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图/Pixabay

撰文丨知识分子

2024年8月26日,科学探索奖的新一届获奖名单揭晓,49颗科学界的新星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脱颖而出。

“命中率只有5%不到,竞争比杰青和优青还要激烈。”在获奖名单公布现场,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科学探索奖管理委员会主席之一高文这样描述本届科学探索奖的获奖难度。今年是科学探索奖的第六届,这个民间科学大奖吸引了1012名青年才俊申报,最终选出了49名精英科学家。他们每人将获得5年总计300万可自由支配的奖金。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志珍表示,“这个奖项含金量非常高,得到了这个承认,我相信这些年轻人能够更有信心地去进行他们科学研究。”

本次获得科学探索奖的获奖者平均年龄为41岁,最年轻获奖人年仅31岁,6位35岁以下科学家获奖,其中有两名90后科学家。不仅年轻,而且多元,49位获奖者来自13个城市的28家不同机构,不仅覆盖了多家科研院所,还有两家研究型医院。

前五届科学探索奖要求申报人在45岁以下,但今年女性的年龄标准放宽到48岁。本届科学探索奖申报人中女科学家比例为16%,为历年最高。女性获奖人占14%,特别是数学物理学领域的女性获奖者更是占据了50%。

本次探索奖的女性获奖人之一、清华大学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的单芃教授认为, “性别因素对科研能力来说没有特别大的影响。但可能因为一些传统的观念或历史原因,从事科学研究的女性较少。我很高兴这次有许多优秀的女性科学家的工作被看到并得到认可,希望对科研感兴趣的女孩子能够坚定地追随自己内心的想法,大胆探索有价值的科学问题。”

自2019年首次颁发以来,这个由新基石科学基金会出资、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的公益性奖项已经开启了它的二个五年征程,在影响力提升的同时,还在不断成长升级,推出了维护公平和评奖质量的新举措。

作为一个已经打出影响力的奖项,科学探索奖对“打招呼”也非常严格,一经发现不仅取消当年的申请资格,也会在之后两年禁止申请。

这样的严格最初不被理解,但王志珍认为“我们的严格本身就是一种尝试。严格做是不容易的,我们坚持做下去,希望在提升中国学术生态的公正、公平和风清气正上起到一定作用”。

最艰难时期的陪伴

自2019年首次颁发以来,这个致力于资助青年科学家的民间科学大奖已经走过了第一个5年,截至如今的第六届,已有297名青年科学家加入了这个科学探索奖大家庭,承诺资助的总奖金额将近9亿(297名获奖者,每人300万,自获奖起分5年拨付)。

5年,对人类科学的发展也许只是须臾之间,对一个奖项也只是个开端,但对于青年科学家而言,却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关键阶段。

2020年,当王钻开得知自己获得科学探索奖时,正在和学生一起爬山。

在王钻开看来,这是一个奇妙的隐喻。科研生涯和爬山一样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彼时的他,正处于爬坡的关键阶段。悄然而至的科学探索奖,正是他冲击科研高峰的助力。

青年科学家获得的支持不足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美国,自1982年以来,46岁以下年轻PI的受资助率持续下降,而55岁以上的PI受资助率稳步上升。在中国,虽然国家科研机构和高校建设的科研平台有着充分的资金,但科学家个人的收入却始终不高。

科学探索奖为科学家提供的,是在这个最艰难时期的五年陪伴。一期科学探索奖能够提供五年持续的资助——不需要背负定期出成果的压力,不需要说明奖金用途,无论是用于科研,还是舒缓生活压力 ,都有助于科学家在学术上站稳脚跟,兑现他们的天赋和潜力。就像攀登珠峰路上的向导,在爬坡最艰难的阶段扶一把,送一程,让他们有机会去冲击科学的顶峰。

就如2020年获奖者,天津大学陈焱所说,“它让我更自信地、自由自在地开展我自己想做的事,以前没有机会没有钱去干的事,现在可以去干了。”获得自由,解开束缚后,青年科学家的能力也得到了释放。

“科学探索奖在我看来是一个催化剂,或者说人生的加速剂。”王钻开说。“如果没有科学探索奖,我的科研可能会是线性前进,而实际上,过去几年我们的成果爆发式的增长,过去三年的成果是过去十年达不到的。“

