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医学未来向何处去?| 清华医学新掌门

清华大学医学院 医学科学楼
导 读
20多年来,清华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发展虽不顺利,但在基础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却是志存高远,一开始就瞄准培养中国医学的领军人才。
撰文 | 邸利会
责编 | 钱炜
建医学院不容易,即便是清华。
20多年前,综合性大学建医学院变得热闹非凡,策略无非两种:“拿来主义” 与 “白手起家”。
奉行 “拿来主义” 的,有些是 “找回失散多年的亲人”,如北大和北医;有些是就近...
清华大学医学院 医学科学楼
导 读
20多年来,清华医学,尤其是临床医学的发展虽不顺利,但在基础医学科研和人才培养方面却是志存高远,一开始就瞄准培养中国医学的领军人才。
撰文 | 邸利会
责编 | 钱炜
建医学院不容易,即便是清华。
20多年前,综合性大学建医学院变得热闹非凡,策略无非两种:“拿来主义” 与 “白手起家”。
奉行 “拿来主义” 的,有些是 “找回失散多年的亲人”,如北大和北医;有些是就近...
导 读
刚刚面世的这款减肥药,是有史以来减肥效果最显著、也是第一款平均减肥效果超过20%体重的药物。
撰文 | 王立铭
你好,我是王立铭。2022年8月6日,第42期《巡山报告》又和你见面了。
这期巡山报告的话题应该会吸引你:减肥。话题的缘起很简单。2022年4月28日,美国礼来公司官方宣布,其开发的一款新药替西帕肽(Tirzepatide)结束了3期临床试验,取得了有史以来最为惊人的减肥效果——在72周的研究期间,能够减去受试...
导读
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2022年发布的最新报告,全球砂石消费量在过去20年间增长了两倍。随着人类城镇化对砂石资源的愈加依赖,全球正在上演一场 “砂子危机”,其带来的非法盗砂、海岸线侵蚀、河床下降等破坏,正在成为地球上一个新的资源、环境与社会问题。
撰文 | 宋安娜
责编 | 钱炜
2022年8月3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决定暂停天然砂对台湾地区出口。相关措施自2022...
撰文 | 开阳 茴香 开水白菜
责编 | 攸淇
1
受蟹眼启发,首款水陆两栖360度成像相机诞生
迄今为止,人类已从动物的眼睛中获得了许多灵感,开发了各种功能的相机。最近,美国和韩国的科研人员受招潮蟹眼睛的启发,设计了一种新的宽视场相机。此前,宽视场相机的视角宽度从未超过180度,且不能水陆兼用。研究人员在一个球形结构上集成了一个有分级折射率的微透镜阵列和一个灵活的光电二极管阵列。微透镜阵列具有平整的表面,...
编者按:今年的夏天热得不寻常。自6月中旬以来,我国各地区域性高温过程频发,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极端性强。根据国家气候中心最新监测评估,从6月13日开始至今的全国区域性高温热浪事件综合强度目前已位列1961年以来第3强,仅次于2013年和2017年[1]。
今年夏天为什么这么热?致命高温背后,城市该如何降温,人类又该如何适应?围绕上述问题,8月1日晚,《知识分子》直播间邀请到了气象学者、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季风系...
陈蓉,华中科技大学教授,2021年 “科学探索奖” 先进制造领域获奖人。
获奖理由:肯定她在原子制造的高精度定位、一致性和高效率方面的贡献,支持她在集成电路先进制程的原子尺度协同制造方向进行探索。
编者按
陈蓉所从事的先进制造,或者纳米科技,是仅存在于毫米的百万分之一里。腾挪在原子的微小空间,肉眼不可见,手指触不着,其如何斑驳绚烂、光怪陆离,多数时候只能靠脑袋去想、去猜。甚至光想还不够,作为实验科学家...
结直肠癌已经成为国内新发病例数第二高、病死率第四高的癌种
编者按
尽管国外又有了号称可 “百分百缓解” 的肠癌新疗法,但对于结直肠癌已经上升为肿瘤里发病率第二高的中国来说,如何开展预防和早期筛查,以降低发病率及病死率,或许是国内卫生主管机构与全社会更值得关注的问题。
撰文 | 宋安娜
责编 | 钱炜
6月5日,在芝加哥举行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2022年年会上,纽约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肿瘤学家 Andrea Cerc...
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HES)外景 | 图源:wikipedia
导 读
在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没有教学任务、没有官僚作风、没有对晋升或发论文的焦虑,老师们在这里可以心无旁骛地投入到研究中去。正是在这样的环境,才孕育出一颗颗闪耀于数学星空的明星。
采访、撰文 | 张天祁
责编 | 钱炜
随着2022年菲尔茨奖的公布,获奖者之一法国数学家雨果·迪米尼-科潘(Hugo Duminil-Copin)所在的法国高等科学研究所(Institut des H...
感染了新冠的普通人或许本就不应该服用Paxlovid | 图源:istockphoto,Rafmaster
导 读
与国内的 “核酸复阳” 一般不具传染性不同,国外最近频频出现的 “抗原检测复阳” 案例,意味着其还有传染性。这些人都是在服用了新冠抗病毒药物、停药后出现的情况。仔细分析这些案例与以往相关研究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Paxlovid不该是用来提前获得检测阴性或缓解症状的药物,新冠高危人群或许才最适用该药,并能从中获得最大收益。...
