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陈志文(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
责编 | 李晓明
 
社会关注的,未必是教育大事;教育大事,未必大家都关注。回顾2017,笔者尝试梳理若干关键词,记录这一年的教育印象。
 
1、高考改革
 
6月,高考恢复四十周年之时,迎来了近年来最为重要的一次高考。浙江上海在经历3年试点后,迎来第一次新改革下的高考。在中国,高考不仅是一个教育问题,更是一个民生问题,社会问题。此次高考改革也是改革开放以来决策最复杂的一次教育改革,历经中央全会,政治局会议,以及深改组会议,最后才拍板出台。
 
与历史上高考改革主要改革考试内容和技术性环节不同,此次改革明确提出了综合评价多元录取,希望在招生这个环节下手,改变惟分数评价人的弊病。在考试上,也做出了重大调整,除语数外三门,其他科目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高考科目,而变成了学业水平测试,并可让学生在6门(浙江为7门)自由选择3门作为高校录取依据。
 
浙江上海此次高考改革试点总体平稳度过,但我们不必,也无法回避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尤其是浙江。比如选考带来的选课走班教师不足,比如多次考试给中学带来的教学秩序混乱,以及选考物理的考生快速下降等等问题。
 
改革就是试错的过程,出现问题是正常的,只要大方向正确,就需要坚持。浙江日前以省政府名义发布了《关于深化高考综合改革的若干意见》,就是对这次不足所做的系统调整,相信已经出现的问题会得到比较完整的修正。
 
高考改革,实际上是在公平与科学之间做艰难平衡,追求科学,改变惟分数评价人,因为诚信文化等缘由,就必然危及公平。而追求绝对的公平,强调分数录取,我们就难以全面科学地评价人。事实上任何专家都无法拿出让各种利益诉求方满意的方案,只能在科学与公平之间做艰难的平衡,在不同阶段寻找可以妥协的平衡点。比如,综合素质评价在目前阶段还只能是“参考”,还无法成为录取的“依据”。但理论上已经进入高考录取的指标性范畴。
 
2、“双一流”
 
9月,教育部正式公布双一流入围名单。这是近年高校最重要,也是高瞻远瞩的一次战略引导。
 
双一流是211、985的升级版,它既有继承,又是一次扩展与变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提出了一流学科的概念,无论是一流高校,还是一流学科,最后都需要落实在学科上,鼓励高校重新寻找自己的定位,扬长避短,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大扩招以来高校以规模为住的扩张模式重新塑型——你适合干什么?可以干什么?2016年下半年,浙江大学一次性主动撤销了40余个硕士点,博士点,其中包括8个博士点,显然是一次战略修剪。
 
此次“双一流”,还有一个显著变化就是动态调整机制,让入围学校有压力,让后来者有奔头,做得不好,你会被淘汰,做得好,你还有机会入围。
 
双一流名单出炉,舆论哗然,各种调侃流传于网络。个中原因是复杂的。比如郑州大学、云南大学、新疆大学入围一流大学名单,显然不是从学术角度考虑,而是从高校布局平衡,甚至一带一路大局考虑。
 
而更值得我们重视的是此次双一流在学科上的集中,比如材料,医学,化学等等,显然这是论文产量在起作用,这是后续双一流需要逐步完善的地方。
 
3、高考物理
 
浙江新高考物理选考人数快速下降的舆情一度成为热点话题。浙江高考考生可以在史、地、政、物、化、生、技等7门课程中选择自己擅长和喜欢的3门科目考试,作为大学入学考试成绩。即新高考的两依据之一。按原高校的专业要求,如果选考物理,91%的专业将不受限制,物理应该成为最受热捧的学科。但遗憾的是,对于多数考生,首先考虑的是如何拿到最高分,而不是自己喜欢什么,擅长什么。由此导致2017最终选考物理的浙江考生只有35%,所有科目中位列倒数第二。2018年这一比例降至30%。同时,在2017年高考录取最后一刻,高校也顾忌一旦坚持要求物理这个“投入产出”低的学科,导致报考人数与分数线都低,最后很多高校放弃物理科目的要求。多种因素影响下,加上谣言的误导,2019年选考物理考生出现恐慌情绪,选考物理考生继续出现明显下降趋势。这一现象引起社会各界对物理人才以及以物理为重要基础的理工科人才培养的担忧。
 
