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18年06月22日 08:08

中国的水困境:水污染加剧水紧缺

中国的水困境:水污染加剧水紧缺

前 言

中国是缺水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全球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部分地区的水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稀缺,对生态系统、食品供应和公共卫生造成了影响。面对不断增长的人口,水污染威胁着中华民族的生存。

去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要互相平衡。他常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也为此做了很多努力。2015年4月,中国国务院发布《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2日 08:08

2018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名单揭晓

2018年度吴瑞奖学金获奖人员名单揭晓。 周亭亭等10名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神经科学研究所、新加坡国立大学、清华大学等10所海内外高等院校和研究所的优秀博士研究生获此殊荣。我们谨向获奖学生及培养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同时向参与此次奖学金评审的国内外专家学者们表示诚挚地感谢!   华人生物学在读博士最高奖项的吴瑞奖学金设立于2009年,旨在鼓励博士研究生努力将自己塑造成未来生命科学领域的学术带头人,纪念吴瑞教授在培...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1日 14:38

“惟一的希望”:独生子女身上的爱与困局

“惟一的希望”:独生子女身上的爱与困局 撰文 | 常    姝 责编 | 黄玉琴 写在前面: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明确以国家行政指令推行独生子女政策的国家。自20世纪70年代该政策推出以来,我国急剧并大规模地完成了其他许多现代化国家花了多年时间才以和缓的速度自然完成的“生育转型”——由高生育率转为低生育率。据测算,2010年我国独生子女总量约为1.5亿人,预计2050年将累计达到3.1亿人。2015年我国开始启动生育政策的新转型,推行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全面二孩...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1日 08:36

北大教授杨震自述:九死一生,我对生命有三个承诺

 北大教授杨震自述:九死一生,我对生命有三个承诺

编者按:

《知识分子》今天推荐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教授杨震的口述文章。这是一个癌症药物新星从生死线上归来坚持追梦的故事。

杨震的童年是孤独的,因父母被批斗,从小受人欺负。1990年代初,杨震在美国斯克里普斯研究院完成了天然紫杉醇的首次人工全合成,轰动世界。正当意气风发之时,杨震在一次实验爆炸中重度烧伤。死里逃生,他对生命做了三个承诺:不做坏事、同情、尊重宗教。2001年,杨震回到中国,参与建设北京...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1日 08:36

中国耕地要减“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疗效”显著

中国耕地要减“肥”,扩大农业经营规模“疗效”显著

撰文 | 周    炜

责编 | 叶水送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化肥和农药是现代农业的标志之一,它保障了人类粮食的产量与品质,但过度使用也带来了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在中国,这一问题尤其严峻。

 

近日,来自浙江大学的一支跨学科团队最新研究发现:农业经营规模是影响农用化学品施用量的重要因素,适度扩大农业经营规模,能有效帮助耕地减“肥”。相关论文于6月18日在线发表在PNAS杂志上。

 

论文审稿人、美国密歇根...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0日 07:00

脑图谱,苏州造

 脑图谱,苏州造

撰文 | 邸利会(《知识分子》主笔)

责编 | 李晓明

在苏州,有一群科研人员正在绘制一张可能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地图”——灵长类全脑的三维图谱,其中每根神经纤维,每一条血管都清晰可见。

他们是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骆清铭领导的“全脑网络可视化”的研究团队。最近,他们从千里之外的武汉搬到苏州,成立了一个全新的机构: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院。

 

位于苏州工业园的华中科技大学苏州脑空间信息研究...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0日 07:00

不服从的少数,往往有机会创造奇迹

不服从的少数,往往有机会创造奇迹

撰文 | 孙梦逸

责编 | 陈晓雪

俗话说,少数服从多数。但是,不服从的少数,往往有机会创造奇迹,历史上就不乏少数人的坚持最终改变大多数人的看法的例子。

非裔美国人,在美国的人口上无疑是少数,历史上也长期受占人口绝大多数的白人的压迫。然而经过百多年不懈的努力和斗争,终于在1950~1970年代取得阶段性的胜利。自那之后,种族平等逐渐成为共识。近来欧美反对性骚扰的#me too运动,也在欧美各界渐成燎原之势。

