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撰文 | 蛋炒饭 黄宇翔 开水白菜
 
责编 | 攸淇
 
1 人工培养的大脑,长出“眼睛”了!
 
类器官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项突破性进展,科学家利用这项技术使干细胞分化成不同的三维组织,这些组织与对应得人体器官具有高度的相似性。8月17日,来自德国的科学家在《细胞-干细胞》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称,在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后,他们成功对大脑类器官进行诱导,使其长出一对对称的眼杯(optic cup),并且发现这对眼杯在感知光线的同时,还可以将信号发送给大脑其它的区域,这种新型类器官被称为视泡类脑器官。
 
这一类器官培养的成功,对于理解眼睛发育的过程与研究眼疾病的早期发病具有重大意义。但作者表示,目前该类器官只能存活60天,希望在之后的研究中可以开发出新的优化方法使其存活更长时间。
 
和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934590921002952?via%3Dihub
 
2 蝙蝠宝宝也能 “咿呀学语”
 
人类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模仿父母练习说话,而这项本领不只是人类的专长。比如,本月19日出版的《科学》杂志中,科学家们发现一种来自中部美洲的蝙蝠幼崽能够 “咿呀学语”。研究的声音样本来自2015至2016年生活在哥斯达黎加和巴哈马栖息地的20只大银线蝠。
 
研究人员发现,大银线蝠幼崽在发育初期就开始发声,这些声音包含大量的重复音节,这种叫声与蝙蝠交流沟通的声音并不完全相同,就像人类婴儿会发出 “baba” 声一样,但这些音节与成年蝙蝠的常用音节存在相似之处。这些迹象表明,蝙蝠幼崽们进行的发声方式与人类婴儿 “咿呀学语” 如出一辙,而且学得很快,这种能力能帮助它们更快融入自己的群体。
 
文章链接:
 
https://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73/6557/923
 
3 脑机接口技术可以引发指尖触觉
 
“脑机接口” 技术的发展,为失去触觉感受能力的人们带来了希望。然而,此前的脑机接口技术通常只能将电极埋藏到大脑感觉皮层的脑回(gyri)区域,虽然能通过电刺激重新引发手臂的感觉,但并不能恢复更为精细的触觉感受。
 
在《脑刺激》杂志近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者成功将电极埋到了大脑感觉皮层更深层的脑沟(sulci)区域,并通过电刺激使2名癫痫患者产生了指尖的部分触觉感受。这一发现意味着,未来也许可能通过 “脑机接口” 技术,为病人恢复精细的触觉感受。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1935861X21001479
 
4 “间歇性断食”减肥法,或受性别年龄影响
 
“间歇性断食”是近年来逐渐流行的一种减肥策略。这一概念认为,在每天摄入食物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将进食时间缩短在几小时之内完成,能促进新陈代谢的效率,部分实现“节食”的健康效果。“间断性断食”促进减肥的实验证据主要来自雄性小鼠,在人群中的效果还有待大规模临床试验的验证。
 
近日,“间歇性断食” 领域的领军人物 Satchidananda Panda 在《细胞报告》发表新论文,利用小鼠模型系统地研究了性别和年龄因素对 “间歇性断食” 减肥效果的影响。研究者发现,对于雌性小鼠和年老小鼠而言,“间歇性断食” 的减肥效果不如雄性年轻小鼠。但无论 “男女老少”,“间歇性断食” 对于小鼠代谢的综合调节、肌肉性能的维持仍然存在益处。
 
文章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124721009773
 
5 稀有化石揭示远古节肢动物脑组织
 
神经系统和其他软组织很难被石化,因而脑组织的化石极为罕见。然而,在凯里地层(贵州的一个地质构造)发现的节肢动物化石(Leanchoilia),却保留了大脑的痕迹。正如科学家之前猜想的那样,原始的节肢动物存在一个极端大脑额叶区域,这一区域在现代成年节肢动物中是不分节且看不见的。它在成年节肢动物的大脑中产生了几个关键的神经中心,包括最终提供参与决策和记忆的中心的干细胞。
 
这些化石还揭示了节肢动物进化过程中两个独立视觉系统的进化起源:一对正面的眼睛或侧面的眼睛,其后代仍然存在于今天的物种中。研究人员表示,除了填补对节肢动物大脑进化理解上的空白外,这些发现对脊椎动物大脑的早期进化也有重要意义。
 
和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cub.2021.07.048
 
6 适当上网,可帮助经济困难的青少年减压
 
人们往往认为,青少年上网对身心有害。然而,发表在《临床心理学》上的新研究显示,那些处在低收入环境中的青少年,如果在经历压力后花适量时间上网,能更好地应对逆境。研究人员向200多名这样的青少年提供了智能手机,这些青少年被要求在一周内每天五次报告他们的上网情况、压力源和情绪。
 
结果显示,在压力产生后的几个小时内,适度上网的青少年比不上网或经常上网的青少年更易恢复状态,负面情绪的波动也更小。研究人员认为,上网不仅可以短期分散注意力,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寻求支持和解答困扰的信息资源,这对低收入环境中的青少年很有意义。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177/21677026211028983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863篇文章 1天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