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开水白菜   油麦菜

责编 | 攸淇

1、丰富生物群在南极冰架下生活数千年 

冰架占据了地球上近160万平方公里的面积,却是最不为人所知的环境之一。人们已经通过相机在这些黑暗寒冷的栖息地中看到了生命的影像,但很少采集到生物标本。2018年,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极地和海洋研究中心阿尔弗雷德-魏格纳研究所(AWI)的研究小组,在威德尔海东南部诺伊梅尔第三站附近的埃克斯特伦冰架上钻了两个洞,穿过近200米的冰架。这里环境恶劣,温度仅零下2.2摄氏度,但他们依然收集到大量的标本,比在有光照和食物来源的大陆架上许多开放水域的样本还要丰富。另一个惊喜是,这些海底动物残骸的碳测年长达5800年,预示着一个生命绿洲可能已经在冰架下连续存在了近6000年。对冰架生物标本的后续研究将还原它们过去的故事。

► 图片及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960982221015396?via%3Dihub

 

2、喜马拉雅山超速融化,影响百万人口水源

在最近几十年里,喜马拉雅冰川融化速度比最后一次大冰川扩张(400-700年前)以来的平均速度快十倍。发表在《科学报告》上的研究,对14798座喜马拉雅冰川的范围和冰面进行了重建。研究人员计算出,这些冰川已经损失了大约40%的面积:从高峰期的28000平方公里缩减到今天的19600平方公里左右。在这一时期,它们也失去了390-586立方公里的冰——相当于今天欧洲中部阿尔卑斯山、高加索地区和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所有冰的总和。损失率取决于季风影响和地形效应,在尼泊尔东部和不丹损失得最快。冰川融化释放的水使全世界的海平面上升了0.92毫米至1.38毫米,这与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相吻合,同时还会影响这些地区水源供应的可持续性。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1-03805-8

 

3、MIT生产出最长的柔性电池

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了一种超长纤维形式的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并将结果发表在了Materials today。在概念验证中,研究团队的柔性纤维电池长为14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柔性纤维电池。其他纤维电池的结构是将关键材料放在纤维外面,而这个系统将锂和其他材料嵌入纤维内部,外面有保护层,从而带来稳定、防水、可编织的特性。除被编织成可穿戴设备外,这种材料还可以用于3D打印或定制成任意固定形状(比如视频中无人机外壳),被制造成任意的长度,因此未来将会有更多应用场景。

► 视频和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369702121004077?via%3Dihub

 

4、发微信、打电话,不如见面三句话?

遇到困难时需要朋友或同事帮助,你会选择电话语音,还是面对面聊天?在《社会心理学和人格科学》(Social Psychological and Personality Science)上发表的最新研究探查了沟通渠道的有效性。来自康奈尔大学和瑞尔森大学的研究人员招募了490人进行实验。在一次实验中,寻求帮助者通过不同的渠道询问5个朋友帮助校对半页文本,看看哪些朋友最能满足他们的要求,并与寻求帮助者预测的最有效渠道进行比较。实验结果与他们的预期并不一致:大多数人都低估了亲临现场的优势。我们过去认为,人们会权衡成本和收益,只有在他们真的想同意时才会给出肯定答复。但事实上,在面对面的场景下,人们更容易同意各种事情,甚至是他们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可能是因为他们在注视下说“不”会感到尴尬。

► 文章链接:

https://news.cornell.edu/stories/2021/12/best-results-ask-person-instead-over-zoom

 

5、新研究表明,单子叶植物嫁接并非遥不可及

嫁接是利用植物受伤后具有愈伤的机能来进行的一种无性繁殖技术,对于作物的改良尤其重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单子叶植物是陆地植物中占比较大的一类植物,包括许多粮食作物,比如玉米、小麦、水稻等,由于缺失维管形成层,不能或者嫁接成功概率极低。近日,英国剑桥大学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通过一系列试验证实了单子叶植物可通过胚性愈伤组织进行嫁接。研究人员通过将小麦种子未成熟胚的胚芽替换为其他种子的相似组织,发现其可发育为类嫁接体植物。此外,使用成熟胚组织进行嫁接也可形成类嫁接体。而后,研究人员在水稻中也成功进行了嫁接试验。此项研究不仅证实了单子叶植物嫁接的可行性,也进一步证明了可嫁接能力在单子叶植物中的保守性。此外,亲缘关系较远的单子叶植物间也可成功进行嫁接。该研究对于未来作物改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247-y

 

6、商业化学品在大气反应物中的毒性可能超过其源化学物质 

随着全球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全球42亿人置身于商业化学品的暴露风险中。根据《斯德哥尔摩公约》,对有害化学品的危害一般根据其在环境中的持久性、在生物体中的积累和毒性特性等进行评估。然而,由于缺乏实验数据,及其转化产物分析的复杂性,现有的评估框架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化学品本身性质的了解,很少考虑其在大气中转化的产物。近期,发表在《自然》的一项研究,揭示了空气中的工业化学品残留物有可能转化为毒性更强和持久性更长的物质。研究者利用自己开发的新框架,结合实验室和现场实验,将筛选可疑化学品的先进技术以及硅模型结合起来,同时考虑大气化学反应,以评估空气中化学品的风险。通过将这一框架应用于有机磷酸酯阻燃剂,研究人员发现其转化产物分布在全球18个特大城市,揭示了先前未被披露的化学品暴露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转化后的化学品的毒性可能更大,并且比母体化学品的持久性几乎强出了一个数量级,暗示了空气中与转化产品的共存的混合物的总体的高风险性。此项研究提示了在评估商业化学品风险时,需考虑大气化学反应,同时为环境评估提供有力参考。


►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134-6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3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