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展望未来,中国赴美留学的下降趋势是否会延续,仍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 图源:

 

导  读

由于种种原因,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在连续增长几十年后,于2020/21学年首次下降。如果单考虑读研人数,也在2020年由之前的近13万降到不足10万,跌了24%。来自中国的留学生与研究者的减少,并不会对美国科研质量造成实质性影响。而短期内,中国科学的发展还需引进外来人才。展望未来,中国赴美留学的下降趋势是否会延续,仍有相当的不确定性。

 

撰文 | 邸利会

责编 | 钱炜

 

“我已经四年没有回国了。” 王霞说起了她的近况。四年之前,笔者因为写一篇关于本科教育的文章,结识了包括王霞在内的几个学生。那时,他们刚从中国某所顶尖大学毕业,即将赴美攻读博士学位。
2018年6月,美国缩短了就读某些理工科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签证,由之前的五年改为一年。当年11月,美国司法部发起 “中国行动计划”(China initiative),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其中大多数是华人教授,被剥夺经费、强制退休,被调查、起诉、送进监狱…… 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连同教授,一起被联邦调查局局长雷(Christopher Wray)描述为 “非传统的情报收集员”。当时的美国总统特朗普称,中国来的学生,“几乎都是间谍”。
那时,我一度担心,美国会不会将这几名优秀的学生也拒之门外。好在,他们都顺利地拿到了签证。但事情并未到此为止。
图1 政治的干扰加之疫情,中国在美留学人数在连续增长几十年后,在2020/21学年首次下降,由前一年的372,532跌至317,299 | 数据来源:Open Doors
 

2020,转折点?

两年后的2020年,也是在6月,特朗普签署的第10043号总统令生效,禁止一些中国读研的学生和学者获得签证。按照纸面的说法,他们“实施或支持中国的军民融合策略”。
迄今为止,多少人受到这个禁令的影响,并无确切的数字。
美国乔治城大学的一份报告假设,上了 “实体清单”(the Entity List)的11所中国大学(包括“国防七子”),它们的理工科毕业生会被 “重点关照”。考虑到其他的一些因素,作者估计每年受影响的人数有3000~5000人,占每年新入学所有中国赴美理工科读研学生的16%到27%。该报告没有考虑博士后、访问学者以及公派留学者。
而美国政府称,受这项禁令影响的留学生不过占1%。这可能是基于所有在美中国留学生总数得出的结论。据Open Doors统计,2019/20学年,这一数字历史性地超过了37万。需要注意的是,这37万中,约15万是读本科,1.7万不拿学位,读研的只有约13万。而13万中在校读理工科的约有76000人。鉴于10043号总统令似乎有 “追溯” 效力,那么,这76000人中的部分人也可能会受影响。
“对中国赴美学生和学者的签证限制有三个方面:第一是针对高层次人才,主要是博士和访问学者,这和中国行动计划是一脉相承的;第二是针对敏感专业,简单说就是理工科;第三针对公派留学。这三个条件都吻合的情况下,你大概率会被拒掉。这是面对所有的中国的学者和高校的。另外,还有针对一些所谓 ‘军民融合高校’ 的制裁名单。” 中国教育在线总编辑陈志文告诉《知识分子》。
据中国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发布的消息,到2016年,国家公派出国留学年度派出人数已超过3万人。近几年是否出现了下滑,由于数据缺乏,目前不得而知。
由于政策的模糊性和不透明,观察者只能从案例中寻找被拒的 “蛛丝马迹”。一些报道显示,即使是非理工科、非敏感高校,也可能被拒。
美国第10043号总统令表述的模糊性曾被批评为是 “地毯式轰炸”,而不是 “手术刀式的精准打击”。上述报告认为,保持模糊可能是有意为之,由此相关机构实施起来可以更加 “灵活”;同时,含糊的措辞掩盖了政策争议,也能预防别人的批评和监督。
2020年让留学 “雪上加霜” 的,还有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美国随后关闭了中国留学签证的申请。13个月后,美国于2021年5月重启赴美留学签证。国务卿布林肯当时称,四个月内处理了10万张中国学生签证。
然而,经过漫长的等待,一些人等到的结果却是 “拒签”。差不多从2021年6月份开始,500多名中国留学生联名致信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反映赴美留学签证申请被拒,此事被各大媒体广泛报道。
也因此不出意料的,中国赴美留学人数在连续增长几十年后,于2020/21学年首次下降,由前一年的372,532跌至317,299(据Open Doors)。
即使单考虑读研人数,2020年由之前的近13万降到不足10万,跌了24%;如果只算理工科,则跌了20%。其他国家,包括印度也出现了下滑(分别下降了约23%和24%)。中国和印度占所有赴美读研国际留学生的约七成。(据美国科学和工程统计全国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Statistics))
通过汇总中国10所大学的毕业生出国数据(见附表1),《知识分子》发现,2020年也是一个转折点。几乎所有学校留学比例出现了下滑,而赴美的比例也出现了下滑,有的学校,如北京邮电大学,降了约15个百分点。而在一些学校,美国已经不是首选的留学目的地(见附表2)。在四川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以英国为代表的其他国家已经超越美国,成为出国留学的首选目的地。(这几所大学,均在 “实体清单” 当中)
与此同时,来自 British Council 的数据显示,中国赴英就读本科和研究生的人数连年增长,在2019/20学年分别达到接近6万和9万(见附图1)。考虑到其他国家的大学数量比美国的大学要少,这一结果非同寻常。
今年,美国的新冠疫情受到控制,边境开放,对于赴美留学是一个积极的因素。但就中国留学生而言,拜登政府似乎没有打算废除签证的禁令,同时政治大环境的影响依然存在。今年乃至以后,赴美留学的下降趋势是否会延续,仍有相当的不确定。
 

对美国有何影响?

