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王丹红(《知识分子》专栏作者)
责编 | 李晓明
 
● ● ●
 
1948年,当33岁的林桓(1915-1989)赴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留学时,他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己像一座桥梁,传承了家族的艺术基因。
 
33年后,1981年4月,他的女儿、21岁的林璎在全美越战纪念碑设计竞赛中赢得第一名,惊喜之后,却引来种种非议,包括她的华裔身份;当年10月的一天,在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中国驻美国大使馆举行的宴会中,林桓第一次向女儿讲述了家族故事,包括她未曾见过面的政治家祖父林长民(1867.9.16-1925.12.24)、建筑师姑姑林徽因(1904.6.10-1955.4.1)、姑父梁思成(1901.4.20—1972.1.9)。林桓说:“林家的女人,每一位都个性倔强、果敢独断,才华横溢而心想事成。”
          
1948年9月,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当选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12月,他和妻子林徽因决定不到台湾或美国,而是留在北平等待解放,他当时说:“共产党也是中国人,共产党也要盖房子。别的我不知道,我知道他们不会像国民党那样腐败贪污”。
   
林家两代女建筑师后来的命运迥异。1987年,由梁思成、林徽因领衔的《中国古代建筑理论及文物建筑保护的研究》,获中国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却在北京古城保护方案的巨大分歧中黯然离去;21岁的大学生林璎因设计越战纪念碑一举成名,2016年,林璎获美国奥巴马总统授予的“总统自由勋章”。
 
林家的两位天才女子,在时代转折之际,因各自不同的选择承受着不同的命运:林徽因——鸣而逝,林璎——鸣而生。
 
“天才女儿”林徽因
 
林徽因1904年出生,年少聪慧懂事,深得父亲和长辈们的喜爱。幼年时,父亲长年在外,她和一群表兄弟住在杭州祖父的大院里,大姑母是她的启蒙老师,她同父异母的弟弟林暄曾回忆:“林徽因生长在这个书香家庭,爱到严格的教育。父亲不在时,由大姑母督促。大姑母比父亲大三岁,为人忠厚和蔼,对我们姐兄弟亲胜生母。”
 
从六岁开始,林徽因开始代笔为祖父给父亲写家信。在她七岁那年,父亲在给她的一封回信中写道:“知悉得汝两信,我心甚喜。儿读书进益,又驯良,知道理,我尤爱汝......”
 
林长民1902年赴日本早稻田大学学习政治、经济,1909年回国,曾参与草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3年被推举为众议院议员、秘书长,1914年任北京政府国务院参事,1917年7月至11月任段祺瑞内阁司法总长,之后徐世昌总统府内外交委员会事务长。1916年,12岁的林徽因随家人到北京,就读于私立教会学校培华女中。
 
1919年5月4日,一场震惊中国的学生运动爆发,影响了林徽因的成长之路。
 
梁启超和林长民是这场运动的点火者。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巴黎和会即将召开之际,外交总长陆徴祥率团出席巴黎和会,已辞去北洋政府财政总长的梁启超,以在野之身带领一批学者前往欧洲,从事国民外交活动。
 
1919年4月29日,梁启超致电国内汪大燮、林长民:“对德国事,闻将以青岛直接交还,因日使力争,使英、法为所动,吾若认此,不啻加绳自缚,请警告政府及国民严责各全权,万勿署名,以示决心。”林长民接到电报后,5月2日在《晨报》发表头条文章“外交警报”:今果至此,则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两天后,北京三千多学生走上街头,“五四”运动爆发。
 
因“点火”行为,林长民辞去外交委员会委员之职,接受安排作为国际联盟观察员,于1920年4月至1921年11月赴欧洲考察,此行,他带上了16岁的女儿林徽因。
 
林长民在日记中写道:“我此次远行携汝同行,第一要汝多观察诸国事务增长见识;第二要汝近我身边能领悟我的胸次怀抱;第三要汝暂时离去家庭繁琐生活,俾得扩大眼光,养成将来改良社会的见解与能力。”
 
