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人类为何要阅读?为了获取新知?智力的愉悦?缓解焦虑?或许都有。
 
“阅读诚可贵,分享价更高。” 在 “科学家与书” 栏目中,《知识分子》不定期邀请一位科学家回答若干关于阅读和书的问题。科学家们通过这个窗口,与读者分享令他们印象深刻的那些书籍以及和阅读有关的思考、体验或故事。
 
最近,《知识分子》邀请到11位学者,分享他们在2019年读到的一本好书(有的学者一口气推荐了四本),并给出他们推荐的理由。
 
我们发现,这些学者的阅读偏好非常多元,推荐的书完全没有重合;书单中,既有同行推举专业佳作,也有跨界分享,比如天文学者推荐考古史,数学家推荐小说和诗歌,生物学家推荐人工智能著作,等等。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书单吧。是不是也有你读过的?你的感受是否和文章中的推荐者相似?
 
 
蔡天新,浙江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教授,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惰者集》
人民邮电出版社,(日)小平邦彦著
 
 
日本人除了频频获得诺贝尔奖科学奖以外,在没有设立诺奖的数学领域也领先世界。小平邦彦是亚洲首个菲尔茲奖得主,这本书既探讨了两千多年来人类出现的两位大智者——柏拉图和孔子的差异,也分析了如今大学生学习能力直线下降的原因,那是因为许多知识的教学时段偏早了;他还认为,那么多人讨厌抽象数学是合情合理的;他承认,他本人不知道人类现在是否幸福,但他知道,如果我们现在享受的科学技术在一夜之间消失,一定会十分痛苦。这本书印证了17世纪法国数学家、哲学家、文学家帕斯卡尔的断言,数学家也可以是一个敏感的思想者。
 
《夕颜·日本短歌400首》
背景联合出版公司,陈黎 张芬龄译
 
与同时代的唐诗相比,日本短歌的丰富性和优美度较为逊色,但其诙谐、幽默乃至自嘲的风格,却使其拥有天然的现代性,迄今世界各个主要语种里,都有大量的俳句写作者,而汉语古典诗歌的模仿者却仅局限于华人圈。
 
陈学雷,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我推荐辛德勇教授的《发现燕然山铭》
(中华书局,2018年出版)
 
“勒铭燕然” 是人们熟知的典故,然而象我这样的一般人对此也只凭史书上简短的几句话有个简单印象而已。2017年蒙古国《燕然山铭》摩崖石刻被发现后,辛德勇教授撰写此书,对有关传世文献进行考证分析,结合对汉代各项制度,从简短的文字记载中挖掘出内涵的信息,讲清楚了这一历史事件的真正过程,揭示了窦宪远征漠北的政治背景和目的。全书考证严谨,叙述生动,语言辛辣,推荐给喜爱阅读历史作品的朋友们。
 
李斌,上海市免疫学研究所,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我推荐科学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
《 Science125个前沿问题解读(上下册)》
 
好奇心是驱动人类前进的原动力。这本书可以满足我们对天文地理及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本质问题的好奇心。每个前沿问题的选择及解读都十分专业、精确和深入浅出。我推荐读初中的女儿阅读,也推荐对科学有好奇心的所有大朋友们阅读。开卷有益。
 
刘钝,清华大学科学史系特聘教授,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推荐1:蔡天新著 《26城记》
中信出版集团 2019年8月
 
凭着数学与诗歌两份护照,作者将其跨文化行走的心得集成这一本精致的小书,历史、地理、风土、人情、艺术、文学尽在26座城内。其中多有国人足迹鲜到之地,如作者曾在那里教过书的哥伦比亚的麦德林、可以远眺传说中诺亚方舟停泊处的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还有唐玄奘到过的印度圣城瓦拉纳西。英文字母有限,作者游走过与本书涉及的名城也不以26为限,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还能读到这位诗人数学家的《续26城记》。
推荐2:黄一农著
《制天命而用:星占、数术与中国古代社会》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19年12月
 
上世纪80年代末,作者以射天文学背景跻身人文学科,30年来硕果累累,在天文学史、天主教来华史、明末清初史、数术史、火炮史、航海史、红学与曹雪芹研究领域都有开创性建树,而他在学术转行初期掲橥的大旗可以用“社会天文学”来概括。本书是作者在其2004年《社会天文学十讲》基础上增补修订而成,包括从西汉至清末这一领域的12个经典案例,如 “荧惑守心”、“五星汇聚”、“四余” 存废、“觜参” 次序与社会政治的关系等。
推荐3:[德] 埃克特著、方在庆等译
《阿诺德·索末菲传》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2018年4月
 
