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黄宇翔   尤嘉   陆飞

责编 | 攸淇

1

没动力总想躺平?这类神经元可能要背锅 

图片来源:pixabay近日,冷泉港实验室李波教授团队为人们揭示了动力产生的新机制。研究者们在小鼠的岛叶皮层深层区域中鉴定出一类选择性表达Fezf2基因的神经元,在衡量小鼠作出摄食行为“动力”的行为学模型中发现,这群神经元的激活与小鼠的摄食动力产生高度相关。通过围绕神经环路开展的深入研究显示,这群岛叶皮层深层的Fezf2神经元在被激活后会向位于脑干区域的脑干孤束核释放兴奋性信号,后者会进一步刺激中脑纹状体区域的神经元分泌多巴胺产生“奖赏”信号。如果类似的神经环路在人脑中也发挥类似作用,或许以后我们在躺平不想干活的时候就可以甩锅给Fezf2神经元了。

►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92867421013349

2

一天大便几次,也受基因影响?

图片来源:pixabay全球有约10%的人群受到肠易激综合征的困扰,科学家们推测基因或许难脱干系。但要想直接研究基因与这种复杂疾病的关系并非易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明显症状包括异常肠胃活动,而每日排便次数能间接反映肠胃活动。近日,科学家们通过对将近17万名英国生物样本库人群进行基因关联分析,找到了14个与排便频率高度相关的基因区域。

有趣的是,研究者发现1%最高排便频率相关的基因标记与5倍的肠易激综合征得病风险高度相关。看来,关注排便次数确实在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肠易激综合征产生的原因和潜在的治疗策略。不过这些基因标记导致排便频率增加的机制尚不确定,有待进一步探究。

►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666979X21000859

3

这种疫苗或可消除衰老细胞

图片来源:pixabay近年来,科学家致力于通过消除衰老细胞来延缓衰老。然而,现有的多数药物都会抑制细胞凋亡而影响到正常的组织。来自日本顺天堂大学的科学家,针对衰老细胞表面的糖蛋白非转移性黑色素瘤蛋白B(GPNMB),设计了一种疫苗类的靶向药。这种疫苗刺激小鼠的免疫系统清除富含GPNMB的衰老细胞,成功地改善了动脉硬化并延长了小鼠的寿命。这一药物与现有药物相比,副作用更小而药效也更久。研究人员认为,这种疫苗类的靶向药是一种非常有前景的抗衰老药物研究方向。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3587-021-00151-2

4

无名指长,握力更强?

图片来源:pixabay食指和无名指长度的比例受母亲产前雄激素水平的影响,与肌肉发育有一定相关性。之前研究表明,食指无名指长度比例较低(无名指长)的男性的握力相对更强,而在女性中二者并无显著相关。而来自奥地利维也纳大学的一项研究则指出了之前研究在实验对象选择上的局限性。这项新研究尽量排除了年龄、种族、环境和锻炼水平的影响,发现食指无名指长度比例和女性的握力也存在关联,虽然这一相关性不如男性显著。无名指长的女性的握力也相对较强。

► 文章链接:

https://royalsocietypublishing.org/doi/10.1098/rspb.2021.2328

5

重金属乐队越多的地区,人口死亡率越低

图片来源:pixabay听重金属音乐会影响健康吗?来自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在芬兰,重金属乐队占人均比例越高的地区,人口健康水平更高。此前已有一些研究探讨个体接触的音乐类型和健康的影响,例如美国大都市区的乡村音乐播放时间长的地区自杀率较高。不同类型的音乐的作用可能不同:重金属音乐的歌词常常美化冒险行为和饮酒等,因此重金属音乐可能会增加暴力、意外事件以及酗酒等引发的健康问题。已有部分研究支持这些结论。在地区层面来说,重金属音乐不利于健康水平吗?

这一新的研究的对象样本量远超此前类似研究,包含了芬兰全国311个地区的超300万15至70岁之间的人群。在考虑了许多地区层面的因素,诸如失业率,教育水平,人口结构等,研究者发现在人均重金属乐队很高的地区,总体死亡率略低,因为饮酒和自残等行为引起的医院住院率的降低。重金属音乐能促进健康?对此研究者解释,重金属音乐确实可能存在好的一面,它可能帮助对抗抑郁,缓冲对死亡的恐惧,还可能促进社区凝聚力。芬兰是世界上人均重金属乐队最多的国家,许多芬兰的重金属歌曲和当地民间传说和神话中获得灵感,带有对森林和自然的崇拜,可能因此促进听众增加和自然的接触,例如户外运动等。这些因素都可以促进健康水平。

► 文章链接:

https://www.bmj.com/content/375/bmj-2021-067633

6

上网多促进结婚或同居吗?

图片来源:pixabay互联网在过去二十年里的迅速普及是当代社会最为重要的社会现象之一。美国家庭高速互联网的使用率从2000年的5%增长到了2009年的74%。2015年,美国成年人的互联网使用率达到了86%。相比过去,如今有更多的人通过互联网相识步入婚姻。2017年,美国的新婚夫妇中有40%是通过网上认识的。多用互联网能促进结婚吗?

一方面,互联网的普及提供了更广泛的社交选择,从而可能促进结婚。另一方面,正因为有了更多的选择,反而可能会使得一些人不轻易承诺。近日,由英国伦敦大学学院和牛津大学的学者的一项研究发现了这两种机制确实同时存在。在年纪较轻的人群中(15-22岁),使用互联网越多的人更不可能结婚或同居,而在23以上的人群中,使用互联网越多的人则越可能结婚或同居,不论对同性恋或异性恋人群都是如此。

► 文章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00324728.2021.1999485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4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