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王烁、郝春晖、段睿颖 责编 | 惠家明
1. 方便携带的瓶装水,正把塑料颗粒喂进你嘴里
 
本周,美国《时代周刊》杂志对饮用水的塑料污染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揭示了许多“看不见的秘密”。报道称,纽约州立大学团队早在去年就发现瓶装水的塑料污染情况严重。他们采购全球11个知名品牌生产的瓶装饮用水,检测了其中的微塑料含量及颗粒大小。结果显示:93%的瓶装水样本都含有“聚丙烯材质的微塑料”,平均每升水含有325个微塑料微粒。95%的微粒直径在6.5 ~ 100um之间,用肉眼完全观察不到。不仅如此,维也纳医科大学也在人类粪便中发现了微塑料,证明人类确实会在饮食过程中吞下塑料。不过到目前为止,我们还不知道此类塑料颗粒进入人体会产生何种不良影响。
 
文章链接:
http:// www.time.com/5581326/plastic-particles-in-bottled-water
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41690/
https://www.eurekalert.org/pub_releases/2018-10/sh-mdi101518.php
 
2. 妈妈孕期高血糖,增加孩子肥胖风险
 
 
 
近期,田纳西大学等机构研究发现:孕期血糖较高的女性,即使没有被诊断出糖尿病,她们的孩子患肥胖症的风险也会增加。研究者分析了加州地区4万多名妈妈在怀孕时数据,并追踪了孩子们5-7岁的健康数据。统计显示,与普通孕妇相比,高血糖妈妈的孩子患肥胖症风险增加了13%。而若孕妇被诊断出患有妊娠期糖尿病,那么孩子患病的风险将增加52%。
 
文章链接: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216897
 
3. 如何消除痛苦的回忆?
 
图片来源:Pixabay
 
痛苦的回忆,可能会成为挥之不去的梦魇。这个时候,如果能有种科幻机器把记忆改写该多好!波士顿大学的科学家近期宣布,他们已经在这个方向上迈出了关键一步。我们知道,记忆与人脑中的“海马体”息息相关,每个记忆都存储在对应的脑细胞组中。利用光遗传学技术,科学家了解到小鼠海马体不同区域的细胞会分别对消极、积极、中性的记忆进行反应。随后,他们使用激光刺激这些区域,成功使得小鼠的记忆发生改变。例如,刺激海马体顶部,小鼠因消极事件而产生的记忆创伤就会有所缓解。如果把用同样的方法用在人类身上,那么改变记忆将不再只是幻想。
 
文章链接: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fulltext/S0960-9822(19)30494-4?
 
4. 在火星上制造氧气的新设想
 
 
人类探索太空离不开氧气供应,尤其是面对殖民火星一类的长期任务,所需要的氧气不可能全部从地球“打包”带来。因此,科学家们希望利用火星自身拥有的气体去制备氧气。在这方面,加州理工学院从彗星的气体流中找到了灵感,希望利用二氧化碳生产氧气。他们发现,彗星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会被太阳风加速并高速撞回彗星,而这一过程为化学反应提供了能量。在实验室中,人们重现了这一过程,并通过计算机模拟揭示了其中原理。原来,高速运动的二氧化碳分子化学键会剧烈弯曲,导致氧原子释放,产生氧气。火星大气中富含二氧化碳,如果能提高该反应的效率,那么就能制备大量氧气,而殖民火星将不再是梦想。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67-019-10342-6
 
5. 食物残渣如何妙变“化石燃料“?
 
 
 
“吃不下了。”一句简单的话,导致每年有大量食物变成残渣垃圾。仅在北美,每人每年就产生400公斤的食物残渣。除了腐败变臭,或者变成泔水,餐桌上的残渣还有没有别的出路呢?对此,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研究人员发明了新的处理手段。将特定微生物和残渣共置于反应皿中,研究者成功用剩菜剩饭生产出了羧化物。这种物质可以作为化石燃料的替代物品,有非常广泛的应用空间。研究人员表示,尽管之前有厌氧菌分解食物残渣技术,但是那些技术产量低、成本高,还会产生废水污染。相比之下,此次发明的新技术能够把反应残渣进行循环利用,成本降低了至少一半,因而更适合商业推广。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852419305723?via%3Dihub
 
6. 开采页岩气,二氧化碳比用水更适合?
 
页岩气是一种“锁”在岩层中的天然气,而中国也是世界上页岩气产量最高的国家之一。要想开采页岩气,人们需要将压裂液(98%都是水)灌入页岩层进行液压碎裂,从而把气体释放出来。但是,这样做可能污染水资源并造成淡水损耗。为了解决问题,中科院等机构提出了新的思路,他们认为可以用二氧化碳来替代水。在实验中,二氧化碳表现出了更高的渗透性,因而开采效果更好,使产量提高了4-20倍。不仅如此,这种技术也更加绿色环保,可谓是一举两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joule.2019.05.004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3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