►1920年,林徽因随父往欧洲大陆旅行,先后访巴黎、日内瓦、罗马、法兰克福、柏林、布鲁塞尔等城市。9月回到伦敦,林徽因以优异成绩考入St.Mary’s College学习。这张照片是林徽因在罗马的留影。
 
在英国伦敦,林徽因入圣玛丽学院(St. Mary's College)读书,受建筑师房东的影响,她热爱上了建筑学。在这里,她遇见了文学和文学家、哲学和哲学家,诗歌和诗人,其中一位是父亲的好友徐志摩,她的艺术、文学的天分被激发。在三年后的留学选择中,她决定学习能将艺术和技术结合的建筑学。
 
1924年初,20岁的林徽因和23岁的梁思成决定赴美国留学。林长民通过一些留学团体和驻外机构,咨询女儿进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专业的可能性。时任宾大建筑系主任Laird在回信中写道:“宾大艺术学院建筑系不招收女生,理由是建筑系学生经常加夜班绘图,女同学无人陪伴不甚方便。但艺术学院的其它专业却向女生敞开大门。”
 
同声相求的建筑师夫妻
1924年秋天,林徽因、梁思成分别进入宾大艺术学院美术系和建筑系。林徽因在美术系学习的同时,选修了几乎所有的建筑系课程。
 
1925年,梁思成在美国收到父亲梁启超寄来的一本中国古代建筑典籍《营造法式》,他在书题写:“此一千年前有此杰作,可为吾族文化之光宠也。已朱桂辛校印莆竣赠我,此本遂以寄思成徽因,俾永宝之”。 但这本精美的巨著,对两人而言却是一本无法读懂的“天书”。他们爱之深切,天涯海角一生带着它、研究它。
 
1927年秋天从宾大毕业后,林徽因入耶鲁大学戏剧学院学习舞台设计,梁思成入哈佛大学人文学院学习。1928年3月21日,是《营造法式》作者李诫的生日,梁思成林徽因选择这一天在加拿大温哥华姐姐梁思顺家结婚;1932年,儿子出生时,他们为儿子赋名“从诫”,即“师从李诫”。
 
1928年秋,梁思成、林徽因赴任东北大学,成为建筑系仅有的两位教师,27岁的梁思成任系主任。1929年,张学良校长设奖征集东北大学校徽,林徽因设计的“白山黑水”当选,夏天,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出生,为纪念刚刚故去的父亲——“饮冰室主人”梁启超,他们为女儿取名“再冰”。东北寒冷的气候使林徽因肺病发作,1930年冬天,她辞去东北大学工作,带着女儿回北平。
 
1931年夏天,梁思成也离开东北大学回到北平,加盟中国营造学社,任法式部主任,林徽因任研究员。中国营造学社是一个专门以研究中国建筑为宗旨的私人研究机构,1930年在中华教育基金以及朱启钤个人资助下成立,地址就在故宫端门和午门间的外朝房。梁思成、林徽因将家安在故宫东面、皇城中的北总布胡同的一个四合院,开启他们一生研究中国古建筑的事业。
 
1937年七七事变后,梁家一路南迁,最后落足四川李庄,在贫困疾病中继续研究;1946年,抗战结束后,应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邀请,梁思成创建清华营建学系,他将家安在了清华大学里。
 
1948年9月,国立中央研究院选出首届院士,梁思成以“主持中国营造学多年;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物,实地搜救、发现甚多”等成就,当选院士。此时,国共两军大决战的序幕正在拉开。
 
1948年底,他们在美国的老朋友费正清夫妇来信,邀请梁思成全家到美国。梁思成谢绝了,他说:共产党也是中国人,也得要盖房子,我还是为新中国出力吧!
 
北平市都市计划委员会于1949年5月22日在北海公园画舫斋成立,清华大学教授梁思成被任命为副主任。不久后,林徽因被聘为都市计划委员会委员。
 
“奈不舍破国山河!”
 