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的吕奔,更愿意把科学探索奖看作他学术生涯的“分水岭”。分水岭之前的他是坚冰下的平缓细流,通过临床和科研的融合打下基础,默默积蓄势能,探索出路。而一旦迈过这个分水岭,他便如激流勇进,勇往直前。

想要做出一个领域内站得住的科学工作,物质支持是必要的。但有了物质上的支持,科学家仍然要独自面对内心的彷徨、犹豫和失落,尤其是那些有志于原创性研究的科学家,他们在生涯早期往往更多遭到否定。

作为“科学探索奖”的发起人之一,施一公曾表示,希望这个奖项为青年科学家提供的不仅仅是冲顶科学高峰的物质补给,也包括精神鼓励和价值认同。

在拿到科学探索奖的第一年,西南交通大学研究院邓自刚对这点感受很深。

邓自刚研究的方向真空高温超导磁悬浮火车,理论上时速能达到1000公里,完全可以超过飞机。这个听起来科幻味道十足的研究方向,原本只是100多年前火箭之父罗伯特·戈达德提出的一个概念,没人实现过,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样本。

刚回国时,因为这个方向的冷门和超前,被推荐来的四位保研学生中只有一位愿意留在邓志刚课题组。最早申报科学探索奖时,邓自刚只完成了 45 米的真空管道环形线,最高时速只有 50 公里。由于想法超前,没有解决当前的问题,所以这项研究获得认可非常困难。甚至有人直接质疑他做的只是玩具,根本不是一个真正的交通工具。这样的质疑让他的信心落到了谷底。

2019年,科学探索奖给了他关键的支持,也促成了他的改变。“获奖前我就是典型的’青椒’,尽管一直在努力,但一直得不到认可。获奖意味着我的研究工作得到了肯定,人的精神面貌变了。”

科学探索奖资助的这五年,邓自刚已经把火车的时速从50公里提到了600公里。现在国内外多家单位都在尝试这个方向,可以说这个领域已经成为了研究共识。从屡遭质疑到现在取得丰硕的成果,邓自刚感谢科学探索奖在关键时刻提供的精神支持,这甚至比金钱上的支持更重要。

“我相信每一位青年科学家都会有这种感觉:人生获得的第一次认可是最难的。低谷时得到的信心和鼓励,千金不换。”

据统计,截至 2023 年 6 月,获奖人中共有 7 人研究成果入选年度“中国十大科学进展”, 在科学类知名刊物 《细胞》、《自然》、《科学》上共发表论文 29 篇,共有 839 篇 SCI 论文向腾讯基金会或科学探索奖致谢。 

探索奖的“探索”

科学探索奖,不仅鼓励着科学家去探索未知与未来,奖项本身也在探索如何构建一个由社会力量支持的、专门为青年科学家设立的奖项。

正如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所说,“‘科学探索奖’本身,就是对中国现阶段如何建设科学奖励制度的有效探索。”

这条探索之路并不好走。在国外,支持处于早期生涯阶段的青年科研人员已经有着不短的历史。斯隆基金会在1955年创立被称为诺奖风向标的斯隆奖,目标群体是生涯早期有潜力的北美青年科学家。奖金为期两年,资助金额为75000美元,科学家可以自由选择研究方向。

欧盟下属的欧洲研究委员会(ERC)设立于2007年。它为博士毕业后有 2-7 年,有优秀发展前景的青年科学家提供起步基金(Starting Grant),最高可达150 万欧元,为期5 年。

2018年,科学探索奖刚开始筹备时,中国的科技奖励以财政出资的政府奖占主导,以国家五大奖为主,省部级和社会奖为辅的科技奖励体系已经确立接近二十年。而最早的民间(学会、基金会、企业等)科技奖项创立还不到30年,民间奖项身处科学奖励体系的边缘,甚至是籍籍无名。

2018年5月,饶毅在餐桌上认真地向马化腾建议,发挥民间力量的优势,支持青年科学家。“企业和基金会能否与国家互补,不同角度支持青年科学家在国内安心工作?”这个建议打动了马化腾。

摆在腾讯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打造一个有公信力的民间奖项,真正受到科学家的认可?这并无太多先例可循,如何支持青年科学家,更是一个尤其陌生的领域。当年7月6日,14位来自各个领域的科学家在一次咨询座谈会上高度认可腾讯出资奖励青年科学家的想法。

