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本文根据蒲戈光在“人工智能与未来教育高峰论坛”上的发言整理。
 
演讲 | 蒲戈光(华东师范大学教授)
 
● ● ● 
   
我首先得解释一下什么叫“银弹”。西方的传说当中要杀死人狼必须要用“银弹”。实际上我就是想探讨一下解决未来教育的有效手段到底是什么?很多人提到过《人类简史》这本书,我们稍微回顾一下作者的一些总结:人类有了语言之后就会产生一些虚拟的概念,比如:社群、宗教。有了这些概念之后,整个人类才能够互相交流、能够产生文学、产生艺术。在一万年之前就出现了农业革命,这个原因是因为在早先的时候,人们过的都是游牧生活。人们如果要去寻找食物的话,就必须得去打猎、摘野果。但是人类进化到能够种植水稻,然后能够驯养动物的时候,人类就开始定居下来,不再需要过游牧生活,所以他认为这是农业革命。
 
500年前开始了所谓的科学革命,人们用科学探索整个世界。在《未来简史》里面,60年前一群数学家开了一次会,人们讨论:我有没有可能做一些新的研究,这个研究包括有没有可能让机器具有人一样的智能去思考?这时候他们创造了一个概念,叫人工智能。我们认为那次会议标志着人工智能概念的诞生。
 
我简单给“人工智能”下一个定义,人工智能是说我们能够自动地感知这个世界,我们能够自动地学习知识,我们能够自动地去思考,就是所谓自动地去演绎,然后能够自动地判定一个事情,就是我们能够自动地做决策。我们认为,人工智能就是自动化的感知、学习思考和感知的系统,我们知道这是一场革命。AlphaGo击败围棋冠军,就说明它能够自动做决策。人们下一步棋的时候,它能够对应下一步棋并且战胜你。1999年,IBM深蓝机器人战胜了当时的国际象棋大师,搜集深蓝发展到当今IBM的沃森机器人。2013年的时候IBM沃森机器人参加美国的智力问答赛并拿了冠军,这也是人工智能史上一个非常重大的事件。意味着机器人能够理解人类的问题,并且能够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
 
这张图演示的是美国的一个教授开发的一个作曲机器人。它能够自动作曲,并且别人根本听不出来是机器创作的还是人工创作的。
 
我想说的是:这是一场革命,但是革命有革命的对象。革命的对象是谁呢?就是我们自己。人工智能最大的一个革命,就是它把所谓的知识工作者等价于体力工作者。现在的自动化生产线上都是用机器人代替了体力工作者,现在我们会发现辛辛苦苦受大学教育,我们想成为一个大律师,我们想成为一个交易员,我们想成为一个理财师。我们会发现等我大学毕业之后,机器人都能做这些事情。也就是说,我们知识工作者所做的事情,机器人也能做了,这就是革命的一个最有冲击力的地方。
 
我们来看一看这个革命的本质是什么?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向大众来说明“人工智能”这个概念?我们知道人工智能有很多概念,例如:机器学习、算法、深度学习。实际上我理解的人工智能这场革命的本质,就是机器对于知识的处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这是一个计算的观点。为什么这么说呢?从科学革命开始,人们开始讨论知识。知识可以存储、知识可以传播、知识可以创造、知识可以破坏、知识可以检索、知识可以执行。机器能够把知识自动的存储下来,以AlphaGo为例。AlphaGo学习了很多棋谱,它把原先的知识做了存储。可能有几万个、几亿个棋谱。然后第二个是什么?机器可以对知识进行检索。也就是说,AlphaGo在与人类对弈的时候,它对知识就开始搜索。人类下一步,我应该怎么做?这就是对知识的一个理解过程。然后最终AlphaGo 每下一步棋,就表示一个决策。对人类的每一步棋理解之后,就形成一步决策,这一步决策能够在未来占有优势。
 
互联网是知识传播最大的一个媒介,毫无疑问,未来知识可能会代替我们人类语言的传播。所以我认为这场革命的本质,就是对知识的处理方式取得了巨大的进步。还有两块:一个是知识的创造,一个是知识的破坏。这两块我们觉得到目前为止,人工智能可能很难取得突破。比如:AlphaGo,你只能给它一个正确的棋谱。如果你给它错误的棋谱,可能它就学错了,就会干扰它的决定。我们不知道人类为什么能够有创造知识的这一种能力,而这就是人类能够比机器高的地方。为什么说知识破坏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呢?知识破坏,我们从哲学上讲就是所谓的“证伪主义”。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很多知识被认为是错误的。比如:人们以前认为地球是平的。后来人们发现海平面上一个视力很好的人看到远处的船过来首先是帆船的杆先看见,他就开始质疑,这就是一个破坏性的过程。这在经济学上面,就叫作颠覆性的创造。首先要把这个知识破坏掉,然后再提出一个新的知识。所以我认为这场革命的本质,就是机器在知识的存储、传播、执行和检索方面取得了巨大的优势。但是人类的优势,就在于破坏知识和创造知识。
 
