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邸利会
1930年9月,哥德尔在柯尼斯堡举行的一个会议上宣布证明了日后以他名字命名的哥德尔不完备定理;1936年,图灵在一本数学杂志上发表论文,发明了日后以他名字命名的图灵机。做出上述发现时,哥德尔在维也纳大学,图灵在剑桥大学国王学院,他们都是学生,只有24岁。
 
昨天,当北京大学教授、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在首届北京智源大会上,不止一次提到这两位偶像,其中的意味不言而喻。
 
2018年11月14日,在科技部和北京市的支持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以下简称为“智源研究院”)成立,其160余字的愿景,包含了一系列的关键词,如无人区、变革性、颠覆性、引领、源头、产业......最终要 “促进人工智能深度应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可谓雄心勃勃、志存高远。
 
如果从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最早提出AI一词算起,人工智能已经走过63年的历史。在这短暂的旅程中,靠着图灵、哥德尔等先贤,人工智能作为一门学科或者技术,虽然有起伏,但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在今天这个时代,人工智能毫无疑问是一门显学、是各国竞相争夺的战略技术高地。
 
在中国,人工智能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中国的人工智能学术和产业也成为了世界不可忽视的力量。
 
 
当然,中国有其自身的优势。作为智源研究院学术顾问委员会成员的高文,在当天的大会演讲中,做了四个方面的总结:政策、数据、应用场景和人才。
 
在政策层面,随着2017年7月《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发布,科技部、教育部、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相继出台了多项举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等近20个省市出台了人工智能规划和行动计划,纷纷加大研发投入,设立研发机构,制定人才引进、财税优惠等配套政策,带动企业加快智能化步伐,产学研协同推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格局正在形成。
 
在今天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潮流中,数据犹如登月火箭所需的燃料一般重要。作为人口大国,中国具有海量的数据——7.5亿的网民,7.2亿的手机用户,超过一半人使用网购,5.27亿人使用手机支付。在特定的领域,比如医疗,每年有3亿人使用计算机断层扫描,10亿人做数字化成像,每年的门诊总量达到81.8亿人。
 
在人工智能的落地方面,中国也有足够大的市场,在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城镇化加速发展的背景下,在应对消费、医疗、教育、养老等方面,对智能化有着空前迫切的需求。
 
更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的人力资源。如今,在与人工智能的国际顶级会议和学术期刊中,中国的年轻人已经是最活跃的群体之一。在人工智能的初创企业和独角兽企业中,不少是年轻人所创立。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后,人工智能相关的专业纷纷设立,本科和研究生的培养规模进一步扩大,海外归来的青年学者也在逐年增长。
 
然而,在发展人工智能方面,高文指出,中国也存在着短板。
 
尽管在最近这波人工智能热潮中,中国学者也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但在基础理论和原创算法方面依然差距巨大,给人的印象是,中国的学者只善于做修修补补的工作。
 
中国在高端的芯片、关键部件、高精度传感器等方面的基础依然薄弱。广为使用的硬件技术,如图形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英伟达、英特尔、高通、超微等欧美巨头占据垄断地位。让人叹为观止的“后空翻”、“单腿三级跳” 机器人来自美国波士顿动力,而在投资规模上,美国在人工智能芯片上依然遥遥领先。
 
智源研究院智源学者、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陈云霁,这位AI芯片的先锋人物在今年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尖锐地指出——
 
“越是人工智能上层(算法层、应用层)的研究,我国研究者对世界作出的贡献越多;越是底层(系统层、芯片层),我国研究者的贡献越少。在各种 ImageNet 比赛中,我国很多机构的算法模型已经呈现‘霸榜’的趋势,可以说代表了世界前沿水平。但这些算法模型绝大部份都是在 CUDA 编程语言、Tensorflow 编程框架以及 GPU 之上开发的。在这些底层的‘硬科技’中,我国研究者对世界的贡献就相对少了很多。底层研究能力的缺失不仅给我国人工智能基础研究拖后腿,更重要的是,将使得我国智能产业成为一个空中楼阁,走上信息产业受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统制约的老路。”
 
除了底层的不足,在人工智能开源开放平台,在打通硬件、系统、产业链条,主导创新生态建设上,中国也存在着不足。不过,在所有的这些短板中,最应该提及的或许是高水平人才的不足——
 
截至2017年底,中国人工智能人才拥有量超过1.8万人,仅次于美国,但高水平人才占比偏低,不足美国的五分之一。此外,人工智能企业的领军人才主要依赖从海外回来的华人,本土培育的高水平人才严重缺乏。
 
而对新成立的智源研究院,在过去的一年,最核心的工作或许就是吸引到高水平的人才。其实施的“智源学者计划”承担了这方面的使命。
 
该计划设置了人工智能的数理基础、机器学习、智能信息检索与挖掘、智能体系架构与芯片、自然语言处理等多个方向,支持首席科学家、研究项目经理、研究员以及青年科学家四类人才。
 
 
“我们今年的计划是100人,现在有了69位,明年我们还要选100人,2021年还要选择100人。整个智源学者的规模差不多是300人的规模。我们相信这300人,是将来重大理论创新、重大核心技术的主要的力量。” 黄铁军向台下的观众介绍道。
 
在招聘研究人员之外,智源研究院还在建立一个线上的社区,简单来说,是一个人工智能的社交网络。
 
“从事人工智能的,不管是刚刚入学的学生,还是公司的研发人员,我们都欢迎在那个社区,跟包括刚才这样的学者在内的学术圈形成一个紧密联系。三年我们计划发展10万人,这是北京做的一个公共的服务平台,人才来自于全国、全世界,我们都欢迎在这个社区里面建立紧密的关系。” 黄铁军说。
 
而在线下,黄铁军透露,目前海淀区正在帮助改造一栋大楼,也就是日后的智源大厦——
 
“这栋楼设在宇宙中心(五道口),北大、清华、科学院中间的那点,让学生能够五分钟十分钟之后走到的地方。这1万平米干什么?这1万平米就是社区日常的聚会的地方。我们希望一年365天,天天有讲座,天天有论坛,天天有交流,天天去碰撞思想。在这个过程中大家形成更好的合作关系,能够更好的工作。”
 
智源研究院还计划与企业共建10个联合实验室,推动成果的转化落地。
 
“我们希望过几年之后,全世界做人工智能研究理论研究、算法研究的人,要证明你的理论和算法好不好,到北京的智源联合实验室去做实验,去做验证,为什么?因为中国有最丰富的数据,最丰富的场景,这些实验室掌握有最强大的需求。” 黄铁军说。
 
此外,为了应对人工智能所带来的伦理和法律挑战,该研究院还开展了人工智能的风险伦理研究。引人注目的是,在今年的5月,他们联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自动化所、计算所等机构共同发布了《人工智能北京共识》。而在今天的智源大会,也有一个专门的论坛,讨论人工智能的伦理、安全与治理。
 
公平地说,在人工智能的发展上,北京具有天然的优势——北京拥有中国最多、最好的高等学校和研发机构,也拥有名列前茅的人工智能企业。
 
但从智源大会透露出的信息看,在人工智能上,显然,北京已经不满足于做到国内最好,而是冲击世界一流,为整个人类的福祉作出贡献。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23篇文章 1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