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pixabay.com
- 编者按 -
有多少人,在追求成绩和荣誉的道路上狂奔,看上去有着清晰的目标,实际上彻底迷失了自己?
本文为旅德学者商周创作的康奋大学系列小说的第九篇,情节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该系列前八篇分别为:
撰文 | 商 周
责编 | 张 晗
在医学院的书记齐平安看来,判断一个青年学者是否能够成材的观察时间不用五年,三年就够了,甚至一年都有可能。
1
年底,医学院每年一次的年终总结大会在大礼堂召开。在院长姚延玖的主题报告之后,照例是学院书记齐平安讲话。
“刚才姚院长对学院过去一年的工作做了很好的总结,同时也为将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就像姚院长说的,我们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前景会越来越好。”
在台下礼貌性的掌声之后,齐平安接着发言。
“像往常一样,我呢,就做点补充性的发言。其实姚院长的讲话已经很全面了,不需要再补充,大家就当我是闲聊。”
台下无声,手机也都在静音状态。
“我不多讲,今天就和大家聊一个话题:一个关于人才成长的话题。”
这一句话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大家都知道齐书记要点名了。
“为了避免空谈,我就用我们学院去年同时引进的三个同龄而且背景相似的青年人来举例说明。”
医学院去年进了六个人,要说同龄而且背景相似,大家都知道齐平安要说的是贾克彦、甄学哲以及郝伍裕。三人去年都是31岁,而且都从国外留学回来,从事的还都是免疫学的研究。
“可能有人猜到了,我要举的例子是我们学院去年引进的贾克彦、甄学哲和郝伍裕三位青年才俊,我就先说贾克彦吧。”
贾克彦在日本留学的时候师从一位诺贝尔将得主,六年下来发表了五篇论文,而且其中的一篇Nature 论文还是一作,回来后直接被聘为了正教授。而且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从省里拿到了一大笔钱,成立了省重点实验。一年后,更是被提拔成了主管科研的副院长。
“小贾去年才31岁,我们引进他的时候直接给了正教授的位置。当时有同志还有些不理解,说他资历很浅,仅有两年的博士后经历。其实,能被破格直接聘成正教授就是因为他有一篇一作的Nature 论文。”
齐平安下面的说辞让人期待。
“当然啊,Nature 一作论文也重要,但我们引进人才不仅仅看文章,也看综合素质和未来的发展潜力。现在一年半快过去了,贾克彦教授在学院的发展情况给这一点提供了最好的证明。”
对于奉行 “低调做人,高调做事” 原则的贾克彦来说,他在学院里所取得的成绩已经是众所周知。
“大家也都看到了,贾克彦教授申请到了国自然的杰青项目,获得了200万元的资助。更重要的是,贾教授几乎以一己之力从省里争取到了重点实验室的立项,并且有了快二十人的团队。”
学院的同事都说贾克彦可能是高干子弟,能量无边,回国一年内就从省里申请到了重点实验室,这可连院长姚延玖都办不到。
“还有,正是因为贾教授在进入学院后的杰出表现,从这个学期开始,他被提拔为主管科研的副院长。对了,其实我应该称呼他贾副院长了。”
穿着正装的贾克彦泰然地坐在前排,脸上保持着他标志性的微笑。
“接下来我要提一下和贾副院长同时加盟医学院的两位青年教师,甄学哲和郝伍裕。因为他们三人都是从欧美发达国家留学归来,不仅同龄而且研究领域还都是免疫学,把他们三个人放在一起来比较能说明一些问题。”
坐在台下的甄学哲看看了坐在他身旁的郝伍裕,发现郝伍裕也在看自己,两人相视一笑。
甄学哲去年从美国留学归来,有一篇12分的一作论文,被聘为副教授,走的是研究系列,有启动经费、独立的实验室和硕士生招生名额。郝伍裕从法国回来,只有两篇不到5分的一作论文,被聘为了讲师,走的是教学系列,只有每个学期300个学时的教学任务,要做科研得完全靠自己。
“首先说明一下,提另外两位教师不是要批评他们,其实这两位青年教师做得也不错,只是通过比较来探讨如何可以做得更好。”
大家的目光都投向了坐在一起的甄学哲和郝伍裕。
