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感染新冠病毒和患上新冠肺炎是两回事 | 图源:pexels.com

 

知识分子编者按:

新冠病毒SARS-Cov2,从2019年年底被发现至今,经历多次变异。最新的变异毒株Omicron BA2,是全球目前流行最广泛的变异株,包括国内上海和吉林等地的疫情。

对于上海疫情防控,包括张作风王立铭金冬雁商周在内的多位学者,最近先后给出了自己的看法和建议。4月2日,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比较医学系研究副教授吴军投稿《知识分子》,提醒感染新冠病毒和患上新冠肺炎是两回事,在目前的变异株致病性较低的情况下,我们要看到二者的差异,并作出有针对性的应对和调整,并减轻民众对疫情的恐慌。考虑到包括上海在内,国内还有5000余万60岁以上老年人未接种疫苗或未完成疫苗接种,他也建议通过疫苗接种进社区,甚至是上门服务,早日引进效果更好的复必泰等,保护老人。

科学问题需要争鸣、公共议题需要公开讨论。欢迎更多专家发表个人观点,理性讨论。

 

撰文 | 吴军(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系系主任张作风教授,最近对上海新冠疫情防控提出了四点建议,受到专业人士与广大民众的关注。
 

新冠病毒突变株奥密克戎(Omicron)具有很强的传染能力,在人口集中的大都市,会出现迅速感染、大面积传播。这个现象不仅在欧美出现,也在香港出现。据路透社3月29日报道,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新冠病毒突变株奥密克戎的新变异BA2,占目前测序分析样本的86%以上 [1]。上海卫健委通报,2022年4月1日,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260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6051例 [2]。疫情发展很快,以致让上海不得不采取全域静态管理的策略,来阻止疫情的发展和扩散。

 

为了帮助上海尽快战胜疫情,早日恢复老百姓的正常生活秩序,张作风教授提出:
 

1以自我采样来取代群体聚集采样;2密切接触者和轻型病人,以居家隔离来取代集中隔离;3以有效疫苗来保护老年高危人群和儿童;4要用有效药物来加强对病人的治疗(建议采用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对早期感染及时治疗)以降低新冠的病死率和死亡率,成功把新冠大流行转化为地方病为阶段性目标,来有效保护人群健康。
 

张教授是资深流行病学家,他的这些建议,是基于世界范围内对疫情的防控和治疗的科学数据和经验基础上提出来的,可操作性强而且非常及时。不过,也有很多学者表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浙江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的王立铭教授专门向《知识分子》投稿,提出了他的观点。看了王立铭教授与张作风教授的争鸣意见,笔者觉得有必要撰文呼应张作风教授的建议,并澄清一些问题。

 

首先,应该正确认识病毒感染与疾病的关系,减轻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恐惧心理。疫情发生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造成几百万人的死亡。很多民众谈疫情色变,因为感染新冠病毒而自杀的例子也时有发生。新冠病毒虽然来势汹汹,但是被感染和发病,是两回事。人在一生中,会被很多细菌真菌病毒感染。由于有免疫系统在我们身体内保护我们的健康,大多数病毒感染,并不导致疾病的发生。疾病是要有可感知可测的临床症状的。对于传染性疾病,有没有临床症状,才是有没有生病、需不需要住院的判断依据。这个是常识,就像我们都患过感冒,但是需不需要到医院接受治疗,完全应该看症状的严重程度而定。

 

据多个媒体转载的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3月13日报道,目前全国各地的新冠病毒株,主要是Omicron的BA2变种[3]。它的传染性比较强,感染后大多数是无症状或轻症状,而且主要局限在上呼吸道,很少侵及肺部引起重症死亡。据上观新闻3月初采访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感染病科与感染管理科主任胡必杰,上海目前的高比例无症状感染患者,就是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但又没有出现相关症状,且没有肺部影像学特征性改变,也支持该病毒感染后轻症为主的现象 [4]。BA2感染以后的主要症状,和感冒基本一样,主要是流鼻涕,头痛。疲劳、打喷嚏和喉咙痛。根据笔者自己的经验和对周围人士的观察,绝大多数轻症患者,在症状出现后,如果自我护理得当,3天后主要症状即基本变得轻微,10天后恢复正常。根据南非的临床经验 [5],在第四波传染时期,被Omicron感染的患者,即使需要住院,住院时间也短缩至3天。这些人不应该以需要住院的病人来对待和处理,而是应该鼓励他们在家隔离休息疗养。如果症状有加重的趋势,再联系自己就近的定点医院。
 

