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前 言

今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提前泄露。瑞典公共广播公司 SVT 表示,瑞典皇家科学院周三7点31分(北京时间13时31分)发出了一份包含2023年诺贝尔化学得主名单的新闻稿,提到“奖励颁发给量子点,纳米晶体是如此的小,以至于它们的尺寸控制了它们的性质”,诺贝尔化学委员会专家海纳·林克(Heiner Linke)告诉瑞典报纸《每日新闻》(Dagens Nyheter),周三上午尚未做出任何决定,如果发布新闻稿,那“肯定”是一个错误。

撰文 | 饶毅

诺奖最大的乌龙可能是发给去世的人。今天发生一个小乌龙,奖项提前几个小时漏了。

只要有“人”参与,不可能百分之百避免乌龙。神话诺奖、矮化诺奖,都不对。诺奖,特别是其科学奖,是有一定标准、世界上迄今最为公认的奖项。但不可能完美无缺,有乌龙,也有错误。不同的人都可以有不同意见,意见是否合理自有听众判断。有水平、有品位的听众互相交流,没有品位的也可以互相交流。各有其友,而已。

讨论诺奖有好处、有坏处,遇到好人肯定好玩。


 提前泄露诺奖的新闻截图讨论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七大好处

(原发布于《饶议科学》 2022-10-11 07:04 北京)

1.学习分为多个层次,其中人云亦云的背诵是最低层次,而讨论、评价是较高层次的一种学习方式,讨论诺奖工作及其科学家,是一种学习;

2.自然科学的诺奖无论是否发奖准确、获奖人对了还是不对,一般颁奖涉及的领域和研究常常是值得了解和讨论的;

3.诺奖宣布的时间,一般也就一周,一般人如果一年有一周关注科学,并非浪费时间,而有助于大众对科学有热心;

4.在诺奖宣布或颁发前后,科学家进行科普,是科学与大众沟通的好时机,也是科学家为公众服务的好时机;

5.自然科学的发现,一般领先技术的应用。一般人通过了解科学,可以对今后的技术走进生活有心理准备;

6.与其把时间花费在看剧内剧外的宫斗、抽烟喝酒打牌等,大众关注、了解科学进展和人物,对科学文化感兴趣,对个人是一种精神境界的提高;

7.与其把科学单纯当成自己晋级的敲门砖,科研工作者通过更广泛、深入地了解大科学家的研究生涯,可以提高自己的品味,哪怕是短暂地摆脱包围自己的庸俗。

讨论自然科学诺贝尔奖的七大坏处

(原发布于《饶议科学》 2022-10-10 07:31 北京)

1.对于本来就对自然好奇心较弱、对真理追求不强的人,讨论诺奖可能加剧功利心;

2.对于一辈子被训练与人竞争,特别是与自己旁边(同学)竞争的人,讨论诺奖可能加强不成熟的个性,更加“以邻为敌”,而不利于建设合作、交流的科学群体;

3.对于本来就喜欢造神的人,讨论诺奖容易助长对获奖科学家的顶礼膜拜,无论如何解释,他们仍然把获奖与一切关联起来;

4.对于有些自私自利的人,讨论诺奖有时被理解为个人不用考虑道德、不用考虑国家和社会,一心一意奔诺奖,导致科学成为狼性化的催化剂;

5.对于已经开始乱堆钱给诺奖得主的我国某些地方和机构,讨论诺奖造成热点助长其不要实质、只要名份的“引进”、“合作”,浪费大量经费;

6.给一些道貌岸然的人提供假清高的机会:“诺贝尔奖有什么重要”、“我就不关心诺奖”......

7.(欢迎读者填空)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669篇文章 7小时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