浙江已经拿出包括以6.5万托底等补救政策去扭转没有人选考物理的不利局面,相信随着赋分法的完善,以及高校在对选考科目严格限制的落实,物理选考人数下降的现象会从根本上得到遏制,甚至改变。
 
4、红黄蓝幼儿园
 
11月,刚刚在美国上市的连锁幼儿园机构红黄蓝爆出了虐童事件,前所未有地引爆了幼儿园的虐童问题。
 
屡屡出现的幼儿园虐童事件,表面看是监管问题,是师德问题,但可能没有那么简单。我们如何监管?24小时监控?先不说投入,也要考虑老师们的情感,是否对老师尊重,而且监控并非一劳永逸解决问题的根本。
 
我们可能还是要解决更为根本的问题。因为种种原因,学前阶段是中国教育中唯一的私立为主的板块,私立幼儿园占64%(也有一说是54%),过度逐利成为这个行业最突出的特点。但是低年龄阶段,尤其是幼儿园,是最不适合市场化的,无论是在中国,还是世界,更需要政府承担其自己的责任,以公立为主,私立为辅,让逐利远离幼儿园,给老师以宽松适当的工作环境,从而给孩子们创造一个更为健康的生活成长环境。
 
5、校园欺凌
 
6月,中关村二小一起校园欺凌事件蹿升为一个阶段的舆情,让社会各界再次高度关注校园欺凌这一顽疾。
 
笔者搜索了一下,2017年校园欺凌的各种报道不下数十例,就在此事发生的前后,一个甘肃的初二学生因为不堪忍受同学欺凌而自杀。
 
校园欺凌虽然发生在校园,却是一个典型的社会问题。对于校园欺凌的解决上,毫无疑问首先是坚决打击,对此,我们需要修正我们的法律法规,而不仅是批评教育,对于一些严重违法者,不能只有保护而没有惩戒。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需要对熊孩子的父母进行批评,教育甚至是惩戒。但也需要提醒,对于一般同学之间的摩擦与纠纷,家长首先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学会引导孩子,让他学会并承受一点困扰委屈,学会处理复杂的人际矛盾。在这种问题上,家长的心态至关重要,神经质的家长很容易把一般的摩擦与纠纷变成欺凌,坐实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6、弑师与自杀
 
11月,湖南一位高三学生连刺26刀,在办公室残忍杀死了班主任老师。此前,媒体刚刚公开报道了一起类似的惨剧。这两起血淋淋的弑师案没有任何直接关系,但故事却很相近。学习不错的学生,甚至是受宠的学生,在受到老师严厉批评后,竟然在办公室手刃老师。
 
与此同时,2017年发生了多起学生自杀事件,起因大多是因为受到老师批评,或者家长批评,竟然还有多起是因为老师或家长没收手机,就愤而自杀。
 
在一些报道中,舆论多数都站在了学生与家长一方,指责批评老师以及学校的严苛,应试教育给予了过大的压力,让孩子难以承受。
 
杀人与自杀,本是不同性质的事件,但背后的原因,却可能有相似的地方。固然我们需要反省中国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但也需要反省这代人的问题:为什么被批评就会自杀,没收手机也会自杀,或许根本不在于谁施加了这种批评与没收手机,以及批评的方式和严苛程度,而是越来越多的孩子们习惯了表扬,受不了批评,受不了委屈,尤其是那些学习好而难得被否定被批评的孩子,一旦遇到一点挫折,往往更容易瞬间崩溃,做出极端自私的事件。
 
7、三点半问题
 
2017年初,教育部正式下文,鼓励学校在放学后组织学生留在学校,应对父母还没有下班的现实需要,而不是简单地放学了之。
 
这显然是对我们一刀切减负政策的积极修订。多年前为了减负,很多地方部门制定了很多严格的规定,强制性要求早放学,低年级普遍在3点半放学。但对于多数工薪家庭,男女各顶半天天,孩子放学了,但家长还在上班,于是,辅导班就成了最好的选择,客观上反而帮助了商家,加重了孩子的负担。
 
