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0
听报道
编者按
当我们终于从孩子成为家长,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们会怎么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最近,清华大学政治学系副教授刘瑜在一个演讲中讲到,教育“军备竞赛”使得现在的孩子普遍面临焦虑、抑郁症、空心病等问题,但如果一个人选择“放弃成功”,也未必是坏事,认识自我、接纳自我,是最重要的人生功课。
对于刘瑜关于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的观点,美国费米国家实验室的吴进远表示赞同,也同时指出,如果有人因此认为成为普通人就是不鼓励孩子学习,甚至认为学习无用,那将是大错特错。
他认为,培养普通人应该是指不盲目攀比,不以功利为学习目的一种心态,而不是说普通人可以放弃努力,更不是说某些知识对普通人没用。
你的教育观是什么?你会如何教育自己的孩子?欢迎读者朋友们留言或投稿,参与讨论。
pixabay.com
撰文 | 吴进远
最近在网上看到清华大学副教授刘瑜关于孩子教育的演讲,讲到她女儿势不可当地成为一个普通人。作为一个关心并常年实践青少年科学教育的科研工作者,笔者想接着这个话题谈点看法。
把孩子培养成普通人,这一点我是赞成的,并且在很多我所知的家长中,对此并无异议。但让我隐隐感到忧虑的是,有的人把培养普通人与不鼓励孩子学习等同起来,甚至出现学习无用论的苗头。有位物理学家兼科学普及作家,针对有些省市学校家长让学生高考放弃物理的现象,痛心疾首地发问:“嫌高考物理难?你就不怕娃儿成废柴?” 他的话也许尖锐了一些,但我觉得非常有道理。
唐诗里说:“他人骑大马,我独跨驴子。回顾担柴汉,心下较些子。”(不是开玩笑,此诗确是唐诗,作者是唐初诗僧王梵志)攀比乃千年人性,这种意识并非一无是处,本来是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它激励人们勤勉耕读,努力改善自己的境遇。当然攀比不应过度,适当的时候要 “较些子”。因而培养孩子成为普通人的看法,从这点说是对的。但培养普通人应该是指不盲目攀比,不以功利为学习目的这样一种心态,而不是说普通人可以放弃努力,更不是说某些知识对普通人没用。
刘瑜的演讲中,谈到和她老公讨论要不要让孩子学弹钢琴。她说:“不要,你想想看,北京可能有300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咱们楼上楼下就有四五家,在这种情况下学钢琴,要想出类拔萃,这不是自取灭亡吗?咱们还不如让孩子学习古希腊罗马史呢。”
对此我感到困惑:既然是培养普通人,那么学不学钢琴为什么要以能不能出类拔萃为依据呢?我看不出二者在逻辑上如何自洽。此外,普通人为什么不能学钢琴?作为业余爱好学着玩玩不可以吗?且不管 “学琴的孩子成绩好” 这个说法有没有循证心理学的依据,通过学琴让孩子成为一个热爱音乐的普通人,是不是会生活得更加快乐更加幸福呢?最近读到一篇微信文章,江苏泰兴黄桥镇的农民,每年生产70多万把提琴,它们大多被销往90多个欧美国家,占了全球市场的30%。他们相信今后音乐会进入每个中国家庭,乐器会成为家庭的刚需。
当然,家庭的经济条件不同,孩子的兴趣与精力不同,学不学音乐,是可以有取舍的,哪个年龄学,是可以分缓急的。我这里想说的是,我们如果圄于自己的见识,武断地认定既然培养普通人就不该学这个,不该学那个,则是狭隘短视的。这样一种思路如果进一步发展为数学无用论,物理无用论,中学课程无用论,微积分无用论等等,那就真的离废柴不远了,而且是势不可当的那种。还有就是武断地认定哪些知识没用,还不如学哪些,这实际是用一种功利目的代替另一种功利目的。
刘瑜讲述了在一个妈妈群里转发的新闻,讲的是一位文科出身妈妈,为了辅导孩子考大学,硬是把自己锻造成一个理工科的学霸。这样的故事很多人认为不应该发生,甚至为她委屈,觉得这样伤害家庭关系,伤害女性事业等等。但这个故事恰恰说明我们不应该把知识人为地分成有用与无用。
当爹当妈,不管是文科出身还是理科出身,大家都是中学生出身。在中学大家都学过数理化,能考上大学证明成绩还不太差,虽然多年不用知识生疏了,但通过复习达到能辅导孩子的水平,这是值得赞赏的,但并不应当把这看成另类。从这个角度说,中学的课程简直就是生活的基础技能。一个家庭的关系中,亲子关系怎么强调都不会过分,而如果孩子功课有困难,你能帮孩子理清思路,找到解题方法,还有什么亲子活动比这更好呀?
