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图源:hippopx

撰文| 钱岳  胡扬

编者按

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普及到大学扩招,新世纪的“教育扩张”潮流,为我们带来了教育平等吗?

目前的结论是“还没有带来教育平等”,而与“教育扩张”潮几乎同时兴起的“性别革命”潮,使得母亲对孩子教育成就的影响正在日渐扩大。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钱岳与兰卡斯特大学社会学系教授胡扬是两位长期关注性别、家庭和社会不平等相关话题的社会学家,近期,两人把视角投向了教育,在他们最近发表的论文中,两位作者提到,在义务教育普及、高等教育扩招等“教育扩张”的背景下,教育不平等的状况并没有如愿地得到削弱,子代的教育成就与父母的教育仍密切相关。

但与过去不同的是,在与“教育扩张”几乎并行的“性别革命”潮流的背景下,母亲的教育水平与子代教育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了,这样的现象,在对“妻子教育程度比丈夫高”的情况接受度更高的欧美社会中,显得尤为突出。

目前,尚不能确知母亲对子代教育水平的影响加强,是因为“拼爹”的饱和,还是源自父亲的缺席。但无论如何,这些新发现,将激发学界更深刻地思考如何在对教育平等的研究中引入更多的性别视角,也鼓励我们的政策制定者更深刻地思考,我们该如何才能为孩子创造更平等的童年和未来。

“教育扩张”必然带来“教育平等”吗?

教育扩张是全球发展中的一个普遍趋势。比如,大家熟知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大学扩招等,都是实现教育扩张的一些具体政策。教育扩张无疑给我们带来了更多接受教育的机会。那么,教育机会更多了,大家想要在教育系统中脱颖而出,是不是就不那么拼家庭背景了?

这个问题的答案,关系到大家普遍都很关心的“教育平等”问题。一个社会中,教育机会是否平等,体现在“教育的代际流动性”有多高。如果一个人的教育成就和父母的教育紧密相关,那么这个社会的教育流动性就很小,社会阶层结构也相对封闭。但是如果一个人的教育成就和父母的教育成就无关,那么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就很高,这个社会的教育机会也更加平等。

我们最新发表在Nature Human Behaviour上的论文,可能会给大家“当头一棒”,因为我们发现,教育扩张在全球很多地区并没有促进教育的代际流动。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的文章就带大家一探究竟,来看看引入性别视角的代际流动研究,会如何加深和改变我们对“代际流动”的认识。

当“教育扩张”遇上“性别革命”

我们注意到,目前主流的代际流动研究还处在“性别盲区”,大部分的研究和对代际流动的测量主要关注的是父亲的个人成就与子女的社会地位获得间的关系,却很少“看到”母亲的重要性,缺乏系统性地探究母亲的教育对子女教育成就的影响。比如,United Nations(联合国),World Bank(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在测量代际流动时,就还没有仔细地引入性别视角,从而限制了我们全面了解和系统比较父亲和母亲在孩子的教育流动中起到的作用。

在全球教育扩张的大背景下,很多社会中女性的教育水平也随之提高。这也意味着,随着母亲受教育程度的逐代提高,母亲可能在代际流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与此同时,女性的教育参与也带来了父母之间教育匹配模式的变化,这也可能会影响父母在代际流动中的作用。在很多国家,女性的教育赶超男性。比如,美国的本科和硕士毕业生中,有60%都是女生,即使在博士毕业生中,也有50%是女生 (DiPrete & Buchmann, 2013)。中国也不例外,从2009年开始,高等教育中女性的入学人数已经开始超过男性 (Yeung 2013)。

在很多欧美国家,随着女性教育的崛起,“女性下嫁”(妻子的教育程度比丈夫高)已经成为比“女性上嫁”(妻子的教育程度比丈夫低)更普遍的婚配模式 (Van Bavel et al. 2018)。

值得指出的是,女性的教育崛起并不一定就伴随着“女性下嫁”成为新主流。“女性下嫁”这种婚配模式是否普及与社会里的性别观念和性别关系是息息相关的。在婚姻市场上,女性的教育成就是否是她们的资本?男性是否欣赏和认可独立、聪明、能干的高教育女性作为自己的妻子?主流的价值观是否让女性愿意接受比自己教育水平低的男性?这些与性别相关的社会文化因素都会影响父母的教育匹配模式。

然而,即便如此,在之前的很多研究中,母亲仍是代际流动研究中的“性别盲区”。

如前所述,国际组织在测量代际流动时,并没有专门去考虑母亲的角色。而在我们收集整合数据时也发现,不仅是很多研究在分析数据的时候没有考虑母亲的教育,相当一部分的大型调研在数据采集的时候根本就没有采集母亲的教育数据,它们仅仅采集了父亲的教育数据。

为了理解母亲对子女教育成就的影响,我们的研究系统地比较了母亲和父亲对于子女教育成就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随着教育扩张的进程和父母的教育匹配模式的变化而改变。

经过严格的数据审核,尤其是在确保数据采集了父母双方的教育信息后,我们的研究整合了全球106个地区的545个大型调研,构建了一个179万人的数据库,这些人出生在1956至1990年之间。我们覆盖的这106个地区包含了接近全球90%的人口。通过分析我们整合出来的全球数据库,我们主要探讨了两个问题:

母亲和父亲对于子女教育成就的影响是否有所不同?

