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1年04月22日 07:58

成绩好或不好,与大脑活动的变化有何关系?

成绩好或不好,与大脑活动的变化有何关系?

pixabay.com
撰文 | 郭瑞东 责编 | 计永胜

●              ●              

 

人工神经网络在学习新概念时,我们能看到其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发生了改变。那么,人的大脑在学习时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会不会有一个神经元来编码新学到的概念?

 

为解答上述问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一研究团队用磁共振的方法检测了24位本科生在学习计算机科学课程总论部分时的大脑影像,发现学生大脑特定区域的神经活...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1日 17:58

韩启德:生死两相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韩启德:生死两相安,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韩启德,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医学部原主任、中科院院士。图源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

 

编 者 按

生与死,各自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让死者在人生的最后阶段走得安稳,让失去亲人者的心灵得到抚慰?

2021年4月9日,在第三届北京大学清明论坛上,全国政协原副主席、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名誉主席、医学部原主任韩启德院士发表演讲,分享了自己对于死亡的态度,并就如何帮助人们...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0日 13:13

提问:奶牛打嗝,排出多少甲烷?

提问:奶牛打嗝,排出多少甲烷? pixabay.com   导 读   为缓解气候变化,减少牲畜所排放的甲烷至关重要。对此,关于农场动物的饲养与繁殖已有大量的研究。如今,物理学家也正在为解决这一全球问题出一份力——如 Michael Allen 所报道的,他们使用光谱分析和空中采样等技术,开发测量畜牛甲烷排放的新方法。   撰文|Michael Allen   翻译|browneyedsilvia   校译|于茗骞   几年前,在英格兰西北部的兰开夏郡,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大...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20日 12:23

火星上的 “莱特兄弟时刻”

火星上的 “莱特兄弟时刻” “机智号” 悬停在火星表面时捕捉并返回的图像。图源:NASA   - 导 读 -   昨日,美国研制的一架直升机在火星成功起飞并降落,评论认为这是火星上的 “莱特兄弟时刻”。   撰文|王雨丹   责编|陈晓雪   美东时间4月19日凌晨3:34(北京时间19日下午3:34),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研发的直升机 “机智号”(Ingenuity)在火星起飞。3个多小时后,NASA由传回地球的数据确认并宣布 “机智号” 首飞成...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4:31

梁希同:第一次听到了乌贼的“心声”

梁希同:第一次听到了乌贼的“心声”   - 编者按 -   生物学博士梁希同现在德国马普所的一个脑研究所研究乌贼,他想搞清楚乌贼是如何变色的,乌贼变色时的大脑发生了什么。   在 “一席” 的演讲中,梁希同分享了研究乌贼的过程中的种种趣事,以及第一次听到乌贼的心声的故事。   “除了人类之外,绝大部分动物不会告诉你它看到了什么,你可能永远无法知道动物眼里的世界和我们眼里的世界有什么不同。但是因为乌贼要变色来融入环境,所以它看到的世界是...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3:15

过度杀灭皮肤细菌,可能导致伤口愈合更慢| 一周科技

过度杀灭皮肤细菌,可能导致伤口愈合更慢| 一周科技 撰文 | 蛋炒饭   责编 | Yuki酱   1 为棉田授粉,蝴蝶也有突出贡献 来源:Pixabay   蜜蜂是花朵的好 “媒人”,它们在采蜜的同时,会用自己毛茸茸的身体在花朵上蹭来蹭去,把尘状的花粉随身携带散播到各处。但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其他昆虫(主要是蝴蝶和食蚜蝇)会给蜜蜂不常去到的花朵授粉,从而给美国德州的棉花产业每年增加1.2亿美元的收入。研究的主地点位于墨西哥湾沿岸的棉田中,研究者花了三年的时间走过各...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3:10

北大老校长回顾:英国人对“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的反应

北大老校长回顾:英国人对“中国成功爆炸了原子弹”的反应   陈佳洱,1934年生于上海,北京大学物理学院技术物理系教授。195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物理系,1955年来到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任教,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1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任北京大学校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粒子加速器的研究与教学。   编者按   北大一批老同志的回忆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勾画出北京大学的发展历程,记述了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是了解北大历史,乃至中国高...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9日 11:10

