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钱岳(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
 
  ● ● ●
 
近年来,美国的研究发现婚姻质量(marital quality)和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wellbeing)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强了。换句话说,相比以前而言,糟糕的婚姻会更大程度地降低人的幸福感,而成功的婚姻会更大程度地提高人的幸福感。
 
为什么现在“好的婚姻会更让人幸福,坏的婚姻会更让人不幸”呢?心理学家Eli J. Finkel提出了一个“婚姻窒息模型(the suffocation model of marriage)”来解释这种现象。
 
为什么结婚?
 
在理解婚姻质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之前,我们要退一步问一问:首先,人们到底为什么要结婚?其实,说得直白一点,婚姻不过是人们满足某种需求或达到某种目标的手段,比如获得安全感、表达爱意等。
 
在缪斯夫人以往的推送《我们为什么要结婚》中,我介绍过婚姻意义的历史变化。概括来说,美国的婚姻体制目睹了三个主要的历史变化。
 
19世纪50年代以前(1776年到1850年),美国的婚姻主要是制度化婚姻。也就是说,通过婚姻而形成的家庭给人提供性交和繁衍后代的合理场所。换句话说,婚外性行为、未婚生育都是不被社会认可的。这时,家庭也是主要的经济生产单位。因此,人们结婚,主要是希望伴侣可以帮助他们满足一些最基本的心理、社会需求,如生产食物、提供住所、或者保护自己免于外界侵害。
 
从19世纪50年代开始(1850年到1965年),婚姻逐渐由一种制度化关系变成了一种相互陪伴的关系。夫妻双方应当是对方的朋友、恋人,而对伴侣这样的要求在以前的制度化婚姻里几乎是不存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繁荣发展,丈夫赚钱养家,妻子做全职家庭主妇是最主流的家庭角色分工模式。夫妻的主要精力集中在经营包括他们孩子在内的核心家庭,而且他们对婚姻关系的满意程度主要取决于他们自己以及配偶是否扮演好了各自在婚姻中的“角色”、是否履行了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如男人赚钱、女人顾家等)。由于人们的基本需求已经可以更多地在婚姻之外被满足,婚姻的主要目的变成了帮助伴侣实现一些中级的需求,如爱、被爱、体验浪漫的激情等。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1965年至今),“陪伴式”婚姻在美国也渐渐失去主导地位。女性受教育程度提高,她们和男性一样在外工作、赚钱养家,相应地,妻子和丈夫在婚姻中的“角色”和责任就变得比较灵活而且可以协商了。当人们评估他们对婚姻是否满意时,他们更多关注的是自己是否在婚姻中有所成长,他们的想法、感受是否在婚姻中得以表达。这时,婚姻已经从“陪伴式”婚姻转变成“个人化”婚姻。个人化婚姻强调人的自我成长,即每个人应该发展独立、有成就感的自我,而不是仅仅为了伴侣而牺牲自己。同时个人化婚姻强调当遇到问题时,夫妻之间的沟通和坦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人们结婚的主要目的是希望满足一些高层次的需求,比如尊重需求、表达自我、实现个人成长等。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与婚姻窒息模型
 
那么,婚姻意义的变化与人们的心理健康有什么关系呢?二者的关系和心理学里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密切相关。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求划分成五个层次,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制度化婚姻的时代,婚姻满足的主要是最基本的生理和安全需求;在陪伴式婚姻的年代,婚姻主要满足的是中层次的归属需求;而在个人化婚姻的年代,婚姻主要满足的高层次的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婚姻窒息模型把婚姻比作登山。人们在登山时,登得越高,空气越稀薄,因此每次呼吸会为他们提供更少的氧气;而当人们到达马斯洛需求之山的顶部时,人们在婚姻里所投资的时间和精力也更难有效地为婚姻供氧。比如说,如果女性对婚姻的要求只是丈夫为她们提供温饱,那么男性很容易就可以满足这样并不因人而异的需求;但是,如果女性对婚姻的要求是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而人和人的需求是非常不一样的,那么对于男性而言,他们就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倾听、去了解他们的妻子,从而满足她们非常个人化的需求。但是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育儿压力增加,夫妻因为忙于工作或者养孩子,“二人世界”或一起娱乐休闲的时间变得更少。同时,人们的压力变得更大、精力分散;信息时代,更容易被各种无效信息轰炸;一心多用也变得越来越常见……因此,夫妻之间不仅相处的时间变得更少了,而且人们也越来越不具备集中精力度过有质量的相处时间的能力(比如,很多人说夫妻的相处日常,就是:坐在一起,各自玩各自的手机)。
 
 
简单来说,在现代社会,人们期待通过婚姻去满足个人化的高层次需求,人们希望自己可以在婚姻里爬到需求层次山的顶端。偏偏山顶空气稀薄,呼吸本来就很困难,人们还被各种事情干扰得无法有效地“呼吸”,因此,难免会感到窒息。
 
那么“婚姻窒息模型”全是坏消息吗?当然不是。
 
低层次的基本需求是否被满足其实和心理健康没什么关系,但是高层次的需求能够被满足则对心理健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在制度化婚姻的时代,好婚姻和坏婚姻的区别只是低层次的需求是否被满足,那么婚姻的好坏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并不起多大的作用。但是,在个人化婚姻的时代,好婚姻和坏婚姻的区别则在于是否满足人们高层次的需求,那么身处好婚姻和坏婚姻中的夫妻,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也会有较大差异。总之,在如今,美国社会里糟糕婚姻和成功婚姻似乎对已婚人士的心理健康产生天壤之别的影响,这让Finkel和他的合作者不禁总结道:婚姻已经成为一种“让人们要么获得一切、要么一无所有的”社会制度(all-or-nothing institution)。
 
中国呢?
 
“婚姻窒息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中国的婚姻吗?我们父母的一代,往往通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就可以找到与自己结婚生子的人(似乎更像是制度化婚姻的时代)。但是,现在的年轻人,则是非常有趣的一代。一方面,由于中国房价的暴涨,很多年轻人(特别是女性)在结婚之前,会明确要求配偶满足自己的住房需求,其实这就是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里面提到的比较低层次的最基本的生理、安全需求。另一方面,很多年轻人又说自己不想“为了结婚而结婚”,在解释自己对配偶的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或者家庭背景有所要求时,也是觉得只有各方面都比较匹配,才会三观一致、有共同语言、聊得来,配偶才能是自己的灵魂伴侣。
 
所以,在我看来,在现代中国社会,人们期待婚姻能够满足的需求变得越来越高:除了对满足基本需求有所期待,还期待伴侣是自己最好的朋友,能够让自己体会到爱与尊重的感觉,甚至可以帮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在当代中国,婚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和以前相比,婚姻对人们的生活福祉和心理健康所产生的影响有变化吗?这些都是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我说了这么多,现在邀请你来分享你的感悟:你的婚姻曾让你感到窒息吗?
 
参考文献:
Finkel, E. J., Cheung, E. O., Emery, L. F., Carswell, K. L., & Larson, G. M. (2015). The suffocation model: Why marriage in America is becoming an all-or-nothing institution. Current Direction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 24(3), 238-244.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63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