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一个国家研发经费的投入情况,不仅反映了该国对于科技发展的重视程度,还是国家科研实力的缩影。当前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情况如何?与世界主要国家研发经费相比是否具有竞争力?研发经费由谁投入、去向何处?各执行部门研发类型结构如何?大连理工大学科技创新创业与产业转型研究中心新推出的《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解答。

研发经费总额突破3万亿,

但投入强度方面处于中游水平

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突破2.4万亿元,增速较上年降低了2.4个百分点,但依然延续了“十三五”以来两位数的增长态势。2021年,我国全社会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总量接近2.8万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初步测算,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达30870亿元,首次突破3万亿元大关,比上年增长10.4%,自“十三五”以来已连续7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图1 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及强度态势(1995-2020年)

研发投入强度(研发投入占某组织或地区当期生产总值总比例)继续提升,2020年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4%,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提升幅度创11年来新高,虽仍未达到“十三五”及中长期规划2020年2.5%的目标值,但是20年来最接近目标的一次。2021和2022年我国研发强度持续提升,2022年我国研发经费强度跃上2.5%的高度。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十四五”时期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均增长7%以上的发展目标。

从总量上看,中国的研发投入经费仅次于美国,位居世界第二。2020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相当于美国的49%,是日本的2.1倍,德国的2.9倍,加拿大、意大利和法国研发经费总和的2.9倍。

对比《中国研发经费2018》中G7研发投入总量数据,2016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规模是美国的44%,日本的1.5倍,德国的2倍,是加拿大、意大利、英国和法国研发经费总和的1.5倍。可以看出,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与日本、德国等G7成员国差距进一步拉大,规模领先优势更为明显。

但从研发投入强度方面来看,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位于G7中游位置,并进一步接近日本和德国水平。2016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2.11%,落后于日本(3.14%)、德国(2.93%)、美国(2.74%)和法国(2.25%)四国。2020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强度提高至2.4%,超越法国,落后于美国(3.45%)、日本(3.27%)和德国(3.13%)。

图2 中国与G7国家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及强度比较(2020年)

政府是研发经费第二大来源

企业、政府以及其他机构是我国研发经费的三大来源。

1995-2020年,企业部门提供的研发经费从300亿增长到1.87万亿,比例从约32%增长到77%。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主体地位进一步强化。政府作为我国研发经费第二大来源部门,占比呈现下滑态势,2020年占比不足20%。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2》显示,2020年,中国来自政府的研发经费超过4800亿元,占全社会研发经费总量的19.8%。

作为研发经费第二大来源部门,过去十年来,中国政府财政研发经费支出以年均近14%的速度稳步增长。同时,来自政府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却从1995年的26%下降到了不足20%。

图3 中国政府研发经费支出规模增长趋势(2010-2020年)

经过20年发展,中央和地方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的占比结构发生实质性变化。2000年,地方财政占比不到40%,2009年中央和地方各占50%,到2020年地方财政占比超过60%,如今地方财政已经在国家财政科技支出中居主导地位,这表明地方政府越来越重视科技创新,加速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模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2019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科技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进一步明确了中央与地方权责。《方案》指出中央财政应对科学前沿探索问题、重大社会公益性研究以及重大科学问题等承担主要支出责任;地方财政根据本地区实际,自主开展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设立的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等由地方财政承担支出责任。

中央政府研发经费的主要类型是应用研究,占比稳定在70%左右;基础研究经费占比不断增长,2020年达到29%。地方政府研发经费2012年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主要类型是技术研究与开发,占比由94%下降至75%;应用研究比例在10%左右波动;基础研究比例有所增长,但是占比偏低。

图4 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支出比较(2000-2020年)

谁在管理政府研发经费?‍‍‍‍

中央政府研发经费主要由少数部门管理。在40个中央政府研发经费管理部门中,科学技术部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基金委”)管理经费规模均超过300亿元,占中央40个部门管理研发经费总支出的50%以上。就研发经费管理的类型而言,国家基金委经费全部用于基础研究;科技部和工业和信息化部研发经费主要用于重大项目;农业农村部则将经费主要用于应用研究。

图5 中央财政研发经费主要管理部门(2020年)

从时间上看,过去十年,科学技术部和基金委研发经费总量大且呈上升趋势;农业农村部研发经费总量于2020年首次超过工业和信息化部,跃居第三位;卫健委和教育部研发经费总量保持稳定。

图6 中央主要部门研发经费管理情况(2010-2020年) 

企业自己出钱自己花

2000年起,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维持增长态势。报告显示,2020年,企业来源的研发经费投入增长至1.87万亿元,占中国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重达到了76.55%。

图7 中国企业研发经费投入(2000-2020年)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上企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是外部支出(主要用于委托外部机构)的15倍左右,说明规上企业研发经费主要用于内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例如,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行业研发经费内部支出为2915.16亿元,外部支出仅为341.44亿元。

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占据企业研发活动的优势地位。报告显示,2020年,中国境内上市企业中4580家企业有研发经费支出,而境外上市企业只有159家,从2018年到2020年,中国境内上市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由7672.95亿元增长至11231.48亿元,占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比重也由50.37%上升至60.15%,境外上市企业和其他企业占比由43.11%下降至32.49%。