“先说甄学哲,去年进我们学院的时候有一篇12分的一作论文,被聘为了副教授。今年也中了国自然的面上项目,获得了60万元的资助,虽然比贾副院长逊色一些,但这也是一个很了不起的成绩。要说甄学哲副教授需要提高的地方,就是在团队建设方面。”
走研究系列的甄学哲有自己独立的实验室,每年有一个硕士招生名额。去年招的第一个研究生任子柚因为对研究方向不感兴趣,转到了做生物信息学的导师那里,所以到现在团队除了他自己就一个刚招来的研究生,好在他自己喜欢也能做实验。
“再说郝伍裕,去年来的时候只有两篇不到5分的一作论文,被学院聘为了讲师。今年也中了国自然,得了20万元的青年项目,这对一个第一次申请基金的讲师来说,已经是一个非常值得祝贺的成绩了。还有,我也听说了,郝伍裕最近发表了一篇12分的一作论文,这也是可喜可贺的成绩。”
最近郝伍裕在法国留学时的一篇一作的论文也在12分的杂志上发表了。因为刚刚申请到的国自然青年基金和这篇12分的论文,郝伍裕觉得应该去为自己争取一些什么。他找到了主管科研的副院长贾克彦,询问能否得到一个独立的实验室和研究生的招生名额。贾克彦告诉他,学院的确还有一些空闲的实验室场地,但都是用来引进人才的。而且贾克彦还说,如果郝伍裕真的想做科研,可以考虑加盟他的省重点实验室,但郝伍裕没有同意。
“但年轻人要戒骄戒躁,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不知道自己的位置,青年教师要踏实,这样才能一步一个脚印地提高自己。”
看来自己找贾克彦的事情院里都知道了,郝伍裕心里想。
“我们把三位青年教师放在一起对比就会发现,我们学院当初引进人才的方法和标准是非常科学的。之前有人说我们引进人才就是在数论文的分数,这是不负责任的看法。大家知道,国自然的评估是最公正也最有公信力。他们三位老师分别从国自然基金委那里获得了杰青项目、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就正好和我们给的正教授、副教授和讲师对应了嘛!”
说到这里总算是点题了。
“最后,我要借这个机会向全院的青年教师说一句,人才成长的关键还是要靠自己努力。而且最初几年的努力尤其重要,它能帮助你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相反,如果你个人不努力,那就可能在一个恶性循环里成不了材了。如果我说的这句话,大家不信,那么我们过三年再看看,那时我再来聊这一话题。”
接下来的三年会发生什么呢?
2
从齐平安那次年终总结的讲话算起,郝伍裕只在康奋大学继续工作了一年不到。每学期300个课时的教学任务能够完成,周末也能去中心实验室加班做实验,但这样的工作让他看不到希望。
一年后,他得到了南方一所大学的聘书。在那里他得到了副教授的头衔、硕士生导师资格、独立的实验室空间和启动经费,这些正是他在巴黎留学时的梦想。
pixabay.com
在办好辞职手续后,郝伍裕去向甄学哲告别。在不大的实验室里,甄学哲和他的两个学生正在开组会。
“恭喜了,伍裕,刚好我们实验室在开组会,如果你愿意,可以留下来参加。等你在新的单位有了自己的实验室,估计也和这差不多。” 在得知郝伍裕的来意后,甄学哲笑着说。
这是甄学哲加入医学院的第三个年头,现在只有两个学生。研二的学生课题进入了正轨,今天要汇报一些结果;研一的学生还在上课,今天要讲的是一篇本领域的文献;甄学哲自己也还做实验,所以也要展示一些结果。
投影仪将ppt放映到实验室的白墙上,四个人随意地坐着。这是一个郝伍裕久违的场景,在医学院工作的两年多时间里,这是他第一次参加讨论科学的组会;但这也让他感到亲切,因为让他回忆起了在巴黎的时光。
郝伍裕喜欢在这样随意的场景里讨论严谨的科学问题,他毫无拘束地给出自己的意见,也谦虚地向他们讨教自己不懂的东西。科学研究的美妙,不仅在于最后做出惊人的发现,更在于其中探索的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同事间真诚的交流和协作。
这样的实验室和学生,正是郝伍裕所向往的。离开甄学哲的实验室,郝伍裕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虽然自己的状况让郝伍裕心生羡慕,但甄学哲实验室的进展其实并不算好,至少在科研产出方面不尽如人意。在医学院的前三年,他的实验室并没有发表一篇以自己为主的论文,好在他在美国留学时还有一些文章陆续发表出来,可以勉强应付学院的评估。