认识到这一点,才能让广大民众不会因为谈感染而色变,被感染后自暴自弃,或者被歧视。抗疫资源也不必针对无症状和轻症患者,疲于奔命。医疗单位应该主要服务有重症倾向(例如呼吸困难、血氧浓度偏低)需要住院治疗的人群。

 

第二,需要改变大规模集中检测病毒核酸的做法。检测是需要的,但是大规模人群聚集检测,有可能造成交叉感染,加重疫情的扩散。上海目前的疫情发展,已经成为国内新冠流行率相对较高的地区。将近2500万人口的上海,如果要求全体市民一周几次排队做核酸检测,不仅对检测系统是严峻的考验,也极大地增加了因为聚集而导致疫情扩大的风险。我们在网络视频中看到,民众为了做核酸检测,经常出现大量人群拥挤的现象。在上海部分地区,民众甚至需要排几条街的队来得到采样。大规模集中核酸采样效率低,也更容易造成感染的扩散。虽然上海采取了增加检测点的服务措施,减少市民排队等候时间,但是民众反复几次排队检测,身心疲惫,增加了轻症发展成重症的风险。而现在有了新冠病毒病原快速检测试剂盒,民众可以在家自行取样检测,避免集体核酸检测导致的感染风险,也更有利于休息。因此,张作风教授提出的 “以自我采样来取代群体聚集采样”,是非常重要和及时的建议。自检阳性上报和复检都会更有针对性和高效率。自我采样,可以避免因聚集采样导致的交叉感染和低效率,这个是允许群众自检的重点利好。
 

第三,关心被感染者的精神健康,鼓励居家隔离。被病毒感染后,轻症是否发展成重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被感染者的免疫力。而一个人的免疫力,与其精神状态和护理条件息息相关。在家隔离,患者的精神压力会大大减少,护理方便,还有亲情温暖照顾,会极大地帮助被感染者早日恢复健康状态。张作风教授提出的 “密切接触者和轻型病人,以居家隔离来取代集中隔离” 建议,不仅可以减少社会抗疫成本和负担,更重要的是可以帮助被感染的人,减少精神压力,方便自我护理。

 

有不少人认为集中隔离,好像可以避免家人被感染。听上去很有道理,实际上并不是那么回事,因为病毒传染是非常快(几分钟)的事情。家里哪个人检查出阳性,已经表示被感染超过至少数小时了(Omicron的潜伏期一般是2~3天),如果要传染,家人已经被传染。面对每天增加数千感染者,如果都要拉走集中隔离,需要动用巨大的社会抗疫资源,也让相关抗疫人员筋疲力竭。

 

如果有条件给居家隔离者配发体温计和血氧监测等仪器进行自我健康监测,当然最好。美国市场上贩卖的家庭用手指血氧监测器,大多数 [6] 都是从中国进口的,价格低廉。政府可以大量采购这些物资,分发给市民。居家隔离者如果病情出现恶化,可以及时通过类似于健康码的管理系统,让患者及时与管片医院和医生联系,就近到医院进行吸氧等救治。
 

第四,要消除民众对疫苗副作用的担忧心理,加大力度、改善策略,加快对60岁以上高危人群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疫苗是对抗微生物传染性疾病的最有效防疫手段。但是在新冠疫苗问世以来,不断有反疫苗人士宣传疫苗的阴谋论,怂恿民众抗拒接受疫苗注射。这些疫苗阴谋论虽然被世界主流媒体和主流医学界驳斥,但是仍然在部分人群当中做祟。另一方面,对于疫苗接种的副作用的担忧,比那些疫苗阴谋论危害更大。其实无论是国产灭活疫苗还是外国mRNA疫苗,经过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临床试验,证明其副作用相对是极少的,对绝大多数人群是安全和有效的。

 

