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2年10月13日 08:00

数千名研究人员面临失业风险,日本科研体制出了什么问题?

数千名研究人员面临失业风险,日本科研体制出了什么问题?

研究人员的失业风险将给日本科学研究人才队伍建设带来重大挑战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数以千计的日本研究人员在任期满10年之际面临失业的风险,如果任其发展,将对日本的研究能力产生破坏性影响。《科学》、《自然》杂志先后于2022年7月5日、7月19日刊文指出,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源是多年前日本实施的劳动合同法存在 “漏洞”。不过,“漏洞” 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原因:日本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升科技竞争力,相应的...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12日 08:00

诺奖得主沙普利斯自述数十年科研最精华总结

诺奖得主沙普利斯自述数十年科研最精华总结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沙普利斯 | 图源:acs.org

 

导  读

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沙普利斯分别与2001年与2022年两次获得诺贝尔化学奖。2008年11月,沙普利斯在中国天津大学的 Honeywell Nobel Lecture(霍尼韦尔—诺贝尔获奖者讲座系列)上作了一场演讲。报告的题目是:“How to find something new”(如何发现新事物)。

他一生做过很多重要的演讲,但这场演讲可说是其中最特殊的一次。沙普利斯曾说这是自己数十年科研工...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12日 08:00

人体的 “废物处理厂” 为治疗帕金森氏症带来什么新灵感?

编者按

溶酶体是细胞内部的 “废物处理厂”,可以消化处理细胞内所有冗余的生物大分子、功能损坏的细胞器、入侵细胞的病原微生物等。最近关于它的一个新研究,居然为治疗帕金森氏症等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撰文 | 王立铭

你好,我是王立铭。2022年10月6日,第44期《巡山报告》又和你见面了。

本期报告的主角是一种似乎略显冷门,但实际上和许多种流行疾病都有隐秘关联的细胞内机器:溶酶体(lysosome)。2022年6月23日,...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11日 08:00

砸20亿美元让生物医药产业与中国脱钩,拜登的想法能实现吗?

砸20亿美元让生物医药产业与中国脱钩,拜登的想法能实现吗?

生物制药产业链回流美国本土,20亿美元够吗?|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近日,美国政府计划利用超过20亿美元的资金,来扶持本土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以减少对国外供应链的依赖。多位分析人士认为,美国政府想要在生物医药的全部产业链上与中国进行切割,近乎不可能。

撰文 | 宋安娜

责编 | 钱炜

美托洛尔可以对抗高血压;呋塞米(强效利尿剂)用于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和肝脏疾病;在医生给病人上呼吸机之前,咪达唑仑是...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10日 08:00

抑郁症何以流行|精神?精神!

抑郁症何以流行|精神?精神!

开栏的话

抑郁症、焦虑症、社交障碍,多动与注意力缺陷障碍、孤独症……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与境遇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会与精神疾病狭路相逢。很多人觉得精神疾病与自己的距离很远,但实际上,精神危机正在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流行病。

中国有超过2亿的精神障碍患者,终身患病率达16.6%。世界卫生组织称,精神疾病已经超过心脏病和癌症,成为中国医疗体系的最大负担。但是,硬币的另一面是精神疾病的诊断不足与治疗手段的匮乏。

《...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9日 08:00

付巧妹谈诺奖得主帕博:为兴趣而研究,他可以忽略年龄

付巧妹谈诺奖得主帕博:为兴趣而研究,他可以忽略年龄

付巧妹和今年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 | 受访者供图

 

编者按

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曾经是今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斯万特·帕博的学生。得知导师获奖的消息,10月4日,付巧妹就她眼中的帕博与古人类基因组学研究等话题接受了《知识分子》的访谈。

访谈、撰文 | 陈晓雪

责编 | 钱炜

2022年10月3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瑞典科学家、德国马普演化研究所研究员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以表...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8日 08:00

回答 “世纪之争” ,这项工作也可以拿诺奖

回答 “世纪之争” ,这项工作也可以拿诺奖

编者按

以色列科学家亚基尔·阿哈罗诺夫(Yakir Aharonov, 1932-)、英国科学家麦克·贝里( Michael Berry,1941-)对于AB效应和贝里相位的研究,是值得获诺贝尔奖的工作。

