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撰文|李 龙(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博士生)
责编|巫锡炜 靳永爱
● ● ●
全面两孩生育政策自2016年的年初正式启动实施,迄今已度过一年零三个季度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家庭正加入到这场“造人”行动中,把生育二孩提上了议事日程。两孩政策时代的头几年里,适龄夫妇如果计划生儿育女,可别光盘算着孩子生肖星座将来如何,还应多加关注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对当前和未来一个时期的人口形势产生的深刻影响,特别是其所带来的新增出生状况,因为这会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孩子能不能生在好的医院,以后能不能进入好的学校,甚至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为什么?我们从人口学的角度来看看这个问题。
什么是“出生高峰”?
先来介绍点有关“出生高峰”的人口学小知识,这能帮助我们理解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给个体未来生存发展带来的影响。顾名思义,如果某一时期出生的量明显高于前后两个时期,绘成图后将表现为凸起,我们就可以说这一时期经历了出生高峰。它还有个耳熟能详的别称,唤作“婴儿潮”。出生高峰对于那些身处“峰”中的人意味着什么呢?欧美学者关于二战后“婴儿潮”的研究很好地揭示了这一点。比方说著名人口经济学家伊斯特林就发现,“婴儿潮”一代人总体上要活得更艰辛:他们进入劳动力市场时,失业率升高,通胀率升高,最后甚至连离婚率和自杀率都升高。这其中的原因不难想象,正是由于劳动力的规模较为充裕,竞争才会变得激烈起来。出生高峰客观要求社会产品和服务的供给得要跟上,若是前一时期本就供不应求,“僧多粥少”的境况会持续加剧,导致住院分娩难、入园托幼难、择校学习难、求职就业难等等一些问题。
未来几年新增出生人口将带来小规模的“婴儿潮”
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后,为什么会出现出生高峰呢?在全面两孩政策实施前,有相当比例的家庭按政策要求只能生育一个孩子,而这些家庭实际上有二孩生育意愿,在政策限制下不能实现,这些女性累积了不小的生育势能。两孩政策放开后,这些有二孩生育意愿的、只有一个孩子的女性则会出现“抢生”现象,在几年内集中生育二孩,造成短期内出生数量明显上升。因政策调整而“额外”多生的孩子就得“见证”这次出生小高峰了。
那么未来几年会多出生多少的孩子,所以才导致了小规模“婴儿潮”的出现?我们可以基于一种相对简洁明了的方法、利用一些比较扎实可靠的数据来推算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将会新增多少出生人口。未来几年多出生的孩子主要来源于在政策放开前不能生第二个孩子但是现在可以生第二个孩子的已育一孩女性。这个群体规模有多大呢?我们可以对这个潜在的二孩生育人群(可称之为“目标人群”)总体状况进行估计。根据2014年1‰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数据,全国约有1.44亿的已育一孩育龄妇女。我们一步步扣减掉在旧政策下就能生育二孩的育龄妇女,这里面既有符合农村“一孩半”以及两孩政策条件的,也有满足“单独两孩”和“双独两孩”政策要求的,甚至还有属于再婚夫妇只育有一孩可生育二孩等照顾性生育政策范围的。然后推算至政策启动实施的时点(2016年),最终得到2016年目标人群总量约为9100万人,即有9100万只有一个孩子的女性是未来几年生育二孩的潜在群体。这些受益于新政策、有机会生二孩的育龄妇女中,有一半左右在40岁以下,而40岁及以上的也有大约一半。
或许有人就会说了,40岁及以上的育龄妇女能有几个选择在政策放开后生育二孩?上述结果岂不是会夸大政策作用。我们必须强调9100万人有生二孩的可能性,但实际上新增多少出生还取决于另外一个重要参数,那就是二孩生育的比例。分年龄的二孩生育意愿是有差异的,年轻的育龄妇女二孩生育意愿高,年龄越大的女性二孩生育意愿则越低,40岁及以上的育龄妇女计划生第二个孩子的比例在10%以下。根据全国1‰抽样调查的分年龄二孩生育意愿比例推算,全面两孩生育政策累计将使中国新增大约1720万出生人口。
当然,1720万的“额外”出生人口并不会在政策一放开的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出来,而是会分散在四五年间完成生育,平均每年新增340余万人。全国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育时间安排并非均匀分布,人们更多偏好未来两到三年生育第二个孩子。按照这样一种生育时间安排模式估算,未来几年因政策放开而“额外”出生的人少的年份达到160万,多的年份则达到470万。过去十余年间,中国年度出生人口规模长期维持在1600万~1700万人的水平,而未来几年峰值出生人口将超过2000万,达到2100万左右,峰值时期堪比20世纪90年代前期(见下图)。
新增出生人口给城镇造成更大压力
也许你会说,中国这么大,1720万平均分布到全国各省影响也就微乎其微了嘛。然而,这1720万新增出生人口并不会均匀地“摊派”在既有的人口分布格局之上。由于农村育龄妇女在全面两孩生育政策启动实施前就已经有大约一半被允许生育二孩,目标人群规模因而相对有限,加之人口城乡流动作用,城镇成为了目标人群的主要分布地区。根据测算,常住城镇的目标人群占到约七成,预计她们生育的二孩数量可达1300余万。一些大城市的生育态势变动将会更加突出,2016年观察到的数据资料显示,像北京、天津等地,较之于年初的月度住院分娩活产量,年底的月度住院分娩活产量增长了近1倍。这虽然不完全是由全面两孩生育政策造成的,但仍提示我们关注新政策给大城市生育服务带来的压力。另一方面,广东、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的户籍目标人群规模尤为庞大,均在700万人以上,预计生育政策调整之后将会新增上百万的出生人口。另外,江苏、四川等省由于此前无分城乡均推行了一孩生育政策,户籍目标人群数量也不算小,预计最近四五年间将有百万左右新增出生人口。
在出生“小高峰”中合理选择生育时机
一个人的命运在他/她出生时就已经确定了,这话并不是没有道理的。在社会公共资源相对有限、社会运行环境较为平稳的前提下,一个人从出生后获取的卫生服务,到青少年时享受的教育服务,再到成年期承受的就业与住房服务,进入婚姻市场,甚至到死亡后获得的殡葬服务,“从摇篮到坟墓”,都跟其出生时同批人的规模密不可分。一个不得不直面的社会现实就是,当你与规模庞大的一批人相伴而生,你就极有可能需要付出更多来竞争入园、入校,竞争上岗、“上楼”,目前一些已经或者将要为人父、为人母的80后、90后相信对此有一定的体会。所以,全面两孩生育政策1700多万新增出生人口的“小高峰”来临之际,想要生儿育女的你是紧步快赶、立即着手,还是缓步慢行、另择佳期?时机选择或许将会是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特别是在城镇地区。当然,我们也要相信中国快速发展将创造更好的条件、会带来更多的机遇,毕竟一个人的命运跟经济社会状况有着更紧密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翟振武、李龙、陈佳鞠(2016):《全面两孩政策下的目标人群及新增出生人口估计》,《人口研究》,第4期。
2. 王培安主编(2016):《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变动测算研究》,中国人口出版社。
3. 翟振武等著(2017):《全面两孩政策热点面对面》,中国人口出版社。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