“进击” 的缪子

“进击” 的缪子 宇宙射线中的μ子   编者按   世界是由什么组成的?物理学家们认为,在质子、中子、电子和夸克等基本粒子之外,也许还有其他未发现的粒子。这些难以观测到的粒子,可能在空间里极短暂地产生和湮灭,改变空间的能量,带来 “量子涨落效应”。   虽然目前人类的物理水平不能直接测量这些变化,但或许可以通过已知粒子的 “异动” 探测。   其中一个 “异动” 指标,是电子的“反常磁矩”。它是电子一个系数的实际值...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8日 11:10

2021年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公布

2021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于4月16日揭晓。曾建智等10名来自北京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等10所高校和研究院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此殊荣。我们谨向获奖学生及其培养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参与此次奖学金评审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地感谢!   作为华人生命科学领域在读博士最高奖项的吴瑞奖学金设立于2008年,并于2009年首次颁发。吴瑞奖学金旨在鼓励生...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7日 07:10

超低生育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宿命吗?

超低生育率,是社会发展的终极宿命吗?

 -编者按 -

今天的超低生育率,会把人类带往何处?从历史上看,人类社会对于人口的焦虑,一直都存在,不管人口快速增长还是人口逐渐减少时期。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婷等认为,我们不必为超低的生育率过分担忧,未来也许会有一个类似工业革命的变异式发展,塑造出全新的世界,而有关民族、国家的形成或将不断重新定义,包括人类这个物种本身。

撰文 | 李婷

责编 | 吕利丹   赵梦晗

●          ●      ...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6日 17:10

生物医学的伦理边界在哪里?中美人-猴混合胚胎研究引发争议

生物医学的伦理边界在哪里?中美人-猴混合胚胎研究引发争议

4月16日,由中美科学家共同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制造出了首个由人类细胞和猴子细胞共同组成的胚胎。

4月16日,由中美科学家共同领衔的一支科研团队宣布他们制造出了首个由人类细胞和猴子细胞共同组成的胚胎,并将结果发表在了《细胞》杂志上。有科学家认为,这篇论文是干细胞和跨物种嵌合体领域的里程碑。同时,《自然》杂志对该研究呈现出的潜在伦理问题进行了探讨。

人-猴混合胚胎是怎么回事?

...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5日 14:04

韩启德:关于学科交叉,我想提出两个问题

韩启德:关于学科交叉,我想提出两个问题 韩启德,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名誉主席,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   导 读   中国是否应该学习美国,把发展生物医学放到最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当前是否处于现代科学范式转移的重大转折期?   2020年12月12日,在全国首届前沿交叉学科论坛暨前沿交叉研究院联席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韩启德提出了以上两个问题。   他认为,我们应该充分重视生物医学的发展,但在我国当...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5日 14:00

小虫窃取植物基因 获得抗毒超能力

小虫窃取植物基因 获得抗毒超能力 图源:Noah K. Whiteman, Rebecca L. Tarnopol, 2021, Cell 184: 1657-1658   导 读   一种小虫,在几千万年前窃取了植物的基因,获得了对抗植物生化武器的解药。今天,科学家们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   撰文|顾卓雅   责编|陈晓雪   当你赖以为生的食物有毒,怎么办?是选择放弃还是夺得解药?   数千万年前,面对有毒植物,烟粉虱(Bemisia tabaci)成功窃取了植物的“解药配方”。自此,它们不惧植...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4日 17:39

压力大就掉头发,为啥?

压力大就掉头发,为啥? pixabay.com   撰文 | 付国栋   责编 | 计永胜   清晨,你凝视着镜子里的自己。是否有那么一个瞬间,你感觉自己的头发又变少了呢?   如果有,请告诉你自己,这很正常。   年龄增长是脱发的重要诱因,而长期压力可能会让这个时间节点前移。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已经不得不面临脱发的问题。   先前研究已经证明,长期的压力会抑制毛囊干细胞的活性,导致毛发生长速度赶不上脱落速度(众多年轻人的苦恼...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4日 17:36

福岛事件十周年,污染被控制住了吗?

