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美国东部时间11月7日晚8时许,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乔·拜登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以新当选总统的身份发表讲话。
 
- 导 读 -
 
美国东部时间11月7日晚,美国各大新闻媒体的测算称,美国民主党总统候选人、前副总统乔·拜登击败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现任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美国第46任总统。
尽管特朗普还没有公开承认失败,英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的领导人已经在推特等社交媒体上祝贺拜登当选。与此同时,科学界也传来欢呼。
 
科学家生活在社会,被政治所影响,美国总统对全世界的科学(如环境科学)有明显影响。科学家也对社会大事件发声。不久前,世界顶尖的科学和医学刊物(包括英国的刊物)都对美国总统选举表态,而不是有些华人认为科学家、科学界不能表态,或认为英国的刊物对美国大选不应该表态。
 
今日,拜登获选消息传开后,在美国和其他地方的华人科学家也发表看法,《知识分子》与读者共享如下。
撰文 | 王一苇 戴 威
 
责编 | 陈晓雪
 
“到处都在庆祝,民众自发的。” 美国东部时间11月7日晚,当各大媒体纷纷宣布民主党候选人乔·拜登当选为美国第46任总统时,乔治城大学医学院教授吴建永正在电视机前观看大选的新闻。
 
“我觉得这是个新时代的开始。人们对他(拜登)给予厚望。希望他团结美国,领导抗疫,领导实现全球碳中和的进程。” 吴建永表示。
 
拜登上台,特朗普下台,这正是美国科学界在过去几个月所期待的。
 
例如,2020年美国大选前的9月和10月,国际三大顶尖学术期刊 Nature、Science 和 Cell 纷纷发表评论,声讨特朗普的 “美国优先” 政策,认为该政策对美国科学的影响是灾难性的。
 
现在,无论是美国科学界,还是与美国有合作的其他科学家,都期待着拜登能够履行诺言,用科学来领导抗击 COVID-19 的行动,带领美国社会回归正常,使得世界格局、中美关系、人文科学交流都能回归理性。
 
当然, 也有声音表示,美国民主党一向口号喊得响,但承诺能否落到实处,还需要观察。
图源:Fox news
 
拜登对于科学的承诺
 
根据拜登作出的承诺,若他当选,美国将加强防控新冠的 “测试与追踪项目”(test and trace programme)、恢复与世卫组织(WHO)的关系、重返《巴黎协定》、取消对特定国家的旅行禁令、放宽签证限制。
 
10月1日,《自然》期刊采访了拜登的现任顾问、奥巴马政府时期顾问及政策分析师,介绍了拜登当选后在新冠疫情、气候变化、研究优先领域、太空探索、国际学术合作五方面的可能作为 [1]。
 
在新冠防治上,拜登当选后不仅要面对美国新冠肆虐的现状,也要应对公众对政府公卫机构(如美国疾控中心)不信任的局面。他的竞选团曾表示,将指示疾控中心就重开餐馆、学校和公共场所的公共健康风险发布透明的、基于证据的指导意见。并且,如果拜登当选,美国将恢复对WHO的资金支持。
 
另外,拜登在竞选计划中承诺,将投入250亿美元用于新冠疫苗的研发和分配,保证每个美国公民能免费打上疫苗。[2]
 
在气候变化上,拜登承诺让美国重回《巴黎协定》。2020年11月4日,美国正式退出《巴黎协定》,是首个也是唯一退出的缔约国。《巴黎协定》由超过190个伙伴国签署,承诺将全球气温升高控制在前工业社会基础上的1.5~2摄氏度。
11月5日,拜登承诺若当选总统,将重返《巴黎协定》。图源:Twitter
 
在科研与学术合作领域,拜登曾承诺取消旅行禁令,并让取得博士学位的外国科学家、工程师更容易在美国获得永久居留。他也曾提出增加包括科学家在内的高技术人员的签证数。至于优先方向,《自然》杂志的评论称,鉴于拜登之前的工作基本在外交与司法领域,他在科学上的偏好并不明显。
 
“拜登基本是一张白纸”,纽约大学城市学院的物理学家和科学政策专家麦克·路贝尔(Michael Lubell)表示,“他当然不是反科学,只是这不优先。” [1]
 
特朗普政府时期,太空探索是少有的重点关注的科研领域之一。拜登是否会改变特朗普时期制定的NASA计划仍不确定,但民主党纲领表示该党将继续对太空探索、发现的投入,包括NASA重返月球和到达火星的工作[3]。
 
