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姚湧 小学森 庐州月
责编 | 既来知
● ● ●
1
让你狂吃长胖的罪魁祸首,找到了!
图片来源:pixabay.com
近日,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波莫纳分校生物学院Andrew D. Steele团队利用小鼠条件敲除系统研究了高脂饮食引发肥胖的多巴胺能神经环路。众所周知,过量摄入高脂肪类食物会不可避免的引起肥胖,而多巴胺的释放在其中起重要作用。Andrew D. Steele团队运用Cre小鼠系,对多巴胺产生的关键酶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进行了条件性敲除。结果显示,使用Vglut2-Cre、Cck-Cre、Calb1-Cre和Bdnf-Cre敲除TH后,小鼠对饮食诱发肥胖更加易感;相反,用Ntsr1-Cre敲除TH后,小鼠对高脂饮食引发体重增加产生抗性,每日进食量也会减少。将中脑腹侧被盖区Ntsr1神经元的TH功能恢复后,小鼠又表现出“狂吃长胖”的行为。据了解,Ntsr1全称为神经降压素受体1(neurotensin receptor 1),在动物进食和体重调节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相关论文于7月9日发表在《肥胖》(Obesity)杂志。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2/oby.24066
2
这些基因的差异决定了个人是否喜欢喝酒
图片来源:pixabay.com
饮酒是多种疾病发生的风险因素,严重危害人体健康。饮酒行为也受遗传因素影响。近日,复旦大学类脑智能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冯建峰团队利用英国生物银行(UK Biobank)304119名英国白人个体的全外显子组测序数据鉴定出了与饮酒相关的蛋白质编码变体。研究人员共分析获得25个与饮酒相关的基因变异,13个与饮酒相关的基因,其中10个基因之前尚未报道。值得注意的是,两个未见报道的饮酒相关基因GIGYF1和ANKRD12在包括神经胶质细胞分化在内的脑功能相关通路中富集,并在小脑中强烈表达。全表型关联分析表明,饮酒相关基因与脑白质的完整性以及消化和神经精神疾病的发生风险有关。该研究增强了我们对饮酒遗传结构的理解。相关论文于7月10日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0132-3
3
菊粉凝胶治疗食物过敏
图片来源:
pixabay.com
尽管口服免疫疗法在食物过敏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前景,但不良反应和效果欠佳仍阻碍了其临床应用。近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药物治疗科学系James J. Moon团队研发出一种由过敏原配制的菊粉凝胶,它可以使过敏小鼠中失调的肠道微生物群和代谢产物正常化,建立过敏原特异性口服耐受性,并在食物过敏模型中获得了强大且无不良反应的口服免疫治疗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良好预后与小肠中抗原递呈树突状细胞增强过敏原摄取、抑制致病性2型免疫反应、增加γ-干扰素阳性和白介素-10阳性调节性T细胞群以及恢复过敏小鼠肠道特定菌群(Eggerthellaceae和Enterorhabdus)的丰度有关。总的来说,该研究通过工程化手段设计出一种针对食物过敏的凝胶系统,为治疗相关疾病提供了新策略。相关论文于7月8日发表在《自然·材料》(Nature Materials)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63-024-01909-w
4
补充益生菌
可改善马拉松选手的免疫细胞功能
图片来源:pixabay.com
由于长期接受高强度训练,马拉松选手往往会出现免疫反应受损的情况。近日,巴西圣保罗联邦大学生物科学系Ronaldo V Thomatieli-Santos团队研究了在马拉松比赛前补充益生菌对运动员单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共有27名志愿者参与了该项研究,其中益生菌组志愿者在马拉松进行前30天每天补充定量的益生菌(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检测结果显示,补充30天后,益生菌组志愿者的单核细胞吞噬作用显著提升,但在马拉松比赛后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又恢复正常。LPS刺激后,两组志愿者的单核细胞均表现出IL-8产量减少。在马拉松比赛5天后,益生菌组志愿者的单核细胞所产生的IL-15水平增加,其他受检细胞因子的浓度变化不一。相关论文于7月3日发表在《英国营养学杂志》(British Journal of Nutrition)。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7/S0007114524001259
5
喷他脒:防治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前景药物
图片来源:pixabay.com
沙眼衣原体(Chlamydia trachomatis)是一种常见的性传播病原体,对公共卫生产生巨大影响。近日,维也纳医科大学Georg Stary团队构建了一个化合物库,并鉴定出28种显著延缓沙眼衣原体生长的药物。用于治疗早期非洲锥虫病(昏睡病)的喷他脒位列其中。细胞实验结果显示,喷他脒通过改变宿主细胞的代谢过程,抑制衣原体的生长,在低浓度下显示出良好的抗衣原体活性。动物实验表明,通过局部或全身用药,喷他脒有效地降低了小鼠体内的沙眼衣原体感染量。此外,喷他脒还能抑制与沙眼衣原体共感染的淋病奈瑟菌的生长。综上所述,喷他脒可望成为一种局部预防或治疗沙眼衣原体和性传播病原微生物感染的药物。相关论文于7月9日发表在《细胞报告·医学》(Cell Reports Medicine)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16/j.xcrm.2024.101643
6
牛H5N1流感病毒的致病性和传播力
图片来源:pixabay.com
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偶尔会感染哺乳动物,但通常不会在哺乳动物间传播。2024年春季,美国史无前例的出现了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在牛群中的爆发。H5N1病毒在牛群内部和牛群之间传播,在家禽和猫中感染,并蔓延到人类:这些都提示公共卫生风险的增加。近日,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病原生物学系Yoshihiro Kawaoka团队通过小鼠和雪貂模型对分离于牛奶的H5N1病毒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与其他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病毒一样,牛H5N1病毒在两种模式动物中也呈全身系统性传播,包括乳腺。重要的是,牛H5N1病毒能与人类上呼吸道表达的唾液酸结合,并能传播给暴露的雪貂,但传播效率不高。研究人员认为,牛H5N1病毒具有助长哺乳动物感染和传播的潜在特征。相关论文于7月8日发表在《自然》(Nature)杂志。
►文章链接: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4-07766-6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