等到甄学哲加盟康奋大学的第四年,他的实验室终于发表了第一篇论文,而且发在一个11分的杂志上。
甄学哲四年磨一剑,发表了一篇11分的论文。在学院书记齐平安看来,这正符合了他对甄学哲的预测。正如三年前提到的那样,齐平安在学院的年终总结会上再次聊到了人才成长的话题。
“又到了年底,到了我们学院做总结的时候。刚才贾院长对我们学院的工作做了很好的总结,我呢,就在这里照例做一些简短的补充。”
几个月前,姚延玖退休,贾克彦接替了院长位置。
“三年前的学院总结大会上,我说过今年会再次谈及人才成长的问题,我说到做到,这就是我今天这个简短谈话的主题。三年前我就说过,我们学院当年对三个年轻人的聘用方案是科学合理的。现在看来,我当年判断的正确性就更加明显了。”
大多数人都把目光投向了主席台上的贾克彦。
“大家这几年也都见证了,贾克彦教授的省重点实验室不仅申请到了上千万的研究经费,还发表了几十篇学术论文,这样的人才在35岁被提拔成院长不仅正确,而且有很好的榜样作用。”
台下响起了稀疏而短暂的掌声,在主席台上,贾克彦露着他标志性的微笑。虽然干部年轻化是政府的政策,但35岁的贾克彦接任院长的职位还是让人惊讶。在他担任主管科研的副院长的过去三年里,成绩只能说中规中矩。
“和贾院长一同进入我们学院的甄学哲也做得不错,虽然申请到的经费比贾院长少得多,发的文章数量也没法和贾院长相比,但甄学哲的实验室最近也发了一篇11分的论文,而且学院最近也通过了甄学哲的正教授资格评定,我们都要向他祝贺了。”
众人的目光投向了甄学哲,同时响起了掌声。
“不过,为了年轻人好,我还是要提醒甄学哲教授一下,你要以贾院长为榜样,争取在团队建设、论文发表、基金申请上做得更好。”
在甄学哲看来,贾克彦并不是一个好的榜样,因为他的研究好像是在打游击战,虽然在不同方向上多点开花,但没有凝练出自己的方向。面对表扬和批评都一样坦然的他,此刻脑海里想起的是已离职的郝伍裕。
“大家知道,和贾院长和甄教授一起进入学院的还有讲师郝伍裕。当年我就说了,学院把他聘成讲师是有道理的。现在大家也看到了,郝伍裕当了逃兵。”
这个时候,大家才想起来,郝伍裕已经离职了两年多了,也不知道那个话语不多的年轻人现在在南方怎么样。
3
自从贾克彦当上院长之后,甄学哲就很少能见到他的面。除了学院的大会,另一个可能见到贾克彦的公共场合是康奋讲坛。这是康奋大学学校层面组织的学术活动,邀请国内外顶级的专家前来开讲。
贾克彦有两种情况会参加康奋讲坛,一是开讲的专家是他自己邀请的,他需要来当主持人;第二种情况是常务副校长陶知耀当主持人的时候,贾克彦会坐在台下当听众。
那天的主持人就是陶知耀,他邀请的是美国康州大学著名的华人免疫学家晋冬流教授。
在开场白里,陶知耀对晋冬流的学术生涯做了简要的介绍。其中重点提到他一生最重要的工作:发现了X分子在淋巴细胞活性调控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因为这个发现,多种以X分子为靶点的药物被研发了出来,并被应用到了多种免疫相关的疾病上。
“谢谢知耀的盛情介绍,不过我要先声明一点不同的看法。我个人不认为发现X分子是我一辈子最重要的工作,原因很简单,因为我还没有退休。”
在现场响起的一片善意的笑声中,陶知耀说这样我们就更期待你接下来的报告了。二十多年前,陶知耀和晋冬流都在美国佛州大学做博士后,两人当时还当过室友。虽然现在两人都身居高位,但私下里的交流还比较随意。
“刚才是玩笑,很高兴来到康奋大学。我知道,在知耀的领导下,康奋大学过去的十来年在科研上有了很大的发展。我到这里来其实也不是传经送宝,而是为了相互学习。今天我要讲的是一项还在进行的研究,欢迎大家多提建议。” 晋冬流随后开始了他的报告。
“我今天要讲的报告的标题是《Y分子是调控关节组织特异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关键分子》”。
这是甄学哲熟悉的领域,他做的就是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小鼠模型的研究。
pixabay.com
“我们知道,我们的免疫系统很厉害,能对无数的外界物质产生免疫反应。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是:为什么一般人不会有自身免疫病?”
