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史军
编辑 | 李珊珊
● ● ●
一场无声的“水果大灭绝”正在发生,这绝非危言耸听。
201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出警示:过去一百年间,全球超过75%的农作物遗传多样性已经永久消失。更令人心惊的是,当今全球三分之二的作物产量,仅由九种作物主导——玉米、水稻、小麦等主粮几乎垄断了农田,而曾经丰富多样的6000多种以蔬果为主的栽培作物,正悄然遭遇着一场多样化危机。
这些消失的作物品种不只是食谱上的名字,更是未来粮食安全的基因库。
2022年,《全球粮食安全》期刊上的研究再度拉响警报:在评估的883种野生果蔬中,近40%需要“紧急保护”,否则将永远消失。
消失的品种中,我们每日常吃的普通水果,首当其冲。
在北美,90%的传统苹果品种(约6000左右)已在百年间消失——相当于每周都有一种风味绝版的苹果,永远退出地球舞台。回想30年前,我们的果摊上还摆着香气袭人的“黄香蕉”、酸甜清晰的“国光”、小巧可爱的沙果……而如今,放眼望去,“富士系”正在一统江湖。
现代农业追求标准、高效、耐储运,却也在无声中抹去了水果们的多样性。每一颗消失的种子,都可能带走一种抵抗病害的特质、一种适应气候的基因,甚至是一段栽培文化与童年记忆。
消失的水果多样性,我们失去的不仅是味道,更是应对未来的弹性,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尚未被启用的可能性。这种消失是如何发生的?我们又该如何避免它的发生?
01
传统水果品种的均一化
今天,我们在市场上买到的苹果的品种,甚至还不如榴莲和草莓的品种多。
近10年来,中国苹果种植面积常年稳定在2900万亩以上,但是苹果品种逐渐均一化。主要种植的品种包括“富士系、元帅系、嘎拉系、金冠系”4大系,其中,晚熟品种占比80%以上,晚熟富士约占70%(69.8%)。富士系苹果大有一统水果市场的豪气。不管是山东烟台苹果,甘肃静宁苹果,陕西洛川苹果,还是新疆阿克苏苹果,抑或是四川凉山苹果和云南昭通苹果,通通是富士系苹果,苹果市场的其他三成份额也几乎被花牛,红蛇果,黄元帅和青苹果几个有限的品种所瓜分。
水果品种的单一化,不仅仅表现在苹果身上。“红颜”草莓,“海沃德”猕猴桃,“纽荷尔”脐橙都是在各自赛道统治水果摊多年的优势品种。就连较为小众的水果——荔枝和龙眼也有了标准化的品种,桂味和糯米糍荔枝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妃子笑因为产量大,也拥有自己的一席之地,但是其他200多种荔枝,多数都处于默默无闻的状态。
纵观全国的水果摊,水果品种的趋同性表现得越来越明显。
02
品种均一化的推手
毫无疑问,水果均一化的核心原因是水果消费市场的崛起,特别是电商市场的崛起。市场需求成为筛选水果品种的核心压力。
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前,因为缺乏商业系统的支撑,水果一直都不是重要的农产品,而仅仅是作为日常营养补充剂存在的。这点我在《中国食物·水果史话》中有详细的论述。在古代,种植者无法从水果生产和销售中获利,所以,大多数的水果品种都是为满足家庭需求或者家族需求而存在的,因而形成了大量适合不同环境的地方品种。
在商业化水果产业发展起来之后,市场有了统一的选择方向,口味和颜值成为统一的筛选硬指标,果园也就变得越来越像工厂。
首先,就口味上追求够大,够甜,够多汁。不可否认,这就是中国人追寻了数千年的好水果的典型特征。《礼记》当中对好柿子的描述就是““甘清玉露,味重金液”。《齐民要术》当中也记载了个头大过兔头的传统绵苹果——柰。到今天,虽然对水果的需求变得多样化,但是市场上的基本准则仍然是你够大够甜够多汁,富士系苹果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再者,储运性能优秀的水果品种成为市场的宠儿。传统的水果生产和消费,通常是以县域为单位的,多数水果会在有限的时空范围内被消费掉。随着商品化水果生产的发展,跨省运输,甚至跨国运输,已经成为水果运输的常态。这就需要,水果有足够的强度,保证在经过长距离运输之后,还能有良好的货架表现。新疆的“老汉瓜”就是典型的不适于长距离运输的水果,老汉瓜不是一种瓜,而是以“伯谢克辛”为代表的一众厚皮甜瓜的总称。它们的特点是成熟之后,果肉非常软糯,轻微的磕碰也会带来严重后果。所以想要体验老汉瓜的甘美,只能在新疆本地。