世界各国以及香港的疫情告诉我们,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群,主要是没有完成至少两次疫苗接种的60岁以上的人群。据香港卫生署防护中心的初步分析,截至4月2日[7],香港第五波疫情累计死亡病例7732宗,死亡病例年龄中位数为86岁,约88%没有接种疫苗或只接种一剂疫苗。已接种两剂或三剂60岁或以上人士,死亡率较沒有接种者大为减少,例如,60-69岁长者,未完成接种疫苗的死亡率为2.42%,若接种两剂或以上疫苗,死亡率为0.09%;80岁或以上长者,未完成接种疫苗的死亡率高达16.3%,若接种两剂或以上疫苗,死亡率为2.97%。

图1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在2022年4月2日对第五波死亡个案报告对初步分析。链接: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pdf

 

目前中国60岁及60岁以上的老人超过2.64亿,其中有超过2.12亿的老人全程接种了新冠病毒疫苗[8],也就是说约5200万老年人还没有接种新冠疫苗或没有完成全程接种。因此,增加对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是战胜疫情的关键,已经是各界人士的共识。

 

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加快对60岁以上的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有人认为上海每天增加近万例阳性感染者,医疗人手不够,已经筋疲力尽,无法尽快给60岁以上人群施打疫苗。其实这个问题容易解决。中国政府的动员能力极强,而注射疫苗的操作,比较容易培训。以全员核酸检测的力度和人手组织力,甚至可以通过进小区接种,特殊情况还可以提供上门接种服务等方式,让60岁以上的人群尽快完成至少两针疫苗接种。
 

第二个办法是采取更安全有效的疫苗。疫情晚一天平息,就会多一天造成次生灾害。如何提高疫苗的效率,影响到能否早日战胜疫情。复必泰疫苗是在世界多国的抗疫实践中被证明是有效、安全的疫苗。根据一项在南非进行的临床研究 [9],在19070例核酸阳性人群中,如果接种过第二针复必泰疫苗超过14天,阳性人数只有114人,占比0.6%。接种其他疫苗但仍然出现阳性结果的人群是3296人,占比17.3%。很明显,复必泰疫苗对抗Omicron病毒株的感染,相比起其他疫苗来说,是更有效的疫苗。不是张作风教授一个人在呼吁国家尽快批准进口疫苗的使用,而是很多资深专业人士 [10] 及上海有关部门的呼吁。复必泰疫苗一直处于申请状态,中国有关部门一直没有批准使用。这不是缺乏临床试验数据的问题,而是观念问题。复必泰疫苗的效力不是幻想,其安全高效是有全世界大量科学临床数据证实的。放着好的疫苗不让用,是保护民族mRNA疫苗产业重要,还是早日让中国老百姓摆脱疫情的困扰、早日让民生和经济运行恢复正常重要?
 

对60岁以上人群来说,从第二针到第三针(加强针)的间隔时间,实际上也不必等太久,30天就足够了。美国CDC最近修改指南,对有中度和重度免疫缺陷的成年人,间隔28天即可施打第三针疫苗 [11]。前述在南非的研究结果显示,只要接种过复必泰疫苗超过14天,抵抗Omicron感染的能力就得到显著提升。去年10月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在以色列进行的复必泰疫苗(mRNA疫苗)第三针后的保护效应研究 [12],表明在接受第三针后的第10天,就能显著地降低被感染的几率。被加强的免疫保护力,在第21天达到高峰。

图2
 

今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的Xin Zhao博士等人在新英格兰杂志发表的一份研究报告 [13] 表明,接种灭活疫苗ZF2001的第三针,如果距离第二针的间隔时间为30天的话,接种者体内产生的对Omicron病毒株的抗体的水平,跟间隔4个月再打加强针的人比起来,差别并不是太大,尽管间隔4个月的结果好一点。至于2针灭活疫苗+1针复必泰疫苗是否有效,已经有一项在土耳其使用中国的灭活疫苗加第三针复必泰疫苗的临床研究证明,这样的混打,也能够显著提高对新冠病毒的免疫力 [14]。
 

第五,大力引进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对早期感染及时治疗。前面提到,百姓对病毒的恐慌情绪,是害怕万一被感染后无药可治。要帮助减轻大众和有关管理人员对新冠病毒感染的恐惧心理,那就要从科学上确保对新冠病毒的感染可防、可治。辉瑞的药,就是告诉大众,被感染了也不用害怕,有药可治。辉瑞的Paxlovid药物,是经过科学研究和临床试验证明,如果在感染的头5天内使用,会显著减少病情发展成重症的几率。这样的临床显著疗效,业内人士其实也是非常清楚的。张作风教授的第四点建议,就是 “要用有效药物来加强对病人的治疗(建议采用辉瑞公司新冠病毒治疗药物Paxlovid对早期感染及时治疗)”。
 

