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开水白菜   蛋炒饭   茴香

责编 | 攸淇

 

1、天文学家发现罕见 “黑寡妇” 双星,具有迄今为止最短的轨道

图片来源:NASA

“黑寡妇” 是指快速旋转的中子星,环绕并慢慢吞噬一颗较小的伴星,因此主星得到了 “黑寡妇” 的别称。天文学家已知银河系中大约有二十几个 “黑寡妇”。近来,距离地球3000光年的一个新的神秘双星吸引了MIT研究人员的注意,这个最新的候选星被命名为ZTF J1406+1222。它的轨道周期是目前发现的最短的,中子星和伴星每隔62分钟就会互相绕行一次。该系统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似乎承载着第三颗遥远的恒星,每1万年就围绕着两颗内部恒星运行一圈。该研究团队为这个三星系统提出了复杂的起源故事,并计划继续观测这个新系统,应用光学技术探索天空中更多的中子星和黑寡妇。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551-1

 

2、因衰老而丧失的听力细胞或可再生

图片来源:EYE OF SCIENCE 

(耳蜗内毛细胞和外毛细胞)由耳蜗制造的外毛细胞的在胚胎中发育,无法增殖。外毛细胞随着声波的压力而膨胀和收缩,为内毛细胞放大声音。内毛细胞将这些振动传递给神经元,我们因此可以听到的声音。衰老、噪音、某些癌症治疗药物和抗生素造成的听力损失通常是不可逆的,科学家一直无法重新编程现有的细胞,使其在死亡后生长成外耳和内耳感觉细胞。但是,美国西北医科大学的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个单一的主基因TBX2可以将耳毛细胞编程为外毛或内毛细胞,克服了恢复听力的一个主要障碍。研究人员发现,当表达基因TBX2时,该细胞就会分化为内毛细胞。当该基因被阻断时,该细胞分化为外毛细胞。目前该研究仍处于实验阶段。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668-3

 

3、气候变化可能增加病毒跨物种传播风险

图片来源:pixabay

许多野生动物都可以携带对人致命的病毒,如SARS、HIV等,这些病毒能在人类和动物间互相传播。4月28日,一项来自《自然》杂志的研究称,气候变化可能会让野生动物们 “被迫搬家”,从而大大增加人类感染新型病毒的风险。研究人员建立了哺乳动物-病毒网络的系统地理学模型,并预测了3139种哺乳动物到2070年的地理范围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升高,一些哺乳动物会放弃原有栖息地,前往更凉爽的地区,这会让它们与其它物种首次接触。而到2070年,至少有15000种新型病毒在不同物种间传播。值得一提的是,在本世纪将升温范围控制在2℃内并不会减少这种效应。因此,本文的作者提醒我们,人类必须建立完善的卫生系统来应对该情况的发生。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6-022-04788-w

 

4、手持设备实现无痛检测皮肤癌

诊断癌症时,医生一般会取下患者患处的一块组织进行活检,来确定患者患病的具体情况。但这样的检测往往会让患者疼痛,并且伤口的愈合也需要一段时间。最近,来自美国史蒂文斯理工学院的科学家们开发出一种新型的检测设备,可以通过无创的手段诊断皮肤癌,该成果发表于《科学报告》杂志。

研究人员发现,两种常见的皮肤癌可被毫米波成像技术检测,随后他们开发了新型高分辨率的毫米波成像系统,用于检测患者的皮肤病变。在对71位患者进行测验后发现,该系统在区分良性病变与恶性病变时非常准确,分别具有98%的特异性与97%的准确性。并且,该系统完成一次检测仅需20秒。该文的作者表示会继续优化该系统,制造出可以手持的检测设备,使该检测方法更普及。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2-09047-6

 

5、一蹦上十楼:破纪录的跳跃机器人

近日,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单脚机器人,可以一跃跳到100多英尺(约30米)的空中,超过自身高度的100倍,打败了迄今已知的所有跳跃机器人,甚至是最厉害的跳高生物。这项成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展示了人造工程所设计的跳跃能力的新水平。由于动物最大的跳跃高度受限于其肌肉单次动作所做的功,本次研究人员没有依照仿生原理进行设计。他们采用了不同的方法:选用了一种可以倍增做功的旋转电机,并把产生的能量储存在由碳纤维压缩弓和橡皮筋制成的弹簧中。 由于存储能量大、设备重量轻(大约30g)且符合空气动力学特性,这个单腿机器人能够轻松跃过10层高楼。研究人员还表示,跳跃机器人可以避开过去只有飞行器才能跨越的障碍物,同时收集下方的地面图像信息。如果跳跃机器人在月球上跳跃,那里地表引力更弱,它可能跳跃至125米的高度,从而一次跳跃穿越半公里距离,也许未来可用于地形勘探等工作。

►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2-04606-3

 

6、新冠期间,最危险的公共场所是健身房?

图片来源:pixabay

新冠病毒可以通过空气或物体表面传播,可在气溶胶中存活数小时,在物体表面甚至可以存活长达3天以上。近日,密歇根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奚传武教授团队等在Journal of Exposure Science & Environmental Epidemiology 期刊发表的研究证实,新冠病毒通过空气传播的能力是通过物体表面传播的1000倍。研究团队对几所大学校园及周围场所的空气和物体表面进行了采样和新冠病毒检测,共收集了256个空气样本(新冠病毒阳性率1.6%)和517个物体表面样本(新冠病毒阳性率1.4%)。这些样本来自这教室、餐厅和健身房等公共场所。结合校园的新冠感染情况,研究人员评估了环境接触相关的传播概率。评估结果显示,接触空气中的新冠病毒颗粒后的感染率约为1%。而接触新冠病毒阳性物体表面后的感染率则非常之低,每10万次接触仅有1次感染。本次调研发现,新冠笼罩下最危险的环境是健身房,来自健身房的75%的空气样本和50%的物体表面样本都发现了新冠病毒阳性迹象。这项研究也提醒了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通过空气传播新冠病毒的风险。

► 文章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370-022-00442-9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30篇文章 3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