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2021年09月30日 09:45

毛淑德:一些天文学轶事

毛淑德:一些天文学轶事 如今,中国天文正努力向前,走上世界舞台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中国先民对于宇宙的好奇与探索古已有之,中国天文也曾有过辉煌灿烂的历史,拥有世界上最完美的彗星以及超新星记录。四百多年前,随着望远镜的诞生,中国天文、科技反而逐渐落后于人,令人痛心遗憾。如今,随着一代代天文人的努力,中国天文正努力向前,走上世界舞台。   天体很远,而天文很近。对于大多数天文学家来...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30日 08:07

商周:接种两剂疫苗后,我感染了新冠

商周:接种两剂疫苗后,我感染了新冠 新冠疫情已经进行了一年多,全世界每天都还有几十万的新增确诊病例。虽然防疫也已经进入了后疫苗时代,但如何应对新冠问题,仍然是个问题。 | 图源:pixabay.com   编者按   新冠疫情一年多,全世界每天都还有几十万的新增确诊病例,每一个感染又有着不同的经历,有的惊天动地,有的悄然无声。   旅德学者、《知识分子》专栏作者商周记录了在后疫苗时代感染新冠的一段亲身经历。   撰文 | 商 周   中秋节后的...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9日 09:58

光遗传学背后的科学家们

光遗传学背后的科学家们 视紫红质的发现   导 读   未来一周,2021年诺贝尔奖即将揭晓,刚刚获得拉斯克奖的光遗传学,再次成为诺奖热门之选。本文对光遗传学诞生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发现进行了梳理。   撰文|郭晓强(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光可被细菌、藻类等低等生命和人类等高等动物通过视紫红质系统而感知。20世纪70年代后,几种细菌和藻类通道视紫红质的发现为光控系统的诞生奠定了基础。光遗传学最初由米森伯克于2002年首次实...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9日 09:49

中国抑郁障碍患者,仅0.5%得到充分治疗

中国抑郁障碍患者,仅0.5%得到充分治疗 抑郁障碍已成为中国所有疾病中伤残损失寿命年排名第二的疾病 | 图源:pixabay.com   编者按   由全球100多个国家、3000余名研究人员合作的《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研究证实,精神和物质使用障碍在总体疾病负担中占相当大的比例,关于这些障碍的高质量数据对于规划医疗卫生服务至关重要。   2012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hina Mental Health Survey, CMHS)正式立项并启动。2021年9月21日,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黄悦勤团队发布...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8日 14:24

Nature长文回顾:mRNA疫苗不为人知的复杂历史

Nature长文回顾:mRNA疫苗不为人知的复杂历史 在新冠疫情推动mRNA疫苗取得重大突破前,数百位科学家已经默默耕耘了几十年 | 图源:pixabay.com   撰文 | Elie Dolgin   1987年底,Robert Malone做了一个载入史册的实验。他用信使RNA(messenger RNA,mRNA)链和脂滴做了一道 “分子乱炖”,这道基因乱炖里的人体细胞吸收了mRNA,并开始用其合成蛋白 [1]。   Malone当时是美国加州索尔克生物研究所的研究生,他知道眼前的这一切会对医学产生深远影响,于是做了些笔...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8日 11:50

“中科大少年班神童” 的真实身份

“中科大少年班神童” 的真实身份 此前在网上掀起热议的“中科大少年班神童”刘端阳被指 “学历造假”,其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本科学历和所谓的硕博学位都是假的。   导 读   关于近日 “中科大少年班神童“ 刘端阳的真实身份,《知识分子》做了一些考证。   《知识分子》发现:刘端阳从未投师斯坦福大学教授Christopher Manning。他实为合肥工业大学2003级材料科学与工程金属材料二班的学生,在大二或大三的时候退学。2009年疑似入学东北大学信息学院...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7日 15:40

美国为何给65岁以上老人打增强针,而不是所有人?