在此背景下,腾讯基金会首期投入10亿元设立科学探索奖,每年遴选不超过50名青年科学家,连续5年、每年给予60万元可以自由支配用途的奖金。这为当时的科技奖励格局带来了新风,在此之前还没有一家民间机构以如此大的力度,不求回报地鼓励青年科学家心无旁骛地大胆探索科技“无人区”。

这笔资金该如何用,专注哪些领域,以何种方式进行资助才能最大化的帮助科学家,是腾讯和发起科学探索奖的科学家们一次次聊出来的。至于如何遴选人才,谁应该得到资助,腾讯把决定权交给了科学家,让科学家说了算。

在过往的一些评奖中,由于涉及单位和团体的利益,“走后门”、“打招呼”、搞小团体的情况屡见不鲜,极大影响了评奖公正性。部分发起探索奖的科学家直言,以前评审中的泥沼之地,希望探索奖不要再踏入。

作为和国家奖项互补的民间奖项,科学家们希望探索奖的评审过程中,能够真正以优秀科学家的学术判断为中心,让他们放手进行评价。王志珍院士表示,“我们要能够做出一种新的、真正讲究科学的奖励来。”

科学家们希望通过科学探索奖实现的另一项改变是,不奖项目,不奖成就,就是奖励人,这笔费用由获奖人个人支配。

在内容上,“科学探索奖”的评审始终强调以科学问题和探索突破为中心。相比看重成就的传统评奖,科学探索奖看的是潜力、是未来。中国工程院院士、科学探索奖发起人何华武曾表示,在评审中,比起个人的成果,评委会更关心申请者的研究计划。在答辩中,也尽量引导答辩人更多阐述对于未来探索的设想。

奖励个人、关注潜力,科学探索奖走了一条不太一样的路。识别个人的潜力对评审团队的品位和眼力做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组建有公心、有鉴赏力 ,有科学品位的评审队伍也是科学探索奖一直持续努力的方向。

在今年奖项的提名、推荐、评审过程中,有超过 600 位各国院士,及 20 多所著名高校校长参与其中。仅在提名推荐阶段,就有十余位诺贝尔奖、图灵奖、菲尔兹奖等国际大奖得主参与。

科学探索奖鼓励原创性的工作,鼓励青年科学家探索科学技术“无人区”,这也是科学家们的痛点。就如当时马化腾所说,“这些领域恰恰就是现在被忽视的地方,大家觉得头几年可能根本没法转化成商业价值。”在当时社会力量尤其是企业资助基础科研,还是非常罕见的选择。

对于科学家的痛点,科学探索奖随时保持关注,也在持续改进。

2022年,科学探索奖新增了医师科学家领域,获奖者吕奔表示,“医师科学家在国外很早就受到关注,包括在诺贝尔奖的设置中,有相当比例的医学或生理学奖获奖者都是临床大夫。国内医师科学家群体也很受重视,但在奖项设置上却不突出。”能够察觉到中国医师科学家群体的快速崛起,他们的研究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做出回应,说明科学探索奖仍然保持了它的灵活和敏锐。

今天,科学探索奖已经成为目前国内金额最高的青年科技人才资助项目之一,而且受到了青年科学家的广泛认可。科学家主导人才遴选、企业出资、基金会运营的运行模式,也成为了后来者的范本。越来越多的民间基金开始涌现并支持基础科研,资助科学家潜心从事科研工作。

“五年来,科学探索奖发展的成功,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韩启德感慨。

科学探索奖不仅把社会的支持带进了科学界,还把科学的魅力展示给了大众,让普通人也了解到科学家研究的有趣之处。而这份有趣又吸引了更多学生的关注,为领域发展提供了新鲜血液。

先进制造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领域,但过去科学家的影响力局限于学术圈内。陈焱的研究聚焦于刚性折纸和厚板折纸技术,同时还致力于探索机械智能。她的下一个设想是,想看看一个机器人在没有能源和传感器的情况下,全靠自己能“野外生存”多少天。