由...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20日 07:00

夏志宏:关于吃,国人的怪异嗜好

 夏志宏:关于吃,国人的怪异嗜好

一直想记下多年来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

以此回忆故事中的朋友和过去的岁月。

撰文 | 夏志宏

在南方科技大学成立之前,深圳市创建了深圳大学。2009年,我有幸认识了深圳大学校长章必功先生。章校长是一个思想活跃,很有特色的人。他是历史学家,主攻中国先秦两汉文学,还是“业余”“红楼”学家。第一次见面送了我一大摞他的著作,有《中国旅游史》、《〈红楼〉讲稿》、《文体史话》等等。我见到章校长时,他刚过花甲,按...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9日 16:20

王晓东:细胞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王晓东:细胞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 讲者 | 王晓东 今天非常高兴,也有点忐忑,来到墨子沙龙因为我平常也很少有机会面对这样的观众来介绍我们的工作。当时请我的时候,我还犹豫了很久。不过后来还是想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研究的细胞死亡,它的意义到底是什么,我们为什么研究这样的一个死亡的现象。     定义死亡我认为一个最美好的描述,就是泰戈尔讲的这两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我们研究的细胞凋亡,它的英文叫Apoptosis。它...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9日 15:41

刘勇军:从数学不及格到跨国药企研究部总裁

刘勇军:从数学不及格到跨国药企研究部总裁 访谈 | 叶水送 责编 | 陈晓雪 2018年初,未来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新增了6位委员,其中一位是赛诺菲全球研究部负责人(Global Head of Research,Sanofi)刘勇军博士。未来科学大奖是2015年由一群科学家、企业家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大奖,科学委员会成员均是海内外知名的华人学者。   刘勇军是华人目前在跨国药企中担任职位最高的一位学者。这位从吉林走出来的著名免疫学专家,在成为赛诺菲高管之前,曾是一名非常出色的科学...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9日 15:37

哪些生活习惯可让糖尿病患者获益?

哪些生活习惯可让糖尿病患者获益? 撰文 | 甘蔚(牛津大学惠康人类遗传研究中心博士后) 责编 | 李娟 目前,中国有1亿多糖尿病患者,患病率已到达9.7%。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到2040年,中国的患病人数预计将增长至1.5亿。2型糖尿病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挑战。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因此预防或延缓心血管并发症尤为重要。除了控制血糖之外,改善生活方式是糖尿病病人自我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什么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研...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5日 13:58

蛙儿子再也回不了家,它们变成琥珀了 | 有图有真相

蛙儿子再也回不了家,它们变成琥珀了 | 有图有真相 撰文 | 程莉 这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大约一亿年前的白垩纪时期 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 有四只小青蛙去旅行(大误) 突然遇到柏类或南洋杉类针叶树流下树脂 (这在当时是常有的事) 小青蛙被包裹住动弹不得 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形成了琥珀 再也回不了家   ………………   以上故事不全是虚构 下面所述都是严肃的科学发现     青蛙与热带雨林   2010年~2013年间 包裹四只小青蛙的琥珀...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5日 13:51

基金委公开信引热议:不要被“帽子”遮蔽了双眼

基金委公开信引热议:不要被“帽子”遮蔽了双眼 撰文 | 蒋海宇 责编 | 李晓明 6月11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关于避免人才项目异化使用的公开信(下简称“《公开信》”),刷遍了科学界的朋友圈。   基金委《公开信》中批评人才项目被异化为“头衔”和“荣誉”的现象,并声明人才项目旨在支持项目负责人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并在一定期限内完成科研任务,而非荣誉称号。   《公开信》还指出:人才项目之原意,并非为负责人贴上“永久”标签,科技界应关注负责人在资...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5日 13:50

CRISPR/Cas9存在致癌风险?放心,这还只是一个猜想

CRISPR/Cas9存在致癌风险?放心,这还只是一个猜想 撰文 | 唐    骋 责编 | 陈晓雪 最近,两篇发表在Nature Medicine的论文在业内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一些媒体发出警告,“使用CRISPR-Cas9 成功编辑的多能干细胞很可能有p53 缺陷,这将增加肿瘤风险”,“这些基因编辑细胞就仿佛是定时炸弹一样”。   关于CRISPR技术应用安全性的警告,一方面提醒我们对CRISPR的应用应保持审慎的态度,另外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研究清楚具体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多位基因编辑领域的专...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4日 11:43

如何捅破科研、出版和管理间的“谷仓效应”?