美国为何给65岁以上老人打增强针,而不是所有人? 不仅是欧美开始施行增强针,国内高风险人员也开始推荐在接种灭活疫苗的半年后追加增强针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面对认识不到两年的新冠病毒以及迅速变化的疫情,很多时候我们的决策不得不建立在相对不完整的信息之上,增强针也是如此。这促进我们去尽快完善相关的研究,补充相关数据的完整度,同时也要提醒自己,在有欠缺的信息上做决策要谨慎。   撰文|周叶斌   责编|陈晓雪   欧美很多发达...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6日 11:30

为了生活,古人类也要 “上夜班” | 一周科技

为了生活,古人类也要 “上夜班” | 一周科技 撰文 | 蛋炒饭 开水白菜 茴香   责编 | 攸淇   1 水往哪里流,叶片说了算? 来源:pixabay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中国的一句古语。因为重力的作用,流体在大多数时候确实会往低处流,但在自然界中也会出现一些反常现象。9月17日,来自中国的科学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南洋杉(Araucaria)的叶片上,酒精会顺着叶片棘轮倾斜的方向流动,而水则恰恰相反——它会逆着这个方向流动。...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6日 09:51

光遗传学会不会获诺奖?

光遗传学会不会获诺奖? “诺奖风向标”拉斯克奖揭晓,光遗传学领域的三位科学家获2021年的拉斯克奖基础医学研究奖 | 图源:laskerfoundation.org   导 读   北京时间9月25日零点,2021年拉斯克奖(The Lasker Awards)公布了三大奖项获奖名单。其中,基础医学研究奖由Dieter Oesterhelt、Peter Hegemann 和Karl Deisseroth获得,以表彰他们对光遗传学的贡献;来自BioNTech的Katalin Karikó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的Drew Weissman获得临床医学研究奖,...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5日 15:00

诺奖风向标来了!mRNA技术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诺奖风向标来了!mRNA技术获拉斯克临床医学研究奖 2021年拉斯克奖揭晓,两位mRNA技术的发现者获得临床医学研究奖 | 图源:laskerfoundation.org   导 读   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 “风向标”,2020年因新冠疫情停颁一年,2021年发给mRNA疫苗。不久前,mRNA技术刚刚获得了新一届美国科学突破奖(Breakthrough Prize),关于卡塔琳·卡里科(Katalin Karikó)和德鲁·魏斯曼(Drew Weissman)的故事也因为新冠mRNA疫苗的成功研发被越来越多的大众知晓。   不过,也有质...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4日 13:44

时间晶体 ,物质的新奇状态

时间晶体 ,物质的新奇状态 时间晶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晶体是物质的基本组织形式之一,是一种空间上具有周期对称性的有序结构。与此相类比,201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F. Wilczek)提出了 “时间晶体” 的概念[1,2]——   一个宏观系统即使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物理学术语叫基态),其物理量仍然可以表现出随时间的周期振荡。   这个设想如果成立,那将是非常令人惊奇的:因为体系...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3日 14:55

科学大家杨振宁

科学大家杨振宁 绘图 | 王若男   导 读   2021年9月22日,是杨振宁先生农历100岁生日,学术界纷纷推出活动或文集祝贺杨先生百岁诞辰(据李炳安、邓越凡两位教授考证,杨振宁先生生日为10月1日,恰巧与国庆、杨振宁发表获诺贝尔奖之论文的日子相同,而杨振宁先生护照上的生日为9月22日,故《知识分子》和《赛先生》各取一说)。即日起,《知识分子》与《赛先生》将联合推出 “百年风华杨振宁” 系列文章。   杨振宁先生是跨世纪的伟大...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3日 14:52

东南亚洞穴中发现可感染人类细胞的蝙蝠冠状病毒

东南亚洞穴中发现可感染人类细胞的蝙蝠冠状病毒 新的发现“为新冠病毒自然起源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说明自然界蝙蝠等野生动物可能携带更多的类似病毒。”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巴斯德研究所和老挝国立大学合作的一项研究认为,可以感染人类的冠状病毒很可能在东南亚蝙蝠中广泛传播,证据是在老挝新发现的、与新冠病毒高度相似的三种蝙蝠冠状病毒。   撰文|贾克山   责编|冯灏 陈晓雪   自2019年疫情暴发以来,新冠病毒的起源始终受到科学界和...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2日 20:11

杨振宁百岁生日感怀:稼先,后50年,我们千里“共同途”

杨振宁百岁生日感怀:稼先,后50年,我们千里“共同途” 绘图 | 王若男   编者按   今天(2021年9月22日),由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香港中文大学主办的“杨振宁先生学术思想研讨会——贺杨先生百岁华诞”在清华大学主楼接待厅开启第一场。杨振宁先生亲临现场,感谢大家一起庆祝他的农历100岁生日,同时回忆了自己1971年第一次访问新中国时的感受。   杨振宁特别提及彼时自己向参与中国原子弹制造、同时是自己多年好友邓稼先提出是否有美国人参与原子弹设计的疑惑。次日,...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1日 08:00

如果没有月饼……哦月亮,会怎么样?