1945年8月,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华民族赢得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胜利。作为一名建筑师,梁思成憧憬着在焦土重建家园,1945年底,他上书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建议战后在清华设立建筑学系。 
 
清华大学接纳了梁思成的建议,并聘请他担任营建学系主任,同时与中国营造学社合作,成立建筑研究所,梁思成任所长。
 
经历了九年多的流亡生涯,1946年春,梁思成一家启程回北平。在新学期秋季正式复课之季,梁思成受民国政府派遣,赴美国考察战后建筑教育,并应耶鲁大学邀请,讲授中国建筑和艺术。临行前,他写信请毕业于中央大学建筑系的吴良镛加盟清华大学,24岁的吴从此承担起清华营建系建设的任务。
 
此时,抗战的硝烟刚刚散去,国共停战协定墨迹未干,东北大地又响起了隆隆炮声。在美国,梁思成第一次在世界舞台上讲解中国建筑的历史,将传统匠造之术介绍到了国际学术平台,让中国的建设语言进入世界建筑体系。1947年4月,普林斯顿大学庆祝建校二百年,梁思成应邀担任“远东文化与社会”研讨会主席,普林斯顿大学授予他荣誉博士学位,校长宣读赞词:“文学博士梁思成,一个创造性的建筑师、建筑历史的讲述者,中国建筑史研究和探索领域的开创者、恢复保护本国建筑遗存的带头人。”
 
在纽约,他成为由十一位建筑师组成的联合国总部大厦设计团成员,好友费正清、费慰梅夫妇建议梁思成将家人接到美国,但他谢绝了朋友的好意。
 
1947年夏天,在接到林徽因病重的消息后,梁思成回到了北平,开始了他在清华大学的教授生涯。
 
1948年底,国民政府发出训令:“科学教育界能搬迁的人、财、物尽量搬迁,先以台湾大学为基础,而后慢慢站稳脚跟,以达‘求生存、图发展’的目的,同时发出“平津学术教育界知名人士抢救计划”,作为院士的梁思成在“抢救”名单上,但他拒绝了。
 
他在日记中写道:“愿能携家久居是邦, 奈不舍破国山河。”
 
朱自煊是清华大学营建学系第一届学生,他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说:“那个时候让我去劝梁先生不要走,在北京各所高校,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承担着留住学者的任务,梁先生说我不会走的,然后他说个笑话,他说我也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共产,我就这一辆小汽车,他要共产就让他拿去,让蓝苹坐吧。说完他就哈哈大笑。”
 
1949年5月,在北平都市计划委员会成立会议上,有一份决议,“正式授权梁思成先生及清华营建系师生起草西郊新市区设计”。梁思成急切地为这座即将成为共和国首都的城市招募人才,他在给大学同学童寯的信中写道:“清华比北平城早获解放一个月,从解放的第一天起,解放军的纪律就给了我们极深的印象,接着与中央方面的种种接触,看见他们虚怀若谷、实事求是的精神,耳闻目见,无不使我们心悦诚服而兴奋。中国这次真的革命成功了,中共政策才能把腐败的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状况里拯救出来,前途满是光明,这不是jargon(行话、套话),而是真诚老实的话。现在北平已安定下来,并且已展开了建设工作,北平是新中国的首都,以后需要大量的建筑师,并且需要训练大量的新建筑师,我期盼你早早的北来。”
 
收到梁思成邀请信来北平的建筑师,有当时在上海建筑师事务所的戴念慈、香港工程师的张镈(1911年4月12日-1999年7月1日)、在美国的吴良镛等。1949年10月,都市规划师陈占祥博士带领家人从上海来到北京,和梁思成一起从事首都城市规划工作,两人合作的著名工作就是后来惨遭失败的“梁陈方案”——梁思成、陈占祥《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位置的建议》。
 