如何捅破科研、出版和管理间的“谷仓效应”? 撰文 | 鲁东明(浙江大学出版社社长) 张月红(浙江大学学报英文版总编) 责编 | 李晓明 假如我需要一个小时解决问题,我会花55分钟思考问题,然后用余下的5分钟找到解决方案。   这句流传甚广的话据说出自大科学家爱因斯坦,强调只有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理解问题的本质所在,才能有效解决问题,可谓醍醐灌顶,令人茅塞顿开。   近日,在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振聋发聩、铿锵有力的话语“中国要强盛,要复兴,...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4日 10:14

睡眠机制新解:大脑累了,竟是蛋白质磷酸化在作怪

睡眠机制新解:大脑累了,竟是蛋白质磷酸化在作怪 撰文 | 付国斌 责编 | 叶水送 睡眠是一个周期性的自然行为,占据了人类三分之一的时间,毫无疑问它是我们花费时间最多的行为。虽然我们每天都要睡觉,但很少有人会问:当我们睡觉时,我们的大脑到底发生了什么。 处于睡眠时,我们的感知能力和肌肉活动都会降低,身体处于一种低耗能状态,以便恢复免疫、神经、骨骼及肌肉系统。也有少部分人常因睡眠紊乱而深受痛苦,如失眠、嗜睡、梦游和睡眠呼吸暂停症等。   在人体...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3日 15:44

中国首个四价流感疫苗获批上市,接种率低难题待解

中国首个四价流感疫苗获批上市,接种率低难题待解 撰文 | 叶水送 责编 | 程    莉 6月8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率先批准了华兰生物及长生生物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的生产注册申请。这是中国首个上市的四价流感疫苗,用于3岁及以上人群预防流感病毒。在此之前,中国市场上的流感疫苗均为三价疫苗,对流感的防控比较有限。   流感主要分为甲型(A)和乙型(B)。根据介绍,此次获批上市的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除包含普通三价流感疫苗的A1、A3、BV型病毒外,还包含BY型流感病毒...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3日 15:42

幽门螺杆菌相关问题答疑

幽门螺杆菌相关问题答疑 5月25日,《知识分子》刊登的关于“ 幽门螺杆菌”的科普文章的阅读量近8万次,收到90余条留言。这些留言中,除了不少称赞文章通俗易懂的,还有不少是关于幽门螺杆菌的问题。   很多读者以为作者王贝宁是资深的医生或大教授。实际上,她是北京大学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的本科生,也是《知识分子》科学传播小分队的成员。   文章推送当天,作者王贝宁同学还在实习的医院上班。下班后,她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对其中的一些问题做...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3日 10:15

夏志宏:初进美利坚 | “点滴”专栏

夏志宏:初进美利坚 | “点滴”专栏 一直想记下多年来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 以此回忆故事中的朋友和过去的岁月。   撰文 | 夏志宏   1983年10月30日,我乘坐中国民航(现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班机从上海虹桥机场飞往美国旧金山。这是我第一次坐飞机。穿着一件在上海新买的牛仔裤,怀里揣着200美元,充满兴奋与期待。   十个小时的飞行并没有觉得漫长和不适,到旧金山降落时反觉得怎么这么快就到了。下飞机时已是旧金山的清晨。出了海关后真正到了美国,...
阅读全文>>
2018年06月12日 15:33

2016年,谁毁了美国人的感恩节?

2016年,谁毁了美国人的感恩节? 撰文 | 蒋海宇 责编 | 陈晓雪 Dorancy女士和未婚夫在确认了婚礼宾客名单之后,决定还是离开这些支持特朗普的亲戚们,去意大利结婚。   Dorancy女士十年前从加纳移民到美国,成为了美国公民。得知特朗普选举胜利,她感觉自己被这个国家拒绝了。她感觉,这个国家里,自己和别人是不平等的。   所以,在婚礼这个最重要的日子,她不希望看到那些亲戚晃悠在自己身边——眼不见心不烦。   2016年美国大选之后,政治上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