因此,我们要培养创造知识和破坏知识的能力。为了论证这个命题,我们先看一下“进化”。进化分成很多方面,我们知道人类经过进化。我们从未来行业的进化,我们从未来社会关系的进化,再来看未来知识工作者是怎么进化的。行业进化的一个观点,智能机器人将取代人类,扮演知识的执行者的角色。
 
最上面的图是我们在高速公路上会看到有一个假的警察,说明中国政府很有远见,未来这个警察会变成真的机器人警察。我们以后会看到这个警察肯定是机器人,因为警察最终是知识的执行者,他懂的知识是关于你是不是违规。这些违规的知识只要教会机器人之后,它就能判定是否违规。中间的这幅图是交易员,未来这个交易的执行一定是机器人在当中坐着。再右边就是人们刚刚谈到的“自动阅读”,这里是比阅读更加进一步,就是自动撰写。比如:现在美国《时代》杂志很多文章都是由机器人自己来写的。因为新闻报道有一定的模板,只要把这些模板根据一个新的事件组合起来,它会自动写出一个新闻报道。这就是所谓记者行业已经很危险了。交通工具就更不用说了,司机本身就是知识的执行者。看一看前面有没有车、后面有没有车,再做判定。如果机器人能够比司机看得更清楚、反应更快,显然司机这个行业也消亡了。再看医生这个行业,我们知道医生有很多微创的手术。现在微创手术都是靠智能机械在做,因此对于医生来讲,医生就是一个知识的储备者,他看了很多很多的案例、学习很多医生的知识,能够去做手术。但是如果说一个机器同样学习很多案例,然后它做手术,刀拿得比医生稳、速度又快还准确。为什么不让机器做呢?
 
下面这就是智能翻译,这已经成为现实。科大讯飞的公司老总今天也在这里。整个机器的翻译就是一个知识的执行者,这个执行起来应该是由机器来完成。
 
 我们再来看一下社会关系的进化。智能机器将成为社会关系的界面。
 
这个界面的最右边是智能机器制造者,就是《钢铁侠》电影的一个剧照。很显然制造智能机器者,未来会处于整个社会关系最高阶层的一个阶层。我们可以看到智能机器会服务很多人,我们也会享受到。比如:有人给我端茶送水。显然很多大众都会受到这个机器的服务,有一类人我定义为“服务智能机器者。”什么意思?这个机器人,你可能给它转转螺丝、擦擦干净。然后最上层这张照片是想说什么?可能大家觉得有一波人会觉得科技的进步会导致担忧,所以这部分人会远离这些机器。
 
我们想成为哪一类人呢?是服务智能机器者吗?像《骇客帝国》一样。我觉得未来研究型人才是行业进化的核心,并在社会关系进化中处于优势地位。医生还是要做研究,律师还是要做研究,怎么去制定这个法律法规。但是最终打官司,就让机器人去判定吧。程序员也是一样,程序员最终是编程机器人的程序员,而不是像我们现在编一些应用软件,应用软件都应该由机器人完成的。
 
大学教育怎么做?培养什么样的人?我们需要培养研究型人才、设计型人才,最终我相信人文科学的强势回归。美学艺术、人文、社会、哲学都会回归,所以我现在大概看的90%的书籍都是关于人文科学的,因为我相信人文科学会强势回归。所以现在的问题就是信息科学这么重要,它是否会跟表达科学、沟通科学和逻辑科学的地位等同呢?我们高考是要考语文、数学、外语。表达科学就是语文,沟通科学就是外语,逻辑科学就是数学。所以我们政府还是很厉害。
 
最终我想谈一下教育跟就业。教育的目的如果是为行业培养人才的话,会发现教育就失职了。教育的本质是培养思考者,塑造批判思维能力、表达能力跟创造能力。我要不断去质疑这个原先的知识可能是错误的。表达能力,我要表达出来。我经常说这么一件事情。在人类历史上很多人很有名。比如:两千年前有孔子、老子。为什么他们那么有名?因为他们有著作留存下来。我相信那个年代有很多人比孔子老子更厉害,就是因为没有东西传承下来。
 
大学教育将成为社会关系重塑的关键。未来没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年轻人怎么办?有两种办法:一个是中心学习。我们会在未来的一个学习中心里面去学习,还有一种可能方法是成为诗人。就是你远离智能机器人,过一种平凡生活。我想说的是这个未来真的很快就会来临,它不是我们想的那么遥远。我们可以看一看未来是什么样子?
 
这幅图上可以看到未来的交通一定是立体交通,可以在天上飞,然后在地面穿梭。因为交通立体之后,建筑要发生改变。建筑一定会成为智能建筑,所以这一点我也很佩服中国政府的远见。在我们的房产证上写的是70年吧?政府知道70年之后,地产还要继续发展。谢谢大家!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4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