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樊秀娣 (同济大学)
 
● ● ●
 
自2015年10月国家明确提出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以下简称“双一流”)发展战略至今,对国家层面“双一流”建设名单的热盼可谓“一浪高过一浪”。 看情形,近期首批“双一流”拟建设名单即将“靴子落地”。
 
入围“双一流”建设名单的高校,现有实力得到认可,日后发展得以规划,将有国家可观投入及“入围”效应带来的各种实际效应,这于学校是莫大的荣幸和鼓舞。然而,挑战与机遇并肩,“入围”算是高校在新一轮征程中占得先机,而最终的结局唯有高校自身的成果、业绩来说话。从某种意义上说,冲着世界一流目标的办学竞争将更白热化:
 
一、“入围”不“固化”,国家强调以绩效为导向的动态支持政策。
 
2017年1月国家颁发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施办法(暂行)》,明确高校“双一流”建设每5年为一个建设周期。建设高校实行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强调,“双一流”建设不是“211工程”、“985工程”的翻版、升级版,它是一个全新的计划。其中,最抓人心的就是“双一流”建设“入围”高校的身份不固化,旨在克服以往“论资排辈”、“坐享其成”的弊端。
 
首批“入围”名单正式公布,意味着“双一流”建设的又一个开端。真正的大戏应该是高校的建设实践,高潮是各校的建设成就。客观上,政府和高校都希望建立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扭转长期以来申报项目一哄而上、验收成果敷衍了事的痼疾,注重实效,把挣资源和搞建设有机结合起来。
 
二、仅凭“资金”买不到一流学术成果,要想领先,唯有“真刀实枪”干出来。
 
现今制约中国高校和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并非资金问题,况且国内的一流高校和学科本身已处于国内“学术链”顶端,因而想要靠资金优势来简单“引进”人才和成果也不太现实。所以,“入围”高校要拿出世界一流水准的学术成果和业绩,势必需要学校广大教师和科研人员苦练内功、勇攀高峰,这涉及到学校内外的学术氛围和体制机制等问题,总之,要给予学校时间和空间,遵循教育规律办学。
 
目前,各级各类支持高校“双一流”建设活动很热闹,但广大一线教师、科研人员并没有感受到太多变化,相反不少人苦于参加各种务虚活动而耗费太多精力。事实上,广大一线教师、科研人员都渴望有一个安静、宽松的内外部教学、科研环境,希望学校内外的关注重心也主要放在他们的建设成果上。
 
三、教育市场竞争环境趋佳,未“入围”的高校发展同样值得关注。
 
2017年4月教育部联合五部委办发布了《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进一步强调要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未“入围”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名单的公办大学,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色,发愤图强创一流,这也是国家鼓励的。同时,国家鼓励多元主体多种形式办学,像上海纽约大学、湖畔大学等中外合办大学、民办大学获批成立,这类学校起点高、定位高,它们在国家“双一流”建设中也竭力脱颖而出。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说到底,拼的是学人的壮志情怀、学校内外的体制机制。随着国力的强盛和教育市场公平竞争机制的建立,“入围”、未“入围”的高校能够在法律法规的框架下,学校自主目标规划,在建设“双一流”的赛场上,“白马”、“黑马”凭实力和绩效良性竞争,这将极大促进我国“双一流”战略目标的早日实现。
 
四、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最终由社会来评价。
 
推出“双一流”建设名单,体现了中国高等教育的管理特色。而验收高校“双一流”建设成效,不会由政府包办。国家文件多次提出要切实推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在简政放权的同时,加强监管方式的创新,特别提到要重视第三方教育评估的作用。说得透彻点,“入围”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成果,应由专业的第三方教育评估机构代表社会大众来评估,高校也有必要亮出“双一流”建设实绩,因为国家财政投入的成效,社会大众有权了解和监督。
 
当一所大学培养出众多世界级精英人才,拿出国际领先的原创性科技成果,同时学校的师资有足够的威望和声誉,这样的高校自然就是学界和民众心目中的一流大学。一句话,世界一流大学靠不到政府包办,拿出目标成果是王道! 
 
期盼国家“双一流”建设名单推出,能带动更多高校加强建设,促进中国高等教育质量和效益跨越式发展,加快办出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让人民满意,为世界做出更大贡献。
 
(作者为同济大学办学质量评估院专家,上海高校智库管理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23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