甄学哲一直觉得,真正的大家能够把自己的研究像故事一样讲出来,而且能让人听得津津有味,而其中很关键的一环是前面的背景介绍部分,能从大处着手,一开始就提出大家都感兴趣的问题。
“我们知道,我们的免疫系统有两种防止自身免疫病的机制,即在中枢免疫系统将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剔除,以及在外周免疫系统压制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
复杂的免疫耐受机制,在晋教授的讲解下显得简单明了。
“现在我要进一步介绍一下中枢免疫系统如何将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剔除的机制。在这一领域,一个公认的机制是胸腺表达一个叫自身免疫调节子的基因,这个基因的表达能够让胸腺表达很多种其它组织特异的蛋白。于是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胸腺发育的时候会碰到自身抗原,从而被剔除。一个与之相应的现象就是,如果自身免疫调节子基因缺失,那么人的多个组织都会出现自身免疫病。”
晋教授会如何过渡到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呢?甄学哲期待着。
“但有趣的是,这个自身免疫调节子的缺失却不会让人得自身免疫性关节炎,而且自身免疫调节子基因也不能让胸腺表达关节组织特异的基因。”讲到这里,晋冬流教授停了下来,他问听众这些现象可能意味着什么。
在短暂的沉默后,坐在前排的甄学哲举起了手。他说出了两种可能,一种是胸腺根本就不表达关节组织特异的蛋白,这样针对关节组织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在胸腺里就不会被剔除掉,但它们进入外周免疫系统后会被某种机制抑制;另一种情况是胸腺会表达关节组织特异的蛋白,但这种表达不是由自身免疫调节子基因调控的,说明还有另外一个调控基因的存在。
晋冬流有些惊讶地看了看这个高高瘦瘦的年轻人,说:“很好,考虑得很周到。最近,我们的实验已经显示胸腺里表达有关节组织特异的蛋白,所以排除了你提到的第一种可能性。所以我们更相信后一种可能,并且找到了一些证据,这也就是今天报告的内容。”
甄学哲挺了挺身子,而且他看到坐在第一排的贾克彦也来了兴趣。
“我们的假设就是胸腺里存在另外一个基因,它能够调控关节组织特异的蛋白在胸腺里的表达。当然啊,做这个假设前,我们先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我刚才说过的,看看胸腺里是否表达关节组织特异的蛋白。这就是结果,胸腺里的确有这些蛋白的表达。”
如何去开展这项工作呢?甄学哲很感兴趣。
“这一结果鼓励了我们继续前进。那么如何找出胸腺里调控关节组织特异蛋白表达的基因呢?我们想,这个基因首先应该是一个转录因子,负责一些基因的表达调控;然后这个基因有可能在胸腺和关节组织都有表达,但不在其他组织里表达。”
不错的思路,贾克彦心想。
“于是我们用小鼠来做这个实验,检测小鼠各个组织里的基因表达图谱,这就可以去筛查那些只在胸腺和关节组织里表达的基因,然后从中进一步找出转录因子基因。这样的转录因子一共有六个,就是这六个。”
接下来应该是从这六个里鉴定出负责调控关节组织特异蛋白表达的转录因子了,甄学哲期待着下一步结果。
“接下来我们就用细胞实验来检测这六个转录因子的功能,看看其中哪一个调控关节组织蛋白的表达。从这里的结果你们可以看到,真正负责调控关节组织特异蛋白表达的是Y转录因子。”
这个Y转录因子有人研究过吗,贾克彦问自己。他在手机上快速地查了一下,发现之前已经有人报道过Y分子能够调控关节组织特异蛋白的表达,但没有涉及胸腺的研究。那下一步晋教授该做什么呢?