目前虽然剂量供应有限,但是根据上海目前的疫情数据来看,3月底以来每日新增300例左右。如果这些是需要服用Paxlovid的病例,一万份Paxlovid也许可以支撑20天。在这20天内,相信中国政府会继续加大该药的进口数量。同时,辉瑞已经开放专利并授权三家中国制药厂进行生产。相信以中国药厂的生产能力,供应量很快就会改观。
 

总之,因为医疗资源相对有限,新冠疫情不仅对新冠病毒导致的感染性疾病有很大的威胁,对非传染性疾病如癌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的危害也非常大。全球每年非传染性疾病死亡的人数超过4000万,是新冠肺炎死亡人数(至今全球615万)的数倍。因为新冠疫情而造成的对其他非传染性疾病的医疗资源的挤压,应该引起高度重视。根据WHO统计,在2020年,全世界因为新冠疫情而取消了2800万起癌症患者的手术。从前述香港的疫情死亡情况来看,高危人群是60岁以上的有基础病的人群。对这个人群,采用最有效最安全的疫苗完成至少两针疫苗接种,将大大降低这个人群因新冠疫情死亡的风险。

图3 香港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在2022年4月2日对第五波死亡个案报告对初步分析。链接: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pdf

 

让民众居家自行检测上报,居家隔离,减少精神压力,避免病情发展成重症。如果是阳性则可以尽早使用最有效的药物。这样的话,就能够让有限的医疗资源不仅能够照顾到新冠病毒感染需要住院的患者,也可以照顾到非传染性疾病的患者,让医疗服务、社会生活和经济活动早日恢复常态。

 

声  明

本文是作者个人观点,与供职单位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无关。

 

作者简介 

吴军博士早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微生物学专业,1994年至2000年在日本国立熊本大学医学部攻读医学科学博士学位。吴军博士现为美国希望之城医学中心比较医学系研究副教授、动物肿瘤模型实验室主任。

 

参考文献:

1. https://www.reuters.com/business/healthcare-pharmaceuticals/omicron-stealth-covid-variant-ba2-now-dominant-globally-2022-03-29/2. http://wsjkw.sh.gov.cn/xwfb/20220402/7e9cc0574a4d4ef482c21286762c56fa.html3. https://www.sohu.com/a/529465579_1209144984. http://wsjkw.sh.gov.cn/xwfb/20220306/eefec98d15fa488282318f277f2230fc.html5. Maslo C, et 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of Hospitalized Patients in South Africa During the COVID-19 Omicron Wave Compared With Previous Waves. JAMA. 2022 Feb8;327(6):583-584. PMC8719272.6. https://www.globenewswire.com/news-release/2021/04/19/2212307/0/en/Global-Pulse-Oximeters-Market-Size-Share-Will-Reach-USD-3-555-9-Million-by-2026-Facts-Factors.html7. https://www.covidvaccine.gov.hk/pdf/death_analysis.pdf8. http://www.gov.cn/xinwen/gwylflkjz189/index.htm9. Collie S, et al., Effectiveness of BNT162b2 Vaccine against Omicron Variant in South Africa. N Engl J Med. 2022 Feb 3;386(5):494-496. PMC8757569.10. https://new.qq.com/omn/20220330/20220330A0BKUM00.html11. https://www.cdc.gov/coronavirus/2019-ncov/vaccines/recommendations/immuno.html12. Bar-On YM, et al., Protection of BNT162b2 Vaccine Booster against Covid-19 in Israel. N Engl J Med. 2021 Oct 7;385(15):1393-1400. PMC8461568.13. Zhao X, et al., Effects of a Prolonged Booster Interval on Neutralization of Omicron Variant. N Engl J Med. 2022 Mar 3;386(9):894-896. PMC8809506.14. Çağlayan D, et al., An analysis of antibody response following the second dose of CoronaVac and humoral response after booster dose with BNT162b2 or CoronaVac among healthcare workers in Turkey. J Med Virol. 2022 May;94(5):2212-2221. PMID: 35075655.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50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