中国赴美留学生人数下降,首先冲击的是美国部分学校的经费。据媒体报道,37万在美中国留学生通过缴纳学费和其他费用产生的经济活动金额达到140亿美金。
“现在美国做博士后或者访问学者,拿中国政府的资助肯定是不行的。” 在美国从事生命科学研究的教授赵明说,“你带钱来就是间谍,不带钱就不是间谍,这是一个非常荒唐的事情。实际上,过去美国是占了中国不少便宜。免费的劳动力不要,很傻。”
赵明告诉《知识分子》,这两年,一些实验室 “明显招不到博士后”;同时,“物以稀为贵”,从国内来的博士后 “身价” 也高了不少。
中国的博士后不愿意到美国实验室的另外一重原因是,成为第一作者时无法挂国内单位。《自然》杂志在上个月底报道称,过去三年多,共同署名中美科研机构的论文作者数量下降超过20%;中美科研机构共同署名的论文数量在2021年也出现下降。
 

不过,多位受访者向《知识分子》表示,中国留学生和研究者的减少,并没有对美国科研质量造成影响。


据芝加哥大学物理系教授王连涛观察,像芝大这样中等规模的物理系每年的申请人数在八九百,其中1/4的申请来自中国,在最终录取的二十多名研究生,中国人大概占到二到三名。“好的学生还是会申请出国,本身我们录取的量也不多,从做研究的角度,影响不是很大。” 他说。
在美国的计算机教授石磊认为,中国留学生的缺乏对每个学校的影响差别比较大—— “靠前的学校其实并不依赖于中国的博士生,尤其是非华人的老师不是很依赖。其他学校可能比较依赖中国或者印度的学生。中国学生对顶级学校的影响力没有想象的那么大。”
以美国计算机学会博士论文奖(ACM Doctoral Dissertation Award)为例,在从1978年开始授奖的117位获奖者中,只有五位是中国读完本科后的留学生(Xiaoyuan Tu,1996、Yan Liu,2007、Tengyu Ma, 2018、Jiajun Wu, 2019、Chuchu Fan, 2020),其中四位还是荣誉奖。
不过,王连涛也表示,中国移民对美国的贡献有目共睹。“中国人到美国,大部分是受过高等教育,是属于高端人才,对美国的贡献,和整个移民的量是不成比例的。” 他说。
据总部位于芝加哥的智库MacroPolo,近30%的顶级人工智能研究人员在中国获得了本科学位,但其中一半以上继续在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该报告同时指出,2017年2月做的分析表明,2000年至2015年期间在美国完成STEM博士课程的约90%的中国公民和87%的印度公民仍居住在美国,而来自其他国家的毕业生中这一比例为66%。
 

能做的只有等待

中国学生赴美读研的减少,无疑利好其他国家以及中国本土的人才市场。但中国的环境是否有利于杰出人才的涌现,仍充满着疑问。十多年过去了,“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 这个 “钱学森之问” 犹在耳侧。
“人家有突破,说这条路是可以做的,咱们是可以扑上去做得非常好。但你要说,我们从头引领,搞无人区,我觉得至少短期内不太可能。无论是指挥棒还是氛围,大家跟惯了。国内的环境也更适合做跟随,模仿创新的效率比较高。” 石磊说。
短期来看,中国科学的发展还需引进海外人才。截至2021年,在1977年后接受高等教育的381位中科院院士中,超过一半曾在学历教育阶段或博士后阶段在境外学习;从境外留学目的地的分布来看,有42位(占比11.1%)院士曾在2个及以上不同的境外留学目的地学习。其中,美国是科研工作者的首选国,有137人次。
尽管有种种障碍,赴美留学依然是当下不少学子的选择。即使是上了 “实体清单” 的11所学校,赴美留学人数依然有一定的比例。
四年过去了,笔者高兴地看到,王霞那一届出去的几个年轻人一如既往的优秀——有人甚至还没正式毕业答辩,就敲定了美国某所著名大学助理教授的职位。虽然他们有四年时间不敢回国,虽然这期间有过种种的杂音,但结局还不至于太令人沮丧。最近,另一位笔者熟知的国内顶尖学校的毕业生也即将赴美读研。他说,现在等签证已经有五六周了,可能还要等到两个月。
从目前的情形看,他能做的也唯有静静地等待。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王霞、赵明、石磊为化名)

 

附表1

数据来源:表中各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附图1附表2数据来源:表中各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知识分子》资深主笔 邸利会

尚存进取之心

 

参考文献:

1.Remco Zwetsloot, Emily Weinstein, Ryan Fedasiuk, "Assessing the Scope of U.S. Visa Restrictions on Chinese Students" (Center for Security and Emerging Technology, February 2021).

2.Brunnstrom and Spetalnick, “U.S. Targets Only One Percent.”

3.https://

4.十八大以来国家公派出国留学情况,

5.1977年恢复高考后接受高等教育的中科院院士“成长档案”:逾20%非名校出身,超40%没有境外留学经历,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975篇文章 2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