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年前的SARS详细数据,何时公开?

- 编者按 - 在湖北省武汉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也牵动了无数华人学者的目光。他们密切关注疫情的发展,也通过《知识分子》平台提供专业意见,为疫情防控献计献策。日前,著名流行病学专家、牛津大学终身教授陈铮鸣接受了《知识分子》访谈,对当前疫情现状、发展趋势、疫情何时解除,如何解除以及所需依据的流行病学证据等众多大家关注的问题做了阐释。 访谈 | 陈铮鸣 采访 | 赵亚杰 编辑 | 李晓明 ...
撰文 | 邓巍巍(南方科技大学力学与航空航天工程系教授) 喷嚏:唇齿间的小台风 在影视剧里,如果看见一个反派在害人之前发表长篇大论,这个坏蛋九成是要很快挂掉的。病毒传播也类似:声势越引人注目,反而越容易预防。 比如我打喷嚏,在一番忍无可忍之后不仅要做仰天长啸状,还要配合肩带肘、肘带腕、腕带手的遮挡动作,并且发出很大声响。周围几米的人都可以随之做出自我保护动作——远离或捂脸。...
- 编者按 - 1月18日,作为第一批援助专家,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呼吸危重症专家童朝晖抵达武汉,重点指导和负责武汉危重症患者的临床救治。 湖北是童朝晖的家乡,武汉是他早年求学之地。2003年面对“非典”,童朝晖临危受命、连续三个月没回家,带领43名医务人员建立了中国顶级SARS病房,近百名病人无一例死亡。 过去这些天,童朝晖在武汉的金银潭医院,每天查房,指导重症和危重症患者的治疗,并在...
- 编者按 - 1月31日,印度德里大学和印度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生物预印本网站 bioRxiv 发表了一篇文章,称2019新冠状病毒棘突蛋白中含有独特的插入序列,并与艾滋病毒的HIV-1 gp120和Gag蛋白有奇特的相似性。这篇论文已被很多同行批评是“一项极不严谨且选择性使用数据的研究”,其作者在2月2日撤稿。 最近,北京大学医学部的科学家,通过独立的生物信息分析,发现印度学者的论文存在数据选取不当、统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