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邸利会
责编 | 徐   可
 
● ● ●
 
如果没有前几天大热天挂急诊的经历,我应该会和你一样,对时不时出现的“气候恐怖故事”保持淡定。不要误会,我并不怀疑气候变化,我相信人类活动导致气温上升,如果不行动会导致更严重的后果。只是,在倒霉事还没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侥幸的心理总是有的。
 
将来的状况只会是糟糕或者更糟糕
 
热浪与死亡,前几日发表在《自然气候变化》上的文章看起来不完全像是“恐吓”,而是透着某种无奈。用第一作者、夏威夷大学地理学副教授Camilo Mora的话说,“就热浪来说,我们现在的选择只有糟或者更糟”。
 
这份研究称,当前全球约三分之一的人一年中会经历至少20天的致死性热天;到2100年,如果温室气体以现有速率排放,四分之三的人将暴露于这种极端热天气中,即使我们尽力做到最好,落实巴黎协议,仍然会有二分之一的人会受到影响。考虑到美国退出巴黎协议,未来的情况只会更坏。
 
极热的天气究竟会严重到什么程度?也许当你躲在凉爽的空调房里吃着冰激凌的时候压根也不会去多想这样的问题。不过,简单的举几个大面积死亡案例就足以说明问题了。1995年的芝加哥热浪致700人死亡;2010年莫斯科热浪致1万人死亡;2003年的欧洲热浪致约7万人死亡。
 
当然,在北京那几日的高温天气中,即使挂了急诊,我也还远没到接近死亡的程度。当天的最高温度应该达到了39度。实际上,前后近一周的时间内最高气温都有35度以上。大部分时间里,我都老老实实呆在屋里,除了中午顶着炎热在附近餐馆喝了一点粥。可不幸的是,我那段时间一直有些胃肠感染,在热天气的刺激下,病情似乎加重了。在接近午夜十二点的时候,头脑发晕,浑身无力的我决定缴械投降,在被病菌彻底击垮之前,挂个急诊也许是较安全的办法。
 
热浪诱发多种疾病进而导致死亡不仅符合常识而且已有不少研究支持。有的研究对不同时期亚洲、大洋洲,欧洲一些城市的热浪进行分析后表明,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是主要的致死疾病,热诱导的败血症,消化系统疾病也能致死。从生理上说,人体内温度只有维持在37摄氏度左右一个很窄的范围内才能保持正常功能,而高温加上高湿会使体温上升,威胁生命。
 
所以那一晚,当我踉跄地推开急诊楼的门时,心理其实已有准备:急诊的人数一定会比平时高,等待的时间可能会长。但其实,我很难说究竟多出了多少,毕竟我是第一次夜间挂急诊,如果考虑到地段和是否三甲,每家医院的情形也应该不同。如果说,白天的医院像人头攒动,摩肩接踵的菜市场,此刻大厅里的人数确实不算多,只不过更像一场惨烈战斗后的狼藉战场。大量陪护的人员横七竖八胡乱躺在座椅上,走廊里,角落处。这倒也罢,连一些看起来比较危重的病人,我猜可能因为床位紧张或者昂贵,也只躺在自我购置的简陋床铺上。简单和护士交谈后,我被分检到内科。排在我前面是一位老妇人,不停喃喃低语:”头疼,头疼”。整个的情形让人感到难受,我只想看完病赶紧走人。
 
我无法获知当天这家医院的急救室病人中有多少人后来不治身亡,但在构成死亡的整个链条中,要确认某一种天气状况和最终死亡之间的关联看起来并不容易。就炎热来说,究竟哪种程度的热浪才算是“死亡热浪”呢?
 
此番由Mora领导的国际研究组和夏威夷大学的学生检视了从1980年至2014年发表的总计3万篇文献,最终收集了全球36个国家,164个城市的783次致死热浪案例。在此基础上,研究者确定了“死亡热浪”的临界线,因地区相应的温度和湿度而异。该论文的共同作者Farrah Powell认为,因为这个临界线是基于全球真实的人群记载案例,所以更具相关性和可信度。与我们对于人体生理的认识相符,在这个临界线的描述下,如果相对的湿度升高,稍低一些的温度也会导致死亡。
 
在确定了这样的致死性天气界限后,我们就能较明确地区分一般性和致死性的热浪。那么接下来的关键问题是,未来这样致死性的热浪天气会如何发展呢?气候学家必须借助各种各样的气候模型并结合假设的未来温室气体的排放情形来作出预测。于是就有了我们一开始提到的研究结论:即使温室气体排放大幅减少,依然会有一半人将遭受“致死热浪”的摧残。
 
中国情形堪忧
 
那么,中国的情况会是怎样的呢?通过这项研究所引用的文献,我们可以窥见中国在热浪死亡率方面的部分研究。比如在2003年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追踪了一年半时段内上海的温度和日死亡率,得出26.7度为最佳温度,每升温一度总死亡率增加0.73%;有研究者分析了2005年至2008年间的北京气温,结论是高温是导致突然性无法解释的死亡的关键因素;2009年的一篇论文研究了首尔、北京、东京和台北四个东亚城市的环境温度和死亡率,认为高温导致总死亡、呼吸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增加;2013年针对中国8个大城市的研究表明,高温可增加中风死亡的风险。
 
不过,此番研究的数据大多还是集中在发达国家。而一些针对中国地区的研究因为研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没有被采纳用到最终的分析中。
 
清华大学地球科学中心教授赵宗慈提供给《知识分子》的一篇2016年发表的综述中总结了当全球达到不同温度升高的控制目标时,不同气候模式对于未来中国热浪和极端强降水变化的预测,结论令人忧心:
 
“自2010年,大约50个气候模式一致预估由于人类排放增加,未来中国暖日和暖夜将明显增加,冷日和冷夜将明显减少;2) 大约35个模式预估,随着人类排放增加,热浪日数将会增加且强度增强;3) 考虑人类中等排放情景,到2024年前,至少有50%的夏季气温比2013年更炎热;4)由于气候模式模拟气温变化的能力较高,并且研究结论来自大量模式的模拟结果,因此对未来的中国热浪变化预估的可靠性很高。”
 
而“大约70个气候模式一致预估由于人类排放增加,未来中国极端强降水事件将有增加趋势......由于气候模式对中国降水的模拟效果较差,特别是极端强降水的模拟存在更大的不确定性,因此,研究成果有待更多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验证。”
 
从这些结论看,由于温室气体的持续排放,全球性的极端天气,如强降水,和我们这次讨论的“死亡热浪”今后会更为频繁,范围也会扩大,影响的人群也将更多。这样的趋势造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但对于那个高温天气挂急诊的我来说,最浅显的影响是,会有更多的病人排到我前面,我的等候时间将更长。当然,如果人数过多,压根就没足够的医疗资源来应付急性胃肠炎这样的小毛病。
 
在我静静地在座椅上度过“漫长”的等待血检结果的一小时后,医生给我开了些杀菌的药物并叮嘱了注意事项。临了,他半开玩笑地说,“亲,应该没什么大碍,如果吃完这些,还没好的话,可能你就要转去别的科室了。” 我当然希望不用这样。 
 
参考文献:
1. Global risk of deadly heat, Nature Climate Change (2017). DOI: 10.1038/NCLIMATE3322
2. 郭晓君,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中国热浪和极端强降水变化预估综述[J]. 地球科学前沿, 2016, 6(6): 443-449.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0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