与老汉瓜相反,猕猴桃是典型的商品化水果,在储运过程中保持足够的硬度,在催熟之后,又可以贡献软糯多汁的果肉。所以,猕猴桃成了水果上的宠儿,也就顺理成章了。与此同时,那些果皮较厚的柑橘,也越来越受重视,纽荷尔脐橙和伦晚脐橙,都是因此成为重点发展的柑橘品种。
最后,对于高颜值水果的需求,也将水果品种选择收狭到有限的几个选项上,最终的结果,就是我们看到市场上的均一漂亮的水果了。
03
新新水果更为单一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大家对于水果的需求也越来越多。功能性水果是水果圈的冉冉升起的新星——西梅,牛油果和蓝莓,是个中代表。功能性水果,这个名字也就暗示了人们消费这些水果本身,也只是注重某一两个方面的重要特质。
所谓西梅并不是梅子,通常指的是欧洲李的变种——大马士革李。这种欧洲李的果实是卵圆形的,果皮是深紫色的。传统的大马士革李因为酸涩味比较重,所以通常会被加工成果酱和蜜饯。而加工中成蜜饯的大马士革李,非常像中国传统的梅子干,于是就有了西梅这个称呼。最近随着新的选育工作,有很多适合鲜食的西梅品种出现在市场上。当然,让西梅备受推崇的,还是它拥有的特殊能力——让肠道通畅。西梅中山梨糖醇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从而维护肠道健康。
至于说牛油果和蓝莓,一个因为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深受健身人群的亲睐,一个是因为富含花青素,受到了宝妈们的推崇——花青素具有抗氧化能力。
这些功能性水果,确实含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但消费者的臆想与市场的反应,都会最终反馈到果园当中,育种过程中的刻意选择,影响未来果园中的物种组成。全球水果摊的同质化已经越来越高,那些乡土水果品种的生存空间进一步受到了挤压,伴随而来的生物多样性水平的降低,对我们未来的水果篮可不是一件好事儿。
04
如何保存种质资源?
关于生物多样性对水果摊的重要性,已经有大量的文章和视频进行讨论了。其中最有名的故事当属香蕉。
我们今天吃到的香蕉——“卡文迪什”(Dwarf Cavendish),只是一个真正香蕉的替代品。在卡文迪什成为主流品种之前,色味俱佳的“”大米歇尔“”才是当之无愧的香蕉霸主,遗憾的是,后者在蔓延全球的香蕉枯萎病中几乎被团灭。最终,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抗病性更强的品种卡文迪什,并一直延续到了今天。到今天,当卡文迪什也面临着香蕉枯萎病的威胁,我们想要继续享受香蕉的美味,只能靠残存的非主流品种了。保护水果的遗传多样性的迫切性,也进一步凸显。
一个好消息是,科学界对于这样一个单一的水果世界已经在未雨绸缪了,2019年6月,中国国家园艺种质资源库成立,该库由2个国家中期库、21个国家种质圃和13个地方特色资源库(圃)组成,保存有柑橘,猕猴桃,葡萄等重要水果种质资源,涵盖198个园艺种类、637个植物学种,保存资源73970份,占国内总量的85%、全球总量的16.7%。另一个中国国家热带植物种质资源库成立,这是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存与共享的国家级平台,保存总量超2.6万份,涵盖橡胶树、热带果树等九大类作物,占国内热带作物种质资源总量的90%。
(本文作者史军为植物学博士,知名植物科普作家。)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