AB效应之所以引起物理界关注几十年,因为它涉及到量子理论的根本问题:定域性还是非定域性?也就是与爱因斯坦和波尔“世纪之争” 相类似的问题。AB效应,以及对贝尔1964年提出的贝尔不等式的实验验证,最终都证明了量子理论是非定域的。从这点看,AB效...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8日 08:00

音乐韵律训练可改善老人短期记忆能力 | 一周科技

撰文 | 凤梨  Kitty猫  孤湧者

责编 | 既来知

 

1

音乐训练可改善短期记忆

音乐是一种世界语言。工作学习之余,我们可以通过聆听音乐舒缓压力,放松心情。最近,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神经学系 Theodore P. Zanto 团队研究发现,音乐训练可以提升老年人的短期记忆水平。该项研究共有47名60岁到79岁的老年志愿者参与。他们近三年内均没有接受过任何音乐培训。

科研人员通过一种专门设计的电脑视频游戏Rhythmicity对这些老人...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7日 08:00

两获化学诺奖,沙普利斯的非凡人生

两获化学诺奖,沙普利斯的非凡人生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之一,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

 

编者按

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因为对“发展点击化学”做出的贡献,时隔21年后再次荣膺诺贝尔化学奖。历史上获得两个自然科学奖的屈指可数,沙普利斯的成就引人惊叹。事实上,他这次获奖的“点击化学”和他上一次获奖的成绩不对称催化分属于不同的方向。他何以都能做出巨大的成绩? 沙普利斯究竟是一个怎...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6日 08:00

他们为第二次量子革命打下基础 | 深度解读2022年物理学诺奖

编者按
量子纠缠是量子技术新纪元的基石。这次诺贝尔物理学奖三位获奖者开创性的实验,验证了贝尔不等式的违反,为第二次量子革命打下了基础。

撰文 | 施郁(复旦大学物理学系教授)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斯贝克特(Alain Aspect), 克劳瑟(John F. Clauser)和塞林格(Anton Zeilinger),奖励他们关于纠缠光子的实验,验证了贝尔不等式的违反,也开创了量子信息科学 [1]。

量子力学、量子态与量子纠缠

自上世纪二十年代以...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5日 18:34

化学诺奖:81岁 “不聪明” 横跨二十一年的两次获奖

化学诺奖:81岁 “不聪明” 横跨二十一年的两次获奖

导  读

‍2022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美国化学家凯罗琳·贝尔托西(Carolyn R. Bertozzi),丹麦化学家莫滕·梅尔达(Morten Meldal)和美国化学家卡尔·巴里·沙普利斯(K. Barry Sharpless),表彰他们对“发展点击化学和生物正交化学”做出的贡献。其中,沙普利斯是第二次获得诺奖。

历史上获得两次诺奖的科学家只有4位,居里夫人(物理奖、化学奖)、巴丁(物理奖、物理奖)、鲍林(化学奖、和平奖)、桑戈(化学奖、化学奖)。今...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4日 17:57

潘建伟导师获诺奖!

潘建伟导师获诺奖!

202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 )教授、约翰克劳瑟(John F. Clauser)教授、 塞林格(Anton Zeilinger)教授

 

202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授予阿兰·阿斯佩(Alain Aspect )教授、约翰克劳瑟(John F. Clauser)教授、 塞林格(Anton Zeilinger)教授,以表彰他们对于量子光学和原子物理方面的实验研究工作,尤其是在验证贝尔不等式方面先驱性的工作。

撰文 | 邸利会
 

此前,三位教授已经在2010...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3日 17:57

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透过基因揭示人类演化之谜

诺奖得主斯万特·帕博:透过基因揭示人类演化之谜

导  读

2022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奖励瑞典科学家、进化遗传学权威斯万特·帕博(Svante Pääbo),表彰他对已灭绝古人类基因组和人类演化的发现。

这是一位深深纠结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著名科学家。他坦陈自己是诺奖得主的私生子,公开宣布自己是双性恋者,他致力于探索现代人类与古代人类的关系、古代不同人群的关系,他解开人类演化史中的一个又一个谜团。30多年来,帕博以分子生物学分析基因序列,推演人类起源、进化、迁移...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2日 07:55

研究诺奖何以在中国成为一门 “学问”?