“为了进一步确定Y转录因子能够让胸腺表达关节组织特异蛋白,我们利用了胸腺上皮细胞系,在这个细胞系敲除了Y转录因子。结果发现, Y转录因子的敲除的确抑制了关节组织特异蛋白的表达。”
这是实锤的证据了,那接下来可能会看看Y转录因子是否和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有关了,甄学哲心想。
“这些结果说明,Y转录因子的确负责关节组织特异蛋白在胸腺里的表达,而且和针对关节组织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剔除有关。所以,如果这个Y转录因子发生变化,可能就会影响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发生。”
原来是这样,贾克彦心里暗暗叫好。
“所以我们接下来研究了Y转录因子基因的多态性和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关系,看看两者是否有相关性。我们的研究包括近千例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患者和同样人数的对照组,结果发现,Y转录因子基因的一个多态性位点和自身免疫性关节炎成正相关,变异的等位基因增加了自身免疫学关节炎的发病风险。而且体外功能试验也说明,这个变异的等位基因恰恰降低了Y转录因子的功能。”
真是太棒了,很精彩的遗传学研究,甄学哲不禁感慨。
“为了得到进一步的证据,于是我们开展了动物试验。”
可能该用基因敲除小鼠了,作为医学院小鼠基因修饰平台的负责人,贾克彦对敲除小鼠很感兴趣。
“我们用最常见的C57BL/6小鼠,采用CRISPR-cas9的方法敲除了这个小鼠的Y转录因子基因。我们的假设是,敲除了Y转录因子基因的小鼠将会出现针对关节组织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而且还可能会患上自身免疫性关节炎。”
要是能证明这一点,那可是太完美的故事了,甄学哲充满了期待。
“这里就是敲除实验的结果,首先,这个敲除是成功的,被敲除的小鼠的确存在Y基因的缺失。而且,Y基因敲除小鼠的胸腺里也不表达关节组特异的蛋白。”
下一张幻灯片的内容更关键了,贾克彦想。
pixabay.com
“接下来我们看看Y基因的敲除是否会导致小鼠产生针对关节组织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结果表明,我们的预测是对的,这些小鼠体内的确存在针对关节组织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
那这些小鼠会得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吗,可能不会,甄学哲这样猜测。
“接下来就是最后的结果了,也是我们最期待的结果,这些小鼠会得自身免疫性得关节炎吗?你们可以看到了,很遗憾的是,这些小鼠没有患上关节炎。”
这一最后的结果让现场想起了一片充满遗憾的嘘唏声。在感谢了参与这个项目的工作人员和资助了这项研究的单位后,晋冬流教授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了自己的报告。
接下来是提问环节,还没有等主持人陶知耀的话说完,坐在前排的甄学哲和贾克彦都高高地举起了手。
“晋教授,我是医学院的贾克彦,非常感谢您带来的这个非常精彩的学术报告。我有一个问题,您在做Y基因和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遗传学相关性分析的时候,用的是哪一种方法,研究已知的多态性,还是对这个基因进行了测序去鉴定和研究新的多态性?”
“因为经费的限制,我们没有大规模地去测序,所以只研究了已知的多态性。不过您的问题很好,如果能测序去发现并研究新的多态性会更好一些。”
接下来轮到了甄学哲提问。
“晋教授,我是医学院的甄学哲,非常感谢您带来的如此精彩的报告,这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范例。我不是要提问,而是要给出一点评论。因为我自己是做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动物模型的,所以对您最后Y基因敲除小鼠没有出现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症状有些看法。”
“很好,非常欢迎!” 晋冬流也很高兴。