1953年8月,北京。在北京市副市长吴晗主持召开的文物建筑保护问题讨论会,林徽因发言:北京的九个城门是对称的,如一旦破坏,便不是本来的基础了,再如天坛,只保存祈年以殿,其他都拆掉,也不是保存文物的办法。”“艺术从来就有两个传统,一个是宫殿艺术,一个是民间艺术,后者包括一些住宅和店面,有些手法非常好,如何保存这些是非常重要的。”
 
吴晗回答:“在处理中应尊重专家的意见,但专家不能以为自己的意见必须实现。”
 
1954年冬天,在生命的最后一个严冬,无私无畏的林徽因,为北京城作了最后的辩护:你们拆的古董至少有八百年历史,有一天后代子孙懂得它们价值之时,你们再建就是赝品,是假古董,那一天会来的! 
 
1955年4月1日凌晨,林徽因在北京病逝,梁思成为她设计的墓碑题写:建筑师林徽因之墓。 
 
林璎 大地的伤痕
 
1959年10月5日,林璎在美国俄亥俄州雅典城出生,父亲林桓是俄亥俄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陶艺家,母亲张明晖是文学教授、诗人,她是家中的第二个孩子,还有一位比她大两岁的哥哥林谭,她的家位于雅典城中,是一座有102英亩的庄园。
 
她说:“我的童年是在一片林子的环抱中渡过的。那是我真正怀念的一种隐谧与美景。我们家的后院是一大片山林,或者说是由几片林子组成的一大片山林。那些地面在每个山脊之间起起伏伏,是孩子们的天堂,其中有一个山脊,我们叫它“巫师的后山”。
 
在林璎出生时,她的姑妈林徽因已经去世4年多。林徽因比弟弟林桓大11岁,无从得知当姐姐1955年4月1日凌晨在北京离开人世时,远在美国的林恒是怎样的痛彻心扉!从他为女儿取的名字,可见他的良苦用心。多年以后,林璎在回忆父亲时说:“爸爸崇拜他的姐姐,在我出生之前,他非常想有一个女儿,这好像不太像中国父亲的想法。”
 
1977年秋,18岁的林璎考入耶鲁大学建筑系。她在这里完成了从一名学生向一位知名建筑设计师的蜕变。
 
1979年的一个夜晚,29岁的越战老兵Jan Scruggs在看了一部名为《猎鹿人》的电影后,一个强烈的念头涌上心头:“要在华盛顿特区为所有参加越战的人们建一座纪念碑,碑上要铭刻每一位阵亡士兵的名字!”
 
Scruggs希望纪念碑能治愈这场美国史上最长的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但当时的美国政府显然没有此打算,因此,他决定自己想办法完成这项使命。在其他越战老兵的帮助下,他创立一个名为“越战老兵纪念基金会”的非赢利组织,开始为他的纪念碑筹款和制定计划,最终65万美国人为之捐款,总数达840万美元。基金会同时组织了一个团队,积极游说国会批准在华盛顿特区的宪法公园修建一座纪念碑,1980年7月1日,卡特总统签署了专项法案批准修建。基金会的一下问题是如何选择纪念碑的设计方案,他们决定在全美国通过公开征集纪念碑的设计。
 
1980年秋季,林璎在耶鲁大学注册了一门安德鲁斯·伯尔教授(Andrus Burr)丧葬建筑艺术课,课堂上有人张贴了一张广告:一个总部设在华盛顿特区的越战退役军人团体正在以民间集资方式筹款,在华盛顿特区宪法公园内建一座越战纪念碑,纪念碑的设计方案通过全国竞赛选出。伯尔教授要求同学们按此要求设计纪念碑,林璎当时将之作为课堂作业完成,并在截稿的最后时刻将设计方案寄出。
 
1981年4月,由八位建筑题和雕塑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严格评选的1421个参赛作品中,第1026号作品脱颖而出,它的设计者正是耶鲁大学学生林璎。
 
 
林璎的设计方案极为简洁:“当我来到宪法公园察看,看见这个在林肯纪念堂东北面的斜坡,我突然有一种用刀将地面立体切开的冲动,切开的地面翻起成两翼,一边指向林肯纪念堂,另一边指向华盛顿纪念碑,阵亡士兵的名字铭刻在碑上......名字就是座纪念碑的全部,无需再添加装饰。这些人和他们的名字给带给每个人回味和纪念......”
 