讨论教育,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是中国教育和西方教育(或者更细化为美国、德国、芬兰教育)哪个更好。刘瑜讲了个中美教育悖论:“中国的基础教育很好,相比之下,美国很多中小学生连基本的加减乘除都不好。但是,到了大学尤其是研究生阶段,美国的优势开始出现了,最后各种诺贝尔奖,他们拿的最多,而中国本土培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少而又少。”
可是这个悖论却引起了另外两个悖论:第一个是个逻辑问题,既然我们讨论的是培养普通人,为什么要用得诺贝尔奖人数来作评价呢?我看不出逻辑上如何自洽。第二个还是个逻辑问题,逻辑学的同一律问题。加减乘除都不好的那些人,和大学研究生阶段发挥优势乃至拿诺贝尔奖的那些人,他们是同一批人吗?他们受到的是同一种美国教育吗?我没有培养过拿诺奖的,但上藤校或 MIT,CalTech 这种非藤校的学生还是带过几个的,他们在读书用功努力,晚上睡得晚,刷题模拟考试等等方面,与中国重点中学里的学生没有什么两样。
对于中外教育,还有另一个极端的看法,觉得我们是五千年的文明,不需要向二百年学什么。其实,五千年的文明之所以延续五千年而仍然生机勃勃,是在这五千年中包容、学习、吸收许许多多二百年的长处而实现的。
读到这里,很多读者一定觉得笔者杠精,光批评,却不拿出自己的办法。确实,学习了多年自然科学,貌似应该有双看透世界的眼睛,而我却用它挑世间万物的毛病。科学工作者的习惯或者职业病就是质疑,或曰杠精。对于孩子教育也是一样,只有不盲从专家的看法,包括不盲从笔者这篇文章的看法,通过质疑与自己的思考,乃至和朋友们抬杠,每个家长才能找到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有的读者可能要失去耐心了,希望给个痛快话,到底应该怎样教育孩子?我觉得,按你爹娘老师教育你的方法做,就应该是八九不离十的。请大家想想,我们这个公号的读者大都是非常成功的普通人,我们自己受到的教育不一定完美无瑕,但大家能走到今天这一步,显然不是偶然的。若干年来舆论场上有一些舆论轰炸,使得我们的语境中,一旦把什么事贴上个 “中国式” 的标签,包括中国式教育,就产生一种负面暗示。现在,是时候要把这个问题想明白了。
教育孩子与做科研一样,一个家长几乎不可能完全靠闭门造车找到正确的方法,我们通常都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对于每个人,这个巨人就是我们自己的父母亲友,还有小学和中学的老师。他们给我们的毫无疑问是中国式教育,这种教育中的积极因素:勤奋、努力、重视教育、渴求知识是我们一生受益的精神财富。我们小学中学的课程在网上受到的批评很多,这些课程也许不尽人意,有的地方不全面,有的地方不简练等等,但这是我们成长的基本营养。不管将来学文学理,这些基本营养都不能少。
当然,我们回过头也应该看到我们经历的教育是不完美的。现在轮到我们自己教育孩子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完全可以到美国德国芬兰这样的邯郸去学学怎样把步履走得更美观更优雅一些。只要我们不丢弃从父母亲友老师那里学到的基本走路技能,就能把邯郸步履的长处,与我们自己原有的长处相结合,走得更美观更优雅,而不至于韧带软组织拉伤,从邯郸躺在驴车里拉回来。
教育这件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只要孩子有兴趣,有能力,就应该鼓励孩子去学去探索,在一定范围内,学得辛苦点也是值得的。千万不能指望按照某个花里胡哨的教育理念,就可以认定中学课程中哪几门太难太硬核的功课用处不大,不用学。要想减少学生的负担,是靠引导学生发挥好奇天性,培养兴趣,提高学习效率来实现的,但大的前提还是鼓励孩子不怕吃苦。所以,大家该 “鸡娃” 还是要 “鸡娃”,只是方法科学一些,不要用蛮力,态度温和一些,不要真的做虎妈狼爸就好。
话题:
0
推荐
财新博客版权声明:财新博客所发布文章及图片之版权属博主本人及/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博主及/或相关权利人单独授权,任何网站、平面媒体不得予以转载。财新网对相关媒体的网站信息内容转载授权并不包括财新博客的文章及图片。博客文章均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财新网的立场和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