‍随着全球教育的扩张和父母教育配对模式的变化,父亲和母亲的影响是否也在改变?

通过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的研究着力于更好地了解全球教育现状和母亲在子女教育成就方面的作用。这项研究结果对于未来的教育政策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从“拼爹”到“拼妈”

按照经典的现代化理论,许多人预期教育扩张将通过促进教育机会的平等化来提升教育的代际流动。我们的研究发现,如果我们只看父亲和子女之间教育成就的关系,这种预期似乎是成立的。随着教育的普及,父亲和子女之间教育成就的相关性在世界不少地区都在逐渐减弱。

然而,在世界大多数地区,随着教育的扩张,母亲的教育成就对子女的教育成就的影响却是在不断攀升。在最近的几代人中,母亲的教育成就在代际流动里的重要性已经追平或超过了父亲的教育成就。在非洲、亚太地区以及欧洲,母亲的教育在代际流动中重要性的提升尤为显著。

在塑造子女的教育成就时,母亲的教育对女儿比对儿子的影响更大。在中国大陆,母亲对女儿教育成就的影响已经超过了父亲,而母亲对儿子教育成就的影响也已经和父亲旗鼓相当。

当母亲与教育水平比她低的父亲配对(“女性下嫁”)的比例增加时,母亲和子女教育成就的关系会加强,而父亲与子女之间教育成就的关系则会减弱。相反,当母亲与教育水平比她高的父亲配对(“女性上嫁”)的比例增加时,母女之间教育成就的关系会减弱。

我们这些发现意味着,如果仅仅考虑父亲而忽略母亲在代际流动中的作用,会导致我们过于乐观地认为“全球大范围的教育扩张会提高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增加教育平等”。如果我们综合考虑父母双方的教育,随着“拼爹”时代的隐退,“拼妈”时代的接力,在全球很多地区,教育扩张还并没有带来更高的代际流动和更平等的教育机会。

“看见”母亲,很重要

作为长期的合作伙伴,我们的研究兴趣都集中在与性别、家庭和社会不平等相关的话题。由于家庭中长期存在着性别分工,全球许多地区的母亲仍然承担着养育孩子的重任。令人惊讶的是,虽然母亲常常是“鸡娃”的主力军,主流研究却很少关注母亲在代际流动中起到的作用。

我们的论文发出来后,我们和媒体、同事、朋友们都聊到这个研究。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母亲在育儿“鸡娃”里的重要性(即:母亲在家庭中的性别角色),不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吗?然而,当被问到什么是“家庭背景”时,不少人第一反应想到的是父亲而非母亲(的资源和社会地位)。在这个夹缝之间,我们的研究“看见”了母亲在公有领域、代际流动里的重要性,而不仅仅囿于母亲在承担家庭照护责任中的重要性。我们研究的这个”看见”,也是对母亲所做的大量“隐性劳动 (invisible labour)”的社会价值的正视和认可。

我们的研究挑战了主流的代际流动研究中的男权和西方中心主义倾向。随着研究的深入,我们认识到,采用性别和全球范围的视角可以为教育扩张、性别动态和代际流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提供新的认识。在回答“全球教育扩张是否促进了教育的代际流动以及更平等的教育机会”这一重要问题时,纳入或忽视母亲教育的作用可能会给我们提供截然相反的答案。当我们同时考虑了母亲和父亲的教育成就时,我们的研究很清晰地指出:教育的代际流动性和教育机会的平等性还并没有随着教育扩张而必然增加。

在测量代际流动时,对母亲角色的忽略折射出的是对“子(女)承父业”传统性别观念的秉持,以及隐性的“性别盲视”。如果“看见”和“被看见”是认可和改变的开始,我们希望我们的研究能够催生新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测量方法,“看见”母亲,并认可母亲在代际流动里的重要性,以更好地指导未来的教育和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发展。

代际流动的数据和测量指标在教育和社会政策的制定中常常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纳入性别视角的数据和测量指标能帮助学者、政府和国际组织更准确地把握和监测教育的代际流动性,以便更好地了解教育扩张的影响。虽然社会流动研究通常关注在发达国家,我们的研究也展示了大规模全球证据的价值。

由于单亲家庭,尤其是单亲母亲家庭的数量在全球范围内增加,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可能会进一步提升母亲在代际流动中的重要性。为了测试这种可能性,研究人员可以收集、整理和分析有关家庭结构变化的全球综合数据。

 

聚焦论文:

Hu, Y. & Qian, Y. (2023). Gend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educational mobility around the world. Nature Human Behaviour. https://doi.org/10.1038/s41562-023-01545-5


参考文献:

1.DiPrete, T. A., & Buchmann, C. (2013). The rise of women: The growing gender gap in education and what it means for American school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2.Van Bavel, J., Schwartz, C. R., & Esteve, A. (2018). The reversal of the gender gap in education and its consequences for family lif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44, 341-360.

3.Yeung, W. J. J. (2013).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45(4), 54-80.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863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