从左至右:周忠和、袁亚湘、邵峰、李志明
导 读
近年来,科技评价体系改革是政策制定者和高校科研人员热议的话题,其中涉及奖励制度、人才评价、项目评价等方方面面,而人才 “帽子” 吸引了众多关注。在国家层面,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优青、青千等,被人们称为 “铁帽子”,在地方层面,也有泰山学者、芙蓉学者、昆仑英才,等等各种 “帽子”。有调侃称,祖国的名山大川都要用完了。
“帽子” 对人才培养起到了什么作...
杨振宁和李政道 | 普林斯顿IAS 图源[4]
导 读
在科学作家伯恩斯坦那篇介绍宇称问题的普及性文章中,透露了杨振宁、李政道在普林斯顿、布鲁克黑文等地合作研究的一些情况,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密关系与业余消遣。当年的许多同事也记得 “两个聪明的中国人” 在办公室里讨论问题的情况,后来担任布鲁克黑文国家实验室主任的戈德海伯还讲述了一段物理学家费曼插科打诨的趣事。通过引述这些轶事,作者赞美杨、李两人当年的合作、友谊...
撰文 | 尤嘉 油麦菜 卡那霉素
责编 | 攸淇
1
“超级细菌” 无药可治,合成噬菌体或可解围?
耐药的 “超级细菌” 是现代医学面对的一大难题。科学家将目光投向侵染细菌的病毒——噬菌体。现有的噬菌体疗法需要使用致病菌来培养噬菌体,这样的方法低效而不可靠。
来自德国慕尼黑大学及慕尼黑工业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不依赖宿主细胞的噬菌体合成方法。这一合成体系包含宿主的转录和翻译系统以及额外的宿主因子等。...
什么是气候模式 “过热”,衡量 “过热” 与否的标准是什么?| 图源:istockphoto,coffeekai
编者按
2022年5月,在科学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两大综合类期刊《自然》和《科学》分别发表评论文章,指出最新一代参加 “第六次国际耦合模式比较计划”(Coupled Model Intercomparison Project-Phase 6,以下简称CMIP6)的气候模式中,许多存在 “过热” 的问题。
气候模式是理解气候变化原因、评估其影响和预测预估其未来变化不可或...
基因检测,能检出自闭症吗?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眼下,虽然基因检测产业发展很火,但实际上,因为单基因致病的情况属于极少数,过度依赖基因检测来规避健康与生育风险的做法,并不靠谱。
撰文|周叶斌
责编|张天祁
作为近年来热门的科学话题之一,基因检测相关的争论非常多。但遗憾的是,在持续的争论中一些误区不但没有得到澄清,反而通过一些打着科普名义的文章和视频得到更广的传播。、
1、基因检测...
云南虫化石
编者按
7月25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西北大学教授舒德干向《知识分子》投稿,就7月8日Science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距今5.18亿年的澄江生物群云南虫的工作,提出了不同看法(争鸣 | 舒德干:被热炒的云南虫,究竟是不是脊椎动物?)。对此,该论文的联合通讯作者、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姜宝玉近日来稿,对舒文做了回应。
《知识分子》坚持理性,保持公平,鼓励理性的学术争鸣,也相信真理越辩越明。争鸣来稿...
肠道菌群领域要想发展好,起码还需要10年的时间 | 图源:istockphoto,Mohammed
编者按
最近,华大集团CEO尹烨的一些公开场合发言被质疑是 “伪科普”。在他众多的观点中,一个颇受关注的话题,就是肠道菌群与人体健康及疾病的关系。实际上,肠道菌群领域的研究热度,在近几年里正在从炙手可热的程度开始降温,一些商业骗局也被拆穿。
肠道菌群的研究并非没有价值,它依然十分重要。只是这一行因为过热,吸引了很多对菌群并不...
自闭症还需进一步研究,但首要问题是消除他们生活的障碍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发烧与自闭症关系的研究历经40年,曾被认为可有效改善自闭症人士的表现。本文作者梳理相关文献发现,二者的关系其实并没有定论,无论是泡热水澡,还是基于发烧的吃萝卜硫素,对自闭症的好处都没有令人信服的科学依据。
撰文 | 丫丫爸爸
责编 | 崔筝 陈晓雪
孩子生病发烧,家长总是忧心忡忡。但是,对于焦头烂额的自闭症孩子家长,...
云南虫复原图 杨定华
编者按
今年7月8日,《科学》(Science)杂志发表了一项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南京大学合作完成的研究成果,并同期配发了一位国外同行撰写的短评。这篇文章主要研究了距今5.18亿年的澄江生物群发现的云南虫的咽弓具有的超微结构特征,认为其叠盘状细胞软骨及微原纤维构造主导的细胞间基质为脊椎动物所特有。
同时,文章依据最新的系统发育分析得出结论,认为系统分类位置长期存在争议的云南...
撰文 | 蛋炒饭 王烁 开阳
责编 | 攸淇
1
破解小麦的关键抗 “癌” 基因
小麦条锈病被称为小麦的 “癌症”,常造成小麦产量大规模损失,严重威胁着粮食安全。之前的小麦抗病株虽可以抵抗条锈病,但随着病原菌不断地更新迭代,可应用的抗病基因数量也在不断减少。
近日,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植物免疫团队挖掘出一个被病菌毒性蛋白利用的小麦感病基因TaPsIPK1,它作为小麦基础免疫负调控因子,能够被条锈菌分泌的毒性蛋白...
对于“天坑”专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
编者按
在高校,“四大天坑”(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的说法广为流传。大家对 “天坑” 的刻板印象是,入 “坑” 者人数众多,竞争大就业难。此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被打上 “天坑” 标签,人们在社交平台的吐槽比比皆是。
对于 “天坑” 专业,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 “坑” 真正存在吗?如果真的存在,我们应该如何避坑?不报这个专业,还是另有他法?围绕这些问题,7月14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