这一政策在落实中还有很多的现实困难,比如投入问题,比如在校期间的安全责任问题,以及如何防范控制在校期间的辅导班不教授课内内容等等,但无论如何,这次政策调整都是一次巨大的进步,接地气,勇于认错并积极调整。
 
8、择校与“牛娃”之殇
 
5月,上海一些私立名校在入学测试中对学生与家长提出的各种奇葩问题与要求风靡网络,一些私立学校甚至直接评测父母,引起轩然大波,最后迫使上海市教委直接出面干预。此后,一篇以一位上海老科研工作者之名写的“牛娃之殇”的网文刷遍朋友圈。这位老科研工作者历数一家子投入巨大精力,财力,最后还输掉了以上海四大名校为核心的幼升小的择校竞赛。
 
此文虽然被指有明显的营销痕迹,但因真切地反映了广大家长的困扰,焦躁,无助而受到热捧。伴随经济水平的发展,中国老百姓对孩子接受更美好教育的追求越来越高,择校竞争越来越激烈,类似这位老科研工作者从孩子出生起就规划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人比比皆是,都想上好学校,怎么办?
 
在择校治理上,长期以来我们套用西方教育治理体系,把公办学校完全定位在保公平与基础,公立学校只能就近录取学生,学生则只能就近入学,完全跟着房子走,不许择校,其他的教育需求完全转移给市场。私立学校得以更为宽松地选拔招收学生,家长学生也可以跨区自由选择,简单说就是捆住公立,放开私立。以四大名校为代表,上海目前已经初步形成了在义务教育阶段私立学校领先的局面,从而也造成了上海在择校问题出现舆情事件。
 
北京已经开始大力调整学区房政策,放松以房择校,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次回调。以房择校,实际就是以钱择校,是有违我们的基本社会治理理念的。在中国的择校治理上,我们首先需要承认择校的需求是巨大而强烈的,我们必须去面对和解决。第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也需要在公立体系下,最低成本满足这种追求更美好教育的需求,而不是简单推给社会,市场,让更多的家长花更多的钱,以固化社会分层。那么,我们就需要做的是公平的择校机会,而不是不允许择校,更不是推给私立学校。
 
9、考研再热
 
12月24日,与试题涉嫌泄露的闹剧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报考人数在连续下跌2年后再次连续暴涨。2018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在2017年增长13%的基础上,再次增长18%,达到238万人,连续2位数的增长,还是10年前了。
 
暴涨原因,主要是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合并导致的,但更值得关注的是就业难的现实。近20余年,大学毕业生节节攀升,年年都是史上最难就业季。去年为795万人,今年高达820万人,这其中还不包含近50万回国留学生。大学生已经占新增劳动力一半以上,考研成为推迟就业,或者增强就业竞争力的一个途径。但是应该看到,2017年硕士研究生招生59万,博士7万多,合计已经超过了90年代初本专科招生总量。仅仅想依靠一纸文凭解决就业困难的学生,不如踏踏实实在不起眼的工作中长点本事。在一个成熟的社会,工作经验,必然比一纸文凭值钱,尤其是在我们的研究生也不断增加的背景下。
 
10、民办教育促进法修订
 
9月1日,第二次修正后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正式生效。其最突出的修订是对民办学校进行分类管理,即区分为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在义务教育阶段,排斥一切营利性的民办学校,只有在非义务教育阶段才可以申办营利民办学校。
 
长期以来,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承认民办学校“营利”这一特性,于是,大量的民办学校实际上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一些完全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学校则充分利用这一政策,在大肆牟利的同时,却以公益的旗号拒绝纳税。
 
根据新法,全国几十万民办学校可能都需要重新申报确定自己的定位。可以预见,民办教育促进法将对中国私立教育产业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2017对于教育领域其实还有很多大事,比如普及高中的提出,比如教材的再次统一,也都将对中国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因为篇幅原因不再一一赘述。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23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