图8 中国不同类型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

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各行业研发经费规模和强度都显著提高。报告显示,相比于2018年,2020年企业数量最多的工业行业研发经费投入总额增加了1173.38亿元,研发强度从2.12%提升至2.50%。企业数量最少的电信服务行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从2018年的20.22亿元大幅增长至226.40亿元,研发强度也从0.67%提高至1.54%。

图9 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各行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与占比(2020年)

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与强度的行业间差距悬殊。报告显示,2020年工业行业境内上市企业数量和研发经费总额都远超其他行业,但平均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只有2.67亿元,远低于电信服务行业的平均规模25.16亿元,侧面反映工业行业的技术需求小于电信服务行业。2020年,信息技术行业平均研发强度达到了6.60%,房地产、日常消费、公用事业和能源行业等平均研发强度仍低于1.00%。

图10 中国境内上市企业各行业平均研发支出与强度(2020年)

企业之外,谁在花钱?怎么花?

我国研发经费主要由企业、大学和科研机构执行。企业执行经费约占我国全社会经费的77%;大学和科研机构执行了约8%和14%的全社会研发经费。除此之外,自2014起其他部门执行经费比重一直持续增长,占比由1.00%提高至1.75%,表明我国创新活动参与主体正在逐步多元性。

从各执行主体经费来源来看,企业研发经费约95%用于本部门研发活动。政府投给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比例从64%下降至59%;投给高等学校的比例从约21%增长到23%,投给企业的比例从2008年的13%增长到2014年的16%,2020年降至11%。从执行机构看,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来自于政府的比例由58%增长到60%,来自于企业的比例维持在35%;科研机构的研发经费来自于政府的比例由86%下降到84%。

图11 中国研发经费各部门来源-执行结构(2008-2020年)

从执行主体研发活动类型来看,企业主要从事试验发展活动,执行的研发经费中试验发展占比超90%。1997-2020年,企业研发经费中试验发展投入比例由86.13%增长到了96.46%,应用研究投入比例由12.76%下降到3.03%,基础研究投入比例自1.12%年降至0.51%。企业越来越集中于接近市场端的试验发展活动,科学研究(基础+应用)正在逐步弱化。

大学作为知识的生产地,主要从事具有原创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是基础研究活动的主要执行部门。大学研发经费中基础研究占比从1997年的16.81%增加到2016年的40.33%,2020年又降为38.50%。研发机构研发经费中应用研究比例从33.72%,降至28.41%,2020年提高至31.81%。

图12 中国研发经费执行主体的研发类型结构(1997-2020年) 

作为科研创新的重要主体,我国高校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2020年,我国高校研发经费规模为1882.5亿元,居世界第二,约是美国的1/3,高于德国。

《中国研发经费报告2020》显示,2018年中国高校研发投入规模为1458亿,基本与德国持平,高校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为7.41%。2020年我国高校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为7.72%,虽然较2018年有小幅增长,但仍低于所有G7国家。德国、美国和日本高校研发经费占全社会研发经费的比例在10%-20%之间,法国和意大利高校占比在20-30%之间,加拿大接近40%。

2020年,中国高等学校共2738所,较2018年增加了75所;其中涉及研发经费支出的高校2057所,较2018年增加了113所。“211及省部共建”高校数量占比5.5%,管理了超过三分之二的研发项目经费;教育部直属院校数量占比3.2%,管理了几乎一半的研发项目经费。从我国高等院校科研投入分布情况来看,中国高校研发经费主要集中在少数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但是整体集中度不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群体分异显著,部分高校研发规模偏小。如何更加合理的调配科研经费支持比例,提高高校科研产出、发挥高校科研作用是“十四五”时期我国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就学科分布而言,2020年中国高等学校研发经费支出学科排名前三位分别为材料科学、电子与通信技术和机械工程。承担项目数排名前三位学科分别为材料科学、临床医学和电子与通信技术。工程与技术科学承担的研发经费和项目数最多,超过其他四个学科门类的总和。与2018年相比,临床医学研发支出仅为31.6亿元,下降幅度超过1/2;医药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承担项目数基本持平;人文与社会科学研发经费和项目数均为历年最少。

图13 高校各学科门类研发经费项目支出额度比较 (2020年)

整体而言,当前我国研发经费关键工作并非是规模的提升,而是内部结构的优化。不同地区资源禀赋和市场完善程度等方面的差异,导致经费配置呈现较大的差异。对于东南沿海省区而言,庞大的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是研发经费增长的重要推动力,然而随着企业科学研究逐步弱化,地区前端研究活动将减少,长此以往必将导致区域竞争力降低。在此情境下,如何激发科技领军企业参与市场导向的应用性基础研究,充分发挥“出题人”、“答题人”和“阅卷人”作用,是保证区域长远发展的关键。 

 

撰文|李旭冉、柳玉梅、刘玥杭、王茜、张博、张凯敏、孙玉涛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819篇文章 55分钟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