如果没有月饼……哦月亮,会怎么样? - 导 读 -   如果我们的地球没有月亮的陪伴,那将会是一派怎样的景象?生命又将会如何?   撰文 | Ethan Siegel   翻译 | 马超   校译 | 夏志坚   在太阳落入地平线之后,仰望夜空,会看到一个使群星黯然失色的明亮天体:我们的月亮。 图源:unsplash   尽管一些旧的观念认为人类与动物的许多特殊行为与月亮有关联,如“情绪失控”(lunacy)、夜间嚎叫,甚至女性的月经周期。然而这些观点一直都...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20日 12:06

如何绘制一张海洋生物“山海经”?

如何绘制一张海洋生物“山海经”? 挂画作品   生物学研究的基础,就是对千差万别的生物种类进行形态分类描述。在这之中,生物绘图是最为直观、形象的记录方式。即使在数码影像技术高度普及的今天,也离不开生物绘图。它虽然略显抽象,但通过简洁的线条将生物鉴定最为重要的特征描绘出来,直观明了。   而在那个不知“二次元”为何物的时代,厦大海洋的老师竟手绘临摹完成一组超大版的海洋生物学“山海经”。   上世纪80年代,海洋教师手绘海洋生物教学...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19日 07:58

喵星人的花纹是如何形成的? | 一周科技

撰文 | 黄宇翔 鱼蛋 尤嘉   责编 | 攸淇   1 健康男性精子中携带有害突变概率有1/15   此前研究发现,新生儿自闭症的病例中,约10~30%由新生突变引发,即父母双方的大部分体细胞中都不携带致病基因,但突变却偏偏存在于少数的精细胞或卵细胞中,最终遗传给了孩子。目前,人们对于疾病相关的新生突变在健康人群中存在的比例有多高却知之甚少。   近日,一项发表于《细胞》的人类遗传学研究为这一数值提供了一个参照...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18日 07:55

夏志宏、周忠和、毛淑德出任《知识分子》总编辑

夏志宏、周忠和、毛淑德出任《知识分子》总编辑 2021年9月18日,《知识分子》成立整六年了。   即日起,我们将迎来三位新的总编辑,他们分别是数学家夏志宏、古生物学家周忠和、天文学家毛淑德。   《知识分子》的创始总编辑北京大学教授饶毅、清华大学教授鲁白与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谢宇同时卸任,继续留任《知识分子》编委。   三年前,《知识分子》专家委员会成立时,谢宇曾表示,饶、鲁、谢三人最初做《赛先生》,后来做《知识分子》,初衷是希望有更多的科学家能一...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17日 08:00

美国法院直接判胡安明无罪,对后续案件影响多大?

美国法院直接判胡安明无罪,对后续案件影响多大? 原田纳西大学副教授胡安明是美国司法部“中国行动计划”实施以来,首位出庭受审的华裔科学家,最近美国法院判其无罪 | 图源:IVY YANG   导 读   原田纳西大学副教授胡安明是2018年11月美国司法部启动 “中国行动计划” 以来首位出庭受审的华裔科学家,其案件的进程也受到美国多个民权组织和媒体的关注。最近,美国田纳西州东区的联邦地区法院裁定胡安明无罪。   受《知识分子》邀请,美国亚太法学研究院执行长、暨南...
阅读全文>>
2021年09月16日 11:06

夏志宏:有靠谱的大学排名吗?

夏志宏:有靠谱的大学排名吗? 我们该谈谈大学排名了,好的排名有时可以作为参考,但真正有用的应该是排名背后所收集的数据 | 图源:pixabay.com   导 读   近日,我国高校在某世界高校排行榜名次再创新高引发网友热议,很多人认为这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步。但另一厢,有文章指出,媒体和咨询公司发布的排行榜对大学办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值得反省,更有评论直言 “不能陷入世界大学排行榜迷信中”。   事实上,关于大学排名的争议屡见不鲜,每年...
阅读全文>>