科学探索奖给陈焱这些有趣的研究提供了出圈的机会,甚至推动了她的研究在中学生中的科普。现在天津大学机械专业的部分学生,就是当年对科普感兴趣的中学生。

王钻开也说,得奖之前他的影响力只在学科领域,其他领域的研究者和普通大众对他没有认知。但得奖后,他的邮箱中多了来自美国、德国、加拿大、新加坡等地求学的学生的来信,对他的经历和研究表示出兴趣。

“以前科学家真的都是在默默无闻地做工作,但是社会力量尤其是腾讯的科学投入和科学传播,让社会上的人也了解科学家在做什么,这带来了非常好的社会效应。”陈焱说。

走过“无人区”

2024年,科学探索奖已完成了它的第一个5年的征程,进入第二个5年。

对于一个专注于科学领域的青年人才奖项而言,这仅仅只是最开始。从全球来看,类似的奖项有不少成功范例。比如斯隆奖已走过近70年历史。

在支持探索“无人区”的青年科学家的同时,其实,科探奖也在探索自己的“无人区”。

作为一个中国从未有过的奖励潜力和投注未来的民间科学奖项,如何确保以科学问题和探索突破为中心;如何投注一批尚无完整规划,前途未明的从零到一的创新;如何在评奖时专注于人的潜力而非成就,科学探索奖需要探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科学奖项的评审路线。

5年来,评审的机制和流程上,科学探索奖曾进行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探索。

“科学家说了算”的评审体系,搭配上一系列确保公平公正的程序——同一候选人,多人评估;初审阶段,千名小同行专家参与;终审阶段,所有评委在评审系统中匿名打分,不存在一位评委能决定谁能获奖的情况;实行“断开式评审“,避免同一批评委“一评到底”……所有这些,在制度上保证了奖项的公正性,也成就了这个中国民间科学奖项的宝贵探索。

然而,在中国这样一个人情社会,如何抵制门户之见和不正之风,则几乎是对公正更大的挑战。

尽管从一开始就设立了严格的回避制度,对“打招呼”现象严格审查,5年间,声誉日隆的科学探索奖奖还是如期遭遇了“打招呼”。2022年,奖项对查实该行为的申报人严肃处理,取消了其为期三年的申报资格。今年,在接到举报,查实并获得确凿证据后,科学探索奖再次取消了“打招呼”的申报人为期三年(含今年)的申报资格。

“我们希望用这种一票否决机制,使学术研究回归其初心本质。” 科探奖的多位发起人曾这样表示,他们也倡议科学界同仁携手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 。 

2024年,“科学探索奖”五周年后再出发。今年首次采用了终审后第一时间对外公布的方式,让科学探索奖获奖名单成为科学界真正的惊喜。更及时的公开,也更有利于维持奖项的公平与公正。 

对而今的科学探索奖,奖项的发起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曾有一个朴素的评价,他说:“科探奖在评审的规范性、公正性方面也为科技类奖项做了很好的探索。五年来,基本没听到没评上的人员的抱怨”。

走过5年,科学探索奖探索的脚步却从未停止。今年的科学探索奖不仅进一步明确了“打招呼”取消申报人三年申报资格,其支持女性科学家的相关政策也成了一大亮点。今年的科探奖放宽了女性申报的 年龄限制(45岁以下放宽至48岁以下)、增加了女性评委数量,同时在评审时强调同等条件下优先女性和年轻人。 另外,为了更好地鼓励交叉学科,在前沿交叉领域评审的各个环节,评审专家将把交叉性作为独立维度进行评审。资金支持外,新基石科学基金会也在探索为获奖人提供创新模式的学术交流平台,以鼓励获奖学者们的跨学科交流,提升获资助科学家的科研效率。 

这一切,一如中国科协名誉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韩启德所言:“科学探索奖拥有一个更长远的目标,是在中国形成更大的优秀科学家群体。我想,核心还是要培养气正风清的学术文化,和公正有效的奖励制度。希望这样的奖励能够推动我们国家科学技术更快发展。”

“科学探索奖”2024年获奖名单

话题:



0

推荐

知识分子

知识分子

3775篇文章 33分钟前更新

由饶毅、鲁白、谢宇三位学者创办的移动新媒体平台,现任主编为周忠和、毛淑德、夏志宏。知识分子致力于关注科学、人文、思想。我们将兼容并包,时刻为渴望知识、独立思考的人努力,共享人类知识、共析现代思想、共建智趣中国。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