编者按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即将于北京时间明天傍晚开始依次揭晓。在中国科学家屠呦呦2015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奖或医学奖后,国内科学界对于诺奖的渴望仍一直延续着多年来的热度。中国人对诺奖的长期关注,甚至使得研究诺贝尔奖也成为一门学问。本文对这一现象进行了回顾与梳理。在全世界正在对2022年度诺贝尔奖翘首以待的时候,我们通过此文可以看到国人对诺奖及中国科学进步的热切期待。

撰文 | 钱炜 

 

当莫言获得201...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1日 13:52

伟大、率真与误解:他们眼中的杨振宁

伟大、率真与误解:他们眼中的杨振宁

百年风华杨振宁 | 绘图:王若男

导  读

在学术上,杨振宁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物理学家之一,一个诺贝尔奖,并不足以代表他的成就;在爱国上,无论身在美国还是中国,他都在物质层面、实际行动层面及精神层面都为中国科学界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今天,诺贝尔奖得主、物理大家杨振宁先生迎来了一百周岁生日。值此之际,由智识学研社出品的杨振宁传记纪录片,近日即将在全球首播,敬请期待!

撰文 | 宋安娜

责编 | 钱炜

 

10...

阅读全文>>
2022年10月01日 07:56

学不好外语,你可能需要被 “电一电” | 一周科技

撰文 | 凤梨  Kitty猫  孤湧者

责编 | 既来知
 

1

学不好外语?你可能需要被“电一电”

众所周知,成年人学习并掌握一门外语需要狠下一番功夫。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交流障碍系 Katy Borodkin 团队发现,常用于脑功能疾病康复治疗的经颅直流电刺激(Transcranial direct current stimulation,tDCS)可提高成年人对外语的感知和学习能力。

该团队共招募了36名18~38岁、以希伯来语为母语的志愿者。他们被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需...


阅读全文>>
2022年09月30日 08:00

卢煜明因无创检测获拉斯克奖,距离诺奖还远吗?

卢煜明因无创检测获拉斯克奖,距离诺奖还远吗?

卢煜明 | 来源:香港中文大学官网

 

导  读

2022年9月28日,被誉为诺贝尔奖 “风向标” 的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公布,Yuk Ming Dennis Lo(卢煜明, 香港中文大学 )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他在母亲血液中发现胎儿DNA,从而开发了唐氏综合征的无创产前检测(NIPT)。


撰文 | 黄永明(《知识分子》科学新闻实验室特邀编辑)

责编 | 陈晓雪

在婴儿出生之前,就查出他(她)可能存在的遗传缺陷,在今天是一件变得...


阅读全文>>
2022年09月29日 08:00

中国科学家发现重庆化石库,将影响该领域未来几十年

中国科学家发现重庆化石库,将影响该领域未来几十年

中国志留纪早期(兰多维列世,约4.4亿年前)五种古鱼的三维复原(沈氏棘鱼、梵净山鱼、 黔齿鱼、土家鱼、秀山鱼,自上而下) | 拟石科技制作

 

导  读

2022年9月28日,《自然》杂志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登了四篇古生物学领域的论文,它们都是来自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朱敏团队及其合作者的研究。

虽然四篇文章中研究的对象分别是近年在贵州与重庆两个地点发掘的化石,但它们之间却有内在联系:都是与志留纪...

阅读全文>>
2022年09月28日 11:10

“室温超导”论文撤稿早有伏笔?两年网络论战与顶刊的一地鸡毛

“室温超导”论文撤稿早有伏笔?两年网络论战与顶刊的一地鸡毛

2022年9月26日,Science深度报道了Nature常温超导论文撤稿事件的前因后果

 

导  读

2020年10月14日,Nature 发表的一篇首次实现 “室温超导” 的封面论文引发轰动。2022年9月26日,在所有论文作者都不同意撤稿的情况下,Nature 编辑部撤掉了这篇论文。过去两年,超导研究者、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罗会仟对此事件保持高度关注。论文刚发表时,他曾向《知识分子》表示,此次实验的数据 “有点出奇的好”,“不仅有电阻数...

阅读全文>>
2022年09月27日 08:00

中国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思维陷阱

中国科学教育中的技术思维陷阱

当前我国科学教育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在国际科学教育出现STEM和 “科学与工程实践” 理念背景下,我国科学教育发展面临错综复杂的局面。从理论上讲,一方面科学哲学和学习科学新进展强调本土社会实践的价值,另一方面又需要强调普遍意义的科学思维核心素养;从一线教学活动看,一方面探究活动热火朝天,另一方面存在重技术轻科学、重活动轻思维的趋势。

撰文 | 张红霞(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