福岛事件十周年,污染被控制住了吗? 开栏的话   科学无国界,而在今天这个愈加多元化的世界,信息的互通互联愈发重要。今年,《知识分子》计划从国外知名的科学媒体中选取一些优秀的科学报道和科普文章,与读者分享。   《Knowable Magazine》是非盈利科学出版机构Annual Reviews旗下一个形式丰富、内容深度的数字媒体。我们也很高兴地宣布,《知识分子》与《Knowable Magazine》在内容方面达成深度合作,未来将定期介绍《Knowable Magazine》佳作,以飨华人读...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3日 18:25

姗姗来迟,科兴新冠疫苗究竟怎么样?

姗姗来迟,科兴新冠疫苗究竟怎么样? pixabay.com   撰文|周叶斌   编辑|邸利会   中国已有多个新冠疫苗进入实用。其中,国药与科兴的三支灭活疫苗是最早进入三期临床试验、最早获得紧急授权的一批疫苗,也是现在我们推广接种中的主流疫苗。在获批紧急授权时,疫苗往往会公开一个整体有效性数据,比如国药公布过总体有效性为79.3%,科兴公布过巴西三期临床试验总体有效性为50.65%。   这些数据固然有参考价值,但只是临床试验结果的很小一部分。缺...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2日 17:54

美国科技新政:为何让搞基础研究的NSF “实用” 起来?

美国科技新政:为何让搞基础研究的NSF “实用” 起来? pixabay.com   导 读   近期,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简称NSF)的改革成了美国政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在最新的提案中,民主党和共和党均支持NSF向国际竞争的关键战略科技领域投入更多资金,并设立独立部门资助面向应用的研究。   然而,这一提议与NSF资助基础研究、倡导自由发展的核心理念似有相悖。美国科技政策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变化?它是否能助美国实现其保持科技优势的目标?...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2日 13:45

隐秘的关系:尼安德特人和欧洲早期现代人谈了多少场恋爱?

隐秘的关系:尼安德特人和欧洲早期现代人谈了多少场恋爱? pixabay.com   摘 要   《自然》杂志刊登的一项研究,展现了欧亚大陆早期现代人与已经灭绝的尼安德特人之间关系的一隅:   四万多年前,在欧亚大陆上生活过许多不同的古老人类种群,其中一些,如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的种群,曾经和尼安德特人有过亲密接触。保加利亚的早期人类种群最终在当地消失,而此后在当地再次出现的人类才是欧洲现代人类的起源。   撰文 | 王一苇   责编 | 陈晓雪   四万多年前的一...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1日 11:01

达利遭遇DNA │ 左图右史

达利遭遇DNA │ 左图右史

达利最负盛名的代表作:《记忆的永恒》(1931),现藏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READING  导 读
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萨尔瓦多·达利(Salvador Dalí)称得上是20世纪最伟大的超现实主义画家,具有非凡的才能和奇妙的想象力。他对自然科学(相对论、量子力学、原子物理、数学突变论、生命科学等)有着特殊的兴趣,其部分作品也刻上了与自然科学相关的深深印记。

痴迷于自然科学的达利认为,DNA双螺旋是人...



阅读全文>>
2021年04月10日 17:01

为什么红色头发的人更不怕疼? | 一周科技

为什么红色头发的人更不怕疼? | 一周科技

 


跟踪前沿进展,掌握最新动态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闻

 

撰文 | 尤嘉    黄华    王烁

责编 | Yuki酱


●                ●                

 

1


波罗的海琥珀不仅好看,还可制成新抗感染药物


图片来源:Wikimedia

几个世纪以来,波罗的海地区的人们一直将当地出产的琥珀用于医疗用途。 4 5 日,明尼苏达大学科研人员在美国化...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