然而获奖设计方案一公布,却引起极大的争论,包括部分越战老兵、国会议员、报纸评论家,对这一设计提出强烈批评:大理石为何不是纯洁的白色?黑色是一种低等、耻辱、悲伤的颜色!碑为何不是高耸入云而是埋在地下?这是一个“水土保留墙”?设计者太年轻根本没有经验......争论发展到了政治、性别、种族:这是反战宣言、为什么让一个亚裔女子来设计一个在亚洲的战争纪念碑?
21岁的林璎,初生牛犊不怕虎,走上国会参议听证会讲台,据理力争,捍卫自己的设计。
 
自从21岁因越战纪念碑设计一举成名天下知,林璎始终保持清醒的自我,她知道想要什么。在三十多年的事业生涯中,她设计了一个个经典之作:1988年设计的露天和平祈祷台、1989年设计的民权运动纪念碑、1993年设计的妇女之桌、1993-1995年设计的大地景观——波浪等。
 
父亲的影响
 
林璎深受父亲潜移默化的影响。2000年,林璎出版一本自传《边界》(Boundaries),在书的扉页,她将此书献给自己的家庭和对父亲的纪念。
 
►林璎的妈妈张明晖(1928.05.04—2013.08.01)
 
林璎的母亲张明晖出生于上海名医世家。1949年5月24日,解放军进驻上海之日,上海圣约翰大学21岁的女学生张明晖接到了美国史密斯学院的录取通知书,8月初,在父亲的帮助下,她悄悄离开上海;1951年12月,她在西雅图和林桓结婚,1957年,儿子林谭出生,1959年,女儿林璎出生。
 
1985年,林璎第一次随家人回中国老家,她说:
 
 “从学生时代起,我对东方建筑的兴致就远胜于对欧洲建筑......我曾经非常惊讶于自己与中国建筑之间的微妙联系。直到在一次与家人回中国福建的经历中,看到父亲度过童年的老房子,简单的庭院、精雕细琢的木饰、可随意撷取的湖畔小景,环绕着整个院子。显然,在这座房子和祖父收藏的中国字画中间成长起来的父亲也深受着他们的影响。父亲的那些作品已经说明了一切。”
 
 “从小到大,我总是被父亲制作的各种艺术品和家具摆设包围着,从我吃饭用的瓷质盘碗到桌椅屏风。正如他从小受到熏陶,我也深受着他的影响。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我觉得自己非常幸运。我的哥哥现在是一位诗人,而我则介于建筑和艺术之间。”
 
在《边界》一书中,林璎写道:
 
我感觉我存在于边界
在科学和艺术之间  艺术和建筑之间
公共和私人之间   东方和西方之间
我试图在这些对立的力量间找到一种平衡
寻找到彼此相遇的界面......
 
►林璎自传《边界》(Boundaries)封面。
 
参考资料:
1.Maya Lin: Boundaries   2000, Simon & Schuster
2.The Vietnam War – An intimate History   By Geoffrey C. Ward  and  Ken Burns. 2017.9,  Alfred A. Knope, Publisher, New York.
3.中央电视台纪录片《梁思成 林徽因》http://jishi.cntv.cn/program/lianglin/souye/index.shtml
4.Maya Lin: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ya_Lin
5.Julia Lin: My Escape from Shanghai ,https://www.washington.edu/alumni/columns/dec08/julialin.html
6.University mourns death of former faculty member Julia Lin Mother of artist Maya Lin moved to Athens in 1959   Aug 21, 2013
7.https://www.ohio.edu/compass/stories/13-14/8/julia-lin-death.cfm
8.洪朝生:低温世界拓荒人,科学网博客
9.https://read01.com/g5doy.html
10.《中国建筑之魂》,〔美〕费慰梅著。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0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