣:从研究生到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60年间,他以现代艺术史方法开创中国绘画史研究,以及1971-2000年,他出任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东方部顾问期间所做出的非凡贡献:在西方构建了品质最精、品种最全、数量最多的中国艺术品百科全书式的收藏。
对贝聿铭和方闻的研究,也源自我对1950年代留美学者群体的关注。从2015年开始,我对李佩(1917-2017)的研究(谜一样的李佩:百年人生谁解?)将我带入1950年代留美学者群体;因缘际会,贝聿铭和方闻均是18岁时从上海到美国留学,1950年代选择留在美国,在美国开启了持续一生的事业生涯。
贝聿铭成为当代建筑大师,方闻1959年在普林斯顿大学和同事合作,创建中国艺术史和日本艺术史博士项目,40年间培养了30多位中国艺术史与考古学博士,他的博士生们在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大州,出任著名大学教授和博士馆研究主管,占如今美国各大学中国(东亚)艺术史老师队伍的四分之三,形成西方著名的中国史学研究之 “普林斯顿学派”。
从1955年在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和考古系攻读博士学位研究中国绘画史,方闻坚持一种信念:艺术即历史。61年后,他在文章 “艺术即历史” 中写道:
“我们如何开始观看古代的中国绘画?一个答案是:以考古学的视角研究出土的文物,并以艺术史的视角,研究那些挂在馆展墙上的艺术作品。
中国与欧洲,拥有两个最古老的再现性绘画传统,但他们各自遵循迥的轨迹,对于涉及解释这两种图像系统的学术传统也是如此……
我始终抱定一个信念,确信中国艺术的真正价值在于它表现方式的独一无二性。”
“艺术即历史”。从 “明轩” 历史的研究中,我发现了一个中美之间文化交流的杰作,以及隐藏于其间的人和事。如今斯人已逝,阿斯特夫人、道格拉斯·狄龙、方闻、陈从周和贝聿铭等已经作古,蒙特贝罗馆长今年也86岁了,他从1977-2008年出任国际大都会博物馆馆长,是世界大型美国美术馆中任职时间最长的其中一位。他们应该被感谢和铭记。
第一稿 2022年8月4日 星期四 3:00PM
参考文献:
1. 将苏州园林 挪到美国大都会 2018年12月13日 https://www.cscec.com/zgjz_new/ztzl_new/mhsjd81_new/bq/201812/2899553.html
2. 新华社 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里的苏式园林(组图)2017年4月24日 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7-04/24/c_129567025.htm
3 【明轩】苏式园林在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1980年苏州市园林管理局承建)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bx411X7E7/
4. 何慕文(尹彤云译):方闻:三十年,从“远东部”到“亚洲馆” 2018.7.18http://www.sanglianju.com/wap/index.php?moduleid=21&itemid=1249
5. 方闻 著 《夏山图 永恒的山水》 1975年
6.ALFREDA MURCK, WEN FONG: A CHINESE GARDEN COURT—The Astor Court at The Metropolotan Museum of Art. Published by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 NewYork.
7. 陈从周 著 《梓室随笔》商务印书馆 2017.10.出版
8. Audrey Topping: A Chinese Garden Grows at the MET. New York Times. 1981年6月7日 https://www.nytimes.com/1981/06/07/magazine/a-chinese-garden-grows-at-the-met.html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