“我觉得问题可能出在小鼠的基因背景上。在已知的小鼠模型里,C57BL/6小鼠品系对关节炎一般不易感,要是换一个易感的小鼠品系,比如DBA/1小鼠,那么敲除Y基因可能就会让小鼠患上自身免疫性关节炎了。” 甄学哲的发言很短,但说到了关键。
“谢谢您的评论,我回去后要考虑一下这个方向。”
贾克彦再次举起了手:“晋教授,您说Y基因敲除小鼠产生了针对关节组织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我的问题是,这些小鼠是否还产生了针对其他组织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
“对于组织特异性的问题,我们的确也研究了,只是没有把结果在这里显示出来。答案就是Y基因敲除小鼠只产生了针对关节炎组织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 晋冬流回答说。
这时候甄学哲再次举起了手:“ 晋教授,我想解决Y基因敲除的C57BL/6小鼠不出现关节炎这一问题的另一个方法是给这些小鼠一个额外的刺激,比如免疫注射关节组织特异的II型胶原蛋白 。如果您愿意,我们实验室可以来做这个实验。”
“我们的确可以合作,等我回美国后就可以把小鼠给您发过来。” 晋冬流表示了积极合作的意愿。
等没有进一步的问题后,陶知耀结束了这次康奋讲坛的报告。
4
那次康奋讲坛半年多之后,陶知耀遇上了大麻烦,而且麻烦不断。
在一个国外的论文打假平台上,一个网名叫ZhangsanLisi的人指出了陶知耀实验室的大量论文存在造假的嫌疑。先是爆料了一些以陶知耀为通讯作者的论文。这倒不是难事,可以说是学生的无意之失,自己监管不力;但后来ZhangsanLisi又指出了一些陶知耀自己为第一作者的论文也同样有问题,这让他实在无话可说。好在大学和省里力挺了他,不仅没有给予处分,反而把他提拔到了校长的位置。
在校长的位置上没待多久,另一个麻烦却又来了。
这本来是一件喜事:医学院前后一个月内发了两篇20分以上的论文,而且并不来自陶知耀的国家重点实验室。要知道,这可是以前极少发生过的事情,说明了医学院的科研后继有人。
先是院长贾克彦的团队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短小的论文,标题是《Y转录因子是自身免疫性关节炎的关键基因》。
论文很短,只有两个图。在第一个图里,贾克彦的团队对自身免疫性关节炎几个家族性患者的样本进行了基因测序,结果发现了病人身上的Y转录因子上存在基因突变,而这样的突变在健康对照里不存在。而且,细胞实验也证明了这些突变改变了Y转录因子的功能。
在第二个图里,贾克彦的团队在DBA/1小鼠上敲除了Y基因,结果发现这些小鼠产生了自身关节组织特异的自身反应性T细胞,而且还出现了关节炎的症状。
贾克彦的这篇论文不仅让他的省重点实验室实现了10分论文的突破,而且一举冲破了20分的大关。文章一经接受发表,宣传的力度连陶知耀都始料不及,因为除了学校的网站,还有省报和电视台的新闻。
陶知耀隐隐约约地感觉到,37岁的贾克彦的能量超出自己的想象,他很可能被再次提拔。
pixabay.com
就在对贾克彦的宣传的热度还没有来得及退去的时候,陶知耀收到了远在美国康州大学的晋冬流发来的邮件。在邮件里,晋冬流告诉陶知耀,贾克彦剽窃了他的idea,抢发了这篇论文,希望作为校长的陶知耀严肃对待和处理这件事。同时晋冬流告诉陶知耀,说他和甄学哲合作的论文也已经被Nature 杂志接受,即将在两周后发表。
同样做免疫学研究的陶知耀当然知道这是不是剽窃,况且当时晋冬流在康奋讲堂做报告的时候他就是主持人。但作为康奋大学的校长,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表态已经不仅仅是学术层面的问题。于是他给晋冬流回信,说剽窃是一项很严重的指控,而且剽窃idea是一个灰色地带,最好先等两篇论文都发表了再对比着判断。
半个月后,晋冬流的论文在Nature 上在线发表了。内容就是他那次在康奋讲坛上做的报告,外加他和甄学哲合作的一个实验。在这个实验里,甄学哲的团队用不含佐剂的关节组织特异II型胶原蛋白对小鼠进行免疫,由于体内存在针对II胶原蛋白的T细胞,Y基因敲除的C57BL/6小鼠在这样的免疫后出现了关节炎的症状,但在正常C57BL/6小鼠却没有。
虽然医学院的甄学哲团队在论文里只是合作作者,但这篇Nature 论文同样在医学院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可是医学院和大学没有给予宣传。
在论文发表出来后,晋冬流再次给陶知耀发来了邮件,还附上了两篇论文的全文。对陶知耀来说,其实不用对比两篇论文,他心里早已有了答案,只是作为康奋大学的校长的他,不能如实承认。
而且更让他为难的是,省里已经下了指示,要提拔贾克彦到主管科研的副校长的岗位上,填补半年前自己留下的空缺。
陶知耀知道自己在这件事情上确实无能为力,半年前省里力挺自己到校长的岗位,现在他没有理由去反对上面的指示。另一方面,老朋友晋冬流要求他严肃对待剽窃事件,又是那样的合情合理。他选择了不作为,一方面按照指示提拔了贾克彦,另一方面把晋冬流的邮件转给了这位新上任的贾副校长,让他自己去解释和回复。
在一番深思熟虑之后,贾克彦采取了打太极策略。一方面,他褒奖了作为前辈的晋冬流,承认他给作为后辈的自己很多的启发和帮助;另一方面,他不承认自己有剽窃行为,理由是两篇论文虽然相似,但没有一点相同。
在如此反复的交锋之后,晋冬流渐渐失去了耐心,尤其是看到康奋大学把贾克彦提拔成副校长之后,他一气之下给资助贾克彦研究的国家基金委写了一封公开信,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说了一遍。同时把公开信发给了学术界的知名公众号《智者不语》。
就在《智者不语》发布这封公开信的当天,贾克彦一下从康奋市的学术明星成为了全国的名人。在大量的留言里,几乎一边倒地支持晋冬流教授,认为贾克彦的剽窃是板上钉钉。甚至还有人把陶知耀的旧事重提,认为康奋大学出这样的学术丑闻完全在意料之中。
第二天,康奋大学宣布成立专门的调查委员会,表示会很快给公众一个答复。同时,贾克彦个人也联系了《智者不语》公众号,发表了他个人的如下几点声明:
1
两篇论文虽然相似,但却没有一点相同。
2
Y基因并不是晋冬流发现的,五年前就有其他学者发现Y基因能够调控关节组织特异的蛋白的表达。
3
早在晋冬流到康奋大学做报告之前,自己的课题组就开始了Y基因的研究。
4
总之,贾克彦和晋冬流之间只是在开展一场竞争,因为选用的方法和策略更合适,贾克彦的团队率先发表了论文。
贾克彦的公开声明很快就到达了晋冬流那里,随后他同样在《智者不语》公众号发表了一则简短的声明:
“既然贾克彦声称自己的课题组早在他到康奋大学做报告之前就开始了对Y基因的研究,那么,请贾克彦拿出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比如研究Y基因所用试剂的购买发票。只要贾克彦能提供这些证据,那我就撤回这个指控,并公开道歉。”
晋冬流教授提出的这个可以即刻验证的建议,得到了绝大多数网友的支持,大家都期待着贾克彦出示证据。可令人失望的是,贾克彦自从发表了那则声明之后,就再也没有了消息。就连表示一定要做严肃调查的康奋大学,之后也没有再给公众一个交代。
后来仔细的网友发现,在《自然·遗传学》杂志上,贾克彦的团队发表了一则更正,声明之前的论文忘了在致谢部分提及晋冬流教授的帮助。
于是,康奋大学又恢复了平静,一切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就像什么事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唯一还能让人想起贾克彦被人指控学术剽窃的,是一条悄悄在大学各个微信群里流传的信息:
“他在追求成绩和权力的道路上狂奔,就像打了鸡血一样亢奋,看上去似乎有着清晰的目标,实际上彻底迷失了自己。”
看到这条信息的人都说这里的他指的就是贾克彦,但仔细想想好像又不仅是他。
5
半年后,在全国基本上稳定地控制了新冠疫情的时候,康奋市爆发了小规模的新冠疫情,上任刚刚三个月的省卫计委主任被就地免职。时任康奋大学副校长的免疫学家贾克彦,被提拔到了省卫计委主任的岗位上。
新上任两个星期之后,贾克彦回到了康奋大学视察新冠疫情的防控工作。在按计划完成了视察和座谈之后,他被邀请到了校史馆。
校史馆的馆长是贾克彦在医学院时的同事齐平安,他一年前被调任到这个新的岗位。虽然都戴着口罩,但两人还都在第一时间认出了对方。
齐平安特意把贾克彦引领到杰出校友的展区前,那里展示着从康奋大学走出的两院院士以及正厅级以上的干部。最近刚刚加入这个杰出校友行列的,就是新任的卫计委主任贾克彦,他成为了最年轻的杰出校友。
口罩没有遮住齐平安的兴奋,他笑着说:“贾院长,不,贾校长,不,贾主任,您是我们学校历史上最年轻的杰出校友,真是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啊!”
口罩也没有遮住贾克彦的谦虚,他说:“哪里,哪里,只是我走得稍微比别人快一点罢了。”
pixabay.com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