这部索末菲的权威传记有一个醒目的副标题——“原子物理学家与文化信使”。传主与尼尔斯·玻尔齐名,在量子力学蓬勃发展的20世纪初创建了著名的慕尼黑理论物理中心,从这里陆续走出德拜、劳厄、泡利、海森堡、鲍林和贝特等众多诺贝尔奖得主;而他本人尽管得到81次提名却与诺奖无缘,曾经辉煌一时的慕尼黑理论物理中心也因纳粹 “雅利安科学” 的粗暴干涉而淡出舞台。诚如译者所言:“阅读此书,我们对世界科学中心如何从德国转移到美国,至少多了一份感性认识。”
 
鲁白,清华大学药学院教授、知识分子总编辑
 
 
我推荐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 Grahm Allison教授所著 《注定一战:中美能避免修昔底特陷阱吗?》。该书的论点,是基于古希腊历史学家Thucydides的一个著名论点"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斯巴达的恐惧"。Alisson回顾了过去500年的历史,有16个案例,都是一个大国的崛起,搅乱了另一个主导国的地位和世界秩序。而这16个案例中除4个之外,12个案例都以战争收尾。这本书着重讨论崛起中的中国对于美国以及全球秩序的影响。如何避免中美关系陷入“Thucidedes trap”,是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问题。该书的一个重要观点:两国关系的一个根本问题是两种文明的冲突。儒家文化强调权威、等级制度、个人利益从属于集体利益、共识的重要性,避免对抗,等等。而美国文化,则强调“自由,平等,民主”等概念,信仰个人主义,不信任政府,反对权威,提倡制衡,鼓励竞争,并将人权神圣化。
 
最近Alison教授来清华大学苏世民学院访问,我去听了他的演讲, 并当场提问:面对可能的陷阱,美中两国的知识分子能做什么?之后,Allison托人将他题了字的这本书送给我。
 
仇子龙,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我推荐《人工智能简史》,作者:尼克
 
这本人工智能科普书出版于2017年,在这两年日益高涨的人工智能浪潮面前显得尤其出彩。这本书的作者张晓东博士(笔名尼克)早年在人工智能鼻祖门下学习,师门情谊深厚。与市面上所有其他的人工智能科普书不同,这本书没有一上来告诉我们人工智能能干什么,而是追根寻源,告诉我们人工智能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现在的。从二十世纪中叶的达特茅斯会议,人工智能坐了半个世纪的冷板凳,熬到了今天的爆发期。但是有谁真正知道人工智能的鼻祖对这个领域的深刻思考呢?
 
尼克这本书难能可贵的从计算机的本质入手,从方方面面探讨了计算机的本质,人类智能的本质,以及计算机能否有智能这个终极问题。这本科普书非常硬核,因为取材独到,尼克为了获得第一手资料,聆听了当年人工智能先驱们100个多小时的采访录音,梳理了诸多人物、学术以及事件的时间线,做到了真实、权威、全面。
 
如果你不仅仅对人工智能能做什么感兴趣,而是对人类智能的本身感兴趣,看看人类复杂的智能如何被智者分而治之,如何被天才一步步分解为计算机可以完成的任务,以及计算机科学家、数学家如何一步一步逼近人类智能的真相,你一定会钟爱这本书。
 
宋继强,英特尔中国研究院院长、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我推荐《码书:编码与解码的战争》
 
这本书我是今年读的,中文版应该是去年出版的。这是世界著名科普作家西蒙.辛格写的,他按历史的时间线讲述了密码学发展的各个重要节点,都跟一些重大的政治或者军事事件相关。读起来非常有趣,但又把跨学科的知识是如何融会贯通在密码学中做了深入解读。
 
吴家睿,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告别的仪式》,这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9年出版的新书。"对话"是两位智者的思想交流,就像柏拉图和苏格拉底那样。《告别的仪式》就是一个“对话"珍品!波伏瓦女士在书里记录了在萨特人生最后10年里他们二人的对话。这些对话让萨特,让存在主义,让二十世纪的法国知识分子,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
 
夏志宏,美国西北大学教授,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最近看的,印象深刻的只有 Shirley Jackson 的 The Lottery,短篇小说,但值得推荐。
 
The Lottery 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受争议的短篇小说。发表以后,作者 Shirley Jackson 多次收到死亡威胁。故事发生在一个古老、传统的乡村。美好的田园,淳朴的村民,一年一度的活动,一幅乡村生活的普通画面。意想不到是的最后一段,其强烈的震撼久久不能抹去。震撼之余是对传统的思考,对人性的思考。不建议未成年人阅读。
 
张峥,AWS中国人工智能研究院首任院长、上海纽约大学计算机科学教授(学术休假中),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Consciousness and the Brain: Deciphering How the Brain Codes Our Thoughts”:视而不见、知而不觉并不是我这种“心不在焉的教授”的专长。作为本质上低功耗的动物,又要在纷杂的世界上讨生活,我们每个人必须分配注意力——不止分配给来自外界的刺激,也给自己本体:注意到自己在注意什么,这个俄罗斯套娃的第一层嵌套,可以说是自我意识的最朴素定义。那么,关于这套机制,在大脑中是怎么运作的?脑科学家对意识到拆解进行到哪一步了呢?这本书对这个迷人的问题作了挺不错的解答,包括神奇的300毫秒意识门槛。同时又再一次证明了我的心不在焉:读完我才发现,几年前在上纽大就和作者Dehaene教授聊过!巧的是,他提出的Workspace模型,两周前Bengio(AI的三驾马车)在Neurips‘19的主题演讲中也建议喂人工智能应该借鉴的架构,也正好和我现在研究的图神经方向相契合。
 
然而这一整年我都是在对世界变化之激烈的措手不及和焦虑中度过。我对政治素来无感,对历史大场也是。但无论个人注意力频谱如何狭窄,都不可能不注意到书桌之外的动荡。我想补习一些基本概念,但又讨厌干巴的概念抽取。对同好者,我推荐两本传记:“Benjamin Franklin: An American Life”和“Frederick Douglass: Prophet of Freedom”,其作者Walter Isaacson和David Blight都是极好的历史作家。第一本关于民主,第二本关乎自由,大背景分别是美国独立战争和美国内战,时间跨度大,足以观察和思考民主、自由这些基本概念是如何在历史的漩涡中变迁发展,同时塑造着美国自己。
 
我想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在地球上的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负责任的族群都必须对这两个概念有正面和积极的回应,文明尚可负重前行。
道格拉斯(Douglass)其人,从黑奴始,至代表美国出使海地终,以笔为刀剑,一生传奇。其人生之翻转,牵扯到关乎未来的重要题目:我们和人工智能的关系将如何处置?对奴隶来说,“自由”因其缺失而有了清晰的定义——“我”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在当下没有任何人会质疑AI,不管以何种形式存在,都是一个thing,一个“东西”,也因此是不自由的。这也是Ian McEwan的“Machines Like Me: A Novel”这本小说中欲说还休、勉强避过的一个暗礁。叙事能力极强的老尤在一个已经被写烂了的主题中有诸多深刻的思考,难怪他傲娇地说图灵测试已去,AI的终极测试是看Ta能不能写小说了。
最后再补一刀,小说中对机器美男亚当从出厂到开机设置的描述,所有想做高级产品经理的码农们都应该好好去读读!
 
周忠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员
2019年湖南文艺出版社翻译出版的《遇见天堂鸟》一书,英文原著《The feather thief —— beauty, obsession,and the natural history heist of the century 》是一部非虚构的纪实作品。故事引自一个博物馆的珍稀鸟类(特别是天堂鸟)羽毛盗窃案。窃贼身兼音乐家及飞蝇制作者等多重身份。作者抽丝剥茧地解剖了这个案件,通过侦探小说似的叙述,最终呈现出一部引人入胜、情节扣人心弦的探险作品。书中人物俨然分为两派,一派代表人物有博物学家、痴迷于鸟类收藏的收藏家、当代鸟类学家;另一派是推崇羽毛饰品的女性、吹毛求疵的飞蝇制作者以及猎杀、贩卖羽毛的商人。从南美丛林到大英自然博物馆,人类对自然的占有从未止步,科学与文明在滥杀、盗窃、谎言、无知的夹缝中缓缓前行。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4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