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黄宇翔 陆飞 茴香
责编 | 攸淇
1、针灸背后的抗炎功效被证实
针灸在传统中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效,但背后的原理究竟是什么呢?近日发表在《自然》上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提供了一些线索:研究者用微弱的电流刺激小鼠的 “足三里” 穴位,可以选择性地激活一组表达Prokr2 基因的感觉神经元,后者会进一步激活迷走神经,从而驱动肾上腺释放抗炎物质,使得小鼠有更大的机会在由内毒素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中存活下来。
研究者通过光遗传学选择性地激活Prokr2 感觉神经元,也能模拟出电针灸的抗炎效果;而破坏Prokr2 感觉神经元后,电针灸的抗炎效果也不复存在。作为对照,研究者在小鼠腹部组织中(对应于人体的 “天枢穴”)并没有观察到Prokr2 感觉神经元的存在,用不同强度的电针灸刺激小鼠腹部穴位均无抗炎效果。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001-4
2、基因编辑猪为肾脏移植手术带来新希望
猪凭借与人类众多器官功能的较高相似性,在解决器官移植供体缺乏的问题上被人们给予了厚望。近日,纽约大学 Robert Montgomery 教授领导的团队在将猪作为器官移植供体的道路上又迈出了新的一步:
研究者首先在猪的基因组中通过基因编辑技术敲除了能引起免疫排斥反应的基因,然后将猪肾移植到了一名已被确定为脑死亡的病人体内——移植入人体的猪肾在54小时的观察时间中运转状况良好,并且没有引发明显的免疫排斥反应,也没有检测到猪病毒在体内的感染。但这一研究目前尚未经过同行评议发表,并且距离在活人中开展类似手术仍有距离。
► 文章链接:
https://www.nytimes.com/2021/10/19/health/kidney-transplant-pig-human.html
3、用词不同,会影响人们对财富不平等的容忍度
在过去几十年间,财富和收入不平等在许多发达国家都加剧了。《美国科学院院刊》近日发表的一项针对美国社会的研究显示,人们对于不平等的容忍程度部分影响取决于不平等是如何呈现的。
当人们被引导去想象巴菲特、比尔盖茨等具体的个人的时候,许多人会觉得他们的巨额财富是理所当然的,是他们的努力、才华和创造性的产物。而当人们被引导去想象超级富豪、精英,或者财富金字塔1%等抽象概念时,他们表现得更加担心,对于不平等的容忍程度则明显降低。那些被引导去想象超级富豪等抽象团体概念的人,更倾向于支持财富税、遗产税等再分配政策。
研究人员解释,那是因为当人们想到社会财富被小部分精英团体把持时,他们会更容易联想到社会不平等是被整个经济体系操控的。这一研究也意味着新闻行业对民众对不平等的接受程度有着重要作用。
► 文章链接: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8/43/e2100430118
4、家马最早是在哪里被驯化的?
历史上,曾有数千年时间,欧洲和亚洲的草原上奔跑着不同血统的马。当中有一个血统超越并取代了所有其他的野马,这个血统被驯化后,成为了拥有修长的腿、发达的背部肌肉、和闪烁发光的鬃毛的现代家马。现代家马是何时在何地被人们驯化的?本周发表在《自然》杂志的一篇论文揭开了这一谜团。
这篇论文的作者是一个162位考古学、遗传学等科学家组成的团队。研究人员收集了273个古马基因,它们存在的时间跨度为公元前5万年到200年。研究人员把它们的基因测序结果和现代家马进行了比较后得出结论,现代家马最早起源于大约在4200年前的俄罗斯南部的草原上,具体位置大约在伏尔加河和顿河的交汇处。它们在被驯化后,逐渐扩散到了整个亚洲和欧洲,最终取代了其他血统的马。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4018-9
5、告别夜宵或有助于延年益寿
近期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果蝇发现了一种符合果蝇 “昼夜作息” 的进食方案(iTRF)。这种方案不限制热量的摄入,只规定果蝇每天感受到光照开始的6个小时内进食,然后严格禁食18个小时。通过对照试验发现,这种规律的进食方案能够显著延长果蝇的寿命(在第10-40天,雌性的平均寿命延长了超18%,雄性延长13%),而且也让果蝇拥有了更强的 “身体素质”。
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发现,iTRF增强了昼夜节律基因的表达。iTRF延长寿命需要功能正常的昼夜节律作为介导,并且夜间禁食对于调节节律的影响至关重要。另外,iTRF还能通过昼夜节律来诱导细胞在夜间自噬,增强机体细胞的自我回收能力。这项工作提示我们,能够增强昼夜节律,调节细胞夜间自噬的规律进食或者药物干预有可能延缓我们人类衰老并延长寿命。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1-03934-0
6、为什么没毛的皮肤触觉更强?
哺乳动物使用手和脚的部裸露的皮肤来感知和操纵周围环境事物。比如人类的感知就来源于感觉神经元对外界的响应。神经元在体表并不是均匀分布的,而是有密有疏。多项研究表明,哺乳动物的感觉神经倾向于分布在毛发稀少的体表部位。人体表毛发稀疏的表面积仅占5%,却分布着约30%的体感神经元。
近日在《细胞》(Cell)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认为裸露的皮肤和脑干触觉感受器之间的突触连接影响并塑造了我们的触觉表征。研究人员通过电刺激幼年与成年小鼠的爪部皮肤发现,小鼠在出生后的发育过程中,虽然其爪部感受神经元分布的疏密程度不改变,但是相对于有毛发的部位,无毛部位对于刺激的反应变得更强烈。这是因为成长发育过程中不断接受刺激使得裸露皮肤部位的神经突触快速增加,神经末梢纤维变得非常强壮。研究人员还发现,当敲除小鼠感受机械压力的基因后,小鼠虽然无法感知轻柔的抚触,但支配裸露皮肤的机械感受器仍然可以与脑干之间产生强大的突触连接。
研究提出,作为机械感受器的裸露皮肤区域可能支配着神经中枢突触的发育和细化,从而塑造了大脑中的触觉。
►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1.09.023
制版编辑 | 卢卡斯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