相对来说,《自然》认为癌症研究是拜登最明显的兴趣点。2015年,拜登的大儿子因癌症去世;2016年,在奥巴马最后一年任期内,拜登曾主持政府的 “癌症探测计划”(cancer moonshot initiative),旨在通过共享机构和研究者间的数据和结果,加快癌症防治进程。[1]
 
在对华科研方面,虽然拜登提出撤销旅行禁令和放宽签证,但在美华裔或中国科学家的工作环境尚未明朗。《自然》认为,拜登可能会继续关注科研与国家安全问题。在奥巴马第二个任期内,即拜登作为副总统时,美国便开始追踪中国在其实验室的干涉情况。此外,拜登曾承诺在重要的新兴技术领域超越中国。[1]
 
特朗普对于科学的 “忽视”
 
随着拜登即将成为美国第46任总统的消息在各大新闻媒体出炉,“我感到如释重负。” 美国佐治亚理工大学天生生物学家珍妮弗·格拉斯(Jennifer Glass)如是说。[4]
过去四年,尤其是美国新冠疫情以来,特朗普表现出的对于科学和科学家的忽视,以及关于国际学术交流的限制,令其在科学界不受欢迎。
 
2016年美国大选日,清华大学药学院研究员肖百龙正在麻省理工学院(MIT)参加麦戈文脑科学研究院(MIT、清华、北大、北师大)的联合研讨会。肖百龙说,得知特朗普当选,当时组织会议的秘书非常沮丧。
 
而今天回顾,“确实没有预料到特朗普在过去四年会对美国社会造成如此巨大的撕裂、给全世界带如此巨大的动荡和不可预测性,而应对新冠疫情更是彻底暴露了其反科学、反智、毫无底线撒谎诋毁的本性。”
 
此次疫情中,美国因新冠死亡人数已超23万,而感染人数在11月创下新高。[5]
 
三位特朗普的总统顾问向CNN表示,特朗普的新冠疫情应对是其选举失利的重要原因。其中一位资深顾问指出,特朗普对待疫情不屑一顾的态度和对假消息的传播让他失去了处在易感人群中的老年选民的信任。[6]
 
此次新冠疫情中,特朗普政府应对新冠疫情的措施和他本人针对疫情的言论广遭诟病。他不仅在新冠疫情出现时宣称其对美国不构成威胁,还多次在公开演讲中引用错误的数据和专家言论,质疑戴口罩预防新冠的效果。4月,特朗普在白宫的发布会上建议消毒水可杀灭新冠病毒,并建议研究注射的可能性,引起医学界的强烈反对。[7]
 
特朗普政府的新冠应对措施以开发疫苗为核心,政府的 “曲速行动(Operation Warp Speed)” 计划在2021年1月份前开发3亿剂新冠疫苗,然而特朗普常在演讲中夸大其词,承诺 “马上” 就会有能用的疫苗。在10月份的第二次总统竞选辩论中,特朗普称 “几周内” 新冠疫苗就将上市,然而专家反驳称这并不现实。[8]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传播系和公共卫生系助理教授张竞文指出,特朗普在新冠疫情上的一系列做法和说辞都极具破坏力,他对整个科学和医学领域的诋毁给接下来的公共卫生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本来美国的公共疫苗态度和信心就在逐年下降。我们现在的工作是需要重新对公众建立信心,对COVID-19疫苗以及其他疫苗的信心。” 张竞文对《知识分子》表示。
 
《柳叶刀》(The Lancet)主编理查德·霍顿在今年7月曾公开表示:“我曾钦佩美国拥有先进的科技和人才,但现在的美国令人费解。政治氛围诡异,总统看上去不尊重科学,这是我们面临的最大威胁之一。”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编辑部则罕见地发表社论,批评特朗普政府将 “危机变成了悲剧”,谴责美国领导人在疫情面前表现出 “危险的无能”,并呼吁大家 “不能再给他选票”。
 
特朗普和拜登对科学的态度在10月份的一场口水战中尤为明显。特朗普在内华达州的一场竞选集会中以嘲讽的语气告诉民众,拜登当选后将 “听科学家的话”。而拜登稍后在推特上回应,“……是的……”,并再次强调 “听科学家的话不是件坏事,难以置信的是这点还需要说明。”
 
在竞选中,拜登抓住了特朗普应对新冠无能的劣势,提出了三条应对新冠疫情的准则:[2]
 
1)听从科学(Listen to Science);
 
2)确保公共健康政策决定经由公共健康专家审核;
 
3)重塑政府的信任、透明度、共同目标和问责制度。
 
此外,拜登和副手 Kamala Harris 提出七条计划,包括提高新冠检测数量,提高口罩等个人防护设备的产量,出台清晰、持续、有据可依的政府防疫指南,优化新冠治疗和疫苗生产的投入分配,保护易感群体,重建传染病预防体系和强制要求民众戴口罩。
 
然而,拜登面前的路并不好走。选举结果统计的这一周中,美国每日仍有10万左右的新增新冠案例,日死亡率也攀升至1000多例。[9] 如何收拾特朗普留下的 “烂摊子”,是拜登走马上任的第一项挑战。
 
除了新冠疫情应对受到批评,特朗普削减公共卫生机构资金的举动也遭科学界指责。
 
特朗普任内的2018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因 “经费原因” 缩减了其在39个国家的传染病预防活动。[10]
 
今年10月,《科学美国人》杂志发表社论认为,美国卫生研究院(NIH)、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和美国疾控中心(US CDC)等机构能够增加民众的科学知识、增强民众的疫情应对能力。但是特朗普却提议减去上亿美元对上述机构的投入。[11]
 
另外,《细胞》杂志(Cell)发表评论称,特朗普政府暂停持H-1B、H-2B、L和J签证的人员进入美国的政策,将导致美国实验室一些关键人才职位的空缺;《自然》(Nature)则批评特朗普政府退出诸多重要的国际科学组织严重影响美国科学的声誉和发展,并支持拜登当选。
 
在美学习工作三十余年的耶鲁大学医学院免疫学、肿瘤学和皮肤病学教授陈列平评论说,特朗普政府 “美国优先” 的政策,把国际交流搞得一塌糊涂。
 
“美国本来是一个 international 的国家,交流是最重要的,最富有成效的一个事情。一些主要的大学本身都是国际性的大学,有很多国际学者和学生。结果弄的什么?美国第一,把门关起来,这完全是反国际化,反潮流的。”
 
不过,在科学领域,特朗普政府并非毫无作为,至少在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加大了投入。在白宫2021年的预算报告中,量子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方面的投入比2020年的实际投入高出30%。今年8月,白宫更宣布在未来五年中向这两个领域投入10亿美元以上的资金。[12]
 
中美科技交流,受影响几何?
 
“拜登任务艰巨,希望疫情尽快按科学方法治理,对科研国际合作的打压早日结束,滞留中国的学生们也可以早日来到安全又开放的美国。” 美国当地时间7日晚上,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物理系副教授倪凯旋在朋友圈写道。
 
特朗普任内,中美科技交流因两国关系紧张受到严重影响。
 
多位在美国任教的华人科学家遭到调查。2019年4月,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终止了三位华人科学家的聘用合同,理由是他们在接受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资助的同时未按规定披露海外资助,存在利益冲突,以及违反同行评议的保密原则。[12] 在NIH自2018年发起的一项调查中,至少54名科学家因未披露海外资助遭辞退或主动离职,遭到调查的189位科学家中有93%接受来自中国的资助。[13]
 
此外,一些科学家赴美参会的短期签证审批也遭遇延迟和驳回。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更是在8月底决定终止与接受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资助的访问学者合作,将这些访问学者遣送回国。[14]
 
而由于政策和疫情的共同作用,美国签发的中国留学生签证数也大量削减。2020年4月到9月间,美国签发的中国学生F-1签证数仅为808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99%。[15]
 
此外,特朗普政府针对华为、中兴等公司的调查,以及对TikTok的禁令,也使中国科技公司遭遇巨大的损失。
 
不少华人学者表示,“苦川普久矣”。
 
“作为美籍华人,特朗普在任这几年,我们确实遭到了一些无形的压力”,在美工作生活三十余年的陈列平向《知识分子》表示,“政府搞了很多案子,一些根本查无实据,或者是一些小的错误无限放大,迫害了很多人,我觉得美国国内几乎是要形成一个迫害华人、种族歧视的潮流了,所以这是很糟糕的一个政府,完全是以行政手段来做,造成美国社会整个对华人的印象很糟糕。希望这方面能得到改进。”
 
张竞文说,“从华人教授的角度讲,我的一些同事会担心特朗普连任会加剧对美华人的打压和歧视。可能在学校层面上不会有政策表现,但是具体的 microaggression(微侵略)会更多出现。比如更多限制和中国的学术交流、审查,以及自我审查。现在特朗普下台,这个担心会缓解很多。”
 
不过,她也表示,特朗普下台也很难动摇支持者的信念,反而可能激化阴谋论等信念的持续极化。“今天有意思的是一个北美华人教授群自动分开成了两个群。在教授群体里也有很多华人川粉,在COVID-19问题上不认为特朗普有问题。说明媒体 exposure 的多样和假信息的深入。川粉对整个美国媒体包括大众和社交媒体都有信任危机。接下来怎样有效控制假信息和建立有效沟通机制是一个重要问题。”
 
肖百龙说,过去四年,因为签证和疫情的原因,受邀参加在美国举办的会议都没有成行,也算是特朗普时代的 “受害者”,现在期待再次去美国。“希望拜登政府能带领美国社会、世界格局、中美关系、人文科学交流都能回归理性”,他说。
 
拜登上任后,中美的科技交流能否重回正轨?
 
拜登在竞选中表示,经济安全就是国家安全。在经济领域,拜登很可能会延续特朗普时期的关税政策。[16][17]
 
而在国家安全及相关研究领域,拜登领导的美国政府也很可能继续与中国在尖端科技领域的竞争。
 
拜登的竞选计划显示,为了 “赢得与中国和其他国家的竞争”,一定要加强创新优势。[15] 前白宫科技政策顾问 Kei Koizumi 在接受《自然》杂志访问时表示,尽管他希望未来的美国政府能减少限制人才流动的措施,但整体而言,美国保护知识产权和调查中国的意愿仍会不断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要确保学术的开放性,确保中国学者不受到排挤,将会是个挑战。[1]
 
不过,拜登的当选对中美的科技界也许是个好消息。“许多科技公司并不喜欢特朗普对待中国的政策”,美国公共政策智库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主席 Rob Atkinson 在接受日经采访时说。[18] 多个巨头科技公司都是拜登此次竞选团队的大额捐助人,包括谷歌的母公司 Alphabet、微软、亚马逊、苹果和脸书。[19]
 
“对我来说,美国大选意味着对两个尊重的回归:尊重先进科学,尊重民主程序。” 亚马逊云服务(AWS)上海人工智能研究院首任院长张峥对《知识分子》表示。
 
“人类共同体面山涉水,缺了这两条腿,无法前行。中美之间,在科学、教育、艺术、文化等等代表人类先进文明活动上的脱钩,是过去四年中最让我吃惊、最为痛心的部分。路远且行:无作为,就无所谓担当。” 张峥写道。
 
参考文献
 
[1]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d41586-020-02786-4
 
[2]https://joebiden.com/covid19/
 
[3]https://democrats.org/where-we-stand/party-platform/building-a-stronger-fairer-economy/
 
[4]https://www.buzzfeednews.com/article/stephaniemlee/joe-biden-president-trump-scientists
 
[5]https://www.nytimes.com/interactive/2020/us/coronavirus-us-cases.html
 
[6]https://edition.cnn.com/world/live-news/coronavirus-pandemic-11-07-20-intl/h_fbde0987a6daf0cbb3e6e28cc2978aee
 
[7]https://www.nytimes.com/2020/10/02/us/politics/donald-trump-masks.html
 
[8]https://www.npr.org/2020/10/16/919139204/trumps-and-biden-s-plans-on-the-coronavirus-pandemic
 
[9]https://edition.cnn.com/2020/11/07/health/us-coronavirus-saturday/index.html
 
[10]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to-your-health/wp/2018/02/01/cdc-to-cut-by-80-percent-efforts-to-prevent-global-disease-outbreak/
 
[11]https://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scientific-american-endorses-joe-biden1/
 
[12]https://mp.weixin.qq.com/s/8WtUW7oeKRiL0vqrzjeAqg
 
https://mp.weixin.qq.com/s/y5XNMQNOsIQ6ju910yfCcg
 
[13]https://www.sciencemag.org/news/2020/06/fifty-four-scientists-have-lost-their-jobs-result-nih-probe-foreign-ties
 
[14]https://mp.weixin.qq.com/s/Gx_4a2OKecoN7odRQHXtnA
 
[15]https://fortune.com/2020/11/06/f1-student-visa-us-china/
 
[16]https://joebiden.com/americanleadership/
 
[17]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a-election-trade/bidens-trade-policy-will-take-aim-at-china-embrace-allies-idINL1N2HP289
 
[18]https://asia.nikkei.com/Politics/US-elections-2020/Silicon-Valley-backs-Biden-to-mend-Trump-s-US-China-tech-rift
 
[19]https://www.opensecrets.org/jfc/